朱元璋到底有多厲害?開局一隻碗,打下大明王朝

2020-12-22 騰訊網

現代歷史穿越網文中,許多主角設定會穿越到明末,打敗外族拯救江山,這些主角都是帶著金手指去的,穿越起點還是將領級別。

明太祖朱元璋,就是真實版的歷史穿越網文主角,他不僅沒有帶金手指,穿越的起點還是最低的,只有手上的一隻碗。

在中國歷史上各朝代的開國帝王中,朱元璋也是起點下限最低,成就最高的開國帝王。

朱元璋稱帝後,更是不惜人力物力,搞了多次跨省千裡大移民,只為填補那些久經戰亂的荒蕪地域。

然而,就憑如此薄弱的國力基礎,同樣屢有胡騎襲擾邊境,朱元璋可沒有和劉邦一樣休養生息,安居長城之內,更沒有向塞外胡族去贈與財帛, 以宗室女和親。

對一個饑寒交迫時乞討求生的人來說,沒有馬也是問題?到敵人那裡去搶就是了。

每次明軍北徵大勝,都勢必收穫馬駝牛羊數以萬計。

一支興起於江淮的南方軍團,就這樣從無到有組建起了一支強大騎兵,然後靠著這支鐵騎,不但史無前例地「以南統北」,重光華夏,更在三十年時間內就山河一統,君主華夷。

1368年,太原之戰,明軍全殲北元騎兵十萬人,收降甲士四萬,敵主將王保保僅率十八騎奔逃。

1368年,開平之戰,明軍攻破北元都城開平府,俘虜其宗室親王、平章、大臣及將士上萬人,車萬輛,馬三千匹,牛五萬頭,子女寶貨無數。

1369年:沈兒峪之戰,明軍大破北元軍十餘萬人,俘虜北元親王兩人、大臣僚屬一千八百六十多人,兵將八萬四千五百餘人,馬駝雜畜以巨萬計。

1370年:應昌、興州之戰,明軍大勝,俘虜北元太子、后妃、宮女、諸王、將相官屬數百人,將宋、元兩朝的玉璽金寶盡數收取,前後俘虜北元軍五萬三千人。

1381年:平定雲南之戰,明軍大破北元軍十餘萬人,俘虜二萬人,北元梁王自殺。

1387年:平定遼東之戰,北元太尉納哈出被迫投降,明軍俘虜北元軍二十萬人,官員將校有三千三百多人。

1388年:捕魚兒海之戰,明軍大勝,俘虜北元皇后、皇子、嬪妃公主一百二十三人、官員三千餘、人口七萬七千多、馬駝牛羊十五萬多頭。北元滅亡。

毫不誇張地說,漢朝五代統治者,高祖、呂后、文帝、景帝、武帝,歷時百年的勵精圖治,歷時百年的開疆拓土,朱元璋一個人在位三十年的時間,就全乾完了。

論軍政才幹,論文韜武略,論戰略眼光和戰術水準,朱元璋更是橫絕千古的佼佼者,同樣毫不誇張地說,他一個人在奠定大明帝國基業所起的作用,就等同劉邦與漢初三傑(韓信+張良+蕭何)對大漢王朝奠基的貢獻之和。

漢朝初年,最優秀的統帥是韓信,最優秀的謀士和戰略家是張良,最優秀的後勤和治政之才是蕭何。所以劉邦才會公開說自己「三不如」,唯擅用人為君之道。

而明朝初年, 最優秀的統帥,最優秀的謀士和戰略家,最優秀的後勤和治政之才,統統都是朱元璋!

劉邦自己一開始的主意,很多都是奇糟無比的,劉邦最大的優點,是被張良、陳平等謀士打臉後,很快能從一堆備選方案中,憑直覺挑選出最正確意見;真讓劉邦自己做謀士,大概也就三流,但做君主就是超一流,不善謀而善斷。

朱元璋則是真正的能謀善斷,天縱英才,很多軍略大事的謀劃,甚至比李善長劉伯溫們看得更長遠,做重要戰略決策時,屢屢狠打手下謀士臉,事後結果證明,還真就是他更高明。

等到朱元璋廢除丞相制,身為皇帝身兼宰相,夙興夜寐,勤政不怠,「諸臣未起朕先起,諸臣已睡朕未睡」,又以有限的國力,既保證民生需求,還給徐達、藍玉的多次遠徵塞北的北伐大軍,做好了最好的後勤工作。

而且,「洪武之治」三十年時間積蓄的強大國力,竟能讓他兒子朱棣在剛剛打完一場持續4年、橫屍百萬的靖難之戰後,

還能迅速出擊,四方徵戰,大修運河,大明水師掃蕩東南亞,威震印度洋,直轄領土拓展到赤道邊上的蘇門答臘島,開舊港宣慰司,緬甸/寮國/越南/泰國(北部)/馬六甲盡在大明版圖之內,活捉斯裡蘭卡島的國王……成為華夏幾千年史上空前絕後的海上霸皇!

開局一個碗的叫花子,在胡族鐵騎佔領神州,陸沉已近百年之際,

不止是收復了南宋丟失近100年的江南,

不止是收復了北宋丟失近250年的中原,

而且收復了晚唐五代丟失了400~500年的雲南、貴州、甘肅、遼東、燕雲、河套地區,

更進一步取東北、佔青海、收西藏,追亡逐北追到塞北朔漠,把稱霸亞洲百年的蒙元帝國打回原型,重新變成一群遊牧部落。

不止是從零開始,重新建立了一個亞洲大帝國,更在唐朝滅亡五百年後,重建華夏獨尊的東亞朝貢體系,開國200年內都是當時世界無可爭議的第一強國。

——如果不是確實發生過的真實歷史,這樣的神話,究竟有誰能想像?

如果元朝末年,沒有朱元璋和他的大明朝,

而是察罕帖木兒和王保保父子建立了個新的胡族王朝,繼續統治中原300年,

然後再接上皇太極和多爾袞的滿清王朝。

那麼時間推進到20世紀初,恐怕也就真的沒有什麼【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了,

那時在生活這片土地的、那些血統與祖先一大半是漢人、但生活習俗和民族意識已經完全胡族化的人眼裡,漢朝和唐朝的榮光,恐怕也就真和現在的伊斯坦堡人眼中的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一樣了。——此情此景,足以令人不寒而慄!

——這就是朱元璋對我們民族最大的歷史功績,遠超他生前輝煌的文治武功。

相關焦點

  • 朱元璋不當和尚,卻參加義軍,建立大明王朝,因為這樣東西
    上回說到朱元璋雖然得到佛祖點化,讓他去參加義軍造反,但是這件事畢竟風險太高,他還是有些猶豫。正在這時,他收到了一封書信,也是因為這封書信,最後走上了起義的道路,最終建立了大明王朝。那麼,這封信到底是誰寫的呢?
  • 他輔佐朱元璋建立大明,是為了報答諸葛亮!
    明朝之所以能建國,除了依靠朱元璋的軍事天才以外,和劉伯溫的輔助也有莫大的關係。古時常有「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說法,甚至有人傳劉伯溫之所以會去輔助朱元璋,完全是因為諸葛亮。所以民間一直流傳著,劉伯溫之所以幫助朱元璋開創大明,就是為了報答三國時期諸葛亮對劉備的恩情。當年劉伯溫並沒有打算去幹涉天下大事,一日就在路邊隨處走走。突然看到了當時還是放牛娃的朱元璋,當時朱元璋正在偷偷睡覺,枕著一根木頭睡覺,兩腿伸直張開,雙手也張開很方,恰好是一個大字,加上他頭頂的那根木頭,正好是一個天子。
  • 遊戲《三國志11》血色衣冠中,大明和神宋誰更厲害?
    遊戲《三國志11》血色衣冠中,大明和神宋誰更厲害?在血色裡,以前強勢的三國勢力弱了很多,取而代之的便是歷史上這些強大的統一王朝。唐朝和西漢兩家開局不久就會在蜀中和關中地區死磕,而大明和宋朝則會在中原擴張中產生衝突。
  • 御製大誥:朱元璋的良苦用心,很少有人知道,被批判成暴君的形象
    金庸先生所寫的倚天屠龍記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期間有一個小人物朱元璋頻繁出現。他原本是鳳陽分壇的一個堂主,野心勃勃陰險狡詐最後當上了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在這裡暫且不論這部小說如何如何,朱元璋真的就是一個毫無作為的殘暴暴君?如果真的是如此,為什麼沒有像秦,隋一樣二世而亡?
  • 高曉松說朱棣的媽媽是韓國人,大明王朝有一半韓國血統,是嗎?
    歷史學家們的著作加起來也沒有高曉松一個人賣的多。非要找一個和他並駕齊驅的,只能是學術猛男易中天了,可惜易中天是學中文的,只是寫歷史而已。話題回來,看圖說話,高曉松在一期節目中說朱棣的媽媽,是一個韓國人,大明王朝有韓國一半的血統,雖然我們國人最討厭韓國血統,最討厭韓國棒棒,但是可能這個是個事實。那麼朱棣的媽媽到底是不是韓國人呢?為什麼會有這種傳言呢?小編張老師給大家聊聊。
  • 朱元璋和朱棣這對皇室父子,誰在穩固大明江山方面更勝一籌
    03這二位在青年時期把時間基本都貢獻給了軍隊,朱元璋在和元朝作戰,同義軍作戰,朱棣同北元騎兵作戰,都為大明王朝的建立與穩定作出了極大的貢獻。也正是由於朱棣的態度,使得之後各皇帝對宦官或多或少有了依賴。就如大胖子朱高熾同志,在鄭和遠航暫停期間,任命鄭和擔任南京守備,也開啟了明朝歷史上宦官執掌兵權、擔任守備的先例。之後的歷代君王,也都有宦官擔任要職,負責制約文官武將。04接著,再看看大明這二帝的看家本領——說話不算話+殺人。
  • 北京想要成為大明的都城,到底有多苦難,歷經六帝才成功
    大明王朝的都城自建國以來,共歷經了兩地,一個是應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一個北京。定都應天府乃是由朱元璋所確立的,而定都北京則是朱棣主持遷都的。然而自從朱棣遷都北京之後,大明王朝的定都之事卻連續討論了數代帝王才決定,直到明英宗之時才確定定都北京。
  • 大明王朝中嘉靖帝面對胡宗憲的欺騙,為何卻說大家都勉為其難吧?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9:大明王朝中嘉靖帝面對胡宗憲的欺騙,為何卻說大家都勉為其難吧?一、胡宗憲這次進京,並沒有解決嘉靖帝的問題,來的結果,跟沒來的結果基本一致。其實那時候貨幣貶值厲害:「每鈔一貫折收銀三釐,是四千六百餘萬貫以銀計之,不過一十三萬八千五百四十兩有奇耳。」這樣一算,全年商業稅收只有不到十三萬兩,全部稅收加起來不到宋朝穩定時期的八分之一。
  • 《大明王朝1566》:迄今為止很少有一部電視劇有這種高度
    《大明王朝1566》是2007年上映的一部歷史電視劇。因為其內容晦澀難懂,收視率慘澹。在中國電視劇歷史上,它是一部難以超越精品電視劇,10多萬人在豆瓣打分,評分高達9.7分。因為看過它的人都被它厚重、氣勢磅礴的歷史感打敗了。
  • 二八定律下大明王朝,幾十萬宗室吃垮朝廷,滅亡已是註定
    有一個角度其實更值得思考。那就是明朝的分封,宗室越來越多,拖垮了明朝。一、 還是自家人更可靠些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有感於唐宋元藩鎮割據都是武將權力過大,自家人做主。他自己大肆誅殺功臣,廢除丞相制度。把自己的兒孫都分封出去保衛邊疆。即所謂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 北京紫禁城對大明王朝意味著什麼?為什麼朱棣要大修紫禁城?
    前者見證了中原王朝千年間與北方侵略者你來我往的戰爭歷史,後者則向天下彰顯了我國古代皇帝的滔天權勢與社會的繁榮昌盛。北京紫禁城佔地總面積高達72萬多平方米,是當今世界現存保存最完整的木質宮殿集群。1420年正式宣布完工之後,在接下來的500年裡,見證了我國明清兩代的興衰榮辱。
  • 朱元璋無力埋葬家人,鄰居劉繼祖贈給墳地,後來朱元璋怎麼報答?
    朱元璋是大明的開國皇帝,也是我一直很喜歡的一位皇帝,我覺得大家不要只看到朱元璋怎麼的殺功臣,很多時候他也是迫不得已,自古以來皇帝都是疑心病太重。而從一無所有,到創立大明王朝這樣大的基業,朱元璋自然知道創業的艱辛,也想讓朱家王朝長久,所以才會殺掉一些居功自傲的功臣。
  • 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已達100萬,為何被屠殺殆盡?
    這意味著當時在全國每50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是朱元璋的後代子孫。這樣的畫面,想想實在倍感壯觀!甚至有人口史專家推算,再給朱明王朝500年,朱元璋的子孫會壓塌半個地球!那朱元璋子孫為什麼會繁衍得如此之快呢?這些後代下場到底如何?
  • 大明神算—劉伯溫
    明朝第一開國文臣劉伯溫,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了大明江山。在中國民間劉伯溫是一位神人,傳說他神機妙算,料事如神,有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神力,民間故事裡的劉伯溫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人稱諸葛武侯在世,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劉伯溫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在中國民間,關於劉伯溫料事如神的故事非常多,以至於民諺有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說法。
  • 《大明王朝》裡楊金水為什麼要裝瘋?
    看過《大明王朝1556》楊金水作為一個八面玲瓏的人物,可以說從他一次出場就可以看出來這個人不簡單,他是個手眼可以通天的太監,這樣一個厲害人物,最終在海瑞的步步緊逼下,最終採用裝瘋方式保命呢?
  • 大明王朝出到底了什麼昏招養肥敵人卻徹底失控
    讓我們去看看究竟有哪些掘墓人? 一、主要的敵人在國內 大明開國之初,洪武帝驅蒙古人於漠北,順帶手擊破了盤踞在遼東地區的元朝殘部,「解放」了被壓迫的女真人。針對遼東地廣人稀的特點,朱元璋決定實行屯邊政策,先後在1393年和1394年大規模移民遼東。
  • 《大明王朝1566》究竟有多好
    《大明王朝1566》是由陳寶國、黃志忠、倪大紅主演的電視劇,講的是明朝嘉靖皇帝一朝的重要事情,有嚴嵩、有海瑞等,活靈活現的歷史人物躍然紙上,一件又一件的歷史事件基本還原,把當時的社會階級矛盾和勾心鬥角刻畫地非常到位。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歷史大劇,甚至可能是大陸最好的歷史大劇。他的亮點很多,我主要說一下三個方面。
  • 看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後如何對待昔日的恩人
    前言: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大一統王朝是明朝,而這個朝代的創立者朱元璋更是一代傳奇。像朱元璋這樣「開局一個碗」的情況,不要說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之中沒有,恐怕連最大膽的穿越文小說都不敢寫。可惜此時的劉德並不認為眼前的窮小子朱重八,日後會成為大明王朝的皇帝朱元璋,他嚴厲地呵斥了兄弟倆。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後回憶過往,仍然對劉德當年的嘴臉記憶猶新。田主德不我顧,呼叱昂昂,既不與地,鄰裡惆悵。
  • 他是大明最後的支柱,如果不是因為小人搗亂,可能真能挽救大明
    明朝由草根皇帝朱元璋統治。朱元璋是漢人,因此整個明朝也是漢人的世界。這個王朝確實有很多令人眼花了亂的地方。也許是由於朱元璋的影響力,整個明朝幾乎都是鐵骨錚錚,沒有那個子孫後代出現過割地賠款,投降的事情。
  • 他是朱元璋兒時的玩伴,戎馬一生為朱元璋打下天下,卻不得善終
    話說有一次,因為這個郭子興和另一個將領孫德崖發生衝出,郭子興就命人把孫德崖給抓起來了,而朱元璋就正好在孫德崖的營帳中,孫德崖的部下聽說孫德崖被抓了,就把朱元璋給扣起來了,要對朱元璋不利,這個時候恰巧徐達跟在朱元璋的身邊,就對朱元璋說,我留下來做為他們的人質,你快點離開,就這樣朱元璋脫離了危險,而徐達卻一直被他們扣押著,直到後來,郭子興把孫德崖給放了,回到到營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