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華簡中,圖解《明夷》卦裡的丹法:「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

2020-12-17 抱雪齋讀易筆記

我們知道,《大象》的作者是一個思孟學派的門人,這個門派雖是儒家,但卻傳習老子的《道德經》。

所以,《大象》作者在解讀《周易》時,在多處用語中體現出了他對老子道家思想和先天丹法的熟悉。

對《明夷》卦的解讀,就是其中一例。

不妨細細說來。

道德經

一、「其」與「而」

在解讀《明夷》卦時,《大象》是這樣說的:

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

這段話中,有一個錯別字,就是「用晦而明」的「而」字。

這個字,應該是「其」。

古代的「而」和「其」字會弄混,似乎並不是很少見的事情。

比如《周易》的《解》卦九四爻辭,通行本作「解而拇」,而在帛書本和楚簡本裡就都寫作「解其拇」。

所以,《大象》裡的「用晦而明」,實際上應該做「用晦其明」。

二、「蒞眾」的丹法隱喻

《大象》的作者說,「晦其明」的方法是用在「蒞眾」的時候。

那麼,什麼是「蒞眾」呢?

顧名思義,當然是治理民眾——這似乎是一個國君才需要做的事情,在《道德經》裡也有同樣的「蒞眾」之法: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道德經》

然而,在《道德經》裡,治理國家和民眾,只是一個丹法裡的比喻

老子所說的「治大國若烹小鮮」,所治理的國家,實際上比喻的是人身。

表面上說的是君主治國蒞眾,實際上是調心理身。

老子

類似的比喻在後世丹家口中屢見不鮮。

比如《悟真篇》曰「民安國富方求戰,戰罷方能見聖人。」

詩中的「民安國富」,比喻的就是人築基之後,精滿氣足的樣子。

源出道家

三、「晦其明」的丹功心法

我們已經說過,正如《周易參同契》所言,《周易》本身就是一部丹法。

《明夷》卦本身,就含有一套丹功的心法。

這套心法,記載在清華大學館藏的一批戰國竹簡上。

清華簡

在清華簡的聖人卦象圖中,我們已經看到,左上角那位奇特的由卦象組成的人體上,他的腹部的丹田部位,畫的正是一個《明夷》的卦象!

《明夷》卦在丹田

更妙的是,這位人體的頭頂和腳下,分別是坎離二卦,合起來正是水火《既濟》之象!!!!!!

如果這還不是丹功圖,還有什麼是呢???

明白了《明夷》卦在丹法中的重要地位,接下來我們就能夠更加明白《大象》的作者所說的「明入地中,《明夷》」是什麼意思了。

《明夷》的下卦離為明,又為目;上卦坤為地,又為腹。

聖人收視返觀,注目於下腹丹田,正是丹功裡的「凝神入氣穴」之法。

宋人薛道光在《還丹復命篇》裡便說:「昔日遇師親口訣,只要凝神入氣穴。」

氣穴在哪?就在清華簡卦象人體圖的下腹處,《明夷》的卦象所在的位置!

夫氣穴者,乃吾人胎元受氣之初,所稟父母精氣而成者,即吾人各具之太極也。其名不一, 曰氣海, 日關元, 曰靈谷, 曰下田, 日天根, 曰命蒂, 曰歸根竅復命關, 即一處也。」——《玄膚論》

明白了《明夷》卦在丹功中的原理,我們就不難明白,《大象》作者所說的「晦其明」,其實就是老子所說的「和光同塵」: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道德經》

本文為也說《周易參同契》系列不知道第N回,欲知前事後事如何,且看上回下回分解。

相關焦點

  •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原法》
    這些歷史原因和社會劇變令那些對故國懷有深厚感情的思想家們痛切骨髓。由此引發他們對政治、國家和法律的思考。這些思想家們有著相似的人生經歷:他們都身遭國變,都曾投入到復國的抵抗運動中,又都對明亡的歷史進行了理性的總結。他們在關乎國計民生的政治、法律等重大問題上有一致看法,但是對具體問題又往往各抒己見,其結論各有特色。
  • 易經六十四卦的卦象義理,從自然形象引申出來的哲理(下)
    太陽從地上升起,這就是晉卦的卦象。君子由此領悟,要自已彰顯光明的德行。36、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太陽從地平線消失了(入地),這就是明夷卦的卦象。君子由此領悟,在治理民眾時,要隱藏自身的才能和智慧,反而能在不知不覺中使民眾得到治理。
  • 易經六十四卦詳細圖解(下)
    象曰:九二貞吉,以中也。九三: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象曰:小人用壯,君子罔也。九四:貞吉悔亡,藩決不羸,壯於大輿之輹。象曰:藩決不羸,尚往也。第三十六卦明夷明夷,坤上離下,地火明夷。明夷:利艱貞。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利艱貞,晦其明也,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內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
  • 《易經》明夷卦:人在低潮時,該怎麼辦?如何讓人生越來越順
    明夷卦:明夷,利艱貞。意思是,在艱難困苦中要堅守正道才會有利。《易傳》中,明入地中,明夷。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利艱貞,晦其明也。內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意思是,光明進入地中,是為明夷。
  • 六十四卦掛意通解
    (由小見大,必須懲罰,是真正善)22山火賁:山下有火,君子以明蔗政,無敢折獄!(屈下興上,欲擒故縱,不要太虛)23山地剝:山附於地,上以厚下安宅!(知錯敬改,心好言明,悔後徵王)31澤山鹹:山上有澤,君子以虛受人!(套路用小,大事勿用,口若懸河)32雷風恆:雷風,君子以立不易方!
  • 八字算命:河洛理數-歲運六十四卦決
    象曰:小 人 用 壯 ,君子用 罔 也。君子如行壯,深虞戒過剛。觸籓能進退,雖正可無傷。一遇網羅人不利,角贏何忌各生憂。始逢陰極峰巒秀,得進良田萬傾疇。平地裡,起風煙。時來未能守,高處覓姻緣。四爻訣 :貞吉, 悔 亡 。 藩決 不 羸 , 壯 於大輿 之 輹 。
  • 《周易》中的「九還七返」丹法
    一、七和九七九六十三,七和九,在丹法中一向是和「九還七返」連起來說的。那麼,什麼叫做「九還七返」呢?九和七這兩個數字究竟有何含義?水火《既濟》卦二、「還」和「返」明白了「七」和「九」這兩個數字在丹法中的含義,我們再來看看
  • 64卦吉兇斷語256句,解卦不求人
    第3卦水雷屯(屯卦)起始維艱風颳亂絲不見頭,顛三倒四犯憂愁,慢從款來左順遂,急促反惹不自由。 第4卦山水蒙(蒙卦)啟蒙奮發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佔之運不高,婚姻合夥有瑣碎,做事必然受苦勞。 第17卦澤雷隨(隨卦)隨時變通泥裡步踏這幾年,推車靠崖在眼前,目下就該再使力,爬上崖去發財源。 第18卦山風蠱(蠱卦)振疲起衰卦中爻象如推磨,順當為福反為禍,心中有益且遲遲,凡事盡從忙處錯。
  • 古人是如何用《易經》算卦的?只需三枚錢幣就可以了
    意思是:假如你想佔卜某件艱難的事情最終的結果如何,那麼佔到明夷這一卦就是吉利的,最後會有一個好結果。「貞」就是「佔」的意思。明夷卦的卦辭就三個字。《易經》中的卦辭也並不是都這麼短,比如蒙卦的卦辭就很長:「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3、爻辭,是分別解釋每一爻的文字。
  • 清華簡整理發現中國最早的乘法表和八卦圖 改寫數學史
    根據算表製作的乘法計算表最早的八卦圖昨日,「清華簡」第四輯整理報告還包括了《筮法》文獻和《別卦》文獻。其中,八經卦的卦名、數字卦的形式等與傳統上所認為的商代《易經》的《歸藏》一致,但是否說明該簡就有可能是《歸藏》,還需進一步的研究和考證。李學勤指出,《筮法》還有將八卦分置八方的卦位圖。「我反正是沒有見過比這更早的卦位圖了。」
  • 怎樣讀經典 《明夷待訪錄》
    入清以後,隨著明代復國的希望越來越渺茫,黃宗羲逐漸潛心學問,著書數十種,在很多領域都有極高的成就。在剛剛開始著述生涯的時候,黃宗羲首先要做的就是檢討明朝滅亡的原因。順治十八年,他寫了《留書》,康熙元年起,他刪去《留書》中比較激烈的部分,又加以大幅擴充,次年完成,這就是《明夷待訪錄》。
  • 《周易》中最高深的10句話,暗藏改命之法!天道忌滿,人道忌全
    《易經》中也是蘊藏著無數的人生哲理,尤其是被認為是易經中最高深的10句話,句句藏著大智慧!《周易》中最高深的10句話,暗藏改命之法!天道忌滿,人道忌全1.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君子以致命遂志。出自《周易·困卦第四十七》。《象傳》中說:澤中無水,象徵著要窮困潦倒。君子即使身處逆境,即使犧牲性命,也應當完成自己的理想。5.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事而不伐,德博而化。出自《周易·乾·文言》。
  • 易經64卦雜談(四百四十三)今日命理(農曆12月16日)
    復卦卦辭:復(復甦、往返):亨。出入無疾(疾病),朋(錢財)來無咎,反覆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象傳》解釋: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君王)不省(考察)方。總之,從卦象上講,復卦講的是萬物進入一輪新的循環,萬物復甦的意思。爻辭:初九:不遠復,無祗(讀只,大)悔(後悔),元(大)吉。
  • 易經64卦雜談(四百五十一)今日命理(農曆12月24日)
    復卦卦辭:復(復甦、往返):亨。出入無疾(疾病),朋(錢財)來無咎,反覆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象傳》解釋: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君王)不省(考察)方。總之,從卦象上講,復卦講的是萬物進入一輪新的循環,萬物復甦的意思。爻辭:初九:不遠復,無祗(讀只,大)悔(後悔),元(大)吉。
  • 林忠軍:清華簡《筮法》筮佔法探微
    清華簡與傳世輯本和出土《歸藏》關係密切,其筮具與筮法應與出土王家臺秦簡《歸藏》一樣,以蓍草為筮具的複雜筮法和以刻有數字的骰子為筮具的簡化筮法並用,而在現實生活中,更多是用簡化的筮法。按大衍筮法,扐,是將行蓍過程中出現的餘數置於手指之間,即所謂「歸奇於扐」(《繫辭》),從《清華簡》使用的一、四、五、六、八、九數看,雖然與大衍筮法不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即其佔筮所用的也是蓍草之類可以記數的工具,而且從其與大衍筮法都強調「扐」來看,其所用的筮法應當與大衍筮法有內在的聯繫。
  • 影響清華百年的演講:梁啓超論君子
    1914年的北京西北一隅,初創的清華還叫做「清華學校」,剛剛迎來第二任校長——周詒春先生。就在這一年的11月5日,應周詒春校長的邀請,著名學者梁啓超先生在「同方部」為清華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演講,闡述了「君子」的含義,特別拈出《易》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兩句,對清華學子提出期望。
  • 易經六十四卦詳細圖解(上)
    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噬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象曰: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兇。武人為於大君。象曰: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咥人之兇;位不當也。武人為於大君;志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