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用《易經》算卦的?只需三枚錢幣就可以了

2020-12-17 夢露居士讀國學

在上古時代,我們的祖先無法掌握自然界的種種規律,但他們又希望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於是他們寄希望於神秘主義。古人發明了種種佔卜的方法,想通過佔卜來認識宇宙運轉的規律,判斷每件事的吉兇成敗。而《易經》就是這麼一本記錄佔卜方法的書,後來被儒家奉為經典,歷代學者們都認為,《易經》中隱藏著天地宇宙的大奧秘。

那麼我國的古人是如何用《易經》佔卜的呢?只要找來三枚硬幣,我就可以教你用《易經》佔卜的方法。不過,在科學昌明的時代,算卦佔卜僅僅是一種娛樂,不可當真,因為我們的命運只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易經》寫了些什麼?

想要了解古人算卦佔卜的方法,我們首先要弄清楚《易經》中記錄了哪些內容。

眾所周知《易經》中共有六十四卦,而每一卦都是由三部分內容組成的,即:卦象、卦辭、爻辭。

1、卦象,就是一卦的圖像,是有六爻組成的,比如下面是明夷卦的卦象:

可以看到,一個卦象從下至上共有六層圖案,稱之為「六爻」。每一爻或是一根長棍,或是兩條短棍。一條長棍便是陽爻,兩條便是稱為陰爻。

2、卦辭,是對這一卦的整體進行解讀的文字。如明夷卦的卦辭是:「利艱貞。」意思是:假如你想佔卜某件艱難的事情最終的結果如何,那麼佔到明夷這一卦就是吉利的,最後會有一個好結果。「貞」就是「佔」的意思。

明夷卦的卦辭就三個字。《易經》中的卦辭也並不是都這麼短,比如蒙卦的卦辭就很長:「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3、爻辭,是分別解釋每一爻的文字。如明夷卦各爻的爻辭為:

初九:「明夷於飛,垂其翼。君子於行,三日不食。」有攸往, 主人有言。六二:明夷,夷於左股,用拯馬壯。吉。九三:明夷於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六四:入於左腹,獲明夷之心,於出門庭。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上六:不明,晦。初登於天,後入於地。

每一句爻辭的開頭都是如「九三」、「上六」這樣的格式,是為了表明那是第幾爻,是陰爻還是陽爻。具體而言,就是用「初、二、三、四、五、上」來表示這是第幾爻(從下往上數),並用「六、九」表明陰陽(六為陰,九為陽)。如「初九」:第一爻、陽爻;「六二」:第二爻、陰爻。後面的文字,則是對這一爻的吉兇進行解釋。

除了乾卦與坤卦之外的六十二卦,都只是卦象、卦辭、爻辭三部分組成。乾、坤兩卦最為特別,各多了一句「用」,分別為:「用九,見群龍無首,吉。」(乾)和「用六,利永貞。」(坤)那麼「用」有什麼用呢?居士我在第三節進行解釋。

二、起卦

古人算卦有兩個步驟:起卦和解卦。起卦便是通過一定的儀式和程序,算出此次佔卜的卦象。

先秦古人是用五十根蓍草算卦的,這種方法被《周易》稱為「大衍筮法」。但是這種筮法程序複雜,一卦要算半天。古人也嫌「大衍筮法」麻煩,所以發明了另一種叫做「金錢課」的算法,只要用三枚銅錢便可以算了。「金錢課方便快捷,不論何時何地只要摸出三枚銅錢便可算上一卦,可謂居家旅行必備。居士我今天要介紹的,就是「金錢課」的算法。

在算卦之前,居士我要問大家一個問題:算卦之時,每一爻可以有幾種結果?

有些人可能會說:兩種,因為爻只有兩種:陰爻、陽爻,所以算出來不是陰爻便是陽爻。

但是這個答案並不正確,因為每一爻都有四種可能性,分別為:少陰、少陽、老陰、老陽。少陰和少陽分別為陰爻和陽爻;而老陰和老陽要變成相反的情況,即老陰變為陽爻,老陽變為陰爻,這被稱為變爻。變爻體現了古人「物極必反」和「變易」的智慧,陰到了極點要變為陽,陽到了極點要變為陰。在第三節我們可以看到,正是變爻最終確定了算卦的結果。每一爻為了得到四種結果,就必須使用三枚硬幣。

現在,找出三枚一樣的硬幣,分清正反。然後將三枚硬幣置於手心,左手在上象徵天,右手在下代表地,心中默念求測之事,搖動銅錢,最後把銅錢倒出。

數一數三枚硬幣的正反情況,在紙上記下來。兩正一反為少陽,在紙上畫一條橫線;兩反一正為少陰,畫兩條短橫線;三反為老陽,畫一個O;三正為老陰,畫一個X。這就得到了第一爻,也就是最下面的那一爻。

接下來再搖五次次硬幣,一共算出六爻,就得到了一卦,老陽和少陽同為陽爻,老陰和少陰同為陰爻,稱之為本卦。

然後我們把老陽變為陰,把老陰變為陽,也就是把O變為陰爻,X變為陽爻,就得到了變化之後的新卦象,稱之為變卦。

好了,這一次起卦的過程就結束了,得出的結果可以寫作:X(本卦卦名)之Y(變卦卦名)。

舉個例子吧,現在我拿出了三枚硬幣,搖了六次,結果依次是:兩正一反、兩反一正、三正、兩正一反、三正、兩反一正,於是我在紙上畫下:

這一卦是蒙卦,但是第三爻、第五爻為老陰,要變為陽爻。變化之後的新卦象為風卦,如下圖所示:

所以本次起卦的結果是:蒙之風。那麼,這兩個卦預示著怎樣的吉兇呢?

三、解卦

先秦時的人如何解卦,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了。不過宋代理學家朱熹翻閱古籍,總結出一套解卦方法,這裡我們就根據朱熹所說的方法來解卦吧。

朱熹說:

如果算出來的六爻沒有變爻,那就以本卦的卦辭來判斷吉兇;如果有一個變爻,就看本卦中變爻的爻辭;如果有兩個變爻,看本卦中兩個變爻的爻辭,並以上爻為主;如果有三個變爻,分別看本卦和變卦的卦辭;如果有四個變爻,看變卦中不變的兩爻爻辭,並以下爻為主;如果有五個變爻,就用變卦中不變的那一爻的爻辭;如果六爻全變,那麼看變卦的卦辭,特殊的一點是,如果變爻為乾卦或坤卦,就看對用的「用」。

比如我們在第二節起卦的結果是「蒙之風」,本卦為蒙卦,第三爻、第五爻為變爻,變卦為風卦。根據朱熹的解卦方法,我們應該去查蒙卦第三爻和第五爻的爻辭,並以上爻(第五爻)為主。而第三爻、第五爻辭分別為: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六五,童蒙,吉。

第三爻爻辭的意思是:「不可娶妻。因為這樣的女人遇到別的男人就會見異思遷,娶了沒有好處。」(根據陳鼓應《周易今注今譯》,下同)

第五爻爻辭的意思是:「像幼童一樣的蒙昧,吉利。」

所以,本次的佔卜結果可以解釋為:「如果保持孩子一樣的童真,就會有吉利的結果。但正因為像孩子一樣天真,如果娶妻的話,妻子會看上其他成熟的男子,反而就沒有好處了。」

當然,《易經》中說的「取女」,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娶妻」,因為這只是一種象徵,也可以代表所有與人合作之事。所以我們這一卦的結果可以解釋為:「如果與人合作,是沒有好處的。」

起卦是完全程序化的流程,而解卦則可以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不可一概而論。解卦往往不是只看《易經》中所寫的吉兇,更重要的是根據實際情況情況靈活地判斷,這才符合《易經》「變易」的特性。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歡迎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相關焦點

  • 怎麼用易經算卦?
    《易經》是中國第一經,也是群經之始。許多人都以為《周易》就是《易經》,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易經》指《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而《連山》、《歸藏》已經失傳,僅有《周易》廣傳於世。我們都知道易經可以用來佔卜算卦,那麼應該怎麼用易經算卦呢?
  • 易經佔卜算卦到底有哪些方法?
    而周朝則注重運用易經的卦辭和爻辭,同時兼重卦象。到了西漢,則在周朝的基礎上加上了五行的概念,到這個階段,可以說佔筮之道已經發展的非常完備了,就是說,從現在的觀點來看,該該具備的要素基本都齊全了。雖然說各種算卦方法都根源於易經,但是卻有不同種類型:那麼,究竟有哪些佔卜方法呢?佔卜方法我來大概說說我所了解的一些佔卜方法:第一種:易經佔卜這種提法好像很怪,難道說別的方法就不是根據易經原理?
  • 專家發現:易經64卦與生命遺傳密碼對應一致!難道古人早就明白?
    很多夥伴們都對易經非常的熟悉,它是中國的一部曠世奇書,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中國的道家和儒家更是把它奉為經典。被稱為「三玄之冠」。《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是一部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孔子學《易》時「韋編三絕」,乃至感慨:「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 孔子老了才學《易經》給人算了一卦,真準!想不到算卦背後有秘密
    《易經》本來叫《易》,就是因為孔子曾經研讀過整理過它,被認為是孔子做的「傳」,後人便把《易》更名為《易經》。你知道,孔子學《易經》有多麼刻苦?對它的評價又有多高?《史記》記載:「孔子讀易,韋編三絕。」孔子翻閱研讀《易經》,把栓竹簡、木簡的牛皮繩都翻斷了三次。可見讀之之深,閱之之苦。
  • 易經的佔卜到底是怎樣進行的,原來裡面有這麼多說頭,長見識了!
    小編觀點:易經就是佔卜嗎?易經到底是不是算卦的書?很多人一看易經兩個字就認為,那不就是算命算事的書嗎,還有別的意義嗎?其實,易經只是以算卦為形式,佔卜為外衣。如果去掉了佔卜的外衣,易經的核心卻是燦爛的哲理和智慧,所以易經雖然有佔卜的形式,但易經更是一本偉大的哲學著作。
  • 《易經》:真正的聰明人,不用佔卜算卦,也可以了解自身處境
    最近向很多人提起《易經》這本書,大多數人在剛剛聽到這本書的名字的時候,第一反應都是覺得這僅僅是一本佔卜算卦的「玩娛之書」,裡面的內容大多描繪的也是一些虛無縹緲的事物,沒什麼借鑑意義。有的人在人生身處際遇的時候,都會想到用佔卜算卦來為自己迷茫混沌的人生困局撥雲見日。但是這樣的效果真的有用嗎?尤其在現在社會,這種封建迷信更是要不得,用不得。《易經》這本書的高明之處,就是告誡大家,真正對自己人生充滿把握的人,是絕對不會把精神都寄托在這些虛無縹緲的事情上的。反而會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 易經中佔卜是怎麼回事,在哪種情況下可以佔卜,這裡學問大著呢
    把事物的信息轉換成數字,通過一些預測方法,用數字表示六十四卦的智慧信息,判斷出事物的吉、兇、福、禍,進而制定應對的方法,趨吉避兇。所以,《易經》裡的內容是非常有智慧的。佔筮就是現在說的算卦、預測。人們在有困惑的時候,總願意找人算一卦。
  • 如何用銅錢算卦 3個銅錢算卦方法
    銅錢算卦是一種從古代傳下來的算卦方法,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的,不過這也是可以學習的,有一些簡單的方法就能夠做到,自己也可以給自己算一些風水之類的信息。那麼如何用銅錢算卦,3個銅錢算卦方法是什麼?下面就讓本期風水知識大全來為你解答。
  • 算卦的《易經》為什麼成了「萬經之首」?總結下來共有四大原因
    稍微接觸到傳統文化的人,想必都接觸過《易經》,一串又一串神秘的符號,一個又一個玄乎的卦象,為何歷來受到這麼多人的追捧,讓很多人都對《易經》投來了崇拜的目光,沒有人敢質疑《易經》的深奧,看不懂的人只能處於自我懷疑的狀態。就這麼一本類似於「算卦」的書,為什麼被人稱為「萬經之首」呢?
  • 如何利用金幣算卦
    結合周易六十四卦的每一卦的現象數理,古人就可以通過卦象得到的預測。世間萬物都是在按照一定的規律發展,易經佔卜的準與不準關鍵還是看個人如何去認知此項事情。每一個人在算命的時候都應結合自身情況,所謂盡人事而聽天命,不盡人事如何知天命?各位朋友在利用周易算命的時候一定要有正確的價值觀。
  • 兩錢幣發燒友收藏古錢上萬枚 出資創辦錢幣博物館
    高郵的聶廣鴻和呂紹奇酷愛收藏古錢幣,兩人收藏的古鐵錢、銅錢均超過萬枚……」近日,江蘇衛視《走讀江南》欄目組再次來到揚州,聚焦高郵古錢幣,拍攝專題片。  此前,《走讀江南》已經推出過「揚州美食」、「夜揚州」等多檔揚州主題節目,引起強烈反響。本期節目預計將在月底播出。
  • 免費算卦app哪個好-算卦佔卜軟體推薦-免費算卦軟體排行
    手機算卦佔卜軟體哪個好呢?下面讓小編給廣大網友推薦幾個靠譜好用的手機算卦軟體,以供大家參考。希望大家生活中順風順水,在人生迷茫時聽聽高人指點趨吉避兇。1.算卦佔卜大師 (推薦理由:既準又好用的算卦佔卜軟體)《算卦佔卜大師》是一款專注真人大師在線佔卜,問卦解卦服務平臺, 亮點是獨有的免費大數據人工智慧解卦,免費算卦也可以很準,解卦功能全面。是用戶特別喜愛的卜卦算命應用之一。《算卦佔卜大師》不僅提供免費在線起卦、解卦,還匯集了精通六爻、生辰八字、梅花易數佔卜等多領域的卜卦大師。
  • 天天向上至之易經卦象| 論卦中奧秘
    提及算卦,必要提到《周易》,但此書絕不僅僅是算卦指南那麼簡單,而是集哲學、科學、政治學為一體的著作,其反映事物對立、運動、變化規律的思想,才是六十四卦哲理的精華。它為後世哲學提供了思維方式,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不容忽視的一個偉大存在。正如馮友蘭先生所說,一部《周易》,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現象學。《周易》內容包括《易經》和《易傳》兩個部分。
  • 30年前湖北挖出一秦墓,出土813枚古書,是失傳2000年的易經
    這批古書許多都已經失傳了上千年,對此有專家表示:最令人震撼的還是那本《歸藏》,它的面世說明失傳千年的《易經》終於被找到。可能有人會疑惑,五本書中哪裡有《易經》的名字?其實大體來說《易經》就是《周易》。而實際上,周易的內容只有易經的三分之一。
  • 4個小竅門讓你輕鬆挑到好錢幣!
    如何發現沙眼(針眼 ) 市場或錢幣店買錢幣,最容易遺漏,也是最致命的問題,就是錢幣的沙眼問題。筆者曾經在本地古玩城一位一線商家手裡挑選康熙,在300枚多剛收來的康熙中花了近半個小時挑出10多枚美品,就這樣回家重新檢查時,竟然還是沒有逃過沙眼的坑。
  • 紹興地名的銀錠、各式「花錢」200枚錢幣珍品將亮相紹興
    錢幣文化的研究,通常被雅稱為「泉學」。在中國泉學界,有兩位宗師級的人物,被譽為「南戴北駱」。這「南戴」,指的就是紹興的戴葆庭。10月18日,以戴葆庭名字命名的錢幣文化博物館將在鑑湖水街壹號開館。與此同時,將有200多枚代表著國內錢幣收藏界頂尖水平的藏品在此亮相。這個館為何會落戶紹興?
  • 易經算命入門:金錢卦
    4.重複前面步驟,再拋五次   5.總共六次,把所有的記錄按先後從下往上排列,於是得到易經的六十四卦之一。   6.求卦過程完畢   斷卦:   根據記錄,選擇卦或爻,對照《易經》的卦辭和爻辭分析判斷。
  • 杜月笙後人捐千枚古絲路錢幣 只因一句「我是中國人」
    這枚硬幣也隨之消亡。然而,硬幣就在此刻與歷史巧妙交織。穆薩女皇銀幣不僅印證了中國古籍的準確性,研究者更是就此推斷出,漢代使者正是在穆薩女皇執政時,即公元前2年至公元4年期間來到的安息。兩大文明就此連接到了一起。一枚普通的硬幣,不經意間破解了一段歷史密碼。這枚錢幣,只是這位收藏者捐獻的2000多枚硬幣的其中之一。
  • 《易經》,是僅僅用來算命的嗎?
    其實現實生活中也真的有很多水平不高或者乾脆就不懂得《易經》的人在通過算卦,看相之類的活動,以至於讓不了解情況的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這就是《易經》全部內涵和用途。 常言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是通過什麼途徑知道八卦是迷信這件事情的,道聽途說的?還是自己有親自學習了解過《易經》的哲學思想和文章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