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佔卜到底是怎樣進行的,原來裡面有這麼多說頭,長見識了!

2020-12-20 國學大觀園

簡介 | 以國學視角觀天下,用易經思維解人生

作者 | 國學大觀園

註:原創文章,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日獲取經典好文

易經是中華國學的智慧寶庫,人生的智慧和自然的法則都在其中,好多人認為易經就是一本佔卜的書籍,事實上真的是如此的嗎,今天就帶大家深入的分析一下易經的佔卜。

小編觀點:易經就是佔卜嗎?

易經到底是不是算卦的書?很多人一看易經兩個字就認為,那不就是算命算事的書嗎,還有別的意義嗎?其實,易經只是以算卦為形式,佔卜為外衣。如果去掉了佔卜的外衣,易經的核心卻是燦爛的哲理和智慧,所以易經雖然有佔卜的形式,但易經更是一本偉大的哲學著作。易經是中國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文明思想文化的總結。那麼易經為什麼要用佔卜的形式來體現呢?易經裡的卦爻辭,基本上就是佔卜之後的結論詞。在中國古代崇尚卜筮,就是佔卜,或者叫佔筮。

當國家要舉辦什麼活動的大事,都要先佔卜。要選擇良辰吉日,趨吉避兇。包括打仗,這都是要算一算的,像諸葛亮打仗前也先算一卦看看。看他布下的八陣圖,那個八門,哪個門進,哪個門出,布的陣合不合理,做到心中有數,制定好防範措施,做到萬無一失。古代做佔卜的多數是史官或君主,老百姓接觸不到,也請不起佔卜師。所以那個時候,人們認為佔卜是最神聖的,覺得非常神秘,只有最上層的人才可以佔。我們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研究學者看到最多的是用佔卜的形式來記錄當時的政治歷史。

甲骨文是咱們中國最早的象形文字,它記載的多是佔卜卦辭。在上古時期,我們有的祖先有很多佔卜的方法。象司馬遷在《史記》記載,中國古代邊遠地區少數民族,用草、木頭、石頭等都可以佔卜。但從華夏文明的主流來看,佔筮的方法主要是兩大類:第一類是卜,先把大一些的烏龜殼,或牛的尖胛骨刮薄,打上幾個洞,用火烤,就可以根據龜甲和牛骨身上爆裂的紋路,來判斷事物發展的吉兇。把吉兇的斷語還有所問的事情,可在甲骨上就是卜辭了。據記載,當年那個舜準備把帝位禪讓給禹的時候,禹很謙讓,曾經建議舜卜一下,算一算,舜拒絕了,說自己已經拿定主意,要把地位讓給大禺,因為大禹是賢能之人,沒有必要去佔卜。這個方法在商朝的時候曾經盛極一時,一直流傳到春秋時代。那個時候的卜和筮並行,在以後卜的方法就失傳了。

不過中國遠古的這個文字甲骨文卻因此而大量保留下來。第二類就是筮,就是用50根蓍草進行一系列操作,最後推演出《周易》卦象來判斷吉兇。雖然筮草現在幾乎找不到,但是這種佔卜的方法,也就是大衍之數的方法,因為與《周易》緊緊聯繫在一起,而得以保留到現在,而且影響很大。古人算卦用的蓍草這種植物,現在不好找了,但是可以用牙籤,竹籤兒替代。現在平常很多人算卦時都是用簡化的方法,儘量不用複雜的方法。

因為古人的大衍之法,很費時間,卦起完就得用差不多半個多時辰。要是現在的人哪有那麼多的耐性和時間。所以很少有用蓍草起卦得了。後來有兩個叫焦贛、京房的人,他們兩個的就慢慢研究出了一套算法,就是後來人叫為金錢卦,也就是火珠林。這個方法是用三枚銅錢,放在手中,經過六次的搖動,記下卦面的陰陽,根據卦的情景,來給人解卦。當時用的最多的是乾隆通寶。因為通寶的乾字和第一卦的乾相同。但是這種搖卦的方法,也有弊端。

比如在搖卦時,思想不集中,影響手動的感覺,有時候還可能搖到地上或縫隙中,或錢幣立起來了等等情況,就會影響算卦的心情和效果 。還有一個大師邵康節發明的是《梅花易數》,比火珠林的算法要簡便,這個方法入門容易,好學,但是進門容易,學成也不容易。奇門遁甲是入門就難,讓人望而卻步,只要學進去,就好了。相對來說,還是《梅花易數》 容易入門些。古代一些名人如黃石公,李商隱,蘇東坡等,他們也愛佔卜,但是他們是用另外的佔卜方式,用木頭佔卜,非常簡單。用木頭做棋子,上面寫著上 、中、下等字,然後往上面一拋,落下來後有很多種變化,在根據書裡的吉兇經文,就判斷出結果。這個方法有點像擲骰子,是百姓喜聞樂見的方法,很適合百姓平時佔卜。其實不論學習哪類方法,想學通還是不容易的。

請關注國學大觀園,品讀經典好文,開啟智慧人生,期待您的加入!

相關焦點

  • 易經佔卜算卦到底有哪些方法?
    在介紹各種佔卜方法之前,我先來說說古代易經運用的不同側重點。要知道,在中國不同歷史時代,運用易經進行佔筮的方法之側重點是不盡相同的。需要指出的是,因為龜卜之法,唐朝之後可能因為失傳而不見人運用了,所以此文不提。伏羲時代,主要關注於考察易象(比如:乾卦有天、君、父、金、玉等含義,這些個含義就稱為乾卦的卦象),這個時期比較注重形象化,即易象。
  • 正反兩面來看,易經佔卜靠譜嗎?
    總共有十二星座,按十二星座可以把人分成十二個大類,這麼看來星座所對應的性格以及命運就太籠統了。明知道星座不客觀,但還是有很多人在查找自己什麼星座,只因為好奇心,把星座當成是一種娛樂,或許也有萬分之一的期待自己星座上的好運真能實現。星座跟易經佔卜有相同的地方,十二星座是十二個類別,易經六十四卦是六十四個類別。
  • 《易經》佔卜出來的結果,到底表達了什麼?
    學生問:《易經》佔卜出來的結果,到底表達了什麼,是命定、可選擇,還是其他?(可以劃一划)因為有卜卦的經驗,常常在卜卦之後看出了一段時間的情勢,但是這代表了「命定」的結局嗎?還是說人有自己選擇的餘地? 我對於《易經》佔卜結果的理解如上,不知老師的看法如何?傅老師答:《易經》的易就是變化,佔卦的特點是預測未來。未來既然會變,為何可以預測呢?
  • 《易經》與佔卜
    提到《易經》就不得不提到佔卜。傳說秦始皇「焚書坑儒」時,《易經》是作為佔卜問卦的書籍才得以倖免。雖然,之前說過《易經》可以說是一部包羅萬象的書,但是提到它,普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佔卜,預知未來,預測吉兇。佔卜是不是迷信?
  • 《易經》到底有多難學?為什麼算命先生大部分都是瞎子?
    這本書有這麼強大嗎?《易經》講究著八卦,八卦變化多,這一點就是最難的一點。《易經》這一本書最近是有了3000多年歷史,早在文字出現以前就有了,而他出現的原因就是人們對未知事物的預測。《易經》存在三千多年,古人一直運用易經來進行佔卜,並通過書中的內容來對未來進行預測,甚至從已經中推演出來佔卜的重要因素,這一點從算命的半仙手裡就可以看到,他們手裡除了拿著一本易經的書,還佩戴著一個空蕩蕩的龜甲殼,專門用來佔卜的。
  • 易經到底是什麼?
    確切的說我們現在說到的《易經》只是《周易》並不是全部。傳說已經《易經》共有三部,分別是《歸藏易》《連山易》和我們熟知的《周易》。為方便期間下文凡出現《易經》字樣的均為《周易》說,其他兩部易經暫且不談。易經到底是什麼?
  • 為什麼很多研究易經的人不建議佔卜?
    然而竟有人拿出」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佔」作為依據,說是孔子要人們佔卜,硬把佔卜這個大帽子扣在孔子頭上。孔子在天上如果有靈,會放過你們嗎?」玩其辭玩其佔」是原經文中文王周公說的原話嗎?是孔子在原經文中的註解的原話嗎?你們把《繫辭傳》中的話拿來扣在孔子頭上,你認為合適嗎?隨意給人扣帽子,良心何在!
  • 算命和易經佔卜是一回事嗎?讀懂1個小故事,看懂易經的奧秘
    算命先生無論是算命和佔卜都是起源於易經,但是人們自古對待易經的認知不同。有人對易經的認知停留在唯心宿命,所以就有了四柱八字等宿命的命理學。就是說一個人從出生時就註定了一生的壽夭窮通,吉兇窮富。而易經佔卜是建立在易經天道的規律學,是讓人們趨吉避兇,善於改變自己命運的方式和方法。區別很簡單,真正懂得易經佔卜的人,你去問吉兇,他會告訴你目前的問題,然後什麼時間不能做什麼事情,現在應該做什麼事情,把即將要來的災禍降低到最低或者規避。而不會去過分誇張災難的可怕。
  • 《易經》佔卜乃學易之道
    本節討論的是如何學習《易經》的方法。標題所謂「學易之道」的「道」,應為「道路」的道,因為談論的是學習方法,故也為「道說」的道。常聽人說,學習《易經》太難,讀不懂,學不進去。其實這就是方法不對,初學者一上來就去「啃」那些大部頭的文字,是肯定讀不下去的。古人治易,自古就有條定律,叫做「先筮後易,由技入道」。
  • 易經中佔卜是怎麼回事,在哪種情況下可以佔卜,這裡學問大著呢
    所以,《易經》裡的內容是非常有智慧的。佔筮就是現在說的算卦、預測。人們在有困惑的時候,總願意找人算一卦。現在算卦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梅花易數、六爻納甲、四柱八字、大六壬、奇門遁甲、紫微鬥數、手相、面相、陰陽宅風水、抽籤等,一般我們在街上看到的多為批八字、手相、面相、抽籤居多。佔卦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佔是有原則的。
  • 《易經》:真正的聰明人,不用佔卜算卦,也可以了解自身處境
    最近向很多人提起《易經》這本書,大多數人在剛剛聽到這本書的名字的時候,第一反應都是覺得這僅僅是一本佔卜算卦的「玩娛之書」,裡面的內容大多描繪的也是一些虛無縹緲的事物,沒什麼借鑑意義。有的人在人生身處際遇的時候,都會想到用佔卜算卦來為自己迷茫混沌的人生困局撥雲見日。但是這樣的效果真的有用嗎?尤其在現在社會,這種封建迷信更是要不得,用不得。《易經》這本書的高明之處,就是告誡大家,真正對自己人生充滿把握的人,是絕對不會把精神都寄托在這些虛無縹緲的事情上的。反而會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 易經佔卜為什麼用三個銅錢,原來內蘊天機,怪不得如此靈驗
    一我們學習國學,學習易經的朋友,有不少都對易經佔卜很感興趣,這點無可厚非。
  • 易經預測時這3類人不能佔卜,佔了也不靈,看看你在其中嗎?
    我們翻看易經的文獻,最古老的佔卜方法是用50根蓍草,然後進行推演和換算,但是這種方法起卦的時間較長,比較麻煩,後人又發明了梅花易數、大六壬、奇門遁甲、六爻預測、四柱八字等方法,有的更是直接看人的手相和面相,而這些佔卜的方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預測更加準確,而且也不會耽誤太多的時間。
  • 《易童子問》有關易經佔卜的事,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02 古人佔卜用什麼工具?古人佔卜不是都用銅錢嗎?那您可能影視劇看多了。事實上,古代佔筮的方法有很多,主流的就有:龜佔,蓍佔,星佔,夢佔。當然,也有使用銅錢和米粒等更容易找到的佔卜工具。一百歲方生四十九莖,足承天地數,五百歲形漸幹實,七百歲無枝葉也,九百歲色紫如鐵色,一千歲上有紫氣,下有靈龍神龜伏於下。」《說文解字》也說,蓍草「生千歲三百莖」。這些記載,無疑增加了蓍草的神秘色彩。後代相傳,此草非聖人之地而不生。
  • 難怪外國人這麼愛吃黃油,原來黃油是這麼做出來的,長見識了
    難怪外國人這麼愛吃黃油,原來黃油是這麼做出來的,長見識了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這可說的一點都不假。對小姑娘來說甜點應該是他們最喜歡的美食之一了吧。現在我們國家的甜點都偏西式化,而在製作這些甜點的過程中,一般是少不了黃油的加入。
  • 秦始皇為何不燒毀《易經》?幸虧古人重視佔卜算命!
    商朝上至國君,下至平民百姓,都相信天神的存在,而佔卜被看作是與天神的交流,比如商王準備發動戰爭,最開始要請巫師進行佔卜儀式,然後進行解卦,看下這場戰爭到底是會勝利還是失敗。最後商王將根據「神」的旨意而下達命令,那萬一佔卜是「大吉之相」,而戰爭的最後結果卻輸了呢?
  • 楊振寧、李政道原來受到《易經》啟示得到諾貝爾獎!孫滌先生高見!
    這篇專題報導(「宇稱守恆的探索問題——A Question of Parity,下文中簡稱為《守恆探索》),文章的篇幅相當長,1962年5月發表在著名的《紐約人》月刊上(New Yorker, May 12, 1962; pp. 49-104),作者伯恩斯坦博士(J. Bernstein)是兩位先生的同行和朋友。文章透露了訊息,易經佔卜是怎樣增強了楊振寧、李政道汲取科學探索的信念的。
  • 易經是哲學書還是佔卜書,誰是作者?
    為什麼古今中外都在推崇易經呢?為什麼易經是六經之首?易經很廣,可以說包羅萬象,因為八卦的產生就是以天地萬物為參考創造的,而易經六十四卦就講得細了。縱觀古代文人,大部分都研究過易經,大人物諸如老子、孔子什麼的我們不去說,就拿宋代來講,歐陽修、蘇軾、楊萬裡除了文人身份之外,也是宋代易學家,分別著有《易童子問》《東坡易傳》和《誠齋易傳》。這些大佬不止是易經搞的佔卜,更多的還是易經的哲學。
  • 《易經》究竟有多好學?掌握這個方法,64卦輕鬆記在心中
    那麼說到這裡,有的朋友可能會問,八卦和六十四卦到底能不能揭開生命的奧秘,如果用科學的眼光去看待,又該如何解釋?針對這個問題,其實西方的科學家們早就給出了答案。1953年,華生和克立克首次提出了一個觀點,他們認為DNA是一種雙螺旋結構,並由此製造出了模型,隨後在1966年尼倫伯破譯了遺傳密碼。
  • 易經佔卜課程-課堂實錄2019年3月
    【上海易經學堂】 由吉容良老師發起,國內外多位熱衷於中國傳統文化發展人士,注資支持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