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與佔卜

2020-12-24 石林析

提到《易經》就不得不提到佔卜。傳說秦始皇「焚書坑儒」時,《易經》是作為佔卜問卦的書籍才得以倖免。雖然,之前說過《易經》可以說是一部包羅萬象的書,但是提到它,普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佔卜,預知未來,預測吉兇。

佔卜是不是迷信?

佔卜是否是一種迷信行為,全看當事的點卜的動機和行為後果。《易經》的六十四卦,本就可以作為一種哲學思想去解讀,而哲學就包含了前人對宇宙和人生的思考。《易經》的卦象和卦辭,語言精練,晦澀難懂,加上歷史久遠,千人讀就有千人解,每個人從《易經》當中都能讀出自己想要的東西。故而,人自己迷信,那看到的自然是「迷信」。

孔子為何說「善易者不卜」?

所謂「善易不卜」是指凡擅長及了解《易經》的人不會去佔卜。其實,也不是說擅長《易經》的人就不會自己問卦佔卜,只是他們輕易不會隨便起卦問事。因為了解《易經》後,就應該明白,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有其基本固定的趨勢,只要懂得順勢而為根本就不需要佔卜問卦。

比如,孔子在動身離開魯國遊歷天下講學前就曾起卦佔卜,是因為他知道他想做的事和想要改變的事,在當時的時代下是不可能成功的,即然不能成功,他還要不要做,相信孔子內心也曾有過掙扎,但是佔卜過後,孔子還是毅然的帶著自己的學生開始了周遊列國遊歷講學的旅程。他沒有告訴任何人他佔到了什麼卦,但是他的所做所為,在後世讀書人心裡都種下了一粒種子: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所當為時,亦要有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

這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種子,是讀書人的風骨,也是中華文化的靈魂所在。正是因為這一點風骨,才讓中華民族在數次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時,總有那些不懼生死的人站出來抗爭。正是這些鐵骨錚錚的人保留下來中華文化的點點星火,在適當的時候重新煥發新的活力!

相關焦點

  • 正反兩面來看,易經佔卜靠譜嗎?
    人類在剛剛走出蒙昧時期的時候,對於未知的現象逐漸的探索,在認知有限的情況下存在永遠也解不開的謎團,有的人富貴;有的人貧窮;有人的長壽;有的人夭折,因為人對自身未來的好奇心,從而被動的出現了佔卜。從當前來看,曾經的佔卜已經湮沒在歷史的長河裡。
  • 《易經》佔卜乃學易之道
    是說學習《易經》應該從卜筮入手,由技法開頭,在此基礎上再去探究易理。三國時期「道術神妙,佔候無錯」的易學大家管輅,在討論研易之道時曾有句名言:「夫入神者,當步天元,推陰陽,探玄虛,極幽明,然後覽道無究」。管輅之語是「大家」之道,是學易之人必須遵守的方法,其中「步天元,推陰陽」就是最初的佔卜,然後才能「探玄虛,極幽明」,去探究易理,再後才能「覽道無究」,悟取智慧。
  • 為什麼很多研究易經的人不建議佔卜?
    很多研究易經的人當然不建議佔卜了,因為,周易在西漢之後,逐漸分野為象數和經學兩大體系,象數(術數)才是搞佔卜的,經學則是從哲學的角度,解讀《周易》的人文倫理,屬於儒學經典這一大類。那麼,研究《周易》的人是否也不建議佔卜呢?
  • 《易經》佔卜出來的結果,到底表達了什麼?
    學生問:《易經》佔卜出來的結果,到底表達了什麼,是命定、可選擇,還是其他?(可以劃一划)因為有卜卦的經驗,常常在卜卦之後看出了一段時間的情勢,但是這代表了「命定」的結局嗎?還是說人有自己選擇的餘地? 我個人的判斷是:佔卜的結果表示一段時間的「運」,人在這「運」上活動,可以自由地做出選擇,但是始終沒有辦法逃出這個「運」的影響。例如佔卜「一年的情勢」,得出來「睽卦」,就可以把一年十二個月以六等份切開,就可以看出這一年的「運」,但是知道這「運」,我們依然可以做出自己的決定,當然,在知道這時間的「運」之後,也可以順勢而為,不去逆勢強求。
  • 易經佔卜課程-課堂實錄2019年3月
    學院本著弘揚易經文化、傳承中華智慧文明、挖掘研究易學技術為辦院宗旨。是當今國內理論最完善、正規、嚴謹的易學教研機構。廣泛吸納眾家所長,正本清源,還原周易真諦,積極傳播易經學術,培養高級易學人才! 學院在社會上有著極為良好的影響,在易學發展和學術綜合運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真學、真知、真教,為易經文化傳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 易經佔卜算卦到底有哪些方法?
    在介紹各種佔卜方法之前,我先來說說古代易經運用的不同側重點。要知道,在中國不同歷史時代,運用易經進行佔筮的方法之側重點是不盡相同的。需要指出的是,因為龜卜之法,唐朝之後可能因為失傳而不見人運用了,所以此文不提。伏羲時代,主要關注於考察易象(比如:乾卦有天、君、父、金、玉等含義,這些個含義就稱為乾卦的卦象),這個時期比較注重形象化,即易象。
  • 易經中佔卜是怎麼回事,在哪種情況下可以佔卜,這裡學問大著呢
    「佔」「佔」就是佔筮,是《易經》重要的預測功能。古人把佔卜看成是非常重要的大事,佔卜時要精力充沛,所以佔筮原則有以下幾點。易經在佔卜前,這八點一定要知道,否則測出來的卦不準!第一,就是晚上要早睡,第二天佔卜有足夠的精神。早上起來萎靡不振的,能算得準確嗎?所以不要熬夜佔卜。
  • 算命和易經佔卜是一回事嗎?讀懂1個小故事,看懂易經的奧秘
    算命先生無論是算命和佔卜都是起源於易經,但是人們自古對待易經的認知不同。有人對易經的認知停留在唯心宿命,所以就有了四柱八字等宿命的命理學。就是說一個人從出生時就註定了一生的壽夭窮通,吉兇窮富。而易經佔卜是建立在易經天道的規律學,是讓人們趨吉避兇,善於改變自己命運的方式和方法。區別很簡單,真正懂得易經佔卜的人,你去問吉兇,他會告訴你目前的問題,然後什麼時間不能做什麼事情,現在應該做什麼事情,把即將要來的災禍降低到最低或者規避。而不會去過分誇張災難的可怕。
  • 秦始皇為何不燒毀《易經》?幸虧古人重視佔卜算命!
    而在今天被認為是封建迷信的佔卜算命,同樣給後人留下了歷史的見證。換句話說,今天的國人還要感謝古人重視佔卜呢,甲骨文便是個最好的例子!商朝上至國君,下至平民百姓,都相信天神的存在,而佔卜被看作是與天神的交流,比如商王準備發動戰爭,最開始要請巫師進行佔卜儀式,然後進行解卦,看下這場戰爭到底是會勝利還是失敗。最後商王將根據「神」的旨意而下達命令,那萬一佔卜是「大吉之相」,而戰爭的最後結果卻輸了呢?
  • 《易經》佔卜數字起卦法
    也會開設《易經》風水課。作為騰訊易經部落的大酋長,有責任向大家普及下《易經》的實用技術。學問是用來用的,否則研究的再透徹也沒有價值。《易經》很多人將其定義為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開山之作,儒家拿來講理,道家拿來修仙,佛家的很多教義也是與《易經》殊途同歸。其實《易經》最初就是用來佔卜預測的,能夠掌握《易經》法門的也往往是最高的權力者,非常人所能接觸和解讀。
  • 易經是哲學書還是佔卜書,誰是作者?
    為什麼古今中外都在推崇易經呢?為什麼易經是六經之首?易經很廣,可以說包羅萬象,因為八卦的產生就是以天地萬物為參考創造的,而易經六十四卦就講得細了。縱觀古代文人,大部分都研究過易經,大人物諸如老子、孔子什麼的我們不去說,就拿宋代來講,歐陽修、蘇軾、楊萬裡除了文人身份之外,也是宋代易學家,分別著有《易童子問》《東坡易傳》和《誠齋易傳》。這些大佬不止是易經搞的佔卜,更多的還是易經的哲學。
  • 易經的佔卜到底是怎樣進行的,原來裡面有這麼多說頭,長見識了!
    ,人生的智慧和自然的法則都在其中,好多人認為易經就是一本佔卜的書籍,事實上真的是如此的嗎,今天就帶大家深入的分析一下易經的佔卜。小編觀點:易經就是佔卜嗎?易經到底是不是算卦的書?很多人一看易經兩個字就認為,那不就是算命算事的書嗎,還有別的意義嗎?其實,易經只是以算卦為形式,佔卜為外衣。如果去掉了佔卜的外衣,易經的核心卻是燦爛的哲理和智慧,所以易經雖然有佔卜的形式,但易經更是一本偉大的哲學著作。
  • 《易童子問》有關易經佔卜的事,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易童子問》王聖夫:有關易經佔卜的事,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古人佔卜方法很多,有龜佔、蓍佔、星佔、夢佔;蓍草稱霸千年,如今幾乎絕跡;籌策取代蓍草,成為現代人佔筮的首選工具。01 古人從何時學會佔卜?人類佔卜的行為出現得非常早。
  • 易經預測時這3類人不能佔卜,佔了也不靈,看看你在其中嗎?
    易經有著四大學科,分別是象、數、理、佔,每一門學科都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尤其是佔卜預測,歷代都受到了專家學者、文學大儒的重視,從而發明了很多有關佔卜的學說。我們翻看易經的文獻,最古老的佔卜方法是用50根蓍草,然後進行推演和換算,但是這種方法起卦的時間較長,比較麻煩,後人又發明了梅花易數、大六壬、奇門遁甲、六爻預測、四柱八字等方法,有的更是直接看人的手相和面相,而這些佔卜的方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預測更加準確,而且也不會耽誤太多的時間。
  • 易經佔卜,真的只能一事一佔嗎?其實多次佔問也有條件!
    易經是我國非常神奇的一部書,裡面包含了宇宙的大道理和人生的大智慧,直到如今我們也未能把易經研究的透徹。歷史上有關易經的典籍是很多的,其中大部分都已經著書立說,單獨成了一套體系。比如易經的佔卜,就分為梅花易數、蓍草佔卜、六爻預測等等。
  • 易經佔卜為什麼靈驗?這4個字早就告訴我們答案,讀懂的都是高人
    很多人一提到易經,首先想到的就是預測佔卜,易經在後文中,也詳細闡述了佔卜的具體方法,就是最原始的蓍草佔卜法。後來佔卜逐漸演變成很多種形式,譬如梅花易數、六爻預測、奇門遁甲、四柱八字等等,更有看手相和面相的,這些預測學說的理論體系,歸根結底都來源於易經的思維。
  • 《易經》:真正的聰明人,不用佔卜算卦,也可以了解自身處境
    有的人在人生身處際遇的時候,都會想到用佔卜算卦來為自己迷茫混沌的人生困局撥雲見日。但是這樣的效果真的有用嗎?尤其在現在社會,這種封建迷信更是要不得,用不得。《易經》這本書的高明之處,就是告誡大家,真正對自己人生充滿把握的人,是絕對不會把精神都寄托在這些虛無縹緲的事情上的。反而會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 科學家論文:《直覺與易經佔卜》
    榮格曾在為尉禮賢(Richard Wilhelm)所著的《易經》一書寫的英文譯版序中,認為:「中國人對情境的感知包括一切最精緻、超感覺的微細部分。就像有些行家只要從酒的色澤、味道、形態上面,就可以告訴你它的產地與製造年份;有些古董鑑定家只要輕瞄一眼,就可非常準確地說出一件古董的製造地點與製造者。我們總得承認:情境總含有持久不斷的蛛絲馬跡在內。」
  • 朱清時先生:直覺與易經佔卜
    直覺與易經佔卜朱清時(2020.7.23)易經等東方文化保留著上古人類依靠直覺的痕跡,即藉助知覺範式直接認知事物和預測未來,科學能避免直覺犯錯,但不能忽視直覺。目錄:1.易經佔卜中的直覺;7.意識防止直覺犯錯。1. 序言南朝傅大士偈:「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語默同居止。纖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意思是佛性與我們形影不離,一切都是它帶來的你卻不知道。從分析直覺人們,有助於理解佛性。
  • 《易經》最古老的佔卜原則:一定要這樣問卦才靈驗!
    佔卜,是一種通過某些徵兆來推斷未來吉兇禍福的方法。其歷史源遠流長,而且是一種普世文化現象,在世界各地,從原始社會直至今天,都能發現佔卜的存在。我國古代經典《易經》,就是一本「卜筮」之書。卜用龜甲,筮用蓍草。後世又產生了用銅錢、竹籤、棋子、紙牌等的佔卜之法,到今天,甚至出現了「網絡佔卜法」。然而,不管用什麼方法,對問卜人而言,靈不靈驗才是最重要的。按照傳統的觀點,怎麼做才能靈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