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上前問財運,將軍下馬問前程。這在古代是很常見的現象。由於人們對未來的吉兇禍福充滿著不確性。所以,經常卜問前程和吉兇。其實,自古以來,佔卜預測有大體有兩種,一種是易經佔卜,一種是宿命算命。那麼算命和佔卜有什麼區別?很少人明白這個道理。
無論是算命和佔卜都是起源於易經,但是人們自古對待易經的認知不同。有人對易經的認知停留在唯心宿命,所以就有了四柱八字等宿命的命理學。就是說一個人從出生時就註定了一生的壽夭窮通,吉兇窮富。而易經佔卜是建立在易經天道的規律學,是讓人們趨吉避兇,善於改變自己命運的方式和方法。
區別很簡單,真正懂得易經佔卜的人,你去問吉兇,他會告訴你目前的問題,然後什麼時間不能做什麼事情,現在應該做什麼事情,把即將要來的災禍降低到最低或者規避。而不會去過分誇張災難的可怕。而宿命的算命會告訴你某年某月你會離婚,會有什麼災難,這是定數。為了證明他說的對,他還會推算你的過去,讓你信服。
既然不能改變,既然沒有改變之道,算出來又有何用呢?當然,很多人故弄玄虛,算出你的過去,然後渲染未來的災難,為的是謀財。那麼,易經的真正作用是什麼?我們就通過一個小故事來告訴你。
相傳在古靈縣曾有一個富商,按現代話說是奸商人一枚。他為人吝嗇,長相刻薄,把錢財看得比身家性命都重要。有一句古話說得好:財聚人散,所以他的身邊根本留不住人,很多人都離他而去了。最後他鬧得個門庭冷落,生意衰敗。
有一天,他很鬱悶,一個人在酒樓喝悶酒。不知一個老頭什麼時候坐在了他的對面,已經打量他多時。老頭看著看著,自言自語道:此人災禍不遠,性命難保,三日後午時,壽數已到,何必在此飲酒,不如趕快回家,尚可死於家中。
聽了老者的話,富商心中開始忐忑,於是蒙蒙不樂地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由於富商心中有事,魂不守舍,竟然走錯了路,不知不覺走到了一片樹林裡。突然林中破廟裡傳來一陣陣女子悽慘的哭聲。聽到聲音的富商,仔細打量周圍,才發現自己走錯了路。但是他還是沿著哭上走進了破廟。
走進破廟,富商看到一個婦女正抱著兩個孩子痛哭不已。富商問明原因。原來是這個女人的丈夫因好賭,欠下一個地主的賭債。無錢歸還,只好賣妻還債。明天女人就要去地主家了。自然不放心把兩個孩子留給自己的賭徒丈夫,於是哭得如此悽慘。
本來是鐵石心腸的富商,老者的話對他觸動很大,他轉念一想,我一生都在為錢財奔波,可是眼看著這母女三人竟然因為錢財被害至此,錢財有時真的很害人,也許三天之後,我真的會死,留錢財更是無用。於是富商做出了一個決定,讓這母女三人在破廟中等他,他匆匆走回家,讓管家包了一包金子,他又回到破廟,將金子給了女人,讓她去為丈夫還賭債。婦女與孩子跪地千恩萬謝,問明了富商的名字。
富商回到家後,根本沒心思想婦女的事情了,還是在擔心老者的話,寢食難安,坐臥不寧。就這樣,三天時間過去了。這天中午,富商在床上輾轉反側,不能午睡。他還在琢磨,三天後午時已經到了,我怎麼一點感覺都沒有呢?難道是酒館那老頭在胡說嗎?
正在這時,管家來通稟:一對夫妻來咱們家,說是要找老爺謝恩。富商出門一看,正是三天以前自己在破廟中救的女人。女人的身邊還跟著一個男人。一見到富商,兩個人紛紛跪倒。原來是女人用富商給的錢還了丈夫的賭債,救出了丈夫,帶著丈夫前來謝恩。富商攙起夫妻二人,還叮囑男人以後要改邪歸正,好好過日子。男人也是一再保證,不再賭博。
正在這時,忽然聽見屋內轟然一響,眾人進屋一看,原來是富商臥室的一面牆突然倒塌下,正好砸在富商的床上,床被壓得粉碎。
看著倒塌的牆和被壓得粉碎的床,富商愣在原地好久,想了很多事情。。。
這才是易經的動靜之機,陰陽之道。富商以往得吝嗇,刻薄就是陰。可是富商看破生死後,一念之善就是陽。這就是佛家的立地成佛。通過這個小故事,我想你會讀懂易經真正的奧秘:
什麼是易經?孔子曾評價《易經》是中國的老祖宗、得道的聖人們,追究生命真諦、宇宙萬物到最根源、最深最深的那個根。易經的真諦就是把握陰陽之機,動靜之變,也是我們常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易經的本質是告訴我們趨吉避兇的方法,易經永遠會告訴你改變命運,尋求自救的解套之法,不會宿命地告訴你命運的定數一成不變。給富商看相的就是宿命的命理學,富商自己的覺悟就是易經的佔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