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算命入門:金錢卦

2021-02-28 佰正文苑


    道具

 

  1.三個相同的五角的銅幣(一面字,一面花的那種最好)最好用乾隆錢最好用乾隆錢,有字的一面為正面,另一面為反面

 

  2.白紙、筆

 

  程序

 

  1.平心靜氣(能觀自在、心無掛礙、心理清明、寵辱皆忘時最佳)

 

  2.雙手合握三個銅幣,心中默想要佔測的事物,

 

  所佔事物要具體明確的一個主題,如:「考試是否通過、是否升遷、是否盈利、是否平安...」(頭腦中有相關的圖像回憶為佳)

 

  3.拋下手中所有銅幣,記錄下銅幣的字面數和花面數

 

  (2字1花記錄為「—」,2花1字記錄為「--」,3個都為花記錄為「—.」,3個都為字記錄為「--.」)

 

  4.重複前面步驟,再拋五次

 

  5.總共六次,把所有的記錄按先後從下往上排列,於是得到易經的六十四卦之一。

 

  6.求卦過程完畢

 

  斷卦:

 

  根據記錄,選擇卦或爻,對照《易經》的卦辭和爻辭分析判斷。

 

  (具體的擇卦和擇爻見後)

 

  擇爻斷定

 

  0.六爻安定的,以本卦卦辭斷之。

 

  1.一爻動,以動爻之爻辭斷之。

 

  2.兩爻動者,則取陰爻之爻辭以為斷,蓋以「陽主過去,陰主未來」故也。如天風姤卦,初六、九五兩爻皆動,則以初六爻斷之,九五爻為輔助之斷,「陽主過去,陰主未來」,其中大有學問。

 

  所動的兩爻如果同是陽爻或陰爻,則取上動之爻斷之,如既濟卦,初九、九五兩爻皆動,則以九五爻的爻辭為斷。

 

  3.三爻動者,以所動三爻的中間一爻之爻辭為斷。

 

  4.四爻動者,以下靜之爻辭斷之,如火水未濟卦,九二、六三、九四、六五四爻皆動,則以初六的爻辭斷之,如初六、六三、九四、六五等四爻皆動,則取九二爻的爻辭斷之。

 

  5.五爻動者,取靜爻的爻辭斷之。

 

  6.六爻皆動的卦,如果是乾坤二卦,以「用九」、「用六」之辭斷之,如乾卦六爻皆動,則為群龍無首,吉。

 

  乾坤兩卦外其餘各卦,如果是六爻皆動,則以變卦的彖辭斷之。

 

  準備三枚銅錢(最好用乾隆年的),若是沒有就用三枚硬幣替代。硬幣中有字的一面稱「字」,無字的一面稱「背」。佔筮時把三枚銅錢置於掌心,雙手合扣,或將銅錢置於竹筒子內,用雙手蓋著口,排除雜念,專心只想著要問的事,使心象意念與所佔之事的信息規律溝通,將銅錢上下搖晃數次後倒出,共搖六次,每次用筆記下(記住:要從下往上畫卦)。

 

  搖完後每次都可能出現種四種情況:一背二字、一字二背、三字、三背。如出現一背二字記為「•」(陽爻);若出現一字二背記為「••」(陰爻);三個背記為「○」(老陽);三個字記為「×」(老陰)。三個都是一樣的稱為變爻,也就是說,老陽要變為陰爻,老陰要變為陽爻。

 

  就這樣,六次就可以由下而上得到全卦。對照《周易》一書中的卦象,六爻中有一個「變爻」時,佔斷看「爻辭」;有兩個以上變爻時,佔斷看「卦辭」。

 

  1.金錢卦必須先準備三枚相同的銅板,以乾隆通寶最佳(如果沒有,可以用其他類似錢幣)將三枚銅板置於容器內,傳統以龜殼或竹筒為容器,或直接將銅板放在手掌中也可以。

 

  2.在搖晃錢幣之前,口中誠信默想欲問之事(事業,感情,居家都可以),或將要問的事情說出來。

 

  3.問事之後,搖晃錢幣,順勢將銅板輕輕丟到桌案前。

 

  4.丟擲錢幣之前,先定陰陽兩儀,事實上,以哪一面為陰陽都沒關係,只要事先定出陰陽之後,不要在反覆改動即可。

 

  此時三枚錢幣會出現如下四種情況:

 

  第一種:三枚都是陽面,叫做老陽,記成O

 

  第二種:三枚都是陰面,叫做老陰,記成×

 

  第三種:一陰二陽時,叫做少陽,記成—

 

  第四種:二陰一陽時,叫做少陰,記成--

 

  5.然後記下結果,用同樣的方法將結果由下至上,分別記下來,如此便得到六爻。畫卦時,從下往上畫,從初爻之六爻,第一次搖錢為初爻,最後一次搖錢為上爻,老陽為陽極變陰,老陰為陰極變陽(老陰老陽,就是陰或者陽發展到了末期階段,根據物極必反的原理,它們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所以老陽會變成陰(少陰),老陰會變成陽(少陽)。但是改變以後的少陰少陽又和一開始用筮法直接得到的少陰少陽不同,它們屬於一種變爻,即代表一個變化的過程。在筮法中,這種變爻具有重要的意義。)

 

  卦的推演及分析例如(正面為陽,6次投幣,得到右邊六爻的結果)

 

  6、2個背1個正(少陰)--▅▅▅▅

 

  5、2個背1個正(少陰)--▅▅▅▅(震)

 

  4、2個正1個背(少陽)—▅▅▅▅▅

 

  3、3個正(老陽變少陰)O▅▅▅▅

 

  2、2個背1個正(少陰)--▅▅▅▅(坤)

 

  1、2個背1個正(少陰)--▅▅▅▅

 

  然後根據八卦符號:

 

  幹(天)坤(地)震(雷)艮(山)

 

  ▅▅▅▅▅▅▅▅▅▅▅▅▅▅▅▅▅▅

 

  ▅▅▅▅▅▅▅▅▅▅▅▅▅▅▅▅▅

 

  ▅▅▅▅▅▅▅▅▅▅▅▅▅▅▅▅▅▅

 

  離(火)坎(水)兌(澤)巽(風)

 

  ▅▅▅▅▅▅▅▅▅▅▅▅▅▅▅▅▅▅

 

  ▅▅▅▅▅▅▅▅▅▅▅▅▅▅▅▅▅▅▅

 

  ▅▅▅▅▅▅▅▅▅▅▅▅▅▅▅▅▅▅

 

  推算其對應的八卦,可以看出投幣的六爻上三爻(外卦)為震卦,下三爻(內卦)為坤卦。坤下震上對應著後天八卦的豫卦。豫卦:坤下震上,震為雷,坤為地,雷生於地,預示著春天來臨,大地震動,萬物破土萌芽,春意盎然,喜悅愉快的意思。故豫象徵愉快、歡樂、喜悅,此時利於建功立業,興兵作戰。

 

  豫卦分析:雖然掛名是豫,但本卦卻並非描述喜悅和樂的景象,而是諄諄告誡,和樂容易沉溺,必須高瞻遠矚,居安思危。樂要有節制,適可而止,不可自鳴得意,不可在安樂中沉溺,必須如磐石般堅貞,堅持中正誠信的原則,精誠團結,因應時機,才能防止樂極生悲。

相關焦點

  • 《易經》,是僅僅用來算命的嗎?
    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你是否有接觸到《易經》方面的書籍和知識呢?還是只要你一聽到是關於《易經》方面的事情,就自然而然的認為這是封建迷信活動,是江湖術士招搖撞騙的算命手法,沒有什麼科學依據。
  • 《易經》:六十四卦中的奧秘
    但是這裡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為什麼我們的祖先用演卦來進行算命,而不是用別的方式來算命呢?比如,他們完全可以靠類似於今天投硬幣的辦法來預測吉兇啊!把一個硬幣投到空中,落地的時候,正面表示吉,反面表示兇。這樣豈不是更簡單?何必還那麼繁瑣地去演卦?
  • 易經解卦心法入門
    現在假設你已經學會怎樣找出卦名了,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解卦的問題了,而這也正是卜卦最困難的地方。 解卦之前先要有心理準備,不論學什麼東西,都有必須死記的基本功夫,比如小學學算術,一定要先背九九乘法表,而學易經卜卦,一定要將六十四卦卦象背下來(記憶方法請見64卦表)。
  • 周易算命準嗎?別信,易經不是用來算命的
    無論你到寺廟或者道觀旅遊,總會看見周圍有幾個擺地攤算卦的,戴著墨鏡,留著山羊鬍子的老先生坐在小板登上,前面擺個紙板板,上面畫著八卦,還寫著「周易算命,心誠則靈」八個字。以前遇到過,試著讓他們給我算命解卦,基本上卦義都講不清楚,都在信口胡謅,更別說能算出命。易經六十四卦講的是人生要經歷的六十四種情境,以及在這些情境中應當採取的正確的為人處事的方法。讀懂易的人不需要算也可根據易理應時應勢進退取捨。易經其實是一本為人處世的指導手冊,並沒有那麼神秘。
  • 曾仕強:《易經》不只是算命看風水,我直到身體出現問題才懂得
    曾仕強:《易經》不只是算命看風水,我直到身體出現問題才懂得說《易經》想必大家定不會陌生,它是中華歷史上最為獨特的一個存在,廣大細微,包羅萬象,被世人稱之為是大道之源。但是因為它的玄妙,很多人始終將它視為是一本算命的書籍,但是隨著現代對於國學的關注,科技的進一步發展,人人漸漸發現,《易經》的內容,並非迷信,它反而已經將人生不同階段怎麼走都講解的非常細緻。《易經》是「算命指南」?這是我聽過最大的誤解!
  • 為什麼西方星座這麼流行,而我們的《易經》成了算命的封建迷信?
    廣義來說,包括《易經》和《易傳》。《易經》一詞出現稍晚,最早出現在漢初。漢初設五經博士,所以開始稱《易經》。一般指六十四卦經文。《周易》不僅僅是算命《周易》號稱最難懂的一本書,因為它是很形而上的書,也就是談哲學。後世拿它用來談命理,倒也適合。因為從中國人來看,生命是起伏不定的,易經談:「吉兇悔吝,生乎動者也。」
  • 易經的智慧曾仕強教授易經為什麼淪為算命工具易經三大特性是什麼
    因此他就在牢裡頭開始寫《易經》,替《易經》寫一些經文。所以後代有很多人,一被關到牢裡面去就要開始寫書,就是跟周西伯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學習的。周西伯他把他人生累積起來的寶貴經驗透過六十四卦,卦爻,卦有六個爻,而每個爻他都給它一些詞句來說明就成了今天的《易經》。因為在伏羲當年它是沒有文字的,那時候只有簡單的符號,可以說是無字天書。
  • 曾仕強:我一直以為易經就是算命看風水,直到身體出問題才懂得
    說《易經》想必大家定不會陌生,它是中華歷史上最為獨特的一個存在,廣大細微,包羅萬象,被世人稱之為是大道之源。但是因為它的玄妙,很多人始終將它視為是一本算命的書籍,但是隨著現代對於國學的關注,科技的進一步發展,人人漸漸發現,《易經》的內容,並非迷信,它反而已經將人生不同階段怎麼走都講解的非常細緻。
  • 詳解八卦卦象-易經為什麼是六十四卦
    上一次講了學習易經的第一把鑰匙是:起卦佔卜。因為這是一種直接可以應用於實踐的方法。起卦的方法,介紹了比較簡單的數字除餘法。根據數字,可以起出「單卦」、「重卦」。應用「單卦法」,可以學習熟悉「八卦」;應用「重卦法」,可以學習熟悉「六十四卦」。周易的精髓並不在於卦爻辭。精髓在於它這套符號系統。卦爻辭是一個範例,那個時代應用周易,收集起來的記錄。好,今天接上次的。
  • 易經高手不算命!|為什麼說「善易者不佔」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易經》就是一門佔卜的學問,或者通俗講就是「算卦」的書。因為,我們看到的《易經》更多的是在街頭的算命攤上看到的「八卦圖」。所以,知道我讀《易經》,就有人找我算命的,看風水的,在我的微信公眾號上也有給我留言,讓給測八字的,算命的,豈不知「善易者不佔」的道理。孔子並不相信《周易》是算命的書,但他卻說:「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也。」
  • 遊客寺廟進香和尚用易經解籤講卦
    和尚尋問下一遊客抽籤很早聽說遊客到寺廟抽籤和尚給釋譯籤文,並以易經易理,卦象,數理給施主「指明方向。」反饋是比專業易學術士,江湖街攤算命先生技術高。小編感到疑惑,不談易學術土,就街攤八卦算命先生而言,可以理解為他們為謀生湖口掙碗飯吃,也必須具備雄厚的易學理論知識,首先是納甲裝卦,陰陽五行生剋,六爻裝卦那是實實在在的硬功夫,其次是解卦所必須具有的一整套系統理論基礎原理,不然也無法街攤與人卜卦講理。當今是知識爆炸時代,特別是國學易經方面的知識,基本大眾化普及。
  • 「金錢卦」了解一下,10分鐘學會自己卜卦
    沒學會是正常的,千萬不要懷疑自己的IQ今天講的「金錢卦」,可是很簡單的喲回到遊戲,我們要找一個能代表兩面性的東西,可正可反、可黑可白,最簡單的就是硬幣,所以我們這個簡單的卜卦方法也叫「金錢卦」。簡單點,可以用流通的硬幣,虔誠點,可以去買幾枚古幣,如果有人找你算卦,也能裝的像點
  • 《易經》到底有多難?算命先生讀不懂,只能靠「裝瞎」故弄玄虛
    隨著科學技術的開展,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易經》的奇特之處,可是卻很少有人能把這本書讀懂、讀透,這是為什麼?古時分,信仰陰陽學說的人最喜歡研讀《易經》,由此還誕生出了一個特殊的行業——算命,算命先生一般都被人稱作是「半仙」。從前,在一些橋底或許小巷子中,常常能夠看到一些帶著黑墨鏡,擺攤算命的人,而他們手中拿著的,便是《易經》。
  • 華子龍:《易經》六十四卦卦辭詩,精闢——九維易
    3 易經六十四卦卦辭詩 乾宮 天地否天地不交因阻塞反常世道亂必生小人得勢欺君子陽去陰來事不成4 易經六十四卦卦辭詩 乾宮 天山遯>好籤難得莫疑嫌47 易經六十四卦卦辭詩 兌宮 雷山小過卦:淺嘗輒止笑懷開小事可成大事推飛鳥歸巢休鶩遠吉祥得利定相隨48 易經六十四卦卦辭詩 兌宮 雷澤歸妹卦:
  • 秦始皇為何不燒毀《易經》?幸虧古人重視佔卜算命!
    而在今天被認為是封建迷信的佔卜算命,同樣給後人留下了歷史的見證。換句話說,今天的國人還要感謝古人重視佔卜呢,甲骨文便是個最好的例子!紂王自焚周文王便曾在商朝的大牢中替自己的命運算過一卦,而他的兒子周武王在伐紂前照例也佔了一卦,結果卦象是「龜兆不吉,風雨暴至」。
  • 孔子老了才學《易經》給人算了一卦,真準!想不到算卦背後有秘密
    《易經》本來叫《易》,就是因為孔子曾經研讀過整理過它,被認為是孔子做的「傳」,後人便把《易》更名為《易經》。你知道,孔子學《易經》有多麼刻苦?對它的評價又有多高?《史記》記載:「孔子讀易,韋編三絕。」孔子翻閱研讀《易經》,把栓竹簡、木簡的牛皮繩都翻斷了三次。可見讀之之深,閱之之苦。
  • 易經智慧:為什麼說謙卦是六十四個卦中最好的一卦
    提起「謙謙君子」,很多人都不陌生,其實這句話是來自易經中的第十五卦「謙卦」,是初六爻的爻辭,原文是: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謙卦的客卦部分是坤卦,是地。主卦是艮,是山,山隱藏在地底下,說明山很謙虛,把自己的鋒芒都隱藏起來。
  • 《易經》有多難學?為何算命先生多半是雙目失明?
    而最愛讀這一本書的大多數是信奉陰陽五行學說,典型的代表人物是算命先生,在大家許多 小巷子裡邊總是會看到一個帶著黑墨鏡的算命先生擺著一個地攤,上邊擺著幾本書,在其中有一半肯定是《易經》。許多 算命的書都是根據易經來解釋的,那麼這一本書到底是有多麼的強大?為何許多 人一生都學不會?而且都是瞎子來拿著這本書算了?
  • 一個算命先生的卦攤(一)
    本文藉由算命先生這一荒誕的行業與經歷,為我們分析了如何用網際網路思維做好運營工作。註:本文純屬虛構,裡面的有些套路已經過時甚至不再有作用,因此,採用了算命先生這種比較荒誕的行業為出發點,為了把事說有清楚,有些情節進行了誇張與放大。比如一個算命先生,怎麼可能總遇到提意見還八九不離十的人呢?
  • 《易經》到底有多難學?為什麼算命先生大部分都是瞎子?
    但是,就是這一部奇書卻被很多人運用著,這樣的人大部分都知道,典型人物就是算命先生,他們統一被很多人稱之為「半仙」,每個半仙手裡總有著一本《易經》,帶著小帽,穿個小褂,帶著小墨鏡,經常在橋底或者小巷子出沒。疑問就出來了,易經為什麼可以用來算命?為何我們看不透書中的內容,而算命先生卻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