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市第四中學教師金雪梅:做鄉村英語教學的探路者

2020-12-10 天眼新聞

秋雨紛紛,在貴州省遵義市赤水市第四中學,一棵大大的黃角樹覆蓋了大半個操場,校園裡,老師們講課和同學們齊聲朗讀的聲音從各間教室傳來,與其他教室的晨讀聲不同,在二樓的一間教室裡,除了孩子們齊聲朗讀,還不時傳來了同學們歡呼聲和掌聲。

「what’s this in english?」

「let me try!let me try!」

……

課堂上,老師金雪梅每次拋出問題,同學們都紛紛舉手搶答,積極嘗試,每位被選中的同學都很珍惜搶到的答題機會,因為回答正確便可為自己的學習小組爭取到一枚笑臉,這是小組集體的榮譽。

「很喜歡金老師的上課方式,有音樂有情景有遊戲,課堂上老師不拘泥於課堂,和我們打成一片,小組競爭的方式讓我們都很喜歡參與,一堂課很輕鬆很愉悅地就過去了。」陳勇同學說。

「較之『山洪爆發』似的灌輸,我更傾向於潤物無聲搬的浸潤,給孩子們做了三年規劃。」金雪梅說,很多英語學科的老師想要一節課要灌輸很多東西,這種「山洪爆發」似的教學方式可能短期內效果很明顯,但後期可能會出現成績下滑的情況。從教近30年,自己已經養成探索更有意思、孩子們更願意參與的教學方式,已經由教孩子到帶孩子們學的轉變。

1992年,剛剛從師範院校畢業到官渡五裡小學任教的金雪梅,先後擔任語文、歷史老師,1993年來五裡小學附中缺少英語教師,剛入行的金雪梅也為此轉教英語,可官渡五裡的英語教師基本都是其他學科轉任,如何教學就只有靠自己摸索,邊教學邊學習的金雪梅很渴望得到點撥和突破。

1999年調到赤水市第四中學後,金雪梅很珍惜向各位老師請教的機會,課餘時間就到各個老師的課課堂聽課,「跟理科老師學邏輯,跟文科老師學語言組織,任何一個老師的課聽完保證有收穫。」

後來,金雪梅開始負責學校的教研工作,可以經常接觸到一些教學數據,仔細研究發現,語文成績普遍比英語成績高,這讓金雪梅感到不甘,「作為一名英語學科的老師,這給我帶來很大壓力,為什麼英語成績就不能考出語文一樣的成績。」

心有不甘,金雪梅開始尋求如何提升英語成績的突破口,每一次外出培訓積極參加,珍惜和名校名師請教學習的機會,並滿懷欣喜地將這些學到經驗帶到課堂上,一輪測試下來,並不理想的結果讓金雪梅更加迷茫了。「英語學科教學,在城市和發達地區鎮的有很多值得借鑑的成功經驗,但拿到我們鄉村學校還有很多不太適應的地方。」金雪梅說。

英語教學如何在學生基礎薄弱、設施落後的鄉村學校實現突破,金雪梅結合實際,把發達城鎮地區的經驗和鄉村學校做一些大膽地融合嘗試和探索,然而探索也不是一帆風順,很多同仁也提出了質疑,「面對別人的質疑,自己也會質疑自己,我就是在質疑自己的過程中尋求新的突破。」

哪裡倒下,哪裡爬起來。金雪梅憑藉著這股不服輸的勁,通過幾年的反覆實踐,探索和總結出「5-235」農村英語課堂教學模式,該模式在「貴州省鄉村教育家培養對象晉級考核」中得到了評委專家們的認同和肯定,目前,已在赤水市中部、西部、東部的鄉村學校學校全面推廣,近兩年赤水市初中升學學業考試水平測試成績已從排位靠後上升到地區前列。

近年來,金雪梅先後獲得了「貴州省骨幹教師」「貴州省鄉村名師」「貴州省鄉村教育家培養對象」等榮譽。組織成立了赤水市名師工作室、貴州省鄉村名師工作室,和團隊成員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編寫、修定、審定的《赤水市初中英語中考複習資料彙編》、《赤水市初中英語人教版核心知識解讀》、《學思踐悟檔案》等地方教材共5冊,在赤水全市推推廣使用。

「幹一行就要幹好,這是父親給我的教導。」金雪梅說,28年來,依舊熱愛這方三尺講臺,不管工作還是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時候,只要走上講臺,便可以激情滿滿,忘掉煩惱,課堂已成為自己療傷地方。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楊柳

編輯 胥芬芳

編審 王璐瑤 李劼

相關焦點

  • 遵義赤水市各幼兒園教師以藝術形式匯報教學成果
    遵義赤水市各幼兒園教師以藝術形式匯報教學成果 發布時間:2020-01-14 15:26:09      來源:遵義日報
  • 泰順縣第四中學英語教師林玲:樂享鄉村守望,平凡也是幸福
    人物名片 林玲,泰順縣第四中學英語教師。2001年參加工作以來,17年如一日紮根農村山區,曾多次獲縣、鎮「優秀教師」稱號。教科研能力突出,十多篇論文獲縣、市級一二等獎。而在泰順縣第四中學,由於三面環山的特殊地形,學校的清晨時常籠罩在煙霧繚繞中。  「我們每天就像是在仙境裡工作。」已經在泰順四中工作了17年的林玲,已然習慣每天與學生在同一棟宿舍樓裡醒來。  她把學校當成家,連女兒都「住」過一年學校  在曾經的初中課堂上,林玲第一次接觸到了英語。當時,她覺得英語很酷,英語老師也是那麼的洋氣。
  • ...培訓鄉村教師 寧波一大學三年培訓280名鄉村和貧困地區英語教師
    央廣網寧波8月27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通訊員蘇鈞天)鄉村教師是備受社會關注的一個群體。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鄉村教師支持計劃》,要求各地給予鄉村教師特殊的支持和關照。自2017年起,寧波諾丁漢大學充分利用國際化教育資源,根據鄉村和貧困地區英語教師的實際需求,突出針對性和實用性,組織開展送教下鄉,並先後邀請全國十餘個地區的鄉村英語教師來校培訓,提升其英語教學能力並開拓其國際化視野。上周,32位來自10個不同地區的教師參加了寧波諾丁漢大學2019暑期公益鄉村教師英語培訓。
  • 讓英語閱讀課堂教學充滿生命力——張寨鎮中學承辦教師教研活動
    為了提升沛縣鄉村骨幹英語教師的業務素養,徐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英語教研員田莉主任和沛縣教育局教研室英語教研員陳敏主任帶領全縣英語學科鄉村骨幹教師培育站成員,於2020年10月16日—17日在沛縣張寨鎮中學進行「送課下鄉」教研活動,張寨鎮中學全體英語老師參與了此次活動。
  • 市鄉村英語骨幹教師培育站舉行學員課堂教學設計展示研討活動
    為了進一步引導培育站全體教師關注課堂教學設計環節,讓培育站活動更貼近教師的課堂教學實際,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服務和加快學員的專業化發展水平,根據揚州市中小學教師培訓發展中心和揚州市鄉村英語骨幹教師培育站活動安排
  • 尚德中學舉行《探路者》體驗式英語學習欄目開班儀式
    (通訊員:任登攀)5月7日下午,尚德中學籌劃準備一年多的校本課程《探路者》體驗式英語學習欄目開班儀式舉行。副校長賀啟發、課程研發中心主任李亞紅、研發中心成員及四十七名學員參加儀式。活動中,羅華老師通告了招新情況,希望全體學員懷揣英語夢想,發展多元智能,知識與能力共長,學習與特長齊飛;副校長賀啟發在講話中說:「校本課程是落實新課改要求的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標準,是所有學校必須開設的課程。」
  • 淮北市舉辦第四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
    為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7月26日,淮北市第四屆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決賽在淮北市第一實驗小學舉行,充分發揮教學「尖兵」的引領示範作用,促進全市青年教師專業化成長。淮北市總工會、淮北市教育局聯合舉辦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旨在全面提高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和實際應用能力。
  • 關於建立通州區鄉村初中英語骨幹教師培育站的通知
    ;》(通政辦發〔2017〕49號)和《2019年通州區中小學教師培訓計劃》等文件精神,為了加大鄉村骨幹教師培養力度,切實提高鄉村教師業務素養,促進鄉村教師專業發展,形成一支本土化的鄉村學校骨幹隊伍,經個人和學校申報、局黨委討論推薦、專家評審並報經市教育體育局批准,同意成立通州區鄉村初中英語骨幹教師培育站。
  • 以幽默風趣的上課風格,使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六盤水市第四中學優秀英語教師王瓊
    ,通過國家英語專業八級考試,中學一級教師。自2003年來到六盤水市第四中學一直擔任學校尖子班班主任工作和英語教學工作其在英語教學中靈活多變的方式,使學生英語成績顯著提高,深受學生家長好評,並被學生親切尊稱為&34;現任職於六盤水市第四中學高一3班、高一11班英語教師,其2018年被評為鐘山區骨幹教師;2017年被評為鐘山區優秀班主任,2016年參加縣級,市級高中英語優質課比賽分別獲一等獎,二等獎;2014年所教的學生唐春豔榮獲全市文科英語第一名
  • 靖遠縣第五中學舉行英語教學研討交流活動
    為了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的傳、幫、帶作用,強化教學研討,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提升全體英語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積極推進學校的英語教學工作,為了讓學生真正零距離的接觸純正的英語,給學生搭建開口說英語的平臺,提升英語學習的自信心,
  • 數千名鄉村英語教師獲公益培訓機會
    據介紹,第一階段為1000餘名鄉村英語老師提供為期6個月的定製化線上英語培訓課程,提高教師自身的語言能力、語言知識和英語聽說讀寫的策略與技能;第二、三階段為「菁英教師成長計劃」,從第一階段參訓教師中選出100名表現優異者,參加由英孚培訓師提供的線下2-3天集中英語教學技能專項培訓,此後再通過筆試面試從100名教師中選出10名,參加為期10天左右的海外培訓課程。
  • 鄉村英語教師成長計劃
    啞巴英語讓學生和老師、家長們都深深苦惱。讀書多年,還是啞巴英語,不敢開口?國人英語通病,有方法治不?畢業多年,總想再給自己一次提升的機會,卻不知道從哪裡開始著手?教書多年,英語老師教的累,學生學的苦,效果不明顯,是否希望有個高人可以在你身邊指點迷津?在中國大多數鄉村學校的教學中,普遍存在英語教師師資不足,難以開齊課程等困難。
  • 【新時代 好老師④】南粵優秀教師、吳川市淺水初級中學英語教師 李觀清:鄉村學生的「守望者」
    省教育廳和南方日報今聯合推出「新時代 好老師」全媒體報導,關注一線教師教書育人的生動故事。報導回顧:①陳金頂:做教師是「良心活」②肖起清:教師教育改革的「行者」③王靜霞: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探路人」2001年,從廣東省外國語師範學校英語專業畢業的李觀清面臨抉擇:成為翻譯,或是在城市工作的普通教師,或是回到家鄉成為一名鄉村教師。幾乎沒有猶豫,她回到了吳川準備參加上崗考試,因為她覺得「看著農村孩子一個個成長起來,走出農村,最能讓人滿足」。
  • 英語教師結構性矛盾調查:城市憂減員 鄉村稀缺
    北京市第101中學英語組組長張燕說:「改革對英語方面的變動太大,對教學造成的影響也很大。」比如,英語實行社會化考試,允許學生多次考試,意味著對英語不感興趣或英語能力突出的學生考到了滿意的分數後將可能不再學習英語。  上海市浦東區一所小學的英語教師吳奕告訴半月談記者,儘管上海還未出臺新的中高考英語政策,但已經有家長對她開玩笑「小孩以後不用學英語了」。
  • 同學們心目中的"強哥"六盤水市第四中學優秀教師耿強
    工作中的耿強出生於1985年5月的耿強,2012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古代史專業,研究生,歷史學碩士,一級教師現任六盤水第四中學教務處主任,高三13班班主任,高三13班、16班歷史教師。在9年任教過程中,多次任教高三畢業班歷史,曾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輔導學生多人次在科技創新中取得獎項,論文《淺談閱讀能力培養在高中歷史教學中作用》曾獲得縣區一等獎及市級二等獎,參與課題曾在在省裡立項,所帶學生多人次考入全國重點院校。
  • 南靖縣舉行小學英語教師觀摩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
    日前,南靖縣城區小學英語教師匯聚湖美中學錄播教室觀摩七年級英語課堂教學,開啟該縣小學英語教師觀摩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先河。本次活動以課題《How can I get to the library?》開展同課異構,主教者是漳州市初中英語名師工作室成員鄭君君和南靖湖美中學教師謝慧敏。
  • 北京落實鄉村中學副高職稱比例 鄉村教師可跟崗培訓
    在教學實踐活動方面,《意見》指出,鄉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通過北京市中小學教師開放型教學實踐活動管理服務平臺自主選修,通過體驗式隨堂聽課、參加研修活動和做研究課等方式參加教學實踐活動,每位鄉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應參加2-4次開放型教學實踐活動,為鄉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教學實踐服務,全面提升鄉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
  • 一位老教師的教學感悟:從事鄉村初中英語教學工作22年半,一言難盡之
    轉眼之間,從事鄉村初中英語教學工作22年半了。               慢慢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網際網路普及了,學生們接受新事物能力強,一朝上網,「無所不能知,無所不能曉」;家長們大多受過高等教育,自信豁達,在面對學校及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時,往往各立山頭,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 六枝特區木崗鎮中學入選教育部第一批鄉村溫馨校園典型案例學校名單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下發《關於公布第一批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學校名單暨啟動第二批鄉村溫馨校園推薦工作的通知》,公布了第一批100所鄉村溫馨校園典型案例學校名單,同時啟動第二批鄉村溫馨校園推薦工作。貴州3所學校上榜:赤水市旺隆小學、從江縣丙妹鎮大歹小學、六枝特區木崗鎮中學。
  • 涼山·雷波| 培訓鄉村英語教師 提升教育「軟實力」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開展定點幫扶工作的安排部署,同時充分發揮行業優勢,2019年初省教育廳(省電化教育館)爭取到中央電教館與英孚教育合作的「英孚全球助學計劃-中國鄉村英語教師培訓」項目,為雷波縣培訓100名中學英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