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張地圖,說說除卻齊楚秦燕趙魏韓外,5個可以成為戰國七雄的國家

2020-12-22 百家號

西周建立的時候,為了維護他的統治,於是便實行分封制,將土地和人口都分給王室子弟和有功之臣。大概的算一算,剛開始直接分封了八百多個國家。

然而到春秋初期,曾經的八百多,卻剩下170多個。再到戰國初期,又只剩下二十多個。在這二十多個國家中,最強大的齊楚秦燕趙魏韓七個國家,便被我們統稱為戰國七雄。

實際上除卻這七個國家,其他國家也不會弱到哪裡去,甚至還有幾個國家都有可能躋身戰國七雄的行列。只不過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他們別說是成為戰國七雄了,自己都被戰國七雄給滅了。

下面就來說說,戰國時期有哪幾個國家,很有可能成為戰國七雄,但最終卻被戰國七雄滅國的國家。

1,宋國

春秋五霸的版本有很多,但至少其中有一個版本,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雖說這個春秋五霸之一有點水,但再怎麼說,宋國他有錢啊!

要知道,宋國創始人,是商朝王族的後裔。這可是一群十分會做生意的商人,在他們的治理下,宋國的軍事不是最強的,但經商之道他們絕對是最厲害的。

不過在那個混亂年代,有錢是需要強大的軍隊來保護的。可偏偏宋國的地理位置十分尷尬,春秋時期被晉國,齊國,楚國給包圍著。就算後來三家分晉,他還是跟魏國,韓國接壤著。

雖是如此,但戰國初期的宋國還是挺強大的。公元前318年,宋康王即位,立馬就進行政治軍事改革,今宋國不斷的強盛起來,也讓宋國日益膨脹,又一次的進行對外擴張。

齊國,被宋國搶走5座城池,楚國更慘,後退三百裡,魏國也被揍了一頓,丟了2座城池,周邊的一個小國滕國,更是被消滅掉。這可把齊國,魏國,楚國氣的,公元前286年,趁宋國發生內亂,齊魏楚三個國家就聯合起來,把號稱「五千乘之勁宋」的宋國給滅了。

2,越國

有一個春秋五霸的版本,其中就有越王勾踐的位置。當他公元前473年滅掉吳國,論地盤他已經比趙國,魏國,韓國他們三個的多。

但尷尬的是,勾踐過後,越國發生了三次弒君事件,造成越國政局動亂,社會混亂,經濟倒退,這才導致越國無法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在這種衰敗的情況下,越國還想著要爭霸中原,於是在公元前306年,他還發兵進攻齊國。結果齊國找他聊聊天說說話,越國就去進攻楚國了。於是就很尷尬,越國的老大被楚國殺死,大片領土被楚國佔領,越國自此四分五裂,再也無法維持勾踐時期的輝煌。

3,鄭國

鄭國的國君是周天子的親戚,借著這層身份,在春秋時期他經常去欺負周邊各國,而周邊各國又是十分無奈,拿他沒辦法。

畢竟在春秋初期,他可是第一大國,很多國家都不是他的對手。而且他還是周天子的親戚,在那個周禮制度尚未全部崩塌的情況下,進攻他就是打周天子的臉,因此當時的鄭國,可謂是風光至極。

但十分尷尬的是,帶領鄭國走向巔峰的正莊公死後,鄭國就陷入內亂。再加上齊國,楚國,晉國的崛起,不斷的壓縮鄭國的生存空間,甚至還把鄭國的土地當做戰場,更是讓鄭國的國力遭到嚴重損傷。

到戰國初期,鄭國已經完全不能和春秋初期相比,但實力仍然不容小覷。但隨著韓國的出現,對其不斷進行蠶食,鄭國竟然再次發生內亂,於是他就被韓國給滅了,成為韓國單上戰國七雄的墊腳石。

4,中山國

中山國是由北方的遊牧民族建立的,到春秋時期,中山國力增強,差點把邢國,衛國給滅了。要不是齊桓公帶著一票小弟前去幫忙,這兩個國家就得完蛋了。

到春秋中後期,中山的主要敵人便是晉國。要不是晉國內訌給了中山可乘之機,中山說不定就得被晉國滅了。

三家分晉後,中山國的敵人就變成了趙國。剛開始的趙國還是比較弱的,老是打不過中山國,無奈之下只好向魏國求救。於是在前407年,魏國出兵幫忙,就把中山國給滅了。

不過呢,他畢竟是個遊牧民族,到哪都可以生存。經過二十多年的勵精圖治,終於在公元前380年復國。而這個時候的趙國已經逐漸強大起來,不再像當初那麼的,一直被中山國壓著打。但即便是如此,,趙國也經過數十年的戰爭,才在公元前296年將中山國給滅了。

5,蜀國

戰國時期的蜀國,地盤大概在現在四川的西部。至於巴國,則是在現在的重慶地區。

之所以認為蜀國也可以成為戰國七雄之一,而巴國卻不行,那是因為,在國力衰敗的時候,蜀國依舊可以打敗巴國,順帶著還把苴國教訓了一頓。要不是後來的秦國過於強大,說不定蜀國都可以把苴國,巴國給滅了,然後佔據巴蜀大地養精蓄銳,也許還真有可能進入中原地區爭霸天下。

結果嘛,公元前316年,秦國出兵滅掉蜀國,就連巴國也一起成為秦國下面的郡縣。

相關焦點

  • 秦滅六國次序圖,趙國不是第一個被滅的!
    秦滅六國次序圖:最近看了一點《大秦賦》,還是不錯的,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秦國從邊陲小國,經過歷代國君的努力,在嬴政時期終於一統山東六國,韓趙魏、楚燕齊相繼退出戰國舞臺,補充說明下公元前228年趙國國都邯鄲被攻破,殘餘勢力逃到代郡成立代國,在公元前222年被滅,趙國實質意義上是在公元前
  • 古代戰國七雄的首都,如今都怎樣了?只有兩國都城規模不減當年
    秦朝以前的周王室,到了後期實際上已經無力管轄各個諸侯國,因此春秋時期湧現出了五個強大的國家,後來晉國又分裂成了趙魏韓三家,因此齊楚秦燕趙魏韓七國也就被稱作了戰國七雄。這段歷史到如今,已經有了2300多年,過去各個國家都有過燦爛的文化,,那麼他們建立的都城,如今都怎麼樣了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戰國七雄實力對比,秦國並非最強為何秦始皇能一統天下?此人功不可沒!
    前有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後有群雄逐鹿、魏蜀吳三足鼎立,而三國可以說是東周時期戰國七雄之間相互爭霸的一個翻版。 大家都知道,戰國七雄分別指的是秦、齊、楚、燕、韓、趙、魏,在經過多年的戰爭之後,秦國滅六國,實現了華夏民族歷史上第一次的大一統。
  • 古代戰國七雄的首都,如今都怎樣了?只有兩國都城至今輝煌依舊
    戰國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大變革時期,經過春秋長久以來的爭霸戰爭,,在公元前453年,中原脫穎而出了「齊楚秦燕趙魏韓」七個最為強大的諸侯國,這也被後世稱之為「戰國七雄」。這段時間一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滅齊國完成統一,才標誌著戰國時代的結束,戰國時代距離現在也已經2200年的時間,他們的都城,又變成了什麼樣子呢?
  • 【五千年系列】之春秋戰國— 齊楚爭霸
    閱讀本文前,請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循跡慢聊」,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每天收到精彩文章了
  • 作為戰國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韓國是如何並列七雄的?
    戰國有七雄,分別是齊楚秦燕趙魏韓,這七國是戰國時期最頂尖的存在,而其中的韓國爭議頗大,一是因為韓國是第一個被秦國滅國的,二是戰國時期韓國實在是沒有幹什麼事,存在感極低,如果不是列入戰國七雄之一,很少有人能記住這個國家。韓國的實力真的很低麼?韓國為何會被列入戰國七雄之一?
  • 戰國時期,秦、楚等七雄,他們的都城在哪裡?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秦、楚、燕、韓、趙、魏、齊等七雄,除楚國獨霸南方外,其餘六國皆雄居北方,因此其都城,除楚國在南方外,其餘秦楚燕等六國皆在北方。當然,在這段時間中,曾經有一段時間,燕都遷移到了上都薊(今北京),前664年,因威脅燕國的北方少數民族山戎被齊恆公打敗,燕國遂開始著手營建薊,並逐漸將都城移至薊,至燕襄公時,薊完全取代臨易成為燕國新都。但到了春秋晚期,隨著北方山戎再次變得強大,燕國遂又將都城遷往臨易。
  • 戰國七雄,為何秦國可以統一天下?
    在戰國中期,齊,楚,秦,燕,趙,魏,韓這七個國家,在各種慘烈的戰爭和紛爭中脫穎而出,被稱為戰國七雄。儘管當時也有宋、衛、中山、魯、費等小國,也有較為特殊的周代。但是說到統一天下,講的是資源,講的是抱負,也只有這七雄能夠擔當。
  • 歷史地圖 歷代戰國諸侯疆域形勢圖之一——《古今歷代中華地圖》「戰國七雄圖」
    對歷史地圖的考繪難度,譚其驤先生在《中國歷史地圖集》前言中總結說:「歷代疆域、政區、城邑、水系等各項地理要素的變遷極為複雜頻繁,而文獻記載或不夠明確,或互有出入,要一一考訂清楚,並在圖上正確定位、定點、定線,工作量繁巨。」
  • 如何記住戰國七雄各自的滅國時間和順序?只要掌握它就可以了
    戰國是繼春秋之後中國歷史上又一個最為精彩的歷史片段之一,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先後有七個國家脫穎而出,他們的實力遠超同時期的其他諸侯國,之後經過不斷的兼併戰,這七個國家愈發的強大,戰國七雄格局就此形成。
  • 戰國七雄的始祖分別是誰?三國君主以地名為姓,齊燕國君很有名
    本著有功者賞的原則,周武王分封了幾百諸侯,其中功勞大者的領地也多一些,功勞少者則國家小些。後來由於周天子沒了存在感,所以就出現了大國吞小國的現象,到了戰國時代也就只有七雄了。據《史記》所載,在七雄裡僅有齊、燕2國最早為武王所封,其他的國就是後來才出現的。那麼戰國七雄的始祖都分別是誰呢?燕國的始祖叫姬奭。
  • 風雲激蕩的春秋戰國天下——戰國七雄
    戰國七雄是戰國時代最強大的七個諸侯國的統稱,是春秋五霸的延續,戰國初期,春秋強大的國家基本都被保留了下來,只有晉國被六卿所瓜分,分成了趙、魏、韓三國,至此,形成了戰國七雄並立的局面。
  • 戰國七雄中,韓國弱到何等程度,區區六個字令聞者落淚
    三家分晉後,中國歷史從春秋進入戰國時代,諸侯數量大幅減少,其中齊、楚、韓、趙、魏、秦、燕七國被後世稱為「戰國七雄」。 戰國七雄中,齊、楚、趙、魏、秦、燕六國,至少都有過一時輝煌,都曾是一時最強之國,唯獨韓國僅有一個「勁韓」之稱,卻幾乎一直備受挨打、從未強過,堪稱倒數第一。
  • 戰國七雄之韓國的歷史,第一個被秦滅亡,竟是如此不堪一擊
    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是第一個被秦滅亡的。韓國從公元前403年韓景侯建立諸侯國到公元前230年韓王安時被秦滅亡,共歷經了11代11個王173年。晉出公時,掌握晉國政權的主要是智伯氏、趙氏、韓氏、魏氏、範氏和中行氏六卿,以智伯氏為首。智伯就聯合趙、韓、魏共同瓜分了範氏和中行氏的封地,這樣六卿實則就剩下了四卿。晉哀公時,智伯專政,日益驕橫。
  • 在戰國七雄之中,哪個國家存在時間最長,哪個國家存在時間最短?
    秦楚燕齊趙魏韓,這是戰國時期最強的七個國家,這七個國家在戰國這個大舞臺上,輪番表演了一場又一場精彩絕倫的「大戲」,令後人每每讀到這段歷史,或是拍案叫絕,或是扼腕嘆息,亦或是捧腹大笑。不過,不知道大家注意過這七個國家的存在時間沒,知道哪個國家存在時間最長,哪個國家存在時間最短嗎?
  • 韓國為什麼是戰國七雄中第一個完蛋的?(八卦史記61)
    李大嘴 大嘴讀史以前學歷史的時候,戰國七雄的說法是:秦齊楚燕韓趙魏,記憶的辦法就是反覆誦讀,熟能生巧,一直到脫口而出。現在有了新的記憶法:韓趙魏楚燕齊秦,「喊趙薇出演齊秦」的諧音,不但容易記憶,而且這個順序也是這戰國七雄滅亡的順序。很好的記憶法。
  • 「戰國七雄」時期各國戰神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國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
  • 戰國七雄的首都今何在
    戰國七雄是傳統的強大的楚、齊三國和趙、魏、韓三國,產生於「三晉」時期。秦的「區域強國」和地處中國一隅的燕國也加入了進來。根據《會師》的規定,楚、金屬於「超級大國」,齊、秦屬於「區域大國」,其餘都是小國。戰國之初,楚國的都城在郢。公元前278年遷至陳,公元前241年遷至壽春。
  • 春秋戰國20個最強諸侯,除了戰國七雄,還有這些國家
    周朝分封的諸侯國,到春秋時期大約還有170多個國家。除了戰國七雄,這些國家實力也很強。20徐國夏禹時,伯益因輔佐治水有功,其子若木建徐國,贏姓。西周初期,徐國是東夷中最強大國家,在周穆王時期才臣服於周朝。公元前512年,為吳國所滅。
  • 戰國七雄的都城在哪裡?7張圖帶你看懂七國的遷都歷史
    韓、趙、魏三家分晉,戰國時代開啟。經過多年的打拼,秦、楚、齊、燕、韓、趙、魏成為戰國七雄。那它們的都城建在哪裡?我特意繪製7張地圖,其中秦、楚、齊、燕四國囊括周朝八百載的遷都歷史。秦國秦國國都的遷徙史,就是大秦帝國的奮鬥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