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建立的時候,為了維護他的統治,於是便實行分封制,將土地和人口都分給王室子弟和有功之臣。大概的算一算,剛開始直接分封了八百多個國家。
然而到春秋初期,曾經的八百多,卻剩下170多個。再到戰國初期,又只剩下二十多個。在這二十多個國家中,最強大的齊楚秦燕趙魏韓七個國家,便被我們統稱為戰國七雄。
實際上除卻這七個國家,其他國家也不會弱到哪裡去,甚至還有幾個國家都有可能躋身戰國七雄的行列。只不過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他們別說是成為戰國七雄了,自己都被戰國七雄給滅了。
下面就來說說,戰國時期有哪幾個國家,很有可能成為戰國七雄,但最終卻被戰國七雄滅國的國家。
1,宋國
春秋五霸的版本有很多,但至少其中有一個版本,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雖說這個春秋五霸之一有點水,但再怎麼說,宋國他有錢啊!
要知道,宋國創始人,是商朝王族的後裔。這可是一群十分會做生意的商人,在他們的治理下,宋國的軍事不是最強的,但經商之道他們絕對是最厲害的。
不過在那個混亂年代,有錢是需要強大的軍隊來保護的。可偏偏宋國的地理位置十分尷尬,春秋時期被晉國,齊國,楚國給包圍著。就算後來三家分晉,他還是跟魏國,韓國接壤著。
雖是如此,但戰國初期的宋國還是挺強大的。公元前318年,宋康王即位,立馬就進行政治軍事改革,今宋國不斷的強盛起來,也讓宋國日益膨脹,又一次的進行對外擴張。
齊國,被宋國搶走5座城池,楚國更慘,後退三百裡,魏國也被揍了一頓,丟了2座城池,周邊的一個小國滕國,更是被消滅掉。這可把齊國,魏國,楚國氣的,公元前286年,趁宋國發生內亂,齊魏楚三個國家就聯合起來,把號稱「五千乘之勁宋」的宋國給滅了。
2,越國
有一個春秋五霸的版本,其中就有越王勾踐的位置。當他公元前473年滅掉吳國,論地盤他已經比趙國,魏國,韓國他們三個的多。
但尷尬的是,勾踐過後,越國發生了三次弒君事件,造成越國政局動亂,社會混亂,經濟倒退,這才導致越國無法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在這種衰敗的情況下,越國還想著要爭霸中原,於是在公元前306年,他還發兵進攻齊國。結果齊國找他聊聊天說說話,越國就去進攻楚國了。於是就很尷尬,越國的老大被楚國殺死,大片領土被楚國佔領,越國自此四分五裂,再也無法維持勾踐時期的輝煌。
3,鄭國
鄭國的國君是周天子的親戚,借著這層身份,在春秋時期他經常去欺負周邊各國,而周邊各國又是十分無奈,拿他沒辦法。
畢竟在春秋初期,他可是第一大國,很多國家都不是他的對手。而且他還是周天子的親戚,在那個周禮制度尚未全部崩塌的情況下,進攻他就是打周天子的臉,因此當時的鄭國,可謂是風光至極。
但十分尷尬的是,帶領鄭國走向巔峰的正莊公死後,鄭國就陷入內亂。再加上齊國,楚國,晉國的崛起,不斷的壓縮鄭國的生存空間,甚至還把鄭國的土地當做戰場,更是讓鄭國的國力遭到嚴重損傷。
到戰國初期,鄭國已經完全不能和春秋初期相比,但實力仍然不容小覷。但隨著韓國的出現,對其不斷進行蠶食,鄭國竟然再次發生內亂,於是他就被韓國給滅了,成為韓國單上戰國七雄的墊腳石。
4,中山國
中山國是由北方的遊牧民族建立的,到春秋時期,中山國力增強,差點把邢國,衛國給滅了。要不是齊桓公帶著一票小弟前去幫忙,這兩個國家就得完蛋了。
到春秋中後期,中山的主要敵人便是晉國。要不是晉國內訌給了中山可乘之機,中山說不定就得被晉國滅了。
三家分晉後,中山國的敵人就變成了趙國。剛開始的趙國還是比較弱的,老是打不過中山國,無奈之下只好向魏國求救。於是在前407年,魏國出兵幫忙,就把中山國給滅了。
不過呢,他畢竟是個遊牧民族,到哪都可以生存。經過二十多年的勵精圖治,終於在公元前380年復國。而這個時候的趙國已經逐漸強大起來,不再像當初那麼的,一直被中山國壓著打。但即便是如此,,趙國也經過數十年的戰爭,才在公元前296年將中山國給滅了。
5,蜀國
戰國時期的蜀國,地盤大概在現在四川的西部。至於巴國,則是在現在的重慶地區。
之所以認為蜀國也可以成為戰國七雄之一,而巴國卻不行,那是因為,在國力衰敗的時候,蜀國依舊可以打敗巴國,順帶著還把苴國教訓了一頓。要不是後來的秦國過於強大,說不定蜀國都可以把苴國,巴國給滅了,然後佔據巴蜀大地養精蓄銳,也許還真有可能進入中原地區爭霸天下。
結果嘛,公元前316年,秦國出兵滅掉蜀國,就連巴國也一起成為秦國下面的郡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