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廳》區別對待?上菜慢送外國人禮物,一桌中國人卻等到最後

2020-12-20 八爪娛先鋒

作為國內數一數二的王牌綜藝,《中餐廳》開播吸引了很多觀眾的關注,尤其是這一季有王俊凱和楊紫兩位當紅新星,更帶動了不少粉絲的加入。但這一季的旅程卻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或許是因為一開始的規則關係,前幾期下來槽點可是不少。

最新一期中,根據前面的總結,黃曉明將點菜模式改成了上套餐模式,並在開業前買了24份備菜來供林述巍搭配。但是現實情況卻遠不如黃曉明想像的那麼美好,做套餐依然遇到了第一天開業所面臨的做菜慢的問題。

而且因為黃曉明決定在加幾桌的做法,讓幾位嘉賓更加的手忙腳亂,雖然有新來的兩位嘉賓幫忙,但第一次難免失誤,所以中午的餐廳可以說是非常的混亂。所有人都感覺自己忙個不停,實際上顧客的菜卻沒上幾個。

有的時候竟然出現了所有人都待在廚房裡,外面沒有工作人員維持秩序的情況。顧客等不到菜,再加上天氣炎熱和顧客比較擁擠,整個局面顯得亂糟糟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黃曉明等人打算通過送禮物的方式來安撫這些沒有等到菜的顧客,但送禮物的方式卻引起了一些人的爭論。這已經不是《中餐廳》第一次送禮物了,第一天營業時就送出不少,但巧合的是這些禮物都送給了來這裡吃飯的外國人。

甚至在拉客時,都會贈送些禮物給他們,送禮物我覺得沒有什麼問題,畢竟出自弘揚傳統文化的角度考慮這沒有什麼錯。但是同為餐廳的顧客,在外國人享受到禮物饋贈的同時,千裡迢迢跑來吃飯的中國人難道不值得送個禮物嗎?這些禮物或許也能一解他們在國外的思鄉之情,而且我覺得這些中國顧客會比外國人更加珍惜明星送的禮物吧。

當然這裡面中國顧客佔了大多數,如果都給明顯是有些不夠用的,觀眾也能夠理解。但是前來吃飯的孩子卻並不多,對比兩個外國孩子一個收到了冰箱貼一個收到了臉譜玩具,背後兩個中國孩子似乎只能成為背景板,這也讓人有些質疑是否有些區別對待了。

這樣的方式自然引起了網上網友的熱議,畢竟最近區別對待的事情讓不少國人感到火大,所以《中餐廳》這樣的情況也被很多人質疑存在著區別對待。

在外面很熱的時候,嘉賓甚至免費送給了一桌外國人甜品,在聽到外國人表示並沒有什麼,自己可以等待的時候,鏡頭才結束。而這一杯甜品不知道是否是因為剪輯問題,只顯示了送給了這一位外國顧客。面對外界對於節目區別對待的質疑,我想如果是剪輯問題的話,後續可以多加入一些給國人福利的鏡頭,也能打消部分人的疑問。

而讓人覺得對比明顯的是,有一桌四位中國姑娘,看過節目的朋友都知道她們來的算是蠻早的了。在上菜初期她們就向嘉賓提意見,表示他們都上完了,自己桌子上還什麼都沒有,常下館子的朋友都知道,能如此抱怨的自然是因為她們認為有人比自己來得晚卻吃得早了。要不然大多數人面對鏡頭,都會選擇安安靜靜的排隊。

為此黃曉明也專門跑來催單,剪輯的順序最起碼顯示對待客人是比較負責的。

但令人尷尬的是,這一桌的四位客人除了在催單後收到了幾份湯外,熱菜依然沒有上。到了最後林大廚已經將A套餐的食材全部做完(做了七份),但是四位女子所點的三份A套餐卻依舊杳無音訊。直到她們等不及了再次催促,嘉賓核對後才發現她們一桌什麼都沒上。

到了最後因為沒有食材,四位女子被迫從A套餐換成了C套餐,全程兌換十分的和諧,甚至一位女子還看著黃曉明他們傻笑,很顯然來這裡吃飯的目的不是為了吃飯,而是為了來看明星。

或許是因為中國人和外國人來此的目的不同,或許是因為想要拉近與外國人之間的關係,或許是為了要給外國人心目中留下中國菜的好印象,或許是因為剪輯故意而為之。這兩期節目下來,明顯的看出禮物幾乎都送給了外國顧客,而許多中國顧客則相對較為冷漠,甚至為了吃頓飯而等到了最後,不管如何我希望《中餐廳》之後對此能有所改善,最起碼不要再有這麼多的爭議了。

相關焦點

  • 《中餐廳》接客狀況不斷,上菜太慢引爭議,禮物只給外國人被吐槽
    除了做菜慢以外,不少人對節目中送禮物頗為不滿,在節目中林大廚和秦海璐在廚房裡忙碌個熱火朝天,楊紫和王俊凱充當著吧檯收銀和服務員的工作,結果黃曉明卻似乎成為了「外交官」一樣,不停地遊走在幾桌外國客人身邊,還送出了很多中餐廳帶來的禮物。
  • 《中餐廳3》狀況頻出,上菜太慢顧客來脾氣,黃曉明只道歉不幫忙
    因為這檔節目已經播出到三季了,憑藉前兩季打下來的口碑,中餐廳已經有了不小的人氣,再加上很多中國遊客想要近距離接觸明星,這就導致,大門剛開,座位就被坐滿了,甚至還有客人是提前半小時來的,在座滿後還有一大波客人在門外排隊等位,這樣密集的客流量讓人歡喜讓人愁,對於剛剛開張的幾位嘉賓來說,無疑是愁大於喜。
  • 客人吐槽上菜慢,趙麗穎和李浩菲的回覆方式體現情商差距!
    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可以體現一個人的情商的,雖說最後的節目可能一樣,但當事人的感受未必相同,就拿《中餐廳》裡的李浩菲和趙麗穎來說吧,同樣是客人吐槽上菜慢,她們的回覆方式很不同,也體現了情商差距!不論是《中餐廳》,還是現實生活中的飯店,都會遇到客人催菜的情況,畢竟來餐廳消費就是想要被服務的,讓客人等待肯定是不對的,四季《中餐廳》中,都會遇到這種情況,黃曉明最常採取的方式是:道歉,然後去催後廚!這也是很多餐廳老闆選擇了的方式!
  • 《中餐廳3》又出狀況?上菜慢到顧客想罵人,黃曉明楊紫不停道歉
    黃曉明作為《中餐廳3》的店長,又頂著營業額的壓力,總要不停為餐廳想轍。對於第二天的營業,黃曉明提出一個「賣套餐」的想法。在人手有限的情況下,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提議。從餐廳的角度,這是變「被動」為「主動」。但是,當實際開始營業時,真是狀況百出!
  • 外國人到中餐廳吃飯,嫌中國人太節省,菜上齊後卻不說話了
    外國人到中餐廳吃飯,嫌中國人太節省,菜上齊後卻不說話了遊遍世界美景,品讀百味人生,歡迎來到本期文章!德國人到中國餐廳吃飯,嫌中國人太節省,菜上齊後卻尷尬不已!據了解,這位德國遊客來中國後,就和朋友選擇了一家餐館內進行就餐,可是當聽到旁邊餐桌上的客人三個人只點了兩道菜時,就覺得中國人太節省了,三個人兩道菜哪裡夠呢?
  • 在頤瑞凱萊辦婚宴遇尷尬事,尾菜上菜慢賓客全走了
    6月28日婚禮當天,他們在兩河路的頤瑞凱萊大酒店宴請了三十桌親朋好友,可還沒等到第二道魚上桌,客人就都走光了。杜先生說,婚禮現場除了有雙方的親戚朋友參加,還邀請了不少外地來的朋友,後來從朋友那聽說,大概有30分鐘的時間內就沒有上過菜,大家覺得菜都上齊了,這才紛紛離席。誰曾想等客人走了之後,酒店竟然對著空桌上起了最後一道魚,這可把杜先生氣的夠嗆。
  • 從手忙腳亂到井然有序,《中餐廳》到底經歷了什麼?
    食材不對上菜慢 後廚三人組接連犯錯中餐廳正式開業的第三天晚上,短暫休息過後的林大廚採購歸來,並對晚餐的準備信心滿滿。可未曾想的是,臨時工仝卓把原本的豬排骨買成了豬排,導致一道主菜的食材被迫替換。出師不利的中餐廳後廚由此增添了幾分陰霾,然而這只是「命運多舛」的開端。高天鶴著急準備辣子雞,炸雞肉時錯把裡脊下到鍋裡,幸好林大廚及時發現,方才「化險為夷」。
  • 《中餐廳4》問題頻發:盤子炸裂,排骨不熟,米飯夾生,上菜太慢
    8月14日晚播出的《中餐廳》第4季太難了。因為流動的中餐廳所以很多事情發生了變化,採購要從當地菜市場選擇,攬客也是不固定的隨緣,同時也不確定客人的口味,一切都是嶄新的開始,這和以往截然不同。趙麗穎不忍心浪費於是鬥膽就吃了,結果等到林大廚回來才知道這個桃子被趙麗穎吃了。趙小刀太馬虎了,不確定的東西不要吃,普通嘗試應該有。請問如果知道這個桃子是壞的,為何不扔掉?如果節目組攝像小哥知道這個桃子是壞的,為何不提醒趙麗穎?
  • 老外提問在國外的中餐廳:當中國人進來時,你們是否感覺緊張?
    這家中餐廳看起來還不錯,經典的裝飾符合外國人對東方文化的想像。然而我們對是否是正宗川菜沒有多少期望,因為菜單我們根本看不懂。我們花了一段時間才猜出這道菜的名字,最後認出它是水煮肉片。他們的水煮豬肉看起來不錯,直到吃到嘴裡味道有點奇怪,是誰把肉桂粉放在裡面?那是一次非常不愉快的體驗,我們很快吃完飯並且離開,就在我們結帳的地方。
  • 外國人提問:為什麼大部分中國人不喜歡美式中國菜?
    美式中國菜曾經在美版知乎上有老外提問:為什麼我見過大部分中國人都不會喜歡美式中國菜?的確也是如此,在美國很多老牌中餐廳大部分都是外國食客很少有中國人去吃飯,顯然這也映襯了剛才這位外國人的說法。那麼為什麼中國人會不喜歡美式中國菜?以美國那些老牌中餐廳為例。有些美式中餐廳的時間已經有100多年,為了餐廳生存,必須迎合外國人的口味做出他們喜歡吃的中國菜。
  • 中餐廳:黃曉明前廳道歉,轉身後廚就發火,又是王俊凱為大廚說話
    中秋夜也是團圓夜,《中餐廳》也迎來了人員整齊的最後一期,因為這一期之後,王俊凱就要告別《中餐廳》的觀眾朋友們了。看著王俊凱在清唱的《再見》中,乘著夜色離去,這一期《中餐廳》的後半段可以說是這一季最溫暖的的一段內容,為王俊凱的善良而溫暖。
  • 《中餐廳》還傳遞什麼中國美食?外國人屈指可數,來的全是中國人
    《中餐廳3》第二期也已經播出了,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收看呢?黃店長依然是那個和稀泥的「老好人」,楊紫體重成為未知,但大家都知道她其實106斤,王俊凱依然很靠譜,可以做菜,當服務員還兼職翻譯。而在第一期節目起了矛盾的林大廚和秦海璐變得十分友好。
  • 婚宴尾菜上菜慢,賓客朋友全走空!
    【婚宴尾菜上菜慢,賓客朋友全走空!】 詳情視頻△ 結婚本來是件幸福的事,可家住青西新區的杜先生與愛人陳女士卻怎麼也開心不起來。6月28日婚禮當天,他們在兩河路的頤瑞凱萊大酒店宴請了三十桌親朋好友,可還沒等到第二道魚上桌,客人就都走光了。
  • 外國人熱議:如果你不會中文,你怎麼在中餐廳裡點中餐?
    在之前的文章中國我們講過在國外的中餐廳往往有兩個餐單,一個是給老外吃的,一些是給懂得欣賞正宗中國菜的外國人吃的,外國人要吃這些正宗中國菜可謂困難重重,最後得出的結論:如果像吃到正宗中國菜必須會中文或者找一個會中文的朋友。
  • 包貝爾上《中餐廳》自帶翻譯器,卻把冰箱貼的英文說錯還不自知?
    這個翻譯器回復得慢也沒什麼太大關係,可是聽的人完全說錯就尷尬了,接下來包貝爾就幹了這種事。包貝爾從國內帶了一些冰箱貼過來,是想給送顧客作為小禮物。因此,在一桌客人用餐結束後,包貝爾就從櫃檯處抽出一張冰箱貼,同時還拿出他的「神器」翻譯了一下,聽到「Refrigerater stickers」後,他跟著默讀了一下,覺得很簡單。
  • 外國人聖誕節為什麼不送蘋果?
    中國人的聖誕節裡,蘋果總是非常受歡迎,被包裝成為非常漂亮,在聖誕前夕的平安夜作為重要的聖誕禮物送給親友們。但是,在外國,並沒有聖誕節送蘋果的習慣,那麼為什麼外國人過聖誕節不送蘋果呢?聖誕節送蘋果的習慣僅存在於中國,當然一些外國的華人受到國內的影響,聖誕節也會送蘋果給親友作為小禮物。為什麼送蘋果呢?取的是蘋果裡「蘋」字的諧音「平」,把蘋果當作是平安果,認為在平安夜送平安果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 《中餐廳》交換禮物,林大廚的禮物價格,真正彰顯了他的品味
    《中餐廳》是一個大家都非常喜歡的節目,從播出到現在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在這個節目當中,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性格和行為方式。在節目最後的時候,安排了一個交換禮物的環節,這個環節其實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中餐廳》交換禮物,林大廚的禮物價格,真正彰顯了他的品味。
  • 中餐廳:包貝爾用英文說冰箱貼,連續說錯兩次,有誰注意到王俊凱
    包貝爾和楊子姍首次來到《中餐廳》並不是空手來的,兩人大包小包帶了很多的食材和零食。尤其是包貝爾給趙薇帶的辣條等零食讓趙薇讚不絕口,趙薇立刻就拆了一袋開始吃,暴露吃貨屬性。趙薇看到包貝爾和楊子姍帶的東西,非常激動,笑著說他們帶的食材夠中餐廳用一年了!而包貝爾還帶了冰箱貼,想作為小禮物送給來中餐廳用餐的客人,非常細心!
  • 只有中國人平安夜送蘋果?那麼外國人的聖誕節都吃些什麼
    聖誕節是西方節日,聖誕節前一夜被叫做平安夜,所以很多人理所當然覺得,平安夜也是外國人的節日。可是,蘋果象徵平安,這應該是中文才有的諧音。那麼外國人平安夜為什麼送蘋果?其實,平安夜送蘋果是中國人發明出來的,只有在中國才有這樣的送禮方式。外國人根本不會在平安夜送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