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回家後的表現就能看出端倪,老師難以瞞住

2020-09-14 母嬰參考

據調查,約有10%的孩子經受著不同程度的「冷暴力」。

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後

九月伊始,不少父母將孩子送去幼兒園,由於是第一次分離,加上送娃上學時,小傢伙哭得撕心裂肺,每位父母的心都揪著,生怕孩子在幼兒園過得不好,其實,好與不好,通過娃回家後的表現就能看出端倪,老師想隱瞞可不容易。

案例

樂樂原本是個活潑開朗的孩子,可是最近這段時間卻變得異常沉默,某晚正給孩子講睡前故事時,樂樂突然一本正經地問道:「媽媽,我是不是特別討厭啊?」聽到孩子這樣問,媽媽心裡一顫,安撫道:「怎麼會呢?你是媽媽心裡最棒的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問呢?」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班上的小朋友都不願意跟我玩,老師也不喜歡我。」

原來,樂樂因為調皮搗蛋被老師調到與大家隔離的單人座,小朋友們經常嘲笑他,漸漸地被大家孤立。

其實,在社會輿論監督和法律制度保護下,幼兒園「虐童事件」得到了有效控制,孩子犯錯可能免受肉體責罰,但是身心卻遭受著不為人知的「冷暴力」,據調查,約有10%的孩子經受著不同程度的「冷暴力」,尤其是如下幾種比較常見,很多家長一無所知。

幼兒園裡的冷暴力

A:被老師冷暴力

1、經常被老師批評

由於孩子調皮任性,老師為樹立威嚴,經常批評學生的錯誤行為,對違背紀律的孩子冷嘲熱諷,並將其視為「壞榜樣」。

2、被老師冷漠對待

有的老師討厭一個孩子,不打不罵,而是無視娃的存在,對其一舉一動漠不關心,忽視其需求,將孩子的話視為耳旁風,故意不讓娃參加遊戲和活動,甚至讓班上孩子不和他玩。

3、被老師做比較

有的老師為了讓孩子聽話,經常喜歡做比較,比如「你看看XX多聽話,再看看你……」、「別人都會,怎麼就你不會……」、本想採用「激將法」讓孩子們聽話,可是有些娃卻無法承受這種打擊式教育。

B:被同學冷暴力

1、被取侮辱性外號

取綽號看似事小,對娃造成的心理傷害卻很大,尤其是一些侮辱性綽號,不僅會使孩子自卑,變得沉默寡言,還易激發同學矛盾。

2、被同學孤立‍‍

幼兒園這個小團體裡也會發生恃強凌弱的事件,尤其是性格內向、單親家庭、身材瘦小、存在生理缺陷的孩子,易遭受群體的攻擊、嘲笑、排擠以及惡作劇,慢慢地被孤立,因此患上「上學恐懼症」。

冷暴力不同於肢體暴力,它會給孩子的心理蒙上一層陰影,且久久揮之不去。

校園冷暴力對孩子有哪些危害?

1、影響心理健康

如果孩子遭受冷暴力後得不到及時的制止和處理,長此以往,他們容易變得敏感、孤僻,在日復一日的折磨中,變得逆來順受、自我壓抑,增加抑鬱症的發生率。

2、不利於社交

如果孩子在校園經常遭受老師的漠視、同學的嘲笑,就無法與人建立親密的聯繫,表現為遇事膽怯,恐懼社交,無法正常表達內心的情感。

3、自信心易受挫

任何一個遭受冷暴力的孩子都感受不到校園的快樂、老師的關懷、同學的友愛,生活被陰霾覆蓋,久而久之,對幼兒園產生逃避心理,變得自卑敏感。

不管是哪一種形式的冷暴力,都會加深孩子的自我懷疑和否定,從原本的開朗活潑變得沉默陰鬱,產生「我不值得被愛」的想法,隨著暴力的持續發酵,陷入自暴自棄的沼澤中。

如何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

1、孩子是否主動聊幼兒園生活

如果寶寶在幼兒園過得開心,回家後會非常樂意和爸爸媽媽分享幼兒園裡發生的趣事,比如吃了什麼、玩了什麼、受了表揚、交了新朋友等等,在描述時,臉上還會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因為小孩子的世界很簡單,他們不懂得掩飾自身的情緒,要是過得不開心,他們回家後會悶悶不樂、一言不發。

2、是否心心念念想去幼兒園

起初剛入園時,寶寶可能會不適應,產生牴觸心理,可是當他們適應後,會對幼兒園生活充滿熱愛和期待,甚至在雙休日裡詢問媽媽什麼時候能去幼兒園。如果寶寶突然在某一段時間內鬧脾氣、抗拒上學、非常黏父母,極大可能遭遇了不開心。

3、是否食慾好、精神狀態好

父母需要看孩子放學回家後,言行舉止及精神狀況是否正常,如果經常無緣由地哭泣、變得不愛說話,且食慾減退、經常做噩夢等,都可能是遭受了冷暴力。

相關焦點

  • 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這幾方面就能看出端倪,想隱瞞可不容易
    文|秘籍君孩子上幼兒園後,寶媽們最擔心的事情可能就是娃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的問題了。畢竟孩子小,很多事情問他們可能也問不明白,也正因為孩子小,寶媽們才擔心他們在幼兒園過得不好,或者受了委屈影響了其身心健康發育。想要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有心的寶媽通過觀察,從這幾方面就能看出端倪,想隱瞞還是挺難的。
  • 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回家看這3種表現就行,比問老師還準
    孩子在幼兒園哭有些家長會通過與老師溝通的方式來詢問孩子在幼兒園裡的表現,但是也不能排除老師為了一些隱晦的原因而隱瞞真相的情況。家長和老師溝通其實想要知道孩子在幼兒園裡過得好不好很簡單,看孩子有沒有以下這三種表現就行,比問老師都準。
  • 好奇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家長常問3個問題,能知其中端倪
    問孩子要講究方法,問得對了,就能知曉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情況。「虐待」,回家後也不敢告訴家人,想到這點,平平媽更是懸起了一顆心,於是,她決定想辦法探查孩子的幼兒園生活。比如家長問「過得好不好」,幼兒園的孩子還無法理解什麼是「過得好」什麼是「過得不好」,因此猶豫地含糊回答其實很正常。
  • 好奇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家長常問3個問題,能知其中端倪
    問孩子要講究方法,問得對了,就能知曉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情況。特別是有一些消息說有的孩子在幼兒園裡被「虐待」,回家後也不敢告訴家人,想到這點,平平媽更是懸起了一顆心,於是,她決定想辦法探查孩子的幼兒園生活。平平媽希望從孩子口中得到答案,便常常問孩子「今天平平在幼兒園過得怎麼樣呀?」
  • 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回家看這3種表現就行,比問老師還準
    孩子在幼兒園哭有些家長會通過與老師溝通的方式來詢問孩子在幼兒園裡的表現,但是也不能排除老師為了一些隱晦的原因而隱瞞真相的情況家長和老師溝通其實想要知道孩子在幼兒園裡過得好不好很簡單,看孩子有沒有以下這三種表現就行,比問老師都準。
  • 孩子回家有這三個表現,在幼兒園可能過得不好,家長及時了解情況
    有錢也不一定讀的到,你還得有房,光有房不行你還要落戶口。好不容易報名了幼兒園確定了學位,家長們新的無奈又開始了,一會兒是孩子入園分離焦慮症,一會兒又是和同學矛盾行為問題,再則是各種成長的敏感期。再加上現今社會輿論媒體對幼教不好的事情總是不厭其煩的曝光和持續加熱升溫,幼師不好過,家長更是擔驚受怕。幼兒園老師承受不了壓力,辭職走人。
  • 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三歲前就能看出端倪,幾個表現已給了你答案
    ,其實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其3歲前就能發現其中端倪。>孩子三歲前,從這幾個表現看出娃是不是「讀書的料」1、專注力好專注力是孩子能否提高學習成績的關鍵因素,不僅僅對於孩子,對於任何一個人都是十分重要的特質,若是娃的專注力高,那麼在課堂上就會隨著老師的節奏而思考,不會總是在上課時思緒飄走,自然學習效率就會越高。
  • 孩子放學後出現這些表現,表示他在幼兒園過得不好,家長引起重視
    現在孩子在上幼兒園也變得越來越不放心,尤其是一些剛剛入學的孩子,一直也都是在家長眼皮底下看著突然有一天離開了,父母的視線,很多的一些家長也都感覺很擔憂在幼兒園裡面過得好不好呢?和小朋友相處的愉快嗎?吃飯有沒有吃得多呢?上廁所情況又怎麼樣呢?等等都是家長非常關心的一些問題。
  • 娃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娃不會說,家長可以套路式問娃,相當實用
    有了娃以後,老父親老母親的心思都全都在孩子身上了,可以說不允許娃出現半點閃失,包括孩子上幼兒園。特別是老母親,總是擔心娃在幼兒園吃沒吃飽?有沒有挨欺負?最主要的是娃在幼兒園到底過的好不好?這可急壞了家長,萬一娃真的在幼兒園受了委屈又不說,那可得心疼死。
  • 孩子上學後成績好不好,其實從在幼兒園的這3個表現就可以看出來
    朋友是一名幼兒園老師,有一天跟她閒聊的時候無意中碰到了她班裡孩子的家長,那個家長和朋友簡單溝通了一下孩子在幼兒園裡的情況便離開了。等孩子家長走後,朋友跟我說那個孩子以後上學一定成績很好。聽到這話,我很好奇地問朋友:「你怎麼知道這個孩子以後上學成績就一定很好的呢?」朋友笑笑回答我說:「其實想要知道孩子以後成績好不好,看他在幼兒園的表現就可以了解一二,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
  • 窮孩子一眼就能看出?幼兒園老師:與穿著無關,日常表現藏不住
    每年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家長們都會給孩子精心打扮,不僅能讓孩子有一個好心情,乾淨利索的外表也能獲得老師的喜歡。其中不乏一些家長,給孩子買一些「貴」的衣物,希望能引起老師的重視,避免在幼兒園受冷落、受委屈。
  • 放學後孩子有這幾種表現,暗示在幼兒園過得不好,家長別大意
    現在大部分的家裡都是一個孩子,拿著孩子當手中寶,寵著慣著,但是孩子上學後,一般都會遠離家人的視線,和小朋友待在一起,家長難免會擔心寶寶在學校裡受欺負。想要判斷孩子在學校裡面的過得怎麼樣,這就需要家長多多關注孩子回家之後的一些舉動。
  • 日子過得好不好,看看孩子就知道了,娃是婚姻的照妖鏡
    經常聽老一輩人說「孩子是婚姻的照妖鏡」,夫妻倆人日子過得好不好,看看他家孩子就知道了。最初,窈窕姐也是不相信的,直到自己也有了娃當了媽,才發現很多事情確實是這樣。孩子還真是婚姻的「照妖鏡」,這幾方面的表現太真實了。
  • 通過孩子的這幾種行為,家長可以判斷他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
    今天是開學後的第一個周末,相信很多家長都想知道孩子在學校過得怎麼樣,於是就會迫切地對著孩子提出各種問題:「今天在學校做了什麼事情呀?」「中午吃了什麼啊?」「和小朋友們相處怎樣啊?今天親貝網小編教大家可以通過以下的幾種行為分析得出:放學接孩子時看他的表情如果孩子當天在幼兒園的經歷並不愉快的話,在你去接他的時候,就能馬上看出。孩子與父母分離了一天,在學校遇到不愉快的事情還沒有人安慰,在放學時一見到父母,會馬上流露出悲傷的心情,渴望父母的安慰。
  • 孩子從回家後若有這些反應,很可能在幼兒園過得不好,家長別大意
    ,很有可能是在幼兒園受了委屈、過得不好,家長可不能大意哦:①晚上說夢話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成人是這樣,小孩子也是如此。,孩子們是吃過晚飯回家的。可是如果孩子回家後,仍然吵著肚子很餓,甚至吃起東西來大有狼吞虎咽的陣勢,那麼家長朋友們也要引起重視了,這很有可能代表著孩子在幼兒園沒有吃飽。
  • 不愛吃飯的娃上學後回家頓頓兩碗,寶媽「突襲」幼兒園怒了:轉學
    「端倪」,馬上「突襲」幼兒園,結果讓她憤怒又難過!「叮噹平時吃飯不怎麼積極,得多麻煩您照顧一下」,結果老師就是這樣照顧自家兒子的;原來叮噹每次回家吃兩大碗飯並不是因為運動量大,而是根本就吃不飽。,比如缺少安全感、和小朋友相處不好或討厭某個老師等情況,讓孩子對幼兒園生了厭。
  • 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看3個信號就知道了,家長不用干著急
    在孩子慢慢長的過程中,始終是要學會獨立的,而幼兒園是孩子要進行獨立學習和生活的第一個步驟了,父母就要考慮讓孩子去幼兒園跟其他小朋友一起進行學習和生活了,但是由於孩子第一次離開父母,因此父母非常的焦慮,擔心孩子會在幼兒園受到老師的忽視以及其他小朋友的欺負。其實孩子在幼兒園裡的情況,父母通過以下幾個狀況就能發現,不用有過多得焦慮。
  • 別問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以下3種表現,說明孩子適應得不錯
    其實家長問這麼多問題,問孩子在幼兒園裡過得好不好,很多時候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答的。孩子在幼兒園裡過得好不好,其實家長不必問孩子,通過觀察孩子放學之後的一些表現,就可以從中知道答案。第一,放學後,情緒比較平穩。如果孩子在幼兒園過得比較焦慮,那麼回家以後,在情緒方面也會或多或少地表現出,一些緊張或者是哭鬧的情況。如果孩子放學回到家後,情緒跟平時比沒有太大的異樣,處於平穩的狀態。就說明孩子在幼兒園的這一天過得還不錯,適應得挺好的。
  • 孩子有這幾個行為,說明在幼兒園過得不好,父母要及時給予關注
    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父母們一方面感覺終於解脫了,另一方面又會非常擔心,怕孩子在幼兒園過得不好。孩子年齡小,根本說不清楚,問老師的話,得到的信息也很有限。其實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從回家之後的很多細節中是可以看出來的,父母要多留意。
  • 生過孩子的女人會有哪些變化?這四大表現,想瞞都瞞不住
    等到了一定的年紀,女性最容易被人關注是否生育的問題,有的人說女性在生完孩子後會變化很大,以至於讓人一眼就能看得出來。這話其實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女性一般在生了孩子後會格外溫柔、善解人意,有小女生不具備的母愛光環。還有其他一些身體、心理的變化,這是想瞞都瞞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