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幾個行為,說明在幼兒園過得不好,父母要及時給予關注

2020-12-16 瑩姨育兒趣談

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父母們一方面感覺終於解脫了,另一方面又會非常擔心,怕孩子在幼兒園過得不好。孩子年齡小,根本說不清楚,問老師的話,得到的信息也很有限。其實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從回家之後的很多細節中是可以看出來的,父母要多留意。

一、突然出現尿床

如果孩子平時不尿床,但是自從上了幼兒園之後就出現這種情況,說明孩子在幼兒園遇到了令自己感到恐懼的事情。孩子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驚恐的情緒壓抑在內心,晚上容易做噩夢,就會尿床

二、突然不想去幼兒園

如果孩子是剛剛入園,不想去是正常的。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又突然不想去了,很可能是被人欺負了,父母要及時向老師了解情況。

三、突然每天都很餓

一般的幼兒園都會比較重視孩子們的飲食,不太可能出現夥食問題,但是如果孩子突然出現回家特別餓,說自己沒吃飽的情況,可能就是飯菜不可口,或者被懲罰不讓吃飯

四、突然很粘人

假如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變得特別粘人,比如整天粘著媽媽不肯離開半步,說明孩子的情緒非常焦慮,並且缺乏安全感。可能是由於分離焦慮,或者是在幼兒園遇到了問題,從而向親人尋求安全感。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困擾

1、旁敲側擊

父母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不要直接問孩子今天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事情,孩子可能因為有顧慮而不敢說。父母要採用旁敲側擊的問法,比如「今天你們班上有哪個小朋友受批評了?」「有沒有小朋友因為犯錯被懲罰了」?

2、角色扮演

到家以後,可以跟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孩子一般都喜歡表演老師,而且會模仿老師對待同學的樣子,父母可以從中看出端倪。

孩子擁有哪些能力,才能快樂地度過幼兒園時光

1、自理能力

著名作家安娜·昆德蘭曾說過:「父母給孩子的最成功的愛,就是教會孩子獨立,早日放手。」

自理能力是孩子邁出家庭,走向社會的基本能力。如果連吃飯、穿鞋、入廁這些都不會,孩子在幼兒園將舉步維艱。父母要從小教孩子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比如一歲後就引導孩子自己吃飯,兩歲教孩子穿衣服、鞋襪,自己製造的垃圾,要扔進垃圾桶,上廁所學會穿脫褲子等等。

2、表達能力

上幼兒園之前,如果孩子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甚至連完整的一句話也說不好,那麼父母就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父母要在孩子小時候注重語言能力的培養!這樣能保證,孩子遇到問題時,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敘述明白,無論是跟家長還是老師溝通起來更順暢。

3、管理情緒的能力

人際大師約翰戈特曼博士說過:「父母和孩子怎樣進行情緒溝通,直接決定孩子的情商高低。」

父母要教會孩子如何正確地面對和處理情緒,孩子才能在集體生活中很好地解決問題。首先父母要做到遇事態度平和,不急躁,比如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了,父母要冷靜地和老師溝通,不要上來就大聲指責。要先把原因弄清楚,是孩子之間的打鬧玩耍,還是因為搶某樣東西,然後告訴孩子再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樣正確處理。在上幼兒園前,就可以通過情緒管理的繪本,讓孩子從繪本中學習這種能力

相關焦點

  • 孩子回家有這三個表現,在幼兒園可能過得不好,家長及時了解情況
    點擊右上角,關注「幼兒園全攻略」。跟寶寶重回幼兒園,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都說現在幼兒園的老師不好當,可略略還要說幼兒園的家長也更不好當。入讀幼兒園前,要找各種報名幼兒園攻略,為了孩子入讀幼兒園的學位要通宵排隊、搖號抽籤、進行面試等等。學費高不說,還不一定有名額。
  • 孩子放學後有這三個表現,說明他在幼兒園過得不好,家長們要重視
    在我國,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就會被送去幼兒園,正因為孩子年齡還小。很多父母都會擔心孩子在學校受人欺負,畢竟三歲的孩子還沒有掌握和他人如何相處,還無法真正的一個人脫離家庭去生活。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階段中,父母需要去了解孩子的處境,並給予孩子正確的幫助。但是孩子在上幼兒園的這一期間,語言表達能力不足,父母是很難從孩子口中知道一些他們生活上的事。
  • 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這3個信號一看便知,父母要多留心
    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最焦慮的就是孩子的媽媽。總是會擔心孩子的各種不可能,比如會不會獨立上廁所、會不會被其他小朋友欺負、午睡乖不乖、老師對孩子耐不耐心等等。雖然老師經常會往群裡發視頻,但是總歸還是擔心孩子的內心感受。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這3個信號一看便知,父母要多留心!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對家長來說始終是個擔心的事情。
  • 孩子有這5種表現,說明產生了厭學情緒,家長要及時引導
    還有就是孩子常常在半夜驚醒,情緒低落異常等到。大多數家長不會認真去傾聽、尋找原因,反而一味地用&34;的教訓方式責備孩子。卻不知這正在將你的孩子一步步推向深淵,比如孩子會更為叛逆,對上學這件事產生恐懼。也許對幸運的孩子不會有太嚴重、太惡劣的影響,但這樣的幸運是極少的。所以家長們在面對孩子做一些讓你頭疼的行為時,千萬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對孩子打罵、責備。
  • 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看這3點就知道了,新入園的爸媽看過來
    孩子進入幼兒園後,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的媽媽。總是為孩子們的各種事情而擔心,比如能不能自己去上廁所,會不會被別的小朋友欺負,能不能自己睡覺,老師對孩子是否有耐心等等。雖然老師們經常在群裡發視頻,但最終媽媽們還是放心不下。對家長而言,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好不好一直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想到這兒,不少家長會去學校偷偷地親眼看看。
  • 父母最傷孩子的幾個日常行為,犯過的及時更正
    近些年,很多家庭從單純的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轉變,開始關心孩子的家庭教育,成長環境,更明白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多麼的深遠和重大。下面我們說一下大家不以為然的幾個日常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和解決方案,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 孩子在幼兒園「莫名」生病,很多是緊張所致,父母這5種行為得改
    有時候父母會將其歸結為逃學行為,其實深究下來,之所以幼兒園小朋友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情況,就是因為緊張造成的。別小看了「緊張」二字,在衣食住行上父母的這些不當行為,都會引發孩子的緊張焦慮情緒,嚴重時就會出現軀體反映,千萬要重視。
  • 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看3個信號就知道了,家長不用干著急
    在孩子慢慢長的過程中,始終是要學會獨立的,而幼兒園是孩子要進行獨立學習和生活的第一個步驟了,父母就要考慮讓孩子去幼兒園跟其他小朋友一起進行學習和生活了,但是由於孩子第一次離開父母,因此父母非常的焦慮,擔心孩子會在幼兒園受到老師的忽視以及其他小朋友的欺負。其實孩子在幼兒園裡的情況,父母通過以下幾個狀況就能發現,不用有過多得焦慮。
  • 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這幾方面就能看出端倪,想隱瞞可不容易
    文|秘籍君孩子上幼兒園後,寶媽們最擔心的事情可能就是娃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的問題了。畢竟孩子小,很多事情問他們可能也問不明白,也正因為孩子小,寶媽們才擔心他們在幼兒園過得不好,或者受了委屈影響了其身心健康發育。想要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有心的寶媽通過觀察,從這幾方面就能看出端倪,想隱瞞還是挺難的。
  •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上學前覺得寶寶是「最聰明的」,要上學了才發現孩子「啥也不會」!這是許多父母在孩子上小學前,感受到的巨大落差。老師家訪時孩子害羞又不識字,再看看群裡家長們秀特長、秀獲獎,許多父母開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焦慮。家長們的焦慮是有道理的,因為進入小學時的心理體驗對孩子確實至關重要,中外各國都是如此。
  • 別問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以下3種表現,說明孩子適應得不錯
    一是因為小班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成熟,很多時候不能回答家長較為複雜的問題。二是因為家長如果問的次數多了,孩子就會覺得比較厭煩,而不願意去回答。孩子在幼兒園裡過得好不好,其實家長不必問孩子,通過觀察孩子放學之後的一些表現,就可以從中知道答案。
  • 父母這幾個行為,是對聰明孩子的「埋沒」,爸爸媽媽們要及時改正
    而孩子認知能力和習慣形成的最初引導者是父母。父母不是天生成功的,父母也不需要學習。有些寶寶的行為,讓家長認為這是不好的習慣,其實這裡面大有奧秘,家長們可別不當回事,雖然孩子是白紙,但也別因為孩子是張白紙就隨意"創作"。以下的行為,爸爸媽媽們可要注意了!一、打斷發呆寶寶,發呆大多數家長認為發呆的孩子不聰明。
  • 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這3個信號就能看出來,家長不用干著急
    孩子上幼兒園後,最焦慮的不是孩子,而是老母親。總是擔心孩子能不能獨立上廁所、會不會被其他小朋友欺負、午睡乖不乖、老師對孩子耐不耐心等等。雖然老師經常會往群裡發視頻,但總歸不是孩子的內心感受。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對家長來說始終是個未知之謎。
  • 寶寶的哪些行為,說明他缺乏安全感了呢?父母要明白
    對於一兩歲的孩子而言,家長的關注是獲取安全感的重要途經。但如果孩子經常通過發脾氣來獲取家長的關注,他的情緒會漸漸得不到合理的控制,這對今後的生長發育有不可小覷的影響。2. 習慣玩手指,舔手指育兒專家指出,舔手指小孩子經常會做的事情,他們正在接觸事物感知生活,這種行為十分正常的。
  • 通過孩子的這幾種行為,家長可以判斷他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
    今天是開學後的第一個周末,相信很多家長都想知道孩子在學校過得怎麼樣,於是就會迫切地對著孩子提出各種問題:「今天在學校做了什麼事情呀?」「中午吃了什麼啊?」「和小朋友們相處怎樣啊?今天親貝網小編教大家可以通過以下的幾種行為分析得出:放學接孩子時看他的表情如果孩子當天在幼兒園的經歷並不愉快的話,在你去接他的時候,就能馬上看出。孩子與父母分離了一天,在學校遇到不愉快的事情還沒有人安慰,在放學時一見到父母,會馬上流露出悲傷的心情,渴望父母的安慰。
  • 當孩子出現這3種「會過」行為,並不是好事,父母要及時制止
    現在已經不只是需要女性持家,也需要男性持家,由於現在的生活成本過高,許多家長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會過」「持家」的這種思想,但是有些時候,孩子的「會過」行為,反而不是好事,甚至會影響以後的思想,父母要及時糾正和制止才行。
  • 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看這4大信號就知曉!
    其中一位爸爸的看法,小編覺得很有道理:如果沒有監控,我們就沒辦法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過得怎麼樣了嗎?監控只是一種監督手段,無法窺探孩子的內心世界,想要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需要家長用心去觀察和感受孩子的狀態!首先,家長應對照幼兒園的作息表,熟悉孩子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每一個環節。比如:早上幾點入園、幾點做晨間活動、幾點洗手和吃飯、幾點做戶外活動等等。根據這張作息時間表,我們就可以對孩子在幼兒園的每一個環節都有所了解。
  • 幼兒園放學後,孩子有這幾個表現,家長可以考慮換幼兒園了
    導讀:幼兒園放學後,孩子有這幾個表現,家長可以考慮換幼兒園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幼兒園放學後,孩子有這幾個表現,家長可以考慮換幼兒園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新手父母別慌,看這3點便知
    執筆:小夢  定稿:筱沐  「每個父母都很擔心孩子在幼兒園階段過得好不好?」新手父母別慌,看這3點便知  其實想知道寶寶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根本就不需要錄音筆,也不需要監控,看孩子表現出的這三點便可知新手父母別慌張。  1.看孩子是不是想去上幼兒園?
  • 上幼兒園易被欺負的孩子,多有這幾種「表現」,父母要重視起來
    寶寶在幼兒園裡過得好不好,主要取決於父母平時的教育。,生怕孩子在幼兒園過得不好,擔心娃受欺負,尤其是這幾類孩子最易中招。1、不懂得拒絕別人的孩子這種孩子不懂得拒絕別人,總是選擇順從,因為內心害怕一旦拒絕,就會失去友誼,這使得小小年紀的他們就成了同齡人眼中的「老好人」,其實,這樣做很容易受到傷害,多半是因為父母給予孩子的關心和愛過少,以至於他們內心沒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