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墨菊再拉高一檔!靈音MG3純耳放評測

2020-12-20 歌布林

這年頭的耳放市場越來越狹小,要是放在10年前,各大耳機論壇談論的頻度絕不會亞於播放器和耳機。我想主要原因可能是現在的播放器類產品在解碼和耳放輸出這塊越來越強勁了,別提那些上萬塊錢的國轉,就算隨便拿出個四五千塊錢的播放器,基本上耳放部分的驅動和控制已經能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所以,如果你現在還能看到有人玩兒捆綁,那肯定被人當做是個奇葩。

說人話,現在的耳放,特別是可攜式耳放,如果不做出一點兒特色來,還真不容易讓人待見。

關於靈音這個品牌,我之前從未聽說過。自上一次參加了瑞弦的VR1巡迴,與蔓草兄聊起前端搭配的時候,他提到了這款靈音MG3。據說與墨菊和VR1是個好搭檔,只可惜VR1已經歸還了,但跟靈音的掌門人大米聊了許久,就借了這麼一臺MG3來體驗體驗。邊聽邊在網上查找資料,沒想到網上有不少擁護者,大都聊到的是MG2,口碑基本上是一邊倒,也有不少人期待MG3的。MG3是最新的作品,聽了之後總結4個字:果然有料,所以今天就來與大家做個小分享。

外觀基本上展示差不多了,估計很多小夥伴給我的感覺一個樣:好像......這貨是20年前的產物?外觀設計語言基本上停留在國內耳放剛剛起步的時代,一個碩大的黑匣子,長長的,跟小巧精緻的MOJO完全沒可比性。可就在這個普普通通的外表下,驅動力驚人!稍後給大家看一些拆解圖。

由於MG3是個純粹的耳放,所以輸入輸出很簡單,不過規格比較奇葩,全是4.4平衡的。這樣的設計導致你手頭的絕大多數播放器無法直接拿來使用,除非你的播放器支持了4.4平衡的LO,或者找做線的商家給你搞個平衡to平衡的對錄線。其實現在入手MG3的話,大米會白送你兩條線:

3.5mm單端(公口) to 4.4mm平衡(公口)

4.4mm平衡(公口) to 3.5mm單端(母口)

3.5mm單端(公口) to 4.4mm平衡(公口)這條線可以了,個人建議沒必要折騰雙4.4平衡,沒這必要,而且下文會有解釋。

SO,有了這兩條線,你就不需要再花錢去購買別的什麼線材了。我自己用的是墨菊,4.4和3.5都能用來設置為LO,功率輸出一樣出色。至於耳放輸出方面,由於只有一個4.4平衡輸出,所以用戶可能會需要用到轉接,這個根據你的耳機插頭來做選擇。

另外,前面板上的XLR/RCA指的是耳放輸入時的輸入信號切換的,跟耳放輸出沒關係,這一點別搞錯。

側面是充電接口,隨機配送了一個12.6V/1A充電器,樣子比較古老這裡就不展示了,如果能改為USB口就更好了,手頭的快充充電器也能用......。

MG3的增益調節那是相當豐富,通過4個小撥杆可以實現單端/平衡各4個增益。

這體積......552克的重量,估計不太會有人當便攜機型來使用了吧,只能放在家裡聽聽了。

【拆解與細節】

MG3的拆卸還是比較簡單的,尾部有4顆六角形螺絲,拆掉上蓋就可以了。內部設計原理方面的事兒就不多介紹了,大家看看便是。用料很奢華,我拿到的是貴一點的特別版,整合了開關的日本ALPS電位器、兩顆可更換的NT1906B雙運放、8管後級驅動卡、黑馬威耦合電容、左右聲道的獨立電源板、串聯3節松下3400毫安時鋰離子電池。

網絡上關於NT1906B的內容甚少,但某寶上價格近400元一顆,還真夠貴的!串聯的電池組有膠水黏連,貌似想自己更換的話還是需要一定動手能力。

【耳機搭配和主觀聲音感受】

我用的前端是墨菊,先簡單說說墨菊本來的聲音。相較於市面上5千元左右的播放器,它除了擁有強大的解析和還原,更重要的是味道有點甜......聲音舒展度出色,隨便什麼音樂丟進去,還原出來的聲音強調線條感和乾脆利落的音色。從我個人喜好的角度來說,味道上我還是更喜歡紅衣太子一點,但是對聲音還原的準確度方面來說,墨菊是毫無疑問的佔上風的。所以每次聽墨菊的時候,我總覺得味道似乎欠了那麼一點點。我把墨菊與MG3耳放是通過一條單晶銅鍍金的4.4to4.4平衡對錄線接駁的,首先需要強調一點的是這種4.4to4.4平衡對錄線肯定會引起強大的底噪!這個是無法避免的,如果是用3.5單端to 4.4平衡線就不會出現這種狀況。經過試驗發現兩種線材對於耳放輸出的聲音差異並不大,所以咱就以4.4to4.4平衡對錄線的情況下,排除底噪來說說聲音表現。

首先是PMX,這條耳機的原線味道太素了,我換了條千元左右的單晶銅線纜。首先從整體上來說,它與墨菊直推的音色沒有明顯變化,但明顯對於聲音線條感的刻畫了有進一步增強,聽一些像日式ACG當中的慢調音樂這種感覺尤為明顯,此外,所有聲音的分離度有了少許提升。墨菊本身的解析度就是出類拔萃的,但在MG3的加持下,不變的解析度加上進一步的分離度,你幾乎可以聽到每一首音樂分解出來的每一個音符,毫無疑問素質有提升,也沒有帶來明顯的失真情況,仿佛點點滴滴全部入耳,聽得一清二楚。這組搭配可以斷定MG3是能夠把墨菊的能力再次提升一檔的,這套用來退燒是個不錯的搭配組合。

如果你喜歡聽一些樂器比較單調的小編制,那麼就一定要試一試RE2000,我這條是價格相對便宜的銀版。動態和解析力並不見得比PMX少許多。我發現MG3的推力似乎巨大,其實大米官方並沒有對它的輸出功率有所表述,而我只是把MG3的增益調到最低,旋鈕只要稍微旋轉那麼一丟丟的5°,響度就足以了!此外MG3的控制力還算不錯,即便應對這類低阻高敏的塞子,也不會推得肆無忌憚,穩健性可圈可點。對於RE2000的把控是比較到位的,只是好像不太適合聽人聲,樂器到是出奇的好。無論高頻段的明亮度還是中頻的穩健性都相當出彩。低頻不多,但能聽到明顯的微動態,一般場面的空間感都支撐得起來。用來聽聽電影原聲OST或者新世紀以及小編制都很不錯。

最後來一個難度大的:拜雅T1二代。600歐的耳機,想要用便攜來推是很有難度的,但MG3似乎還是能夠從容的驅動起來。不過此時需要把MG3的增益開大一點,4.4或者8.8倍都可以。聲音表現跟臺式一體機之類的相比肯定有差距,主要體現在聲音的平滑度上,即便如此,這種極其難以驅動耳機依然不會有束手束腳的感受。整體聲音放得很開,沒有擁擠在一起,拜雅特有的味道還是能夠呈現出來的。如果你聽過沒推好的T1二代,應該知道人聲與音樂背景是粘在一起的,不僅是人聲粘度高,而且整個聲音頻段都帶有一點粘味。但MG3驅動下的T1二代,這種「粘性」明顯低了許多,所有音樂元素的分離度張開,解析度爆炸,低頻也能夠推得出彩,音色微暖的。特別是在一些大編制裡邊,大動態有所耳聞(但不及臺機那麼瘋狂)。總而言之,T1二代插上MG3不難聽,雖然有些細節還是被臺式機吊打,但有這樣張弛有力的調調已經很難得,在一些歐美動感音樂以及港臺流行方面都有著比較出彩的表現力。

作為一個拜雅迷,我還試了手頭的榭蘭圖、DT880(250歐)和DT1990PRO,顯然這些相對阻抗較低一點的耳機更能在MG3上發揮潛質。特別是DT880和DT1990PRO,MG3甚至把它們驅動出來的密度比拜雅T1二代還要有綿密感,確實有點讓人意外。

【整體總結】

一般來說售價過萬的播放器,其本身的耳放模塊已經做得足夠好了,所以不太需要另外加耳放,特別是便宜的耳放,反而會讓聲音倒退數個世紀.......。但這款售價只要2599元的MG3卻給了我大大的驚喜,萬萬沒想到這個價位的耳放居然還能再讓墨菊提升一檔,實屬意料之外。我對其聲音方面的表現是相當認可的,只是外觀還是希望大米日後能改善一下,無論造型還是細節處理都還不夠抓人眼球。我覺得MG3的體積估計不太會有人願意拿來當隨身用了,到是那些剛好發燒到隨身與準備上臺式機之間的階段的燒友,不妨試一試這款,就算是阻抗偏高一點的耳機也能推得有模有樣。好了我是歌布林,今兒個分享就結束了,大家拜了個拜。

相關焦點

  • 索尼耳放多少錢 索尼耳放評測介紹
    大概有很多朋友並不了解耳放是什麼,畢竟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是屬於比較小眾的產品,使用率不是很高。耳放主要應用於耳機和音頻播放器之間,起到放大聲音的作用,市面上的耳放普遍價格較為高昂,銷售定位人群也只是專業人士或者對音質音色要求比較高的發燒友。
  • 參考級調音,無限潛力 樂圖S1便攜解碼耳放評測
    隨著隨身HiFi產品越來越便攜化,越來越多的人在出街HiFi聽音都選擇了更加輕量化的藍牙耳機、藍牙解碼耳放、可攜式解碼耳放等。當然,前兩者一直以來都因為藍牙連接的音質問題一直難以被追求極端的HiFi玩家所接受。因此,通過手機供電驅動的可攜式解碼耳放一直是這類人最為關注、也是最希望其能在音質上有所突破的產品。
  • 樂圖「墨菊」 PAW GOLD TOUCH 長文深度解讀
    墨菊機身都是由鋁合金材質和CNC工藝製造的,金屬與塑料結合的位置使用了NMT納米注塑工藝。繼承於金菊花的優秀做工我想我不用再吹了,上手過的燒友肯定有數。在使用4.4.mm平衡口的時候,搭載的耳放是OPA1622,提供完整的平衡型號;在使用3.5mm單埠的時候,耳放採用了LME49600。
  • 極致便攜HiFi設備的音質裡程碑 樂圖S1解碼耳放評測
    時間過得真快,感覺自己剛寫完樂圖小墨菊評測沒多久,就又要寫小尾巴的評測了。
  • 追求純粹之選 飛傲A5可攜式耳放評測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9月在廣州開完新品發布會之後,飛傲的新品陸續抵達我們的評測室。繼上次X1二代令人驚豔了一把後,接踵而至的A5可攜式耳放又吊起了我們的胃口。廣州發布會上其實本來想聽一耳朵來著,但是飛傲的展位人太多,就沒去湊熱鬧。靜候一月,評測機寄過來我自己慢慢聽,沒人跟我搶。
  • 手機加耳放提升音質也是有講究的,森韻TAKTC評測
    前端時間先是華為的便攜耳放火過一陣,然後魅族再來一陣,霎時間好像人人都知道便攜耳放是提升手機音質的秘笈。其實早在TYPEC接口出來之前就有類似產品,TYPEC出來之後更是有不少廠商參與進來,當然這些都是小眾品牌在做。
  • 魅力金絲雀 DAART Canary解碼耳放評測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上次評測鈺龍的產品還是在2015年,轉眼已經快兩年了。這近兩年的時間裡鈺龍的動作不大,鮮見新品。然而在去年下半年,鈺龍推出了一款小型桌面解碼耳放一體機DAART Canary,在入門級桌面HiFi產品中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 藝多不壓身 飛傲Q5便攜解碼耳放評測
    藝多不壓身 飛傲Q5便攜解碼耳放評測    這其實不能算飛傲的風格,按照以往的情況,飛傲的新品發布後基本都能做到按時上市;Q5雖然被網友們戲稱為飛傲的「跳票王」,其實也就比預計的時間晚了一個多月    如果你看了Q5的官方介紹,你應該能理解它為什麼會推遲與發燒友見面,因為這款產品的功能實在是太豐富了,可以說是目前便攜解碼耳放裡集大成的一款產品,研發難度自然要大。筆者在拿到實物後把玩了好幾天,把它的各種功能都試了一遍,得出的結論是,Q5已經非常接近便攜解碼耳放的終極形態了。為什麼這麼說呢?請看下文。
  • 電腦HiFi不是夢 飛傲K3便攜解碼耳放評測
    飛傲最近上市了一款可攜式解碼耳放:K3。這款解碼耳放體積小巧,根據耳機不同可以適配低/高兩種增益檔位,同時支持USB Audio免驅模式和有驅高性能模式,高性能模式下最高提供PCM384k/DSD256解碼。
  • 樂語評測 窮燒評測:關於飛傲A5耳放的測評
    便攜耳放當然便攜,我指的不是這個意思,我指的是,當你躺在床上,當你看書的時候,當你出去的時候,恩,相信我你不會拖著臺式耳放走到哪裡搬到哪裡。。。有的人說,沒事~我耳機線長~~~~厲害了我的哥~~~~走路帶尾巴~~~~~第三個,我不追求HD800,K812,甚至是大手辦,我所追求的是250歐的T90,特斯拉這種生物震膜還是比較友好的,根據吧友評測,X5K+A5推HD600大概有個七八成,而且推得有模有樣,沒有短板,另外據IT68的評測發現E17推T90大概能推七分,E17功率400電壓7V,好像是,這麼想想A5如果餵T90大概能餵個九分左右吧
  • 魅力金絲雀 DAART Canary解碼耳放評測(全文)_DAART Canary_音頻...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上次評測鈺龍的產品還是在2015年,轉眼已經快兩年了。這近兩年的時間裡鈺龍的動作不大,鮮見新品。然而在去年下半年,鈺龍推出了一款小型桌面解碼耳放一體機DAART Canary,在入門級桌面HiFi產品中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 德國Violectric V281耳放評測(headfonia網站)
    http://www.headfonia.com/violectric-v281-masterpiece/這個連結是國外的德國Violectric V281耳放的評測,由headfonia網站發布,作者是網站的專業全職寫手Lieven。
  • Oriolus BA300S便攜耳放評測:不只是ZX300的「配角」
    既然是電子管,工作起來當然會產生較大的熱量,尤其是同採用純數字放大器幾乎不會發熱的ZX300相比,其發熱量就更加明顯。發熱量較大的BA300S的續航表現自然也不是很理想,充電3小時約可以使用7小時,雖然作為便攜耳放來說是比較中庸的成績,但在能夠連續播放二三十個小時的ZX300面前就顯得有些可憐了。
  • 升級不加價 便攜新體驗——學林ihifi100_2018純甲類耳放品評
    經了解方得知,學林成立於2002年深圳,作為為數不多的早期HIFI音頻廠商之一,一直致力於隨身播放器、耳放等音頻設備的研發。而之所以命名為「學林」,也是與其創始人石學林有關。正好最近閒來無事,在一次機緣巧合下把玩了學林即將發布的ihifi100_2018耳放,作為2015年所推出的ihifi100純甲類全電晶體耳放的最新升級版,歷經兩年後的2018版又有著哪些「全新」體驗呢?
  • 索尼PHA-1解碼耳放評測
    【PConline 評測】哪怕是今時今日,與一些人談到蘋果設備(iPhone、iPod等)的音質的時候,對方往往都會拋出一系列「蘋果音質渣」的觀點出來,甚至許多年前的小編也曾經有過這樣的刻板成見,不過蘋果的音質事實上真的那麼不堪嗎?雖然蘋果的播放器音質並不是非常出類拔萃,但也並沒有大家口中所說的那麼糟糕。
  • 極簡之美 AUNE S6解碼耳放一體機評測
    不過這樣其實也無可厚非,能鑽研產品就好,比人浮於事要強。極簡之美 AUNE S6解碼耳放一體機評測    今年9月份的時候,AUNE在廣州舉辦了新品媒體交流會。在那次會上,AUNE發布了幾款新品,其中一款就是這次要評測的S6平衡解碼耳放一體機。當時正值廣州的盛夏,活動所在的大廳空調開得極冷,一幫媒體人坐在臺下看AUNE的工作人員講PPT。說實話,AUNE的PPT做得都不怎麼樣,大片密集的文字和參數,讓人看著頭大。不過當S6新品圖片出來的時候,聽眾的精神都為之一振。    為什麼會為之一振?
  • 國產中高端耳放標杆 高登琥珀Ⅱ試聽(全文)_goldewave Amber II...
    尤其是他們生產的琥珀(AMBER)耳放,上市後贏得了非常好的口碑,成為高性價比耳放的代表作之一。    如今,琥珀二代也推出有些日子了,這一版產品在上一代的基礎上做出了不少改進,也獲得了更多消費者的認可。前段時間這款耳放來到了我們HiFi頻道評測室,鑑於網上已經有網友們的一些試聽體驗,筆者本著對比驗證的態度對這款產品進行了相關的試聽。究竟這款產品表現如何?
  • 隨身聽專用神奇耳放對比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就是隨身設備使用的耳放,由於投稿者定位比較高,對於隨身耳放筆者在這一頁中進行一下大概的介紹。一款音源設備,能直接決定聲音效果的就是解碼和耳機輸出兩個環節。這兩款隨身耳放都是美國生產,是隨身耳放的高端產品。註明:對比評測由UCA音頻評測室進行,UCA成員54135413uu撰寫,首發在耳機大家壇,後經作者同意,發表在PCPOP耳機頻道,有意轉載者請於54135413uu聯繫,未經許可不得私自轉載,發現必究。
  • 乂度XP-2 Pro藍牙耳放評測
    乂度首次在XP-2 Pro的高強度鋁合金材質外殼基礎上,正反兩面搭配高硬度2.5D鋼化玻璃工藝,相比以往純鋁合金材質機身來說,XP-2 Pro整機在握持手感上提升了一個檔次,鋼化玻璃的順滑感,搭配2.5D邊緣處理,不同角度拿捏在手上,邊緣不會有絲毫割手感,手感可謂是100分。
  • STAX旗艦套裝009S靜電耳機+T8000耳放
    音量調節的旋鈕也依然可以對左右聲道進行獨立的調節,這一設計是STAX耳放一直以來的特點,即使你的靜電耳機有偏音的問題,你也依然可以依靠耳放將耳機的偏音彌補回來。而另一側的兩個旋鈕則是用來調節放大模式:耳放、前級和直通模式。如果切換直通模式耳放將用純後級的方式工作,用戶可以接駁更好的前級來為這套放大系統帶來更好的聲音表現。而另一側旋鈕則是輸入接口的切換,公四路輸入三組單端RCA和一族平衡XLR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