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校報推介:科技創新:中國電子在津布局腦科學「生力軍...

2020-12-16 天津大學新聞網

    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2020年也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分別於5月21日和22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期間,我校4位兩會代表委員認真履職,參政議政,踴躍發言並積極遞交提案,為國家發展建設出謀劃策。我校代表委員提案涵蓋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精準扶貧、「一帶一路」、教育及民生等多個領域,並受到了《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科技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經濟導報》《中國新聞報》《天津日報》《今晚報》及「中新網」「科學網」、天津衛視等20餘家中央和地方主流媒體的採訪報導,引起社會較大反響。本報特推出「聚焦兩會」專版,擷取了4位代表委員的部分提案和建議,以饗讀者。


    一版:要聞

        天大師生熱議並學習2020年全國兩會精神

        天津市副市長金湘軍來校調研

        校領導班子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25位科技工作者回信精神

        「強基計劃」人才培養工作研討會召開

        「脫貧攻堅」專欄:我校在產業 智力扶貧上結碩果

        天大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遠程複試圓滿收官

        圖片新聞:大型地震模擬設施項目將於2021年底前建成

        校園快訊:

           我校留學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

           西青區區委書記來我校調研

           我校向北陸先端科技大學院大學捐贈防疫物資

           王樹新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馮驥才獲聘「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

           我校召開輔導員隊伍建設專題研討會

           我校研發出「全天候」自癒合材料

           我校在有機碳循環機制研究方面獲進展

           天大學子獲「世界工程日」宣傳設計大賽多項榮譽




    二版:科技創新

        中國電子在津布局腦科學「生力軍」

        我校科技成果亮相央視新聞直播間

              ●天大與江蘇產業技研院開展線上產學研對接

        醫學與工學「跨界」攜手  臨床康復治療效果明顯

        丁永君:把住建築安全第一道關

        科技短波:

           天大分子聚集態科學論壇召開

           智算學部10項成果被人工智慧頂級學術會議錄用

           我校附屬醫院獲批建設3個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王濤課題組發現阻滯一種病毒新機制

           許恆周擔任國際知名期刊編委

           仰大勇課題組實現幹細胞特異性高效捕獲

           張雷課題組研究納米銀對家蠶器官的影響

           環境學院可揮發有機氣體處理研究取得進展

           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首次設「天大專輯」

           「混聯機構加工機器人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通過擇優評估

           馬壽峰入選2019年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

           藥學院尉遲之光團隊綠色農藥系列研究成果入選「ACS編輯良擇」推薦文章



    三版:紀念建校125周年

        「天大品格」篇——「興學強國」  篤定前行  走出 「興學強國」之路




    四版:聚焦兩會

        我校兩會代表委員李家俊、張鳳寶、劉昌俊、張水波積極建言獻策




(學生編輯 劉佳慧)

 

相關焦點

  • 電子科技大學成都腦科學研究院臨床醫院獲批博士後創新實踐基
    近日,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印發《關於批准設立2020年度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的通知》,電子科技大學成都腦科學研究院臨床醫院獲批設立四川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這對醫院進一步加強高層次人才培養、人才引進、人才儲備和隊伍建設,深化高水平科技項目研究,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將產生積極作用
  • 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4篇作品榮獲2015年度中國高校校報好新聞獎
    中國高校校報協會公布了2015年度中國高校校報好新聞評選結果,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報送的《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報》2015年4篇包括消息、通訊、言論三類作品獲獎。其中有2篇作品獲二等獎,2篇作品獲三等獎。
  • 1月1日校報推介:天津化學化工協同創新中心召開理事會會議、記...
    2018年12月28日,在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的最後一場新書發布會上,我校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帶著他的長篇小說新作《單筒望遠鏡》宣告「重返小說」。   自上世紀90年代初,馮先生義無反顧地跳入文化遺產保護的時代漩渦中,以天大馮研院為學術基地,奔波在中國民間大地上。
  • 萬字整理:中國腦科學研究主要研究機構概覽
    浙江大學 腦與腦機融合前沿科學中心2018年10月26日,教育部同時下發6個文件,決定對6所頂尖名校的6個不同前沿科學中心進行立項,其中包括了浙江大學腦與腦機融合前沿科學中心。四川省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研究院 (成都)2018年12月15日,由四川省發改委支持,電子科技大學聯合四川省人民醫院(四川省精神醫學中心)、四川省腫瘤醫院(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四川省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等在川從事腦科學、腦疾病和類腦智能技術的高等院校和醫療機構,共同成立了「四川省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研究院」
  • 深圳光明科學城加速布局創新生態鏈
    規劃面積6平方公裡,其中包括5平方公裡的核心區和1平方公裡的拓展區,核心區布局世界級大科學裝置,拓展區為大科學裝置衍生發展提供空間保障。先進表徵綜合粒子設施項目落戶於此,8月18日,光明科學城綜合粒子設施首棟建築開工。國家超級計算中心深圳中心二期也將於年底開工,中科院科技創新組團已意向入駐。其中「一副」為科教融合集群,規劃面積4.1平方公裡,依託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組團布局生命科學設施。
  • 協同創新發展!上海交大醫學院「腦科學研究計劃」
    為進一步推動交大醫學院腦科學發展和學科建設,2020年9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腦科學年會在醫學院懿德樓二樓報告廳舉行,會議在全面梳理腦科學「十三五」發展成績的基礎上,對交大醫學院腦科學「十四五」發展規划進行了全面研討。醫學院副院長江帆、各學院、附屬醫院腦科學相關科室主任(PI)、教(醫)師、博士後、研究生及相關部處近200人參加此次會議,科技發展處丁健青處長主持會議。
  • 讓腦科學走進課堂,讓創新教育引領未來
    ——」數智時代•教育創新」教育腦科學發展研討會圓滿舉行2020年12月3日,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未來學校研究院、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曲江二小教育集團曲江第六小學、西安絲路類腦科學研究院承辦的「數智時代•教育創新」教育腦科學發展研討會在曲江第六小學圓滿舉行,來自教育部、深圳、西安等地的領導、專家、學者及西安市各區縣校長近百人參加了會議。
  • 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十四大趨勢(2021)
    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十四大趨勢(2021) MEMS 發表於 2021-01-09 10:24:39 1月5日,中國信息與電子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在中國工程院召開發布會,發布「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十四大趨勢
  • 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十四大趨勢今日發布
    1月5日,中國工程院發布「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十四大趨勢(2021)」,綜合闡述國內外電子信息領域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為我國制定電子信息科技發展戰略提供支撐。此次發布的十四大趨勢是:1. 信息化以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徵的信息化浪潮方興未艾,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全面融入社會生產生活。
  • 高校科技創新如何「深蹲起跳」
    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對科技著墨頗多,從落實和完善創新激勵政策,到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家實驗室寫入報告,讓來自高校的代表們為之欣喜、振奮。  作為我國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和生力軍,近年來,高校基礎研究和重大原始性創新研究在我國科技創新格局中的位置越來越凸顯。在我國科技創新從「深蹲助跑」向「起跳跨越」的邁進中,高校科技創新也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
  • 【突圍】於燮康: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突圍已在路上;瀾起科技已布局...
    1.DDR4全緩衝「1+9」架構被採納為國際標準,瀾起科技已布局研發DDR5內存接口晶片集微網消息(文/小如)6月3日晚間,上交所公布第三批上會企業名單。上交所披露,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定於6 月13日召開第3 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審核瀾起科技等三家公司的發行申請。瀾起科技主營業務是為雲計算和人工智慧領域提供以晶片為基礎的解決方案,目前主要產品包括內存接口晶片、津逮伺服器CPU以及混合安全內存模組。西南證券分析師陳杭在一份報告中稱,瀾起科技為「中國唯一打入國際主流伺服器」領域的核心晶片供應商。
  • 安徽大學頻頻布局腦科學,雙一流建設是否跑偏?
    安徽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安徽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安徽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2020年是首批「雙一流」建設收官之年近期安徽大學頻頻布局腦科學研究這似乎與該校的材料學科一流學科建設「南轅北轍」這背後透露出什麼信息
  • 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布局科技創新策源地!濟南這樣抓發展的...
    只有科學研判、實事求是、落地有聲,才能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強省會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為濟南今後的創新之路謀篇布局:強化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科技自立自強,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建設人才強市,營造優良創新生態,打造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
  • 中國家電創新成果亮相柏林國際電子展
    這是9月6日在德國首都柏林舉辦的第59屆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上拍攝的大疆公司展區的一架無人機。中國家用電器創新成果推介活動6日亮相第59屆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旨在以電子展為平臺將更多中國家電創新成果推向世界舞臺。
  • 【建校125周年】津雲:天津大學發布125個重大科學問題 用科技創新...
    ……即將迎來建校125周年的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天津大學,用一場重大科學問題發布為自己慶生,激勵廣大師生勇攀科學高峰,不斷向科學技術的廣度和深度進軍。9月28日「天津大學 125 個科學問題發布啟動會」召開並發布了首批20個「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發展前沿」的重大科學問題。
  • 中國腦健康日關注「頭」等大事,中國腦科技的未來是什麼?
    今天是我國的腦健康日,旨在呼籲大家重視腦健康。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腦相關疾病是所有疾病裡社會負擔最大的,佔到了28%,超過了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中國腦科技的未來,就是實現健康中國!我常常打一個比方,腦科學現在的處境,相當於物理學和化學在20世紀初期的處境,有很多事情已經搞清楚,但是重大的理解和突破還沒有出現。所以現在的腦科學是生物科學裡比較神秘的領域,從這點來說,腦科學將成為未來生命科學發展中很重要的一個領域。
  • 中國晶片產業最強音:數十位業界精英 6 月 2 日北京發聲!DeepTech...
    (DeepTech 半導體產業大勢論壇將於6月2日在北京舉辦,屆時將有數十位半導體、晶片、應用層的重磅嘉賓出席並演講。此時的我們正站在歷史機遇的風口浪尖上,DeepTech 將聯合中科創星於 2018 年 6 月 2 日舉行「萬眾一芯,點石成晶」北京峰會,匯集數十位縱橫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精英,探討突圍而起的機會與方向。
  • 中國晶片產業最強音:數十位業界精英6月2日北京發聲!DeepTech...
    (DeepTech半導體產業大勢論壇將於6月2日在北京舉辦,屆時將有數十位半導體、晶片、應用層的重磅嘉賓出席並演講。此時的我們正站在歷史機遇的風口浪尖上,DeepTech將聯合中科創星於2018年6月2日舉行「萬眾一芯,點石成晶」北京峰會,匯集數十位縱橫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精英,探討突圍而起的機會與方向。
  • 中國工程院發布 「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十四大趨勢(2021)」
    1月5日,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中國信息與電子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在京發布「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十四大趨勢(2021)」,圍繞電子信息領域年度科技發展情況,闡述國內外重要突破及標誌性成果,為我國科技人員準確把握髮展趨勢提供參考。
  • 培育腦科學未來人才——電子科大啟動科研育人「腦智明珠計劃」
    12月8日,電子科大生命學院科研育人「腦智明珠計劃」宣講暨啟動會在清水河校區經管樓報告廳舉行。楊曉波闡釋了科學與工程學的關係和「新工科」的內涵,表示高水平科研團隊「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計劃是新工科建設「成電方案」的重要內容。「腦智明珠計劃」所聚焦的腦科學問題是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腦科學和類腦智能的研究成果對於人類文明和科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