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實用的打坐入門心法,輕鬆進入冥想狀態!

2021-02-22 打坐仙翁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 」打坐仙翁,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精彩圖文了。每天都有分享。學習打坐冥想,傳統古法養生。

在古裝劇裡,我們經常看到武功高手打坐,他們無論休息還是練功,就連療傷都要打坐……

我們現代人或許成不了上天入地的得道高人,但是學習一下打坐用做冥想之用也是極好的,那麼打坐有什麼要點呢?且聽子曰一一道來:

1、打坐最需要的就是全身心放鬆,達到無所拘束的狀態,無論你是坐著、躺著,或是站著都可以,只要你能夠無拘無束。打坐最忌心有旁騖或急功近利,那些大俠們如果心有旁騖便會走火入魔,而我們則會一直進入不了冥想的狀態。

2、身心放鬆過後,我們還得讓自己的心情舒暢,如果能臉帶笑意最妙,心若白雲般優哉遊哉,只有這樣心無旁騖,才能漸入佳境。

3、上面兩點子曰給大家講了心態,接下來就需要身體配合了。我們的舌頭需要輕抵上顎,即抵在牙齒後面的軟顎上就行。

4、在你心無旁騖、靜默不語的前提下,再試著將自己的意念輕輕地安放在肚臍後即小腹中央的位置,想像自己的身體變得透明,然後將意念集中到小腹,這樣會比較容易集中精力

5、然後我們再輕輕地閉上眼睛,待身心安定,眼睛像探照燈一樣,輕輕的移動到氣穴,微微的觀照在那裡.如果實在做不好,不做此項。關鍵是放鬆,不用力,不影響入靜和身心安在。

6、就這樣輕輕的全身放鬆的去感知氣穴,輕輕的感知著你那一點意念和注意力,全身都是輕鬆安靜舒服,心裡也沒有什麼念頭,就那樣靜靜的感知著,守著這種輕鬆安在的妙境。

7、一點注意力和意念,就像是定海神針一樣,輕輕的,牢牢的安放在氣穴,心神安靜,微弱的,輕輕的,無拘的,感知著這種感覺.就這樣靜靜的守著這種妙境。

8、如果有雜念,心裡要清楚,在雜念來了,不要順著他,繼續輕輕的,靜靜的,一點意念和注意力,感知氣穴,繼續守著這點意念和感覺,靜靜的守著。

9、慢慢的,這種全身放鬆,身心安在的情況下,你會發現,呼吸好像在慢慢的停止,慢慢的有粗糙的呼吸,變成聽不到呼吸,感覺不到自己的呼吸,這時候不要動念頭,繼續安靜的守著,輕輕的守著,輕輕的感知著,等氣穴出現了微微的溫暖的感覺,這就是初步的真息出現,繼續守著,輕輕感知著這種溫暖,感知這種寧靜自在,守著這種妙境。

10、在以後,會經常出現丹田溫暖安靜舒服的感覺,不要動念頭,繼續就輕輕的守著這種感覺和妙境。

11、在這樣的妙境中,突然間好像轟的一聲,剎那間進入了一個未知的狀態,腦袋一片空白,整個間,啞巴有口難言,突然間呼吸沒有了,整個世界,整個人,都已經全部消失了,不要去動你的心神,就這樣安安靜靜的守著這種妙境,讓你的心神成長壯大吧,這種天人合一,重新打開了氣根,又投入了大道溫暖懷抱。

12、這種天人合一的活玄關狀態,就是進入了冥想之境,就這樣安靜的,用不了一兩次,體內就已經有了真種子,初期微弱的氣團小丹就已經有了,以後繼續這樣的話,對心智會有大提升。

看了這一系列的打坐要點,子曰建議大家可以挑一個清閒的時間試一試打坐,長期堅持的話,有利於自身與自身的對話,有助提高你的注意力、意志力,及自我認識的能力。


若您喜歡,為仙翁點個哦 

相關焦點

  • 初學者冥想打坐入門:打坐什麼姿勢最好,冥想又是在想什麼?
    今天有人問我初學者沒有任何基礎,想要冥想打坐怎麼辦?最好的姿勢是什麼?有沒有什麼注意事項,如何入門,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這個問題。現在對冥想感興趣的人是越來越多,特別是前幾年泰國的幾個小朋友被困在了巖洞裡面出不來,當找到他們的時候,據他們自己說在巖洞裡通過冥想和打坐來調節情緒,減少消耗,幫助他們度過了難關。其實現在的狀況也非常適合用冥想,打坐來調節自已,安撫自己浮躁不安的情緒,讓自己心安、穩定,能夠安下心來穩住就是勝利。
  • 什麼才是正確的冥想打坐姿勢?一定要雙蓮花坐嗎?
    說說關於瑜伽冥想時的姿勢。提到冥想打坐,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蓮花坐、雙盤。當然這沒有錯,蓮花座和雙盤是公認的冥想打坐時的最佳姿勢。但是有個前提,你可以很輕鬆的盤上蓮花坐,並且能夠保持相對較長的一段時間。
  • 極簡打坐入門法教學
    打坐最辛苦的階段是入門時,因為茫然無措,沒有信心就難以堅持。等入了門,修為的高低取決於個人心性,不可能也沒有標準化,能量場大到一定程度,會取得與高我高靈的連結,進展神速。這就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小周天(胸到後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人體所有重要的內臟器官都在這條線上,重回健康態,一定要打通任督二脈。
  • 為什麼頂級科技公司熱愛打坐冥想?
    臉書、領英、思科、推特等著名矽谷企業,也都對冥想興趣濃厚。 靜坐冥想為何能徵服以高科技含量著稱的美國 IT 行業? 與時俱進的新印度教 冥想打坐的方法,最早起源於古印度的婆羅門教和耆那教。它在東方傳播,影響了佛教的禪定修行方法。
  • 打坐冥想成為西方社會新寵
    打坐曾經被視為是一個深奧、神秘的追求,如今在美國社會已成為主流。根據2007年美國政府一份調查發現,美國打坐人口超過二千萬,也就是每11人中就有一人在過去有打坐的經驗。越來越多的醫學中心也開始教導病患打坐冥想以減輕疼痛和壓力。在各診所和醫院,各式的冥想課程有二百多種,多數都是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心像、一個聲音或者自己的呼吸上。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但是這種做法的確起作用。
  • 隨時隨地打坐冥想,融入生活,讓我們的人生更美好
    也許有人認為冥想或打坐,是件「高大上」的事情,需要刻意的訓練、培訓,需要專門的時間,其實不然,我們可以利用碎片時間,隨時隨地開始,冥想或打坐,可以讓你疲憊的身心,得到有效緩解;可以讓你的失眠,不知不覺消失;可以讓你的頭腦,更加清晰,眼睛,更加明亮。
  • 打坐最辛苦的階段是入門時!等入了門,修為的高低就取決於心性
    沒有明師就自己參悟最原始的經文,不要偏聽偏信,一定要明白自己的目標目的,悟不透沒有事,最少不會給自己增加新的罪業。打坐最辛苦的階段是入門時,因為茫然無措,沒有信心就難以堅持。等入了門,修為的高低取決於個人心性,不可能也沒有標準化,能量場大到一定程度,會取得與高我高靈的連結。
  • 為什麼頂級網際網路公司要給員工培訓打坐冥想?
    谷歌的打坐冥想——尋找內在自我課堂臉書、領英、思科、推特等著名矽谷企業,也都對冥想興趣濃厚。內觀己心 外察世界「坐禪」又稱禪修、靜坐、打坐。它是佛教中的一種基本修煉方式,西方的醫學、心理研究者為將其普世化、方法化,才研究出了更為人所接受的「正念冥想」。
  • 冥想入門必須弄懂的10個問題
    冥想時一般以自然呼吸(腹式呼吸)為好。腹式呼吸是在呼吸時腹部隨著呼吸起伏的呼吸方式。吸氣時,氣體進入肺部下方,把胸膈膜向下頂,使得肺部鼓起;呼氣時,氣體流出肺部,由於壓力改變,胸膈膜恢復,腹部隨之收縮。不要強迫自己糾正自己的呼吸習慣,實際上呼吸越自然,對自己的幹擾越小,越容易進入冥想狀態。
  • 開啟身體的「內視」,打坐修煉瞬間進步.
    而連接超我的狀態,就像你掛在本體上,隨它而動,它就是天道變化,但是無論怎樣的方式在運行,你都是同步同頻的。這就是小我與超我在進行主導的時候,本質上的區別然而只有入靜的時候,才能去除小我連接超我。但注意入靜之後一旦你重啟思考,也就是激活了小我,同時也就退出了入靜。所以入靜之後只能體驗,保持覺知的體驗,保持體驗,這就是初步維持這種狀態的秘密。
  • 冥想的好處與盤腿的奧秘
    最重要的是要使你感到舒適、放鬆,軀幹端正,讓你的脊柱支撐起腰部以上的重量。前傾骨盆。隨後從會陰處開始,逐步向上擺正你的每一節脊椎,直到每一節都正好處在另一節的上部,支撐起你的軀體、脖頸和頭部的重量。你需要多練習幾次才能找到能使你放鬆全身肌肉的姿勢,到那時你就能很輕鬆地保持身體端正了。如果你感到哪裡肌肉緊張,放鬆。
  • 打坐最理想的時間是?
    問一天中什麼時間打坐最理想?是清晨還是夜間?首先, 我們初修打坐的時候,更主要的是量的積累。不在於每一次打坐時間的長短,也不在於什麼時間打坐效果會更好。因為初期打坐的時候,我們的心是不容易靜下來的,而我們的身體,還不習慣處在那種呆板的靜止狀態。所以容易產生一種枯燥乏味,這個思緒萬千內心非常的波動,這種狀況最容易出現也是一個必然過程。這個過程持續時間的多少,或者說能不能一關一關地挺過去,取決於你初修打坐的感受。感受好,我們肯定就嚮往喜歡打坐。
  • 普通人冥想常常進入的幾個誤區
    佛教的打坐,瑜伽的冥想,笑來老師的坐享,其實都有共通之處,而這些都是對體式有要求的,其實一開始我也沒當一回事,覺得都是一樣的。後來看了一本書《身體從未忘記》,才明白我們的身體最智慧,一切對自我的訓練要從訓練自己的身體開始,掌控了自己的身體就可以掌控好自己的人生。
  • 超凡脫俗,看打坐心法
    上一篇《超凡脫俗,從打坐開始》引導大家入門打坐,本篇接上,繼續深入學習打坐:一、打坐注意的要點(一)念起即覺念頭來時,要能看見,如果看不見就跟著它跑了(六)下座觀照把打坐中的靜定功夫推廣到日常動用中去,在行、住、坐、臥當中冷冷自用;綿綿密密地觀照,一切無住,既不讓境界拉著跑,也不隨妄念流浪。時時修,事事煉,才是真正的修煉打坐。記住這六點,照之修行,決定能打開美好的未來,親證佛性。
  • 每天打坐冥想,一個月後,我的世界變了
    最初的感覺是,冥想或者叫打坐,是個好東西,甚至還具有神奇的效果。然後少有的機會,體驗了幾次,也就是十分鐘或者二十分鐘吧,哎呦,不得了,這個真是坐不住,時間在我的感覺裡就像一個世紀那麼漫長,包括兩腿的疼痛,根本無法忍耐,中間總是需要不停的換換腿,動一動。淺嘗輒止,冥想,也就這樣被略過去了。
  • 冥想改變了腦迴路|精練學院
    而對於更多人來說,並不願意花費那麼多時間,用來打坐冥想。也有一部分用戶,可能不會在冥想課程中獲得滿足感,或者會覺得比較無趣。 因此,應當嘗試弱化「打坐、發呆、念經」等冥想的反人性特徵。事實上這也是更多冥想APP所攻克的主題。
  • 教你最簡單的打坐方法,每日10分鐘,改變大腦消極狀態!
    學習打坐冥想,傳統古法養生。許多人把打坐看成是瑜伽或者宗教所獨有的東西,其實我們練習太極拳,亦有自己的打坐方法,而且非常簡單易學。太極拳是一項遵循自然的運動,我們練習打坐也是同樣如此。「大道至簡」,下面教大家一種最簡單易學的打坐方法,它來自陳氏太極拳大師陳正雷所教授的健身養生功中的靜養功。
  • 打坐吧!
    據了解,作為對照組,則是十位健康的大學生志願者,他們年齡在二十至二十二歲之間,此前從未嘗試過打坐或者冥想,僅僅在一個禮拜前接受過簡單的冥想訓練。兩組人員都被要求完全放鬆地進行關於慈悲憐憫內容的冥想,冥想者只需要產生類似的感覺,而並不需要在大腦中描繪具體事物。
  • 打坐,你無法想像的神奇
    據了解,試驗顯示,威斯康星大學心理學系威斯曼中心大腦行為學試驗室曾經做過試驗,試驗對象是一組八位年齡在三十四至六十四歲之間的佛教徒,在過去的十五至四十年間,每天進行超過八個小時的打坐和冥想禱告。  據了解,作為對照組,則是十位健康的大學生志願者,他們年齡在二十至二十二歲之間,此前從未嘗試過打坐或者冥想,僅僅在一個禮拜前接受過簡單的冥想訓練。
  • 打坐進入到虛無的狀態得帶著它
    說到打坐時想什麼的話題,讓我想起很久以前在一個論壇裡一位古老師指導我的一段話,那時候有很多同修在一起寫日記心得,版主和管理們會給予些點評回復。有一次談及怎樣進入到虛無的狀態,因為自覺總是在門口徘徊,有時似乎進入了,就那麼一瞬間,雜念即起,便又退了出來。當時古老師讓我試著帶個有靈性的東西,當天就嘗試那麼做了,次日分享時我說帶了一隻猴子,本意是通過它跳出自己,並且時常觀照它的存在,現在想想有沒有這隻猴子不是重點,而是那個不忘觀照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