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隨地打坐冥想,融入生活,讓我們的人生更美好

2020-12-15 拂塵記

也許有人認為冥想或打坐,是件「高大上」的事情,需要刻意的訓練、培訓,需要專門的時間,其實不然,我們可以利用碎片時間,隨時隨地開始,冥想或打坐,可以讓你疲憊的身心,得到有效緩解;可以讓你的失眠,不知不覺消失;可以讓你的頭腦,更加清晰,眼睛,更加明亮。

如果你預計可以有15-30分鐘不受打擾的時間,那麼可以選擇打坐。

1.淨手淨心,穿舒適的衣服,找到一個感覺安全的、舒適的、氣溫合適、沒有噪音的地方,我一般到臥室或書房,在瑜珈墊或專門的坐墊上坐上,坐的地方不能太軟,當然也不要太硬。

2.先上個衛生間,把身體排空,感覺更輕鬆。

3.把手機、電子產品調成靜音,如果家裡有孩子、家人,也要叮囑好,這15-30分鐘,如果沒有緊急的事,不要打擾。

4.先做熱身運動,開胯、活動腰、腳踝、頸部、膝蓋等等,讓身體柔軟下來。

5.先靜坐一會,我現在還只能散盤,可以按照自己感覺最舒服的姿勢坐好。

6.眼睛盯著地面的一個點,讓自己的思維放鬆,意識從上到下掃描全身,從頭頂、太陽穴、眼睛、鼻子、嘴巴、喉嚨、肩膀、腰部、大腿、小腿、腳背、腳趾,觀察它們的狀態,這個過程裡,如果想要閉上眼睛,那就順其自然,把眼睛閉上。

7、閉上眼睛後,也許你會感到各種意念紛至沓來,平時從來沒想到的、正在做、將來要做的事,某個難題的思路,某人的言行……

這裡,有幾種處理方法,我交叉使用。

(1)努力尋找到額頭正中間前方的一個光點,想像那邊有一個太陽在雲層裡、樹梢間,不耀眼,但是卻發出很柔和的亮光,專注觀察那些光,有時如一道光線、有時像一圈柔和的光圈、有時是一個明亮的光點,集中精力盯著它,讓它溫暖地照射大腦正中前方的部位。

如果發現它消失了,沒關係,重新把這束光找出來,繼續專注於它,跟光點保持一種平衡,觀察它的變化,從光點到光線到光圈,享受它的溫暖、愛意,讓它沐浴整個腦部。

如果它又被紛亂的意念幹擾、消失,繼續尋找它、觀察它、享受它,那些光,循環往復、生生不息……

(2)呼吸法

意念太多,有時候我會選擇呼吸法。從頭頂開始,額頭、太陽穴、眼睛、鼻子、嘴巴、喉嚨、肩膀、雙手、胸部、腹部,每個部位10次緩慢深長的呼吸,每次呼或吸的時候數數,如果忘記了,就從頭再數,數到10,換一個部位。

有很多想法出來,我就把它像行李一樣打包,輕輕放到一邊,像機場行李帶一樣,讓它滑行向前,直到看不見它,告訴它,我現在正在做更重要的事情,等會我再來照顧你。

這樣呼吸一遍,大概需要10分鐘,如果時間有限,來一次這樣的呼吸旅行,再次睜開眼睛,感覺心明心亮,舒適清爽。

(3)意念法

有時候打坐時,閉上眼睛,我會想像,有一個「我」,在我額頭前方不遠處,與之連接的一道平坦不寬的橋,兩邊沒有欄杆,橋下看不清有什麼,但是感覺很安全,沒有任何危險。

跟隨著我的深長的呼吸,我的意念到達前方的「我」心裡,那個「我」,有時是坐在一條大河邊,有時是森林裡,他會接收我的信息、呼吸、煩惱、快樂,沒有任何表示。

會有很多意念想法跟著我,走在那條「橋」上,我會把它們溫柔地「趕」下橋,它們就化為無形,飄走消失。任何意念想法,只要離開那座「橋」,都氣化消失不見。

我就跟隨一次次呼吸,看著那個坐在河邊的小小的我,就看著,不對話不打擾,重複呼吸,平靜安然。

8、平靜放鬆後,試著清空頭腦裡的任何想法,將所有的意識,都集中在一呼一吸中,如果能看著前方的亮光,不管是圓的方的,一個點還是一片光,都可以,如果沒有,也沒關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只關注自己的一呼一吸,清空所有的意識。

9、慢慢回到現實。

也許這時,你會感覺腳發脹發麻,那就放開雙腿,放鬆一下,順便關注房間環境、外部聲音、想像房間環境,慢慢讓自己的意識回到現實中。

緩緩睜開眼睛,適應光線;如果不想,那就繼續微閉眼睛,再坐一會。

以上是我打坐過程中的個人體驗,我想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想法,但是不管怎樣,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有效清除心中的想法,專注呼吸10-30分鐘。

達到這樣的專注,需要很多的練習和耐心,尤其是要每天練習,一個月、三個月後,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如果,你說要帶孩子、要忙碌工作、要出差,根本沒有專門的時間,但也沒關係,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做冥想練習。

中午午休前、晚上睡覺前、等待開會的間隙、坐車途中,都可以,時間長短不限。

閉上眼睛,感受身體哪個部分最疲累,頸部、眼睛、腰……?

再與之對話,一般我第一個對話的是自己的大腦,「這一上午/這一天,你辛苦了,你每時每刻都在維持著我的身體正常運轉,發出各種指令,讓我的生活工作正常進行,你辛苦了,現在,你可以暫時休息,你辛苦了,謝謝你!

接著是眼睛,「你辛苦了,我無時無刻不在用你,看電腦看手機,看路看周圍的人看風景,你辛苦了,現在,你好好休息,把眼睛縮回到眼眶當中,感受有一股甘泉滋潤,你好好休息,辛苦了,謝謝你。」

然後是鼻子。「你幫我吸進充足的氧氣,吸進陽光、能量,呼出二氧化碳,呼出身體裡濁氣、負能量。你還要負責嗅覺,嗅出香味,讓我享受;嗅出臭味,讓我免除危險,你辛苦了,謝謝你。」

嘴巴:「你辛苦了,首先你每天幫我輸入能量,還要說話表達,可能還要說一些不想說的話,你辛苦了,謝謝你!」

以此類推,如果時間有限,大腦與眼睛以後,就與感覺最疲累的部位對話,整個過程3-5分鐘足夠了,如果有要事,可以隨時睜開眼睛,融入現實。

不要小看這短短的三五分鐘,長期持續進行,你會感覺心情輕鬆,更有力量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光照、刻意運動

人們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會感到心情舒暢、精力 充沛、睡眠減少。反之,遇到細雨連綿的陰霾天氣則會情緒低沉 鬱鬱寡歡,這是正常現象,也是我們的「松果體」在起作用。

如果很多天沒有看到太陽,可以用光照額頭正中間,或者做類似磕頭的動作,跪在地面上,臀部坐在雙腳上,頭伏在地上,慢慢將雙腿抬起,以頭部為支點,在地面上滾動,來回運動,按摩額頭。

與之對話

每天:老朋友你好,今天你又辛苦了,謝謝你,一直照顧我,關心我,讓我的一切都歸於平靜,現在我們一起休息,明天,我們一起互相扶持、互相幫助,去努力去奮鬥。

陰雨天松果體,我知道你不舒服,我知道你沒有看到陽光,沒關係,讓我們一起來面對,馬上就會看到太陽了,未來一定會來的。

如果松果體被調動起來,它會釋放我們的情緒,會把我們內心的情緒調動起來。

如果我們學會充分與自己的意識對話,充分調動起松果體的作用,努力使杏仁核變小,海馬體、腦橋變大,那麼我們的學習會越來越輕鬆,我們的情緒會越來越舒服,我們的抗壓能力會越來越強大,生活越來越有規律,對時間的管理和掌控越來越合理。

如果,你能把冥想打坐,隨時隨地融入自己的生活,我相信,你一定會變得更加自信、更加篤定、更加踏實,你的心情也會變得舒暢、輕鬆、自然起來。

相關焦點

  • 初學者冥想打坐入門:打坐什麼姿勢最好,冥想又是在想什麼?
    今天有人問我初學者沒有任何基礎,想要冥想打坐怎麼辦?最好的姿勢是什麼?有沒有什麼注意事項,如何入門,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這個問題。現在對冥想感興趣的人是越來越多,特別是前幾年泰國的幾個小朋友被困在了巖洞裡面出不來,當找到他們的時候,據他們自己說在巖洞裡通過冥想和打坐來調節情緒,減少消耗,幫助他們度過了難關。其實現在的狀況也非常適合用冥想,打坐來調節自已,安撫自己浮躁不安的情緒,讓自己心安、穩定,能夠安下心來穩住就是勝利。
  • 打坐冥想成為西方社會新寵
    越來越多的醫學中心也開始教導病患打坐冥想以減輕疼痛和壓力。在各診所和醫院,各式的冥想課程有二百多種,多數都是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心像、一個聲音或者自己的呼吸上。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但是這種做法的確起作用。
  • 為什麼頂級網際網路公司要給員工培訓打坐冥想?
    谷歌的打坐冥想——尋找內在自我課堂臉書、領英、思科、推特等著名矽谷企業,也都對冥想興趣濃厚。其實,早在五千年前的黃帝時代,我們就有了靜坐養生法。靜坐不但可增長功力及養生療疾,還可以開悟增智,頓悟宇宙人生大道,了悟萬物的「空性」。故顯教、密教及道家、儒家、瑜伽術對打坐都很重視。
  • 每天打坐冥想,一個月後,我的世界變了
    後來在不斷學習和讀書的過程中,在我原本是想解決別的困惑的時候,《樂活冥想》這本書就出現了,這使我對冥想有了更深一步的認知。儘管如此,我打坐的時間依然很短暫,當然也無法形成每天的必修課。再後來又學習身心靈成長的一些課程,更多的是了解各種情緒,各種內心的批判,逐漸引導在親密關係中,在人際交往中,出現的種種反彈行為,也試圖更深刻的去看到自己發脾氣、嫉妒、生氣、逃避、恐懼等等情緒背後的成因。
  • 為什麼頂級科技公司熱愛打坐冥想?
    臉書、領英、思科、推特等著名矽谷企業,也都對冥想興趣濃厚。 靜坐冥想為何能徵服以高科技含量著稱的美國 IT 行業? 與時俱進的新印度教 冥想打坐的方法,最早起源於古印度的婆羅門教和耆那教。它在東方傳播,影響了佛教的禪定修行方法。
  • 最實用的打坐入門心法,輕鬆進入冥想狀態!
    學習打坐冥想,傳統古法養生。在古裝劇裡,我們經常看到武功高手打坐,他們無論休息還是練功,就連療傷都要打坐……我們現代人或許成不了上天入地的得道高人,但是學習一下打坐用做冥想之用也是極好的,那麼打坐有什麼要點呢?且聽子曰一一道來:
  • 現在是禪修時間 找一個寧靜的地方打坐、冥想
    選擇一個寧靜沒有打擾的地方,打坐、冥想或是隨禪師早課、修行,為的是在這個喧鬧的城市外,找到自己內心的聲音。  這個暑期,禪修跳出原有的「小眾」修行概念,轉變成各公司高管、小白領「休閒」選擇中的時髦話題。不少旅行社開始設計禪修旅遊線路,讓更多的人走進禪寺,體驗禪修旅行的妙處。
  • 冥想是有益身心健康的,有益於生活幸福,事業創造的
    一般普通人,最開始知道冥想,大約是認為佛教和道教的「打坐」,就是冥想。打坐是一種內在修行的方式,比冥想高深,在此不說。從某種視角來說,一般性質的打坐叫做冥想,也無不可。所以,什麼是冥想,就是可以以打坐的方式坐著,也可以像平時那樣的坐著,然後是呼吸的調整,情緒的平復,將思想念頭集中起來,不散亂。
  • 什麼才是正確的冥想打坐姿勢?一定要雙蓮花坐嗎?
    說說關於瑜伽冥想時的姿勢。提到冥想打坐,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蓮花坐、雙盤。當然這沒有錯,蓮花座和雙盤是公認的冥想打坐時的最佳姿勢。但是有個前提,你可以很輕鬆的盤上蓮花坐,並且能夠保持相對較長的一段時間。
  • 金剛智慧‖冥想系列課程-廣州開課咯!!
    平時,我們總是被各類郵件、信息、電話、約會……打擾,就算是一個人待著,頭腦也很難達到完全放鬆的狀態。面對外界變動與內部管理的雙重壓力,如何讓內心平靜,以冷靜的觀察來應對各種狀況,成為事業成功與身心健康的重要課題。在這樣的情況下,愈來愈多企業人士開始打坐冥想。
  • 松果體呼吸冥想課開啟生命潛能
    在此次打坐冥想的松果體課程中,有許多內觀的方法都能夠刺激到我們的基因,使基因在大腦中獲得表達,從而緩解生理和心理的壓力,增強人體的免疫機能。 提高專注力、迸發靈感 來自生活的種種壓力,讓我們身心疲憊,不能專注熱情地完成工作。大腦也好似淤賭了一般,沒有靈感。
  • 高人揭秘,打坐的奧秘!附:打坐入定的秘訣!
    ,可以使人延年益壽,但打坐不是靈丹妙藥,不是說你一坐就包治百病,而是要養成一種生活習慣,堅持長久後,你的身心就會得到最大程度的修復和調養。  打坐最重要的是打開我們的心智,融入自然的過程,形成一種生活習慣,每天打坐的時候,要儘量放下心來,不要去想日常的瑣事,你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有哪些東西做得不夠?需要怎麼去改進?一旦放下了,什麼都不想,但往往結果卻恰恰相反,機體的智慧大門豁然打開,你過後反倒可以把很多事情想得很透徹。
  • 高人揭秘,打坐的奧秘!
    打坐融入自然,可以使人延年益壽,但打坐不是靈丹妙藥,不是說你一坐就包治百病,而是要養成一種生活習慣,堅持長久後,你的身心就會得到最大程度的修復和調養。打坐最好每天不少於2次,時間最好達到1小時以上。可以早上坐,也可以晚上坐,也可以中午坐。
  • 關於對冥想的誤解,你中了幾招?堅持冥想能帶來什麼?
    關於對冥想的誤解,你中了幾招?堅持冥想能帶來什麼?提到冥想,我想很多人還可能存在一定的誤解甚至是偏見。關於對冥想的誤解,你中了幾招呢?生活中隨機問了幾個朋友,「你們眼中的冥想是什麼?」有這樣幾種回答:「很玄的東西,有點宗教的意味,不太理解。」
  • 北美知名冥想大師:首次公開國際頂尖冥想體系
    在一線城市漂泊闖蕩,也許是為了能讓孩子上一所好學校,也許是為了讓銀行存款更接近「城市人的身份」,也許是……你每天應酬拉業績,一周七天往不同城市飛,把酒店當家,把酒當成飯……你有一萬次辭掉工作的衝動,但你明白失去工作就斷了活路,你不敢停下來。社會競爭,職場競爭,上有老小有小……籠罩著你,讓你不敢停歇。
  • 打坐的效果真的很神奇
    打坐禪定可以使腦部多巴胺分泌增加,可以增加腦部皮層的厚度,可以使人更加專注,可以重塑腦部結構,提升智力水平,優化腦部結構,延緩衰老,甚至可以美容。這些是科學家的研究,而且是歐洲美國的科學家研究成果都有。其實,這些事情,在中國對於打坐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只不過我們的主流精英喜歡把打坐冠與封建糟粕的大帽子。
  • 打坐吧!
    >,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消除生活中生起的煩惱,去除主觀性的迷惑,是防治疾病、增進健康、修養身心的最佳方法。據了解,作為對照組,則是十位健康的大學生志願者,他們年齡在二十至二十二歲之間,此前從未嘗試過打坐或者冥想,僅僅在一個禮拜前接受過簡單的冥想訓練。兩組人員都被要求完全放鬆地進行關於慈悲憐憫內容的冥想,冥想者只需要產生類似的感覺,而並不需要在大腦中描繪具體事物。
  • 冥想對思維方式的影響
    「生活中誰沒有點不順心的事兒呢?過去就好了。」說起來容易,能想通真難。 我們因為焦躁、煩惱,注意力無法聚焦,精力渙散疲於應付的同時,冥想者們卻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生活狀態。
  • 療愈系極簡禪意酒店設計,在這裡適合打坐、冥想和放空……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個酒店,正是這樣的一種存在。舍shě·舍shè——舍 ,讓 旅 途 更 舒 適 隨 心這是一個專為崇尚斷舍離的年輕人策劃的品牌,這是一家帶著日式禪意的極簡風酒店,這是一處能讓你忘卻煩惱、和心靈對話的地方,酒店空間突破傳統設計,演變為一個能打坐冥想、釋放自我的精神場所,酒店不再單只是酒店,能帶給你輕鬆的體驗和心靈的淨化
  • 打坐,你無法想像的神奇
    有朋友反映說這篇文章很好,再發一次,希望能幫到大家,因為施琰博本人也在一直在持續打坐! 打坐又稱靜坐(西方又稱冥想),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消除生活中生起的煩惱,去除主觀性的迷惑,是防治疾病、增進健康、修養身心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