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智微李陽:5G大連接時代需要化繁為簡,與時俱進的智能射頻前端

2020-12-23 愛集微APP

集微網消息(文/Oliver),10月29日,第十五屆「中國芯」集成電路產業促進大會的5G通信晶片論壇上,慧智微創始人兼CEO李陽以《可重構射頻前端 助力5G大連接時代》為主題,剖析了5G浪潮下國產射頻前端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以往通信技術的進步是不斷優化人與人的連接,但5G是面向物與物的連接,實現萬物互聯。」李陽強調,「隨著通信技術推動應用升級,我們的目標已經從解決手機通話的問題,轉變至實現各種事物之間的廣泛互聯。」

射頻前端的機遇

李陽指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一定是基於無線連接的,而射頻前端則是無線連接的構建者。

射頻前端(RF Front-end, RFFE)是天線之後、收發機之前的模塊,一般包含功率放大器、濾波器、射頻開關、低噪聲放大器。因為位置通信系統的最前端,所以通常被稱為「射頻前端」。李陽表示,射頻前端有三個主要功能,即處理信號的衰減、處理幹擾以及處理多路。

5G大連接時代的到來將為射頻前端市場帶來巨大的增長機遇,包括數量上的快速增長和每終端平均售價的提升。

據Mobile Expert預測,2020年4G移動終端出貨量為13億部,5G移動終端則達到2億部。而2025年以後,5G終端的年出貨量將超過4G終端,達到10億部。

李陽表示,5G終端中射頻前端模塊的數量會越變越多,這主要是5G射頻前端要處理更多的場景(包括向後兼容4G等網絡),同時要支持多天線MIMO帶來的複雜性增加。因此,每個終端的射頻前端模塊總的售價也將快速提升。

除此之外,地緣政治的變化也帶來了國產化機遇。李陽認為,這對已經發生的射頻前端產業轉移是一劑很好的催化劑。

射頻前端的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機遇總是伴隨著挑戰。李陽表示,5G時代射頻前端當前直接面臨三大挑戰,一是性能要有大的提升,二是要高集成模組化,三是產品需要成套方案。

這些挑戰的背後是應用場景多樣化帶來的複雜性快速上升,導致性能下降,成本上升,尺寸變大。5G大連接時代,需要更好的「化繁為簡」智能射頻前端從而解決「複雜性問題」。

同時,由於5G大連接時代應用不僅僅是手機,還有智慧城市等萬物互聯的應用場景。手機的技術升級很多是通過手機更換實現的,而在萬物互聯的場景下,設備不再是使用2-3年就替換,而需要使用5-8年,這期間技術標準的演進,希望能夠無線升級這些設備來實現。因此, 5G大連接時代,需要更好的「與時俱進」智能射頻前端來解決「技術升級問題 」。

實現 「化繁為簡,與時俱進」的射頻前端是5G大連接下的根本挑戰,也是技術發展的趨勢方向。

行業洗牌

5G帶來的增長機遇和技術挑戰會加速射頻前端行業的洗牌。

目前,射頻前端市場超過130億美元,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都被國際廠商長期佔據。李陽表示,國內廠商要打破現有格局、在行業洗牌中生存發展,尚有三大關卡要過,包括技術性能關、成本關和專利關。

李陽解釋道:「砷化鎵和絕緣矽均屬於特色工藝,其固有的特點決定好的技術需要經驗積累和長期投入。基於對國際廠商的技術跟隨和仿製,受限於國內技術團隊規模和技術經驗積累時間,較難做到同時同質地推出新一代產品支撐客戶4G到5G的產品升級需求。能否通過技術性能關對於國內廠商十分重要。」

在成本方面,李陽指出,國際廠商如果能把運營成本控制在20%以下,通過降價策略將毛利控制在30%以內,依然能夠保持 10%的淨利,這將使得國內廠商無利可圖。「規模和品牌對於這個行業十分重要,規模能直接導致特色工藝的成本相差20%,品牌則能導致售價低15%。因此,國內廠商還需要過成本這一關。」李陽如是說。

最後是專利關,由於國際大廠幾乎都有二十年以上的基礎專利(尤其特色工藝)積累,數量多達數千項。而且目前工藝和技術很多都是細節優化,技術、架構和拓撲上沒有根本上的改變,較難避開已有專利。所以,國內廠商還要思考如何通過專利關。

李陽還強調,雖然國產化的大趨勢給了國內廠商更多的試錯機會,但5G時代的「三關」將更加難以通過。

既然現有技術路線很難追趕和超越,那麼一條新的路線或將幫助國內射頻前端行業找到新的發展路徑。

走自己的路

慧智微開闢的新技術路徑叫射頻前端可重構技術,通過近十年的自主創新和技術積累,慧智微目前已在全球率先實現技術突破及規模商用,累計可重構射頻前端晶片出貨超2億顆。

李陽指出,以往是通過提升器件的性能來應對各種各樣的通訊場景,其難度隨著應用場景越來越複雜而變得越來越高。因此,慧智微射頻前端可重構技術的新思路是對場景進行優化,用軟體的方式來定義硬體,比如這個硬體同一時間只覆蓋一個頻段,一個制式或一個運營商,而不需要優化同時優化不採用的場景性能。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獲得更低的成本和更小的尺寸,同時能對性能進行優化和對功能進行升級,做到化繁為簡,與時俱進。

通過架構創新,慧智微有效突破了「三大關卡」,李陽表示:「通過對特定場景的專門優化,能實現更優性能,以此來突破技術性能關;另外,可重構射頻前端的鏈路復用能根本性降低成本,在採購量不大時已有成本優勢,因此亦能突破成本關;最後,由於可重構射頻前端是慧智微完全按照不同思路的通過技術架構和工藝使用創新而來,公司掌握大量基礎專利,以架構的大轉變突破專利關。」

近日,慧智微的全集成5G 新頻段射頻前端n77/79雙頻集成收發模組(L-PAMiF)S55255獲得了2020「中國芯」評選的「年度重大創新突破產品」獎。該L-PAMiF產品蓋了全部5G新頻段(n77/78/79, 3.4GHz~4.2GHz;4.4GHz~5GHz),實現了業界最高集成度的模組化(集成PA、LNA、開關、濾波器、SRS開關), 做到了和國際廠商同時同質推出。

S55255和其他慧智微的5G產品共同組成7顆物料的完整成套解決方案,支持客戶順利推出5G系列產品。

難而對的事

關於開闢新技術路徑的初衷,李陽告訴集微網:「我們並不是為了差異化而差異化。實際上跟隨策略或後發策略往往是更容易看到優勢的選擇,因為可以減少研發的投入,可以快速推出產品,客戶接受程度也更高。但射頻前端不是一個小的利基市場,國際大廠有巨大的利益存在,他們已經策略性的用先發優勢建立了 『三關』堵住了跟隨的道路,後發而至的是一片焦土戈壁。因此,我們不得不採用全新的架構技術來實現發展和超越。」

展望可重構射頻前端的未來,李陽表示:「軟體定義或可重構正逐漸成為行業的趨勢,目前已有一些國際大廠做了類似的可重構產品,未來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廠商進入這個領域,我們對此持開放和歡迎態度。可重構射頻前端架構的潛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慧智微希望與國際、國內射頻公司一起合作共贏,推動該技術路線的發展。」

最後,在被記者問到「走自己的路最困難的是什麼」時, 李陽表示: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幾十年來,射頻前端行業的每一代頭部公司都是通過技術創新發展起來的,而創新最難的是堅持。堅持是很不容易的,是放下身段、咬緊牙關,單膝跪地、雙手沾泥,反覆接受著技術、產品、客戶的磨礪,一步一步向上挪。慧智微將繼續在這條艱難但正確的道路上堅持前行。慧智微能堅持下來,要感謝團隊、投資人和客戶持續的耐心、信任和支持。」

(校對/範蓉)

相關焦點

  • 搶佔國內射頻前端主序市場,「慧智微」的打法是推可重構射頻前端...
    「中國射頻前端市場正處在20年一遇的行業變革期」。這是慧智微CEO李陽給出的判斷。李陽做這個判斷的當下,中國射頻前端行業已有大約15年的產業歷史,本土射頻前端廠商仍在努力搶佔市場份額。
  • 慧智微李陽:手機供應商給國產射頻晶片多一些支持
    廣州慧智微電子有限公司CEO李陽集微網消息(記者 樂川),7月19日,2019集微半導體峰會在廈門海滄舉行,在下午舉行的《5G國產射頻晶片的挑戰和機遇》圓桌討論環節上,廣州慧智微電子有限公司CEO李陽表示,慧智微是全球第一家可重構多頻多模射頻前端技術並量產的晶片公司
  • 慧智微4G可重構射頻前端晶片榮獲「最佳市場表現獎」
    慧智微電子成立於 2011 年,是領先的高性能微波射頻前端晶片提供商,致力於通過軟體定義的射頻晶片使能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慧智微電子秉承「慧聚創新,智享無線」的理念,通過自主創新,研發出有基礎專利的射頻前端可重構技術,在全球率先實現技術突破及規模商用,使射頻前端器件可以通過軟體配置實現不同頻段、模式、制式和場景下的復用,取得性能、成本、尺寸多方面優化,幫助客戶化繁為簡、與時俱進。
  • ...第十二期筆記:5G時代需要怎樣的射頻前端解決方案?慧智微提供新解
    對此原因,彭洋洋將射頻前端比喻成信號的高速公路,如果2G時這一「公路」是羊腸小道的話,到4G時代可能就變成了「鄉道」或者是「省道」,而到5G則變成高速「國道」。並且在5G到來後,終端還必須兼容此前的2/3/4G車道,這就需要同時建幾條「高速公路」。與此對應,5G需要更多的射頻前端來把高速公路給建起來。因此,隨著協議演進,總會出現更多新的射頻通路需求。
  • 慧智微5G射頻前端整體方案,助力5G手機批量生產
    Agi5G™射頻前端解決方案的推出,使慧智微與另一家美國公司,成為僅有的兩家能夠提供n77/n79雙頻L-PAMiF的射頻前端供應商,共同為手機終端廠商賦能。慧智微在2017年即投入5G射頻前端模組的技術預研,開展大帶寬、高頻率、高效率PA、快速切換開關的技術研究,並在兩年之後,正式實現Agi5G™套片的量產,滿足了行業內對關鍵晶片的需求。
  • 5G手機需要怎樣的射頻前端
    2020年開啟的5G商用時代,對手機等終端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射頻器件的成本與所需數量雙提升。這種變化的直接結果就是射頻前端模塊化的程度不斷提高。作為手機通信系統的核心組件,射頻前端的性能直接決定了移動終端可以支持的通信模式,以及接收信號強度、通話穩定性、發射功率等重要性能指標,進而影響終端用戶的通信質量。
  • 從國產替代到齊頭並進,慧智微5G產品斬獲「年度重大創新突破產品」獎
    隨著通信技術演進到5G時代,頻率提升、頻寬增加已經是顯而易見的趨勢,使得射頻器件重要性愈發凸顯。從市場規模來看,一方面,全球5G網絡新增30餘個頻段,新增頻段帶來增量射頻需求,導致單個終端中射頻前端晶片的數量不斷上升,單部手機射頻價值量大幅擴張。統計數據顯示,4G高端旗艦機型射頻價值量為28美金,5G旗艦機型價值量增加至40美金。
  • 「慧產品」小尋Y1兒童智能手錶:高性能新選擇
    500萬高清像素,82°大廣角,隨時隨地視頻通話,大廣角攝像頭把孩子所處環境看得更清楚,拍得更全面,外出更放心。內置AI英語教學系統,口語隨時練,糾正發音,精準打分,對孩子的興趣和年齡量身定製,及時查漏補缺,進行針對性學習。
  • 射頻前端晶片中最靚的崽兒,慧智微電子2021屆校園招聘啟動!
    廣州慧智微電子是領先的高性能微波射頻前端晶片提供商,致力於通過軟體定義的射頻晶片使能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廣州慧智微電子秉承「慧聚創新,智享無線」的理念,通過自主創新,研發出有基礎專利的射頻前端可重構技術,在全球率先實現技術突破及規模商用,使射頻前端器件可以通過軟體配置實現不同頻段、模式、制式和場景下的復用,取得性能、成本、尺寸多方面優化,幫助客戶化繁為簡、與時俱進。
  • 誰是5G射頻前端模塊的下一個風向標?
    那時,射頻前端集成度取決於設計和性價比,在這種情況下,射頻前端以分立和模塊這兩種方式存在於市場中,出於空間的考慮,4G時代的高端手機往往會採用射頻前端模塊。vjwEETC-電子工程專輯同樣來自Yole Development的數據顯示,分立器件與射頻模組共享整個射頻前端市場。2018年射頻模組市場規模達到105億美元,約佔射頻前端市場總容量的70%。
  • 5G產業鏈專題報告:射頻前端行業趨勢與格局解析
    (3) NSA 的終端雙連接需要 LTE 和 NR 兩種無線接入技術,而在 SA 情況下只需要 NR 無線接入技術。5G 三大場景定義萬物互聯時代: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海量物 聯網(mMTCL)、高可靠低時延(uRLLC)。
  • 5G 射頻前端的革新:從集成模塊到自屏蔽技術
    5G 智慧型手機的發展也為半導體產業帶來了新一輪的技術變革。眾所周知,5G 時代下,行動裝置能夠使用的頻段逐漸增多,這也意味著需要增加更多的射頻元件。射頻前端器件的數量增加導致手機內 PCB 空間緊張,工藝難度提升,這也導致射頻前端的複雜性呈指數增長。
  • 【觀點】中美貿易衝突下 國產射頻晶片的挑戰和機遇在哪;貿易保護...
    李陽表示,5G時代射頻前端晶片集成度越來越高,各類晶片數量需求也大幅提升。這是行業的分工,需要各司其職,同時AI也是業界又一次從無製造到輕設計的轉變。未來AI在不同應用領域落地需要構建生態化,而智能家居和可穿戴產品將率先落地,最難的則是智能駕駛。
  • 中移動大會:Qorvo首談5G核心頻段n41的射頻前端模塊
    中移動大會:Qorvo首談5G核心頻段n41的射頻前端模塊
  • 南京捷希科技有限公司在5G射頻前端的探索與測試介紹
    據悉,捷希主要圍繞著通訊的主設備以及終端,為設備廠商的射頻前端提供一些自動化的射頻測試解決方案以及性能驗證解決方案。南京捷希研發中心研發總監王成勇在會上詳細介紹了南京捷希科技有限公司在5G射頻前端的探索與測試。
  • 「領導力的關鍵是化繁為簡」
    化繁為簡——領導力本質是影響力,影響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人更容易理解你的想法,更容易接受你的表達。我再和你分享一條底層思維:化繁為簡。因為領導力的本質是一種影響力,當你想要影響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更容易理解你的想法,更容易接受你的表達。比如,你想融資,需要影響投資人。你可以和投資人講,你想做一家偉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你想做一個平臺。但這樣的說法,雖然聽起來很豪邁,卻並不能讓投資人理解你想做什麼。
  • 5G預商用,哪些射頻器件廠商先行一步?
    導語:5G時代逼近,對信號的傳輸有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核心部件的射頻晶片,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內射頻器件企業的科技水平相對來說,還處於落後追趕狀態。
  • 【IPO】從PAMiD看射頻前端模塊化的演進與未來;
    模塊化的演進眾所周知,射頻前端作為所有通信設備的核心,包括射頻功放、濾波器(雙工器)、射頻開關、射頻低噪放、天線調諧、包絡跟蹤等,決定了通信質量、信號功率、信號帶寬、網絡連接速度等。縱觀智慧型手機中射頻前端的發展歷程,其集成度和價值量也成倍增加。
  • 慧智微電子彭洋洋博士:5G可重構射頻前端技術創新與應用|直播預告
    射頻前端模塊是連接通信收發晶片和天線的必經之路,其性能直接決定著移動終端設備可以支持的通信模式、信號強度、通信穩定性等重要性能指標,是保證終端用戶通信體驗的重要保障。2020年是5G商用元年,未來5年,5G將迎來高速發展期。而據高通預測,到2025年全球5G終端將達到28億,市場空間巨大。
  • 眾安科技打通智能營銷閉環 讓用戶運營化繁為簡
    眾安以「保險新基建,數字新生態」為主題,與合作夥伴分享科技創新路上的所思所想和所為。在市場調研中,被問及2020年營銷工作的重心時,發現「數位化」已經成為了營銷人提及最多的一個詞。伴隨著2020年年初線下觸點停擺,更是成為了各個行業直面數位化嘗試的最有力推手。在8日的「數位化趨勢的保險科技新價值」專場,眾安圍繞保險場景,拉開了數位化營銷的全新圖景,也交出了數位化營銷的破局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