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當年曾去故宮內庫翻麻袋找寶貝,結果是……

2020-12-22 商學中人

詩曰: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今有某家孫媳婦,太和門前曬大奔。

這位前空姐、現豪門媳婦引發的故宮輿情,至今還在持續發酵,她背後的家族估計掐死她的心都有了。一方面,網友們深挖這位「露小寶LL」的背景家世、名表豪車、9萬每平的豪宅……另一方面,故宮此前各種各樣的管理漏洞也被翻出很多。

且說其中一件:2011年,一個小毛賊白天進故宮後找了個房間藏好,到晚上出來輕易就偷走了9件展品,然後輕易地翻圍牆便逃走了。一句話,故宮安保簡直形同虛設。

之後警方破了案子,故宮給警方送了一面錦旗,上面寫的是「撼祖國強盛,衛京都泰安」,這個「撼」字明明應為「捍衛」的「捍」,頓時惹來網友群嘲。一句話,故宮有關人員的文化修養讓人大跌眼鏡。

更過分的是,故宮的幾個負責人還嘴硬了幾天,辯稱「撼」字用在這裡也可以,直到拖不過去了才道歉承認錯誤。一句話,故宮有關人員的臉皮實在是夠厚的。

之後,2012年1月,原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一職,直到2019年4月退休,由原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接任。

在執掌故宮帥印的7年裡,單霽翔對故宮這個IP的品牌形象改變很大,故宮文創也做得非常成功,2018年的文創銷售額超過15億元。

但這次故宮奔馳撒歡兒事件,又給故宮的品牌形象蒙上了陰影。

很多網友提起故宮的管理漏洞時,擔心各種國寶受損,覺得前清留下來的珍本古籍會被盜或損壞。其實,別的不提,所謂故宮保存的書籍之類,其實沒多少真稱得上國寶的。

這不是我說的,是魯迅先生說的。當年魯迅先生在北洋政府教育部裡做事,曾奉命去故宮搜羅寶物,當時盛傳故宮倉庫8000個麻袋裡有很多寶貝。

我們看看他是如何描述的:

「即日搬了二十個到西花廳,我們倆在塵埃中看寶貝,大抵是賀表,黃綾封,要說好是也可以說好的,但太多了,倒覺得不希奇。還有奏章,小刑名案子居多,文字是半滿半漢,只有幾個是也特別的,但滿眼都是了,也覺得討厭。」

「殿試卷是一本也沒有;另有幾箱,原在教育部,不過都是二三甲的卷子,聽說名次高一點的在清朝便已被人偷去了,何況乎狀元。至於宋版書呢,有是有的,或則破爛的半本,或是撕破的幾張。也有清初的黃榜,也有實錄的稿本。朝鮮的賀正表,我記得也發見過一張。」

「殘餘的破紙裡,大約總不免有所謂東西留遺,但未必會有蜀刻和宋版,因為這正是大家所注意搜索的。現在好東西的層出不窮者,一,是因為闊人先前陸續偷去的東西,本不敢示人,現在卻得了可以發表的機會;二,是許多假造的古董,都掛了出於八千麻袋中的招牌而上市了。」

——也就是說,魯迅先生那時就非常清楚的知道,有價值的東西在清朝就被偷得差不多了。後來,主事者又調集更多人手,大規模地搜撿過,這還是北洋軍閥時期。再到國民政府又一番檢點,不要幻想還留有什麼寶貝了。當然,有些東西那時不覺得是寶貝,現在大概也算是難得的文物了。

最後,還是用魯迅先生的話結尾吧:

中國公共的東西,實在不容易保存。如果當局者是外行,他便將東西糟完,倘是內行,他便將東西偷完。而其實也並不單是對於書籍或古董。

相關焦點

  • 魯迅在教育部工作真相是這樣
    魯迅的工作,從他的日記來看:參加臨時教育會議及各種研究會,夏期美術講演會主講;參與京師圖書館、通俗圖書館、歷史博物館的籌建,調查故宮清廷大內檔案;組織協調讀音統一會,舉辦兒童藝術展覽會,協辦專門以上學校成績展覽會……。剛到北京教育部時,「枯坐終日,極無聊賴」。當時的官僚還帶著前清衙門的習氣,看報紙,打麻將,喝大茶,閒聊天。魯迅很不適應這樣的環境。
  • 先生當年風度——緬懷百年國士沈兼士先生
    原國家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曾專程兩次前往漢陰三沈紀念館參觀考察時強調:「『三沈』都與故宮有很深淵源,沈兼士先生更是故宮博物院元老級功臣。」值得一提的是,1921年沈兼士得知清代內閣大庫檔案被時人視為無用之物已售於紙商製作還魂紙用後,立即爭取教育部支持,將殘存的1506麻袋大庫檔案劃歸北京大學,並主持成立檔案整理委員會進行整理
  • 程小瑩:魯迅先生在我的青春
    許多年,總是要尋覓魯迅的蹤跡,像歇歇就要回到一所學堂,回到一個家,想起先生帶我去見識人生的那個遙遠的黃昏……這就是我心目中青春的魯迅。 青春是我讀書的光陰。青春是我長見識的辰光。青春有我的魯迅先生。青春期的日子裡,總也繞不開魯迅。我有個親戚也在大陸新村,是27號。
  • 敗走臺灣,蔣介石帶走的8千麻袋破紙是啥?為何被稱為無價國寶
    1949年,蔣政府徹底失敗,不得已帶著人馬逃去了臺灣。但是,當時蔣介石雖然一心想要反攻大陸,但也留了不少小心眼,比如我國值錢的東西都被他打包帶走了。在他帶走的若干寶貝當中,有一樣東西比較特別,那就是被當時人們視為「廢紙」的明清檔案。
  • 這裡保留著醫學生魯迅的聽課座位:在仙臺尋蹤魯迅和藤野先生
    在仙臺,他曾留下了許多回憶,並據此寫出了著名的散文《藤野先生》。仙臺醫專的階梯教室,當年魯迅就坐在這個座位上聽課學習尋訪仙臺魯迅先生故居仙臺市位於日本本州島,處於七北川和廣瀨川之間,近仙臺灣,是日本本州東北地區最大的經濟和文化中心,是宮城縣的首府所在地。
  • 日本大學研究發現藤野先生曾細改魯迅課堂筆記
    日本大學研究發現藤野先生曾細改魯迅課堂筆記  因為魯迅的一篇文章,藤野先生的名字在中國家喻戶曉。日本東北大學魯迅研究課題組15日透露,對魯迅在日本仙臺醫學專門學校留學期間時課堂筆記的分析顯示,他的老師藤野嚴九郎曾對筆記的日語用法作出了修改。
  • 魯迅的老師藤野先生:他是怎樣的人?他的人生結局如何?
    留學日本時的魯迅藤野1896年畢業後,先是留校擔任解剖學教授奈良坂之的助教,期間曾去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進修解剖學一年。魯迅當年上課的教室,現在是紀念館魯迅去世後,藤野先生應約寫了一篇題為《謹憶周樹人君》的回憶文章,發表在日本《文學案內》雜誌1937年3月號上。
  • 魯迅故裡景區——大文豪魯迅先生少年時生活、學習、工作過的地方
    魯迅故裡景區是紹興著名的歷史街區,是新臺門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也是大文豪魯迅先生少年時生活、學習、工作過的地方。1881年9月25日魯迅先生在這裡出生,一直生活到18歲去南京求學,之後回故鄉任教也基本上居住此地。這段街區不算長,卻很有江南水鄉古城的風貌。
  • 魯迅先生心中的五四青年
    魯迅先生當年對青年的願景實現了嗎?現在的社會承的起當年先生的吶喊嗎?而魯迅先生筆下的青年形象,其精神特徵大體上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犧牲者,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陳士成等。
  • 魯迅當年也被租房折磨過
    所以,租房的朋友還是要沉住氣,心態平和地去找房和租房。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陌生的外來人需要租房。外來人到一個新城市,長住的話也必須租房。房客和房東互不相識,其中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那麼到底房東佔優勢,還是房客佔優勢?在我們的既定想像中,肯定覺得房東有優勢,但其實真的不好說。應該說,雙方各有優勢,也各有劣勢。
  • 魯迅:藤野先生,我永志難忘,藤野:魯迅是誰?不記得了
    魯迅先生的考試成績不錯,就有人懷疑是老師將考試題目洩漏給他,他們的理由就是藤野先生曾經親筆修改過魯迅先生的課堂筆記,有可能在他的筆記本上做了什麼暗示。在當時的一些日本人看來,「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藤野先生肯定不屬於這一類的日本人。
  • 紹興是文明古城,也是魯迅先生的故居,魯迅故裡會發生怎樣的故事
    這是自己第二次去魯迅故裡,去了不知道又會給自己帶來怎樣的故事?魯迅故裡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佔地50公頃,是原汁原味體驗魯迅先生筆下人物,感悟魯迅先生從小生活的真實場景。由魯迅先生當年生活的故居、祖屋、三味書屋、百草園、周家新臺門、壽家臺門、土谷祠、風情園等等一系列古宅古蹟組成。是紹興保存最完好,最具水鄉古城風格、江南風情韻味的歷史街區。
  • 「理工男「魯迅先生
    (此說法最早出自著名地質學家黃汲清,他曾評價魯迅是「第一位撰寫講解中國地質文章的學者,《中國地質略論》和《中國礦產志》是中國地質工作史中開天闢地的第一章」。)比魯迅入行更晚的幾位先生如章鴻釗、丁文江、翁文灝、李四光等沿著魯迅的足跡留洋出海,他們最終沒改行,成為了這一領域的頂級學者,並成為中國地質科學的奠基人。
  • 魯迅先生的愛情:兩個人志同道合,才能走得長久
    說起魯迅,大家都是熟悉的,我們小時候,都學過他的文章,魯迅先生是一個有才華的人,當年他棄醫從文,毅然決然學文,一腔愛國熱血,用筆桿子,喚醒了很多的愛國人士,魯迅先生,對於那個時代的貢獻很多。這樣有成就的人,他的感情生活,一直也是我們關注的話題。
  • 北大校徽:當年為什麼要找魯迅設計?
    不過,魯迅畢竟還是文學家,也沒有很專業的設計產品,為什麼當年的北京大學會找到魯迅幫忙設計校徽,而不是找更專業的設計人員呢。這還要談到當年的北大改革。北京大學的前身是1898年建立的京師大學堂—中國近代正式設立的第一所新式大學。但是到後面北京大學的學生都是一些官老爺,這裡的老師也是在混吃等死,根本不把心思放在教學科研上面。
  • 魯迅先生曾這樣評價《西遊記》
    第一章:新臺門的人物:仕途坎坷的祖父原文:當然,讀者關心周福清坎坷的仕途,但更想了解他對魯迅的具體影響。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周作人就對錢玄同說過:「祖父是一個翰林,滑稽似豫才。」除此之外,周福清對魯迅的影響還有兩個方面:一、特立獨行,不巴結上司,不攀附權貴。
  • 沫若先生用4字罵魯迅,魯迅先生5字回敬,世人笑稱:這就是老郭了
    文/紀布魯迅先生一生罵人無數,其中,要說罵誰最狠?首當其衝的必然是郭沫若,一語雙關「才子加流氓」。老郭被罵實屬活該,誰讓他沒事兒去惹魯迅先生,污衊魯迅先生為資本主義前的封建餘孽。矛盾激化兩人就各自暗中較勁兒,之後的7、8年裡二人未曾見面,但針鋒相對一直也沒停息過。
  • 魯迅念念不忘的藤野先生,後來到底怎麼樣了?
    魯迅回信說是真名,然後說自己很想念藤野先生,曾經託日本的朋友打聽先生的近況,卻被告知十幾年前仙臺醫專被合併入東北帝國大學,縮減教授編制,藤野先生「辭職」,如今下落不明。很是可惜。藤野先生怎麼現在他又開始找藤野先生了?一來當然是更為思念。二來,更重要的是,他的狀態完全不一樣了。
  • 魯迅先生的外語水平究竟怎樣
    昨天說了魯迅先生的懂得日語,德語,也會一點俄語,英語。這幾門外語他能達到什麼水平呢?           首先說先生的日語水平。先生自1902年3月到日本留學,到1909年8月底回國,在日本一共待了7年5個月。順便說一句,曾看到一篇文章說魯迅先生是在1902年秋赴日,1909年6月返國。
  • 你心目中的魯迅先生是個什麼樣的人
    先前突然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特地在度娘上搜索了當年朱自清先生寫《匆匆》這篇散文時到底是何年?卻不料無意中發現了有篇帖子在討論魯迅先生是否是三流作家。今天暫且不討論魯迅先生到底是幾流作家,只想問問小夥伴們魯迅先生在你們心中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