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訊 下月起,我國公立醫院將開始實施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核心內容之一是醫生獎金分配。記者日前從湖州市中心醫院了解到,該院在兩年前率先進行績效工資改革,將醫生獎金與醫療收入脫鉤,一改以往按收分配、多收多得的逐利傾向,有效避免了大處方、濫檢查現象。
院長周國順介紹說,過去由於醫生收入與藥品收入、檢查收入掛鈎,造成開大處方、重複檢查等現象難以杜絕,既加重了病人負擔,也成為影響醫患關係的重要原因。為此,醫院從2007年起率先改革醫院的績效獎金分配製度。
該院以我省規定的醫療收費項目為衡量標準,針對全院臨床醫師親自操作的如門診、查房、手術等總共7081項醫療行為,逐項確定以非貨幣單位表示的獎金核算比率,根據醫師的工作量而不是收入量來確定醫生獎金,科室、個人的獎金和藥品收入、醫用材料無關。同時,護理人員的績效獎金根據護理工作量和護理時數進行考核。
少了經濟利益這一「枷鎖」,醫生看病時更能心無旁騖。該院腫瘤外科主任劉力偉醫生說,有了新的考核辦法,不該給病人用的醫用材料和藥品也就不用了。「只要把病人看好看滿意,吸引更多的病人前來看病,獎金也就會更高。」
新的績效考核制度,不但沒有減少醫生和醫院的收入,反而大大激發了醫務人員的積極性,醫院業務量和業務總收入也大幅提高。據統計,2008年業務總收入較上年增長了25.66%。今年1至10月同比又增長了20.45%。同時,由於大處方、濫檢查少了,病人滿意度也更高了,從兩年前的95%提高到了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