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北京出席全國性宗教團體負責人座談會,共慶新春佳節,並代表中共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宗教界人士和廣大信教群眾致以新春的祝福。
新修訂《宗教事務條例》自2018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宗教工作重大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標誌著宗教工作邁上了新臺階。
為了貫徹落實《條例》,國家宗教事務局下發了《宗教事務部分行政許可項目實施辦法》、《宗教臨時活動地點審批管理辦法》,指導各地統戰、宗教工作部門積極穩妥推進《條例》實施。研究制定《條例》配套規章和規範性文件,推動儘早出臺。同時,指導各地著手制定或修改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確保法制統一、政令一體。
加強做好新修訂《條例》宣傳解讀工作。指導各地把學習宣傳新修訂《條例》作為宗教工作系統「七五」普法重要任務,加大新修訂《條例》學習宣傳培訓工作力度,做到宗教工作「三支隊伍」全覆蓋。繼續開展「宗教政策法規學習月」活動,引導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正確認識國法與教規的關係,提高法治觀念,增強法律意識。
2018年10月29日,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在福建莆田開幕。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18年4月發表《中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實踐》白皮書。白皮書正文包括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權利的法律保障、宗教活動有序開展、宗教界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宗教關係積極健康五個部分,以大量數據全面客觀介紹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在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方面取得的重要進展。
白皮書指出,中國始終堅持從本國國情和宗教實際出發,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構建積極健康的宗教關係,維護宗教和睦與社會和諧,走出了一條依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促進宗教關係和諧、發揮宗教界積極作用的成功道路,進一步增強了處理宗教問題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把宗教工作納入國家治理體系,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不斷提高。信教公民與不信教公民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2018年11月28日至30日,中國基督教第十次代表會議在北京舉行。
中國伊斯蘭教協會於2018年5月18日在北京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憲法和法律法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清真寺」活動啟動儀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四地也同時啟動,並向全國伊斯蘭教界發出倡議:
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憲法和法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清真寺活動,努力把清真寺建設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愛國愛教優良傳統、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守法用法普法的和諧宗教活動場所。
這是為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的要求,聚焦伊斯蘭教中國化的歷史、現實和未來發展提出的有力舉措,是新時代中國伊斯蘭教界健康傳承、順應發展的自覺選擇,集中展示了中國伊斯蘭教愛國愛教傳統,將會更好引領廣大信教群眾聽黨話、跟黨走,必將產生廣泛而積極的影響。
來源:統戰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