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披露《查理周刊》封面選題會,片中多位人物已罹難

2020-12-14 澎湃新聞

紀錄片披露《查理周刊》封面選題會,片中多位人物已罹難

澎湃新聞記者 邢春燕

2015-01-11 17:32 來源:澎湃新聞

2006年2月,《查理周刊》的漫畫家和編輯們討論下一期雜誌的封面。(05:18)

        1月9日,兩名巴黎電影人將一個名為《查理周刊,遇襲之前》的短片上傳至《紐約時報》的網絡論壇。該短片記錄了《查理周刊》當期雜誌封面的出爐過程。

在2012年法國大選期間,《查理周刊》雜誌編輯、漫畫家史蒂芬·沙博尼耶朝著正在播放法國前總統薩科齊的電視畫面揮舞棒球棒。圖片來源:CNN

       1月7日,法國諷刺漫畫雜誌《查理周刊》在巴黎的總部遭到伊斯蘭極端分子襲擊,造成包括編輯和漫畫家在內的至少12人死亡,震驚全球。

       多年來,這家以言論自由著稱的諷刺雜誌已多次成為襲擊目標。該刊與穆斯林的恩仇起於2006年,當時該雜誌曾面臨重大威脅,警察曾出動保護該報記者及報社。

       事件起源於一幅名為「被白痴愛戴好痛苦」的諷刺漫畫,這幅漫畫作為當年2月8日的雜誌封面刊出。雜誌內頁還刊出了丹麥《日德蘭郵報》12幅引起爭議的宗教諷刺漫畫。雜誌一出,聳動的文辭在中東和多個城市掀起激烈爭議,《查理周刊》因此受到多個穆斯林組織的司法追究。

       遇襲事件發生後,2006年引發威脅事件的爭議雜誌也被舊事重提。1月9日,兩名巴黎電影人傑羅姆·蘭伯特(Jerôme Lambert )和菲利普·皮卡德(Philippe Picard)將一個名為《查理周刊,遇襲之前》的短片上傳至《紐約時報》的網絡論壇Op-Docs,蘭伯特和皮卡德曾為法國公共電視臺執導過20多部長篇紀錄片,該短片記錄了《查理周刊》當期雜誌封面的出爐過程。

2012年,漫畫家伯納德·福爾哈克(Bernard  Verlhac,筆名Tignous)正在創作一幅政治漫畫。福爾哈克在1月7日的襲擊中也不幸遇難。

       2006年2月的巴黎,《查理周刊》的編輯和漫畫家聚在位於總部大樓的編輯部裡,開會討論是否將關於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作為下期雜誌的封面。蘭伯特和皮卡德全程拍攝了這場具有歷史意義的會議,當時他們並不知道自己記錄了如此重要的一刻,雖然整個討論過程僅持續了5分鐘左右,但正如兩位電影人所說,編輯和漫畫家們相互合作、充滿創意和快樂的討論氛圍,讓他們驚嘆不已。

       視頻中一位主要人物是法國著名漫畫家Cabu(此為其筆名,全名Jean Cabut),他和視頻中的另兩名同事Tignous、Georges Wolinski不幸在此次襲擊中遇難。會議之初,編輯們就丹麥報紙刊登穆罕默德漫畫事件展開討論。2005年9月30日,丹麥最大報紙《日德蘭郵報》(Jyllands-Posten)刊登了12幅諷刺漫畫,受到伊斯蘭世界的強烈譴責,阿拉伯政府提出官方抗議,世界各地的抗議示威衝突造成200多人死亡。Cabu對丹麥漫畫家表示支持,此時他們已經決定在當年2月8日的雜誌上完整刊載這12幅漫畫。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主編、漫畫家和編輯們討論了封面的選題、漫畫呈現形式,使用的語言等,最終決定採用Cabu諷刺漫畫作為下期封面。「每個人都希望我們的頭版呈現一張巨大的穆罕默德頭像。」Cabu說。Cabu的同事、在這次襲擊中喪生的法國籍猶太裔漫畫家Wolinski則表示:「我們嘲笑一切,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不限主題……我在法國共產黨機關報《人道報》工作時,沒有人畫過喬治·馬歇(前法共總書記)或任何共產黨領導人,就是沒有人畫!在古巴,有很多漫畫家和諷刺性報紙。但是也沒有人敢畫卡斯楚的諷刺漫畫。」與會者一致認為,生活在法國是幸運的,「法國是天堂。」他們說。

       他們將「別碰我哥們兒」這句1980年代的反種族主義口號搖身一變,改成「別碰我的穆罕默德」,試圖從漫畫中表達「鬥爭不再針對種族主義」的意義。

       在最終的封面漫畫中,Cabu巧妙地隱藏了穆罕默德的臉和手,避免打破展露先知肖像的禁令,儘管如此,這幅漫畫仍然充滿挑釁意味。編輯們一致認為,這期封面反映了整個雜誌的內容和觀點,必將引發轟動。不出意外,該期《查理周刊》成為法國歷史上最受歡迎的雜誌之一。

在1月7日的恐襲案中,漫畫家 Cabu(左)和沙博尼耶(右),以及另外10人不幸遇難。        

       蘭伯特和皮卡德在發布短片的同時表示,他們為Cabu等漫畫家的遇難感到痛心。Cabu出生於1938年,在他們看來,Cabu除了是一名天才藝術家以外,還是一名「厲害」角色,他那聖女貞德的髮型和約翰·列儂式的圓框眼鏡實在是獨一無二,無可效仿。Cabu曾是一名兒童節目主持人,「看上去笨笨的,卻善良又親切,我們都很喜歡他。」不過兩人也同時指出,Cabu喜歡挑釁和低級趣味,即一種法國式的、粗俗卻尖銳的政治性諷刺。《查理周刊》是他的大本營,在那裡他是絕對正確的,可以毫不妥協地對形形色色的機構和領導人表明立場,如各種政治家、銀行家、警察,甚至是先知。

       事實上,中國人對Cabu或許並不陌生,海天出版社曾在2000年出過他的三本旅行漫畫集《卡比遊中國》《卡比在美國》《卡比逛日本》。

《卡比遊中國》

       Cabu的畫筆下展示了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新舊更替的面貌,對比了在北京、上海和香港的生活,也記錄下大城市的眾生相:擺早點攤的小販、高檔餐廳的女迎賓、幼兒園門口接孩子的老人、滿大街接打「大哥大」的路人……現在看來不失為一份生動的史料。

       Cabu所記錄的日本在時間上比中國更早些,當時歐洲人還懷有對日本空氣品質問題的恐懼,類似於如今的霾都。書中認為,初次到日本訪問的西方人面對一個勤勞而微笑的民族不同尋常的表演,很容易陷入與日本的「蜜月」,因為這裡物質富庶,而且精神上體現的傳統都令人著迷。

       為了創作《卡比在美國》這本書,Cabu一共在美國旅行了5次,從維吉尼亞到加利福尼亞,從亞利桑那到紐約,他筆下的美國,是隨處可見的胖子、懷揣淘金夢的開拓者,以及沙漠中燈火輝煌的賭城。

漫畫家費利佩·奧諾爾(Philippe Honore,右二)和其他一些員工正在開會。1月7日,奧諾爾創作的一幅作品在《查理周刊》推特帳戶上發表,當時,他在襲擊中不幸遇難。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查理周刊

相關推薦

評論(59)

相關焦點

  • 查理周刊紀念遇襲周年 這次他們在封面畫了啥?
    摘要:2015年1月7日,法國漫畫雜誌《查理周刊》因刊登諷刺伊斯蘭教先知的漫畫,其位於巴黎的編輯部遭極端分子恐怖襲擊,12人身亡。襲擊事件迎來一周年之際,《查理周刊》製作了新一期紀念特刊,這次封面上是一個背槍沾血的「上帝」……   2015年1月7日,法國漫畫雜誌《查理周刊》因刊登諷刺伊斯蘭教先知的漫畫,其位於巴黎的編輯部遭極端分子恐怖襲擊,12人身亡。
  • 法國總統奧朗德稱《查理周刊》已獲得「重生」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程君秋】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月14日報導,法國嘲諷刊物《查理周刊》最新一期6萬份印刷周刊在數小時內銷售一空後,法國總統奧朗德堅稱,《查理周刊》已獲得「重生」,其價值觀將活下去。奧朗德稱,《查理周刊》仍然活著,並將繼續存在。他說:「你可以謀殺男性及女性,但是你決不能謀殺他們的思想。」
  • 《查理周刊》諷刺時政系傳統 曾多次遭襲
    中新網1月8日電  據外媒報導,法國諷刺雜誌《查理周刊》在首都巴黎的辦公室7日遭到3名槍手襲擊,造成12人死亡。另有10人左右受傷。目前,襲擊者中年齡最小者已向警方自首,其餘2名槍手還在逃跑中,警方正全力追捕。  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導稱,其實《查理周刊》之前就受到過暴力襲擊,但此次是最嚴重的一次。
  • 《查理周刊》是一本怎樣的雜誌
    1月7日,法國《查理周刊》雜誌社位於巴黎的總部發生槍擊事件,至少12人在事件中喪生,其中2名為警員,其餘為該周刊工作人員。據警方介紹,兇手屠殺過程中使用了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AK系列)和火箭筒。法國總統奧朗德已趕往現場,並將召集緊急內閣會議。
  • 《查理周刊》德文版創刊號開涮默克爾,德國人欣賞這種幽默嗎
    12月1日起《查理周刊》德文版第一期面世,延續一貫的諷刺風格,德文版的首期就大膽地拿德國總理默克爾試水了。雜誌封面上,一身粉紫色套裝的默克爾蹲坐在馬桶上,表情滑稽地看著《查理周刊》雜誌,並搭配文字「查理周刊,讓人放鬆的雜誌」,提醒一絲不苟的德國人要放鬆一下。
  • 埃爾多安對法國《查理周刊》提起刑事訴訟
    當地時間10月27日,法國政治諷刺雜誌《查理周刊》公布了其最新雜誌封面,該封面以漫畫的形式描繪了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低俗形象」。這一行為激起了土耳其的嚴重不滿。土耳其總統府表示,法國這一行為「令人作嘔」。
  • 今晚8點,南方人物周刊高級主筆獨家講述「萬能青年旅店」封面故事...
    最近,石家莊一支獨立搖滾樂隊「萬能青年旅店」(點擊閱讀全文)登上了《南方人物周刊》的封面,他們創作的《殺死那個石家莊人》曾經掀起了一股傳唱熱潮   負責此次報導的《南方人物周刊》高級主筆鄧鬱,其實早在 2016 年的初冬,就見過「萬能青年旅店」的主創們,但卻一直等到現在才寫下了這篇重頭報導,可見得背後有多少輾轉往復。
  • 被蒙面槍手襲擊的法國《查理周刊》,是一本怎樣的諷刺雜誌
    《查理周刊》槍擊事件發生後,警方對傷者展開救援。       法國雜誌《查理周刊》位於巴黎的總部1月7日發生槍擊事件,至少12人在事件中喪生,其中2名為警員,其餘為該周刊工作人員。法國總統奧朗德已趕往現場,並將召集緊急內閣會議。
  • 查理周刊究竟畫了什麼
    《查理周刊》之前就受到過暴力襲擊,但此次是最嚴重的一次。查理周刊》究竟畫了什麼,導致暴力威脅頻頻上演?沿襲諷刺傳統 漫畫粗俗無情1970年,法國的兩大新聞是一家舞廳起火致100多人喪生以及法國前領導人戴高樂的逝世。法國一家名為《HARAKIRI》的雜誌以這兩件事映射,製作了頭版標題「在科隆布的悲劇一舞:一人喪生」。科隆布是戴高樂的故鄉。
  • 專家學者、片中人物縱論紀錄片《廣州故事》
    當天下午,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社科聯聯合召開《廣州故事》交流座談會,廣州市委宣傳部、市社科聯相關負責人、專家學者、片中人物代表等共40餘人參加了會議,共同觀摩評鑑這部富有廣州城市情懷的紀錄片。暨南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張晉升教授指出,這部紀錄片運用了閃點透視的方法,以情感人,通過具有代表性的廣州人物的原型,串聯起對於廣州的立體化的認識。「這些人身上體現的品質,不僅僅可以影響我們廣州人,估計不同地方的人看了以後,也會有所感悟。」「有人說,廣州是一個說不清的城市。我想,透過這套片子,對說清楚廣州大有幫助。」張晉升介紹,《廣州故事》運用散點透視的方法,串連起立體化的廣州形象。
  • 我是「查理」嗎? ——《查理周刊》事件有感
    這也是為何許多人站出來說,我們反對暴力,但我們不是查理。這年頭幾乎很難有一個禮拜聽不到極端伊斯蘭主義者的恐怖暴力。1月7日,一位自殺炸彈客在葉門首都至少炸死了37個人。可是幾乎沒有人注意到這事件,因同一天在巴黎,兩位全副武裝的法國穆斯林高喊「真主偉大」的口號,衝進《查理周刊》的編輯部,把編輯、漫畫家、記者等工作人員全部擊斃。
  • 從《查理周刊》原址到尼斯教堂,一個月來法國已發生四起襲擊
    從《查理周刊》原址到尼斯教堂,一個月來法國已發生四起襲擊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20-10-30 07:01 來源
  • 紀如澤:查理周刊500萬份,《紐約時報》不嫉妒
    500萬個「查理」銷售一空的景象,讓歐洲正面臨著自「9·11」以來最為嚴峻的反恐形勢。觸目驚心的鮮血和此起彼伏的槍聲,測試著各國的態度,也考驗著每個編輯部的智慧。 看起來,《查理周刊》贏了。而拒絕刊登漫畫的《紐約時報》發行量恐怕會繼續下跌。但灰貴婦與「查理漫」的區別,也許恰恰在於前者有所為有所不為。 當法國總統奧朗德挽起四十國政要的手臂在街頭擺拍,當法國前總統薩科奇從後排硬擠到政要前排,他們只是在悄悄詮釋法國人的張揚、熱情與莽撞。相比之下,普通民眾則更無顧忌地展示他們的張揚與草率。
  • 《查理周刊》慘案追溯:積怨已久 射殺無差別
    人民網1月9日訊 綜合媒體報導,在購物狂歡剛上演的時刻,以巴士底廣場聞名的巴黎十一區——法國的首都核心地帶,發生了極其瘋狂的殺戮:多名嫌犯衝進諷刺漫畫周刊《查理周刊》總部,持槍掃射,已造成十二人死亡,系法國四十年來最慘重的襲擊悲劇。 遍地烽火?
  • 法《查理周刊》再惹爭議 新漫畫被指煽動反穆斯林情緒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莉蘭】2015年1月,法國諷刺刊物《查理周刊》總部遭受恐怖襲擊,造成12人死亡。此後,該刊物幾度因為其內容而被推上風口浪尖。據法國《觀點報》8月23日報導,《查理周刊》最新一期封面再度引發爭議。在距西班牙巴塞隆納恐襲過去不到一周的時間,《查理周刊》的封面上就出現了兩人倒在血泊中的場景。距離兩人不遠處,還有一輛躍至半空的白色麵包車。圖畫旁的文字寫著「伊斯蘭教,永久和平的宗教!」
  • 《查理周刊》刊登諷刺埃爾多安「低俗漫畫」,土耳其真怒了!
    當地時間10月28日,土耳其副總統福阿德·奧克塔伊就法國《查理周刊》刊登諷刺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低俗漫畫」一事發聲,其猛烈抨擊該雜誌封面內容,譴責該周刊為「不道德的出版物」。 (左:埃爾多安;右:《查理周刊》) 據「今日俄羅斯」(RT)報導,《查理周刊》的封面上,被「醜化」的埃爾多安穿著緊身上衣和內褲坐在扶手椅上
  • 法國《查理周刊》發埃爾多安低俗漫畫 土方怒斥:令人作嘔
    當地時間10月27日,法國政治諷刺雜誌《查理周刊》公布了其最新雜誌封面,該封面以漫畫的形式描繪了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低俗形象」。這一行為激起了土耳其的嚴重不滿。土耳其總統府表示,法國這一行為「令人作嘔」。據報導,《查理周刊》最新一版雜誌於當地時間28日開始發行,其提前公布的雜誌封面引起了廣泛關注。
  • 自由小火槍 白左集中營——法國教師遇襲背後《查理周刊》的傲慢與...
    Paty的諷刺畫來自法國著名諷刺刊物——《查理周刊》,它也是今天故事的主角。其實,剛過去的9月,《查理周刊》恐怖襲擊案時隔5年後在巴黎開庭審理。查理慣用激進、調侃的語氣刊登諷刺極端右翼分子、天主教、伊斯蘭教等漫畫、段子和報導。《查理周刊》是歐洲政治類報刊的刺頭,但深受浪漫的法國人喜愛,群眾基礎深厚,正如《查理周刊》在自己官網上寫道:我們沒有廣告,沒有靠山,查理只有玩家和用戶。
  • 埃爾多安形象被損,土方起訴法國《查理周刊》
    【南方+10月29日訊】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0月28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宣布起訴法國諷刺雜誌《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原因是其刊登具有侮辱性的低俗漫畫。
  • 《查理周刊》系列恐襲案庭審接近尾聲 法國檢方要求嚴判被告
    當地時間8日,法國國家反恐檢察院針對2015年1月《查理周刊》系列恐襲案14名被告做量刑陳詞,要求法庭依據其各自的刑事責任給予5年至終身監禁不等的判決。 △《查理周刊》編輯部舊址(圖片來自法新社) 其中,檢方要求判處11名到場聽審被告中的主要嫌疑人阿里·裡薩·波拉(Ali Riza Polat)終身監禁,這名法籍土耳其裔男子涉嫌為整個系列恐襲提供後勤與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