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將近3個月沒在家開夥了,幾乎都是在手機APP叫餐。」對於從事IT行業且經常加班的宋傑來說,送餐APP的出現,為跟他一樣的年輕群體帶來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模式。而在他的周圍,這樣的人為數不少,辦公室裡一起加班的小夥伴們,也成了吃飯的好搭檔。
本報記者 鄒晶
省時便利 餐飲電商新模式方興日盛
面對激烈的職場競爭,加班、餓肚子,成了很多年輕白領一族的常態,而這些送餐APP正好解決了這一難題,讓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嘗到周圍的美食。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目前,在成都市場上點餐率較高的APP有「餓了麼」、「外賣大咖」和「京東到家」等,其起送價格都在30元左右,另外根據送餐距離的長短加收7-10元的送餐費用,如多人拼餐,送餐費用平攤下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些APP還會時常做一些活動,聯合商家做一些推廣,贈送一些優惠券,因此我們經常點到性價比非常高的餐食。」白領陳小宏告訴記者。「火鍋店由於翻臺率低,廚房的產能過剩,給外送業務提供了先決條件,且火鍋從餐具、菜品到服務都有標準可依,外送火鍋並沒有想像那麼難實現。」「來一火」的負責人說,根據在餐飲行業多年積累的經驗,他認為外送餐飲服務不是很難實現的一件事情,「目前生意很好,用戶已有50餘萬人,每天的接單量在400-500單之間。」
民以食為天,時下,各種送餐APP的快速發展使之成為一種新的業態。對此,成都市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徐震分析認為:「這個行業看似簡單,但未來的門檻會越來越高,不過,只有經過充分的市場化競爭,才能促進這一業態的健康發展。」
記者注意到,除了送餐APP,很多如「美味不用等」、「ENJOY」等各種圍繞餐飲業的APP也相繼湧現。據了解,未來他們也有可能拓展送餐的業務,成為這個行業的有力競爭者。而京東、百度等電商老牌勁旅則已開始布局。
蜂擁而上 質量管理體系亟待建立
「我現在忙得暈頭轉向,已經在給你取餐了,但是訂單太多,將陸續送出。」點餐後等待已久,「餓了麼」的送餐員周國華在回復記者的電話催促時說。結果,記者等到點餐送達時,已比APP中所顯示的時間晚了接近一小時。周國華疲憊不堪地解釋說:「中午人手不夠,生意又太好,十分抱歉。」
據了解,這些送餐APP承諾的送達時間通常在半小時以上,用餐時段點餐基本都會晚到。針對這一問題,「來一火」推出了更精細化的服務,顧客可在點餐前查看哪一時間段送餐員比較空閒,然後提前預訂,就可避免高峰期點餐的擁堵。
對於餐飲APP的發展,徐震喜憂參半:這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但是遠遠不像做個快遞員那麼簡單,「一是產品質量化管理體系有待建立,目前國家沒有一個針對這個行業的規定;二是服務化標準體系缺乏,送的是食物不是快遞,半小時以內送到才有品質的保障,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京東到家」相關負責人則表示,為保證所送商品的安全,在選擇合作商家時嚴格把關,嚴查衛生許可、營業執照、進貨渠道等多項資質,以最嚴格的行業標準對待。
來一火
可以提前預約時間,雖然送餐需要花費較長時間,但都能保證準時享用美味。
速 度:
服 務:
體驗感:
餓了麼
目前客戶最多的APP之一,可能生意太好,服務和速度都跟不上。
速 度:
服 務:
體驗感:
京東到家
電商大咖佔領「最後一公裡」的衍生品,除開展送餐業務以外,還與「餓了麼」合作。
速 度:
服 務:
體驗感:
百度糯米
速度是此類APP中較快的,送餐人員素質高,還附送了可樂,服務也很不錯。
速 度:
服 務:
體驗感:
大眾點評
依靠最早的粉絲,發展外賣功能的受眾,本身就具有難以複製的優勢。
速 度:
服 務:
體驗感:
作者:鄒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