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腹瀉怎麼辦 護理注意事項有7點

2021-01-21 99健康網

  拉肚子是寶寶們最容易患的「小兒四病」之一。剛出生的小寶寶消化系統發育還很不成熟,媽媽一旦餵養或護理不當,往往很容易出現腹瀉症狀。新生兒腹瀉怎麼辦?這是很多新手爸媽的煩惱,因為寶寶太小了,不知道該怎麼樣照顧才好。那麼寶寶出現怎麼辦呢?要如何護理比較好?

  新生兒腹瀉怎麼辦?

  1.母乳餵養

  母親在嬰兒腹瀉期間飲食要清淡一些,餵奶前半小時可飲用溫開水一碗以稀釋乳汁,切勿輕易斷母乳。

  在餵奶時儘量讓嬰兒吃前部分易消化的母乳,避免吃最後部分含脂肪較多的母乳。可酌情減少哺乳次數和時間。

  2.人工餵養

  嬰兒應吃脫脂奶粉或將牛奶燒開冷卻後去掉上面的脂肪,如此燒煮反覆脫脂3次就成了脫脂奶。

  腹瀉較重者,要減少奶量並用水稀釋。可用1份牛乳加1/2份水或l/2份米湯,必要時可用l份牛乳加l份水或米湯稀釋。待嬰兒腹瀉好轉後逐漸增加直至全奶。

  腹瀉而脫水者要補充體內喪失的水分,可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口服補液」,餵服時用茶匙一匙一匙吃,少量多次才能使胃內眼收。若在偏僻地區買不到「口服補液」時,可以在家庭裡自製簡易口服液。配方是:食鹽1/2茶匙,蔗糖2湯匙,加開水4玻璃杯。口服補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防治方法。餵服得當,可以使嬰兒停止嘔吐,減少腹瀉,及早康復。

  新生兒腹瀉護理注意事項有7點

  1.千萬不要禁食:母乳餵養的媽媽在寶寶腹瀉期間飲食要清淡一些,餵奶前半小時可飲用溫開水一碗以稀釋乳汁,切勿輕易斷母乳。人工餵養的孩子應吃脫脂奶粉或將牛奶燒開冷卻後去掉上面的脂肪,如此燒煮反覆脫脂3次就成了脫脂奶。

  提醒:此方等寶寶腹瀉好轉後就不宜再用,因為長期用脫脂牛奶會發生營養不良。

  2.保證餵水:觀察孩子有沒有脫水和脫水的程度,要給孩子多餵水,以補充損失。如餵水困難,或嘔吐頻繁,脫水在中度以上,應送孩子去醫院靜脈補液,否則會發生危險。

  3.不要濫用抗生素:濫用抗生素,除可直接刺激腸道或刺激植物神經引起腸蠕動增快、葡萄糖吸收減少、雙糖酶活性降低而發生腹瀉外,更嚴重的是可引起腸道菌群紊亂,從而引起藥物較難控制的腸炎。

  4.仔細觀察寶寶大便:爸媽要仔細觀察寶寶大便的性質、顏色、次數和大便量的多少,做好記錄。

  5.保暖:爸媽要注意給寶寶腹部保暖,以減少腸蠕動。

  6.護理好寶寶的小屁屁:如果護理不當就會造成紅臀、潰爛等,每次寶寶便便之後拿溫水給寶寶洗洗屁屁,輕輕擦拭乾淨後塗上護臀膏保護皮膚。如果是夏季最好曬一曬小屁屁,讓小屁屁乾燥一些。

  7.哺乳媽媽要控制飲食:寶寶腹瀉期間媽媽的飲食一定要嚴格控制,不能吃過於油膩、過於辛辣的食品,清淡為主,再有生冷的食物也不能吃,因為如果媽媽吃了這些刺激性的食物就會加重寶寶的腹瀉。

(責任編輯:蘇嬌蓉)

相關焦點

  • 新生兒吐奶怎麼辦 新生兒護理有哪些注意事項
    面對剛出生的新生兒,感覺他的各方面都很脆弱,感覺很容易受到傷害的樣子,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廣大家長好好的呵護,那麼隊友新生兒吐奶怎麼辦呢?新生兒護理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吧。新生兒吐奶怎麼辦改變餵養姿勢媽媽抱著寶寶餵母乳時,要讓寶寶的頭部高一些,身子低一些,這樣能減輕寶寶吐奶的症狀,給寶寶喝奶粉時儘量不要讓寶寶躺著喝,坐著或站著比較好。改變餵養時間當寶寶有吐奶症狀時,要注意縮短每次餵奶的時間,不要長時間給寶寶餵奶,讓寶寶慢慢的消化吸收,慢慢的寶寶腸胃適應了就不會吐奶了。
  • 【新生兒疾病預防護理系列】寶寶老是腹瀉怎麼辦?
    第三期帶著味道來了~除了常見的寶寶生理現象剖析和新生兒嘔吐問題處理(可以點擊文章左上角頭像進入「愛帝宮國際月子中心」,找到相應帖子學習),新生兒腹瀉也是難到了很多的寶爸寶媽們。寶寶大便真的是千變萬化,奶渣便、水便,血便,糊糊便,綠色黏液便等等。寶爸寶媽們就頭疼了,這些便便代表了什麼?該如何處理呢?
  • 剛出生的嬰兒注意事項,家長應該知道的新生兒護理護理知識大全!
    寶寶剛出生家長總會有些緊張,不知道剛出生的嬰兒有哪些注意事項,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剛出生的嬰兒注意事項和家長應該知道的新生兒護理護理知識大全!2、注意臍帶護理剛出生的嬰兒臍帶要保持乾燥,每日按要求進行清潔,預防出現感染。3、注意護理衛生家長要勤洗手保持好個人衛生。母乳餵養時要對乳頭進行清潔,實用奶瓶前要進行清洗消毒,奶粉放置時間不要太長,防止變質。
  • 秋冬季新生兒護理注意事項
    1.居室環境新生兒對外界溫差的變化有些不適應,適宜的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5℃~28℃,盛夏要適當降溫,而冬天則需要保暖,但均應注意通風時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在這種姿勢下新生兒和父母親相對而視,還可增加相互間的親密感;母乳餵奶前應先洗手並將乳頭清洗乾淨,母親如有呼吸道疾病餵養時應戴口罩,如乳房上皮膚有破裂或炎症,應諮詢醫生後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繼續哺乳。哺乳的時候最好是一邊乳房吸空餵飽後下一次再換另一邊乳房,以防殘奶淤積在乳房內,如一邊乳房一次餵飽後仍有多餘的乳汁,則最好將其擠掉,以促進乳房的正常泌乳並避免乳汁淤積或繼發感染。
  • 新生兒護理有哪些注意事項?有些錯誤犯了耽誤一輩子
    別擔心,今天我就給各位新生媽媽科普一下新生兒護理要注意哪些事項:讓新生兒仰睡仰睡是推薦的新生兒睡眠方式,國外的研究發現,仰睡能大幅降低新生兒猝死,此外側睡也是不錯的選擇,但要避免趴睡,容易發生窒息風險,寶寶醒著的時候多練習趴還是有必要的。
  • 新生兒腹瀉爸媽千萬別大意!否則後果可能會「不堪設想」
    因為新生兒降臨到一個家庭上,是代表著希望代表著幸福,而新手爸媽也是第一次面對這「小糰子」,在照顧寶寶的時候遇到很多情況都是手足無措,不知道要怎麼辦。新生兒的消化功能還沒發育成熟,有時候的餵養不當或者護理不到位,寶寶都是很容易出現腹瀉的情況,今天阿輝就來和你們說一下寶寶出現腹瀉時,家長應該怎樣處理,以及後續的護理要注意什麼吧。
  • 新生兒CPAP使用的護理要點和注意事項
    CPAP是新生兒科常用的搶救設備,也是每一位新生兒工作人員必須掌握的操作技能,對於CPAP的護理,在這三年多的工作經歷中,筆者根據一些文獻資料和臨床經驗,現分享如下:新生兒CPAP也叫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是指對有自主呼吸的患兒在整個呼吸周期(吸氣及呼氣相)均提供一定的正壓,以保持氣道處於一定的擴張狀態,這種氣道擴張稱為持續氣道正壓(CPAP)。
  • 新生兒護理20個重點注意事項,新手媽媽必看
    今天我整理了一下自己坐月子期間對新生兒護理的經驗,分享給有需要的新手媽媽。新生兒新生兒護理的20個重點注意事項,記得劃重點做筆記咯。2、新生兒的睡眠時間是每日16-20小時,不建議用枕頭哦。3、寶寶肚臍脫落後,建議一周兩次遊泳。有助於寶寶生長和消化。4、新生兒的黃疸,生理性黃疸一般是出生後2-3天後出現,7-10天達到高峰期,一般黃疸指數在12以內,大概15天左右消退。主要的護理就是多吃多拉,促進排洩。
  • 新生兒第一個月護理注意事項
    面對剛出生軟軟糯糯的小寶寶,作為剛上任的寶爸寶媽,免不了會手忙腳亂,所以提前關注一下注意事項還是很有必要噠~1、新生兒臍帶一般7-145、新生兒第一次排出的便便稱為「胎糞」,一般都墨綠色的粘稠狀,2-3天後顏色會改變。6、新生兒正常體重一般在3.2千克左右,女孩要比男孩輕一點,出生後的三四天會比剛出生時減少200-300克,這是生理性體重減少,各位新手爸媽不用擔心,寶寶在出生後的7-10天會逐漸恢復到出生體重。一般新生兒第一個月體重增長1-1.5千克,身長增加5-6釐米。
  • 新生兒寶寶拉肚子或者腹瀉是怎回事?提醒:這些預防方法要做好
    這幾個症狀可辨別新生寶寶腹瀉!1、大便次數比平時增多:如果新生兒每天大便7-8次要考慮寶寶腹瀉了。2、便便的顏色:糞便呈黃綠色,帶粘液且呈蛋花湯樣,並伴有輕微腹脹。1、腸道感染:腸道感染一般是一些細菌侵入造成新生兒的腹瀉,這種腹瀉一般會有嘔吐、發熱等現象,所以寶媽要格外注意,如果非常嚴重需要及時去醫院治療。2、奶粉或者母乳不適應:剛開始喝奶粉或者母乳的時候,寶寶產生了不適應也會腹瀉的。
  • 新生兒臍帶護理注意事項……
    何時卸除臍帶夾? 使用臍帶剪斷器的新生兒,至少要等到出生24小時以後,方可卸除臍帶夾。若嬰兒臍帶較粗或存在其他特殊情況,可酌情延長臍帶夾的保留時間。開夾後注意觀察臍部情況;新生兒父母應當在臍帶殘端脫落前,每次寶寶沐浴完畢,用棉籤蘸取碘伏自臍帶根部開始消毒殘端,注意保持臍部乾燥。
  • 嬰幼兒腹瀉怎麼辦?嬰幼兒腹瀉的食物、藥物療法及護理措施
    (4)脫脂牛奶脫脂牛乳中脂肪含量約0、5---1、5%(全脂牛乳中含3、7%),可以減輕胃腸道對脂肪的消化能力。僅適宜短期治療。(5)魚蛋白粉含有優質蛋白質,可以糾正身體長期缺乏蛋白質而引起的營養不良,並能糾正消化酶的紊亂,改善消化功能。魚蛋白粉中脂肪含量少於0、5%,且不含乳糖,尤其適宜因飲食不當而造成的腹瀉。
  • 新生兒拉肚子症狀,這幾個症狀可辨別新生寶寶腹瀉!
    作者:寶寶知道 兒科鮑秀蘭新生兒拉肚子症狀?新生兒拉肚子一般分為兩種原因,其一是倡導感染,其二是母乳或者奶粉不適應。那麼,怎麼區分這二者造成的不同症狀呢?非感染性腹瀉症狀新生兒腹瀉的原因可分為腸道內感染、腸道外感染和非感染性腹瀉三大類。新生兒拉肚子在不同原因下症狀不同。
  • 新生兒黃疸護理注意事項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臨床問題。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黃疸是指單純因膽紅素代謝特點引起的暫時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症狀。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超過5mg/dl或每小時>0.5mg/dl;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
  • 新生兒拉肚子怎麼辦 新生兒拉肚子的原因
    新生兒拉肚子怎麼辦  1、生理性稀便:媽媽需要合理餵養,加強對寶寶的護理。注意寶寶的精神、胃口、體重變化,一般無須特別處理。  2、餵養不當:爸媽要糾正不科學的餵養方法。如果糾正後,寶寶症狀還不能改善,應到醫院接受治療。  3、對奶粉過敏:爸媽不能盲目給寶寶吃奶粉,需要根據醫生的處方給新生寶寶餵食特殊的奶粉。
  • 新生兒臍疝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巧珍月嫂職業培訓學校由淅川縣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批准的有資質的民辦月嫂職業培訓學校,有中國好阿姨河南省形象大使、全國優秀月嫂,高級母嬰護理講師、
  • 看過這8個新生兒護理注意事項的月嫂都轉發了!現在知道還不晚
    所以在護理新生兒的過程中要更加小心謹慎,要熟知新生兒護理的注意事項。 新生兒怎么正確洗澡、如何進行母乳餵養,如何根據溫度增減衣物等等,都是一名合格月嫂應該具備的專業技能。今天為大家介紹由百位月嫂總結出的新生兒護理最重要的三個要點、五個注意事項都是哪些,各位月嫂姐妹們可以記一下。
  • 新生兒拉肚子有哪些症狀?如何調理新生兒腹瀉
    新生兒腹瀉主要發生在2歲以下的寶寶。新生兒每天的大便次數正來說為一天排便2—5次,有的嬰兒會一天排便7—8次,跟人工餵養而言,母乳餵養的嬰兒排便次數較多。隨著嬰兒月齡的增加,大便次數會逐步削減,2—3個月後大便次數會削減到每天1—2次。爸媽首要需求了解寶寶正常的排便習氣,才能在第一時間判別他是不是拉肚子了。
  • 感染性腹瀉用藥和飲食護理注意事項
    常用的藥物有:口服補液鹽:目前WHO推薦新的低滲ORS液。胃腸道黏膜保護劑:常見的有蒙脫石散,也要適當使用,以免繼發便秘。抗生素:不要因大便中發現少量白/紅細胞就用抗生素,會出現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總體來說,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以飲食和支持療法為主,不必使用抗生素;非侵襲性細菌引起的腹瀉,一般也只用飲食和支持療法,可根據病情酌情選用抗生素。只有侵襲性和混合性細菌引起的腹瀉需針對性使用抗生素。
  • 新生兒臍帶護理有講究,這4個注意事項,讓家長少走彎路
    所以,臍帶就如同寶寶身上的一個傷口,如果護理不當就會造成細菌感染髮炎,嚴重可能還會導致新生兒敗血症,甚至死亡,後果非常危險。那麼,寶爸寶媽們知道寶寶臍帶如何護理嗎?一知半解的請繼續往下看。經常清潔寶寶身上殘留的臍帶要差不多7-10天後才能完全脫落,所以在這期間,家長要注意他的臍帶部位和四周必須保持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