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高校頻道6月16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傳統課堂教學的影響,按照教育部總體部署要求和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瀋陽化工大學教務處在學校黨委領導下,統籌謀劃、合理調整本科教學安排,積極組織實施在線教學工作,努力將「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各項工作落實落細。
不畏疫情 主動應對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本質職能,面對突發疫情,教務處統籌在線教學安排,制定本科教學工作實施方案,召開教學工作例會,科學部署各類課程採取「網際網路+教學」的工作任務。按照 「能運行、保平穩、重成效、育典型」的工作思路,實施「線上線下同步並舉」的舉措。一方面在線上教學開始前,組織安排對教師們開展超星爾雅(學習通)和雨課堂平臺在線直播培訓,同時,教師通過進入「雨課堂學習使用交流群」和「超星學習通微信群」諮詢在線教學技術與服務問題。另一方面,教務處下發《瀋陽化工大學關於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教學工作的通知》《關於延遲開學開展教學工作的預案》等通知,要求教師面向全體本科生開展網絡教學,做好課堂教學模式變革的授課準備。各教學單位通過微信、QQ群及時傳達線上教學要求及問題反饋。
周密部署,多措並舉
為加強課程統籌,教務處要求各學院細緻了解教師開展線上教學面臨的困難,統計課程開設情況,編制教學管理應急預案。本學期共開展線上授課理論和實驗課程數近650門,線上授課教師601人。
與此同時,學校高度重視教學方法革新,強調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和學生學習模式轉變。一是提升教師線上教學的知識給予能力,安排「先行先試」的教師分享線上教學及軟體使用經驗。要求教師提前將準備好的課件上傳到網站,供學生課前下載預習,確保線上學習效果。二是高度關注學生主體的學習體驗和認知。各教學單位暢通師生溝通渠道,注重傾聽學生意見,徵集學生反饋意見並及時答覆。三是精準施策、自製「線上攻略」。教務處召開線上教學管理工作專題培訓會,就各教學單位將會遇到的諸如學生自查、課程替代、學生成績等問題進行詳細的解答與交流。為方便學生在疫情期間自查,教務處王愛文老師自主開發了網上辦事大廳軟體,編寫《畢業與學位資格自查說明》,並進行詳細的視頻演示,有效提升了線上教學辦公效率。
突出重點,確保質量
在確保疫情期間基本教學秩序的基礎上,學校重點關注與保障畢業生學業指導工作。學校制定並發布《關於疫情期間開展2020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方案》《關於做好2020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線上中期檢查工作的通知》《關於開展2020屆本科畢業生畢業與學位審查工作的通知》,對今年畢業論文(設計)提出要求。學校明確要求將在嚴格把控質量的前提下,保障畢業生的學業進度;院(部)要按照學校安排,科學組織、穩步有序推進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相關工作;對於極少數因網絡等原因確實無法使用畢業論文(設計)管理系統完成指導的學生,待開學後由指導教師進行一對一幫扶,確保學生順利完成畢業論文(設計)。
為保障線上教學質量,學校出臺了《瀋陽化工大學線上教學考核工作規定》,規範學生成績評定體系。通過分類指導強化課程質量,學校重點抓公共基礎課程和大類平臺課程,要求教師成立課程組,協同建設課程和實施教學。這類課程要儘量使用精品教材、精品慕課和精品視頻。對於一般的選修課程,學校鼓勵教師採用指導學習、研討交流的方式啟發學生思路,開闊學生眼界。為加強教育教學的研究和基層教學組織的建設運行,學校加強了教師的教育教學研究,設立了校內重點培育項目、課程改革和課程資源項目,打造一批校內「金課」,提升教師「教」的行動力。通過集體備課、錄課、答疑,研究探討新的考核方式,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共同研究關注學生自主學習策略,實現「教師教得開心、學生學得開心」。
師生同心,全情投入
教師是教學工作的主體,教師對於教學工作的根本認知、內在動力、處理能力決定了教師教學工作的投入程度、行動過程和產出效果。疫情期間,廣大教師使出渾身解數和「十八般武藝」,編寫講義教材、創建課程公眾號、開闢答疑專區、錄製視頻課程……讓知識在「雲端」有效傳遞,學生線上學習獲得感的不斷提升,成為了衡量在線教學成效的「金標準」。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組建《材料研究方法與測試技術》教學課程組,定期給學生發放問卷,從學生性別比例,對課程安排的滿意度,課前課後是否預習,遇到問題如何解決,對線上教學的意見和建議等進行調查。針對調查結果,不斷調整教學方式方法和教學內容,以期更好的完成線上教學,為將來的面授做好合理過渡。
理學院普通物理教研室為保證線上教學順利進行,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在開課前一周幾乎每天都通過網絡會議或者微信群的方式進行集體備課,商討教學內容如何安排,討論採用何種教學形式學生更容易接受,發現好的教學素材發到群中共享。大家準備好的課程文件上傳到工作群中互相檢查,避免出現疏漏。開學後,集體備課和課程研討成為工作常態。教研室的老師們為了解學生對線上教學的適應情況,根據線上教學實際,時時進行跟蹤、調研、了解情況,聽取學生意見,根據學生反饋進行下一步的教學優化調整。在講授知識的同時,藉助物理學史及新聞報導中的抗疫見聞和先進事跡,增強學生民族責任感和使命感,激發學生愛國情懷。
總體而言,瀋陽化工大學疫情防控期間的教育教學工作進展順利。在線教學不僅啟發學校管理部門和廣大師生進一步深入思考教學問題,更是對高校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改革能力素養的全面考驗。疫情為推進教學改革創新提供了有利時機。線上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教育技術熱情更加高漲,教學能力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學習主動性不斷增強,教學效果超出預期。學校將從此次疫情中積累經驗、開拓創新,加強人才培養體系的治理完善,提升人才培養的能力水平,逐步構建起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更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