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立竿見影的「畫圖」解題方法,教給孩子

2020-12-11 騰訊網

小題大做工作室

每一小題都有大學問

01

小學數學到底學什麼

學過數學的人都知道,思維方式的運用在學習數學這一科目上的重要性,小學階段的數學主要培養的是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從形象思維逐步過度到抽象思維的過程,如果在小學階段沒有將基礎打牢,那麼等孩子上初中後面對更複雜的學習內容,就會變得更吃力。

可以這樣說,審題是對題目進行初步的感知,特別是應用題,而理解題意這個環節,決定你考了問題的角度,確定你考慮問題的方法,因此,這是做題中的重要環節。

02

小學數學「畫圖」解題立竿見影!

根據審題的內容畫圖,把該題的條件、問題在圖上表明,藉助線段圖或實物圖把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還原本來的面目,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圖中一下子就可以找到答案,而且通過畫圖也能很快找到自己的錯誤。

很多小學生做應用題,就知道看題目,草稿紙也不用,緊盯著啊看啊......能看出花來?光看題,又不是看小說。

03

藉助畫圖幫助孩子理解題意

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藉助畫圖解題,它是孩子打開解決問題大門的一把「金鑰匙」,很多問題都可以很快速的求解,比如幾何問題、路程問題,如果光靠想是很難想出答案的畫圖就一目了然,下面我們舉幾個慄子來看看。

1、平面圖

對於題目中條件比較抽象、不易直接根據所學知識寫出答案的問題,可以藉助畫平面圖幫助思考解題。

如,有兩個自然數A和B,如果把A增加12,B不變,積就增加72;如果A不變,B增加12,積就增加120,求原來兩數的積。

根據題目的條件比較抽象的特點,不妨借用長方形圖,把條件轉化為因數與積的關係。先畫一個長方形,長表示A,寬表示B,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是原來兩數的積。如圖(l)所示。

根據條件把A增加12,則長延長12,B不變即寬不變,如圖(2);同樣A不變即長不變,B增加12,則寬延長12,如圖(3)。從圖中不難找出:

原長方形的長(A)是120÷12=10

原長方形的寬(B)是72÷12=6

則兩數的積為10×6=60

藉助長方形圖,弄清了題中的條件,找到了解題的關鍵。

再如,一個梯形下底是上底的1.5倍,上底延長4釐米後,這個梯形就變成一個面積為60平方釐米的平行四邊形。求原來梯形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根據題意畫平面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上、下底的差是4釐米,而這4釐米對應的正好是1.5-1=0.5倍。所以上底是4÷(1.5-1)=8(釐米),下底是8×1.5=12(釐米),高是60÷12=5(釐米),則原梯形的面積是(8+12)×5÷2=50(平方釐米)。

2、立體圖

一些求積題,結合題目的內容畫出立體圖,這樣做,使題目的內容直觀、形象,有利於思考解題。

如,把一個正方體切成兩個長方體,表面積就增加了8平方米。原來正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如果只憑想像,做起來比較困難。按照題意畫圖,可以幫助我們思考,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來。按題意畫立體圖:

從圖中不難看出,表面積增加了8平方米,實際上是增加 2個正方形的面,每個面的面積是8÷2=4(平方米)。原正方體是6個面,即表面積為4×6=24(平方米)。

再如,用3個長3釐米、寬2釐米、高1釐米的長方體,拼成一個大長方體。這個大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

按題意畫立體圖來表示,三個長方體拼成的大長方體有以下三種情況:

(l)拼成長方體的長是2×3=6(釐米),寬3釐米,高1釐米。表面積為(6×3+6×l+3×l)×2=54(平方釐米)。

(2)拼成長方體的長是3×3=9(釐米),寬2釐米,高1釐米。表面積為(9×2+9×1+2×1)×2=58(平方釐米)。

(3)拼成長方體的長是3釐米,寬是2釐米,高是1×3=3(釐米)。表面積為(3×2+3×3+2×3)×2=42(平方釐米)。

這道題有以上三種答案,通過畫圖起到審題和理解題意的作用。

3、分析圖

一些應用題,為了能正確審題和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係,可以把題目中的條件、問題的相互關係用分析圖表示出來。

如,新華中學買來 8張桌子和幾把椅子,共花了 817.6元。每張桌子價 78.5元,比每把椅子貴 62.7元,買來椅子多少把?

分析圖:

(l)買椅子共花多少錢?817.6-78.5×8=189.6元)

(2)每把椅子多少錢?78.5-62.7=15.8(元)

(3)買來椅子多少把?189.6÷15.8=12(把)

綜合算式為:(817.6-78.5×8)÷(78.5-62.7)

=189.6÷15.8

=12(把)

答:買來椅子12把。

4、線段圖

一些題目條件多,條件之間關係複雜,一時難以解答。可畫線段圖表示,尋求解題的突破口。

如,光明小學六年級畢業生比全校總人數的還多30人。新學期一年級新生人學360人,這樣現在比原全校總人數增加了。求原來全校學生有多少人?

從圖中可以清楚看出,(360-30)人與全校人數的(+)相對應,求全校人數用除法計算。列式為:

(360-30)÷(+)=330÷=900(人)。

再如,甲乙兩人同時從相距88千米的兩地相向而行,8小時後在距中點4千米處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乙每小時各行多少千米?

按照題意畫線段圖:

從圖中可以清楚看出,甲、乙8小時各行的距離,甲行全程的一半又多出 4千米,乙行全程的一半少 4千米,這樣就可以求出甲、乙的速度了。

甲速:(88÷2+4)÷8=6(千米)

乙速:(88÷2-4)÷8=5(千米)

5、表格圖

有些問題,通過列表不僅能分清題目的條件和問題,而且便於區分比較,起到良好的審題作用。

如,小明3次搬運15塊磚,照這樣計算,小明又搬了4次,共搬多少塊磚?

根據條件、問題,列出易懂的表格,能清楚看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從表中不難看出,又搬4次和共搬多少塊,這兩個數量不相對應,要先求一共搬多少次,才能求出共搬多少塊,列式為:

15÷3×(3+4)=35(塊)

另一種思路為,先求又搬4次搬的塊數,再加上原有的塊數,就是共搬的塊數。列式為:

15÷3×4+15=35(塊)

6、思路圖

有些問題因為分析的角度不同,因此解題的思路也不同。通過畫圖能清楚看出解題思路,便於分析比較。

如,有一個伍分幣、4個貳分幣、8個壹分幣,要拿出8分錢,一共有多少種拿法?

這道題從表面港一點也不難,但是要不重複。不遺漏地把全部拿法一一說出來也不容易,可以用枚舉法把各種情況一一列舉出來,把思路寫出來。

從圖表中可以清楚著出不同的拿法。此題一共有不重複的7種拿法。

從以上各例題中可看出:解題時通過畫圖來幫助理解題意,起到了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的作用。我們不妨在解題中廣泛使用。

-END -

特別聲明:

本公眾號分享的資源版權屬於原出版機構或影像公司,本資源為電子載體,傳播分享僅限於家庭使用與交流心得、參考和輔助購買決策,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業行為中使用,若喜歡此資源,建議購買實體產品。

往期精品

部編1-6年級語文上冊電子課本

人教版1-6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

PEP3-6年級電子課本上冊

來都來了,點個在看再走吧

相關焦點

  • 小學數學立竿見影的「畫圖」解題方法!教給孩子
    1 小學數學到底學什麼 學過數學的人都知道,思維方式的運用在學習數學這一科目上的重要性,小學階段的數學主要培養的是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從形象思維逐步過度到抽象思維的過程
  • 小學數學立竿見影的「畫圖」解題方法!教給孩子!
    小學數學到底學什麼學過數學的人都知道,思維方式的運用在學習數學這一科目上的重要性,小學階段的數學主要培養的是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從形象思維逐步過度到抽象思維的過程,如果在小學階段沒有將基礎打牢,那麼等孩子上初中後面對更複雜的學習內容,就會變得更吃力。
  • 小學數學立竿見影的「畫圖」解題方法,快來收藏
    小學數學到底學什麼 學過數學的人都知道,思維方式的運用在學習數學這一科目上的重要性,小學階段的數學主要培養的是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從形象思維逐步過度到抽象思維的過程,如果在小學階段沒有將基礎打牢,那麼等孩子上初中後面對更複雜的學習內容,就會變得更吃力。
  • 小學數學「畫圖」解題立竿見影!給孩子收藏!
    學過數學的人都知道,思維方式的運用在學習數學這一科目上的重要性,小學階段的數學主要培養的是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從形象思維逐步過度到抽象思維的過程,如果在小學階段沒有將基礎打牢,那麼等孩子上初中後面對更複雜的學習內容,就會變得更吃力。
  • 攻略|立竿見影的小學數學畫圖策略,你教給孩子了嗎?
    數學在線學習平臺|傳播前沿教育理念丨助力教師專業成長hot|領福利找小編學過數學的人都知道,思維方式的運用在學習數學這一科目上的重要性,小學階段的數學主要培養的是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從形象思維逐步過度到抽象思維的過程,如果在小學階段沒有將基礎打牢,那麼等孩子上初中後面對更複雜的學習內容,就會變得更吃力。
  • 小學數學非常有效的「畫圖」解題法!快速解題的「金鑰匙」
    01小學數學到底學什麼?學過數學的人都知道,思維方式的運用在學習數學這一科目上的重要性,小學階段的數學主要培養的是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從形象思維逐步過度到抽象思維的過程,如果在小學階段沒有將基礎打牢,那麼等孩子上初中後面對更複雜的學習內容,就會變得更吃力。
  • 小學數學非常有效的「畫圖」解題法!
    >小學階段的數學主要培養的是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從形象思維逐步過度到抽象思維的過程,如果在小學階段沒有將基礎打牢,那麼等孩子上初中後面對更複雜的學習內容,就會變得更吃力。 小學數學「畫圖」解題立竿見影根據審題的內容畫圖,把該題的條件、問題在圖上表明,藉助線段圖或實物圖把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還原本來的面目,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圖中一下子就可以找到答案,而且通過畫圖也能很快找到自己的錯誤。很多小學生做應用題,就知道看題目,草稿紙也不用,緊盯著啊看啊.能看出花來?光看題,又不是看小說。
  • 小學數學非常有效的「畫圖」解題法!家長快為孩子收藏
    小學數學到底學什麼學過數學的人都知道,思維方式的運用在學習數學這一科目上的重要性,小學階段的數學主要培養的是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從形象思維逐步過度到抽象思維的過程,如果在小學階段沒有將基礎打牢 小學數學「畫圖」解題立竿見影根據審題的內容畫圖,把該題的條件、問題在圖上表明,藉助線段圖或實物圖把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還原本來的面目,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圖中一下子就可以找到答案,而且通過畫圖也能很快找到自己的錯誤。很多小學生做應用題,就知道看題目,草稿紙也不用,緊盯著啊看啊.能看出花來?
  • 小學數學6類「畫圖」解題,收藏備用~
    藉助畫圖解題,是孩子打開解決問題大門的一把「金鑰匙」,其實很多問題都可以很快速的求解,比如幾何問題、路程問題,如果光靠想是很難想出答案的,畫圖就一目了然,下面整理小學數學6類畫圖解答題,快為孩子收藏吧。對於題目中條件比較抽象、不易直接根據所學知識寫出答案的問題,可以藉助畫平面圖幫助思考解題。
  • 小學數學重要學習方法之一~畫圖法
    小學數學要想學好是需要具備一定的學習方法的,其中畫圖解題法是一種非常直接有效的方法。數學題目中很多都是和圖形有關的,學生通過分析題目,把題目給的條件、問題在圖上表明,藉助線段圖或實物圖等把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我們解題常用的圖形有:平面圖、立體圖、表格圖、分析圖等。
  • 畫數學:在畫圖中生長思維
    「畫數學」意在讓學生的思維過程由內隱到外化,藉助思維可視化發展學生高階思維,從知識建構、解題分析和學習體驗的角度畫出數學的思維軌跡。畫圖能使抽象的語言信息變得形象生動,這一形式是思維外顯的腳手架。
  • 別再用錯誤方法教孩子數學了,試試這種解題方法,孩子做題快又對
    孩子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的特點,不容易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更不容易從你的講解——抽象的語言文字中聽懂並記住你說的內容。所以,我們要換個方式,從抽象地「講解」變成具象地「畫圖」,讓孩子在圖像中輕鬆梳理數學關係,搞懂數學概念。
  • 小學數學運用題奧數題,解題技巧和方法,讓孩子輕鬆學數學
    實際上之所以孩子怕數學應用題和奧數題, 主要是孩子沒有掌握數學應用題和奧數題的解題方法和技巧。 如果你的孩子掌握了數學應用題的解題方法和技巧, 你的孩子就根本不怕數學應用題和奧數題了。下面老師就把小學數學最難的數學應用題和奧數題的解題方法和技巧, 歸納匯總解答給大家看,家長和孩子看了以後就知道數學應用題和奧數題非常的簡單
  • 小學數學怎麼學?名師給出4點建議,值得收藏
    數學是大多小學生的薄弱科目,很多孩子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不高,所以學習成績也不佳。小學一至六年級,從打基礎到培養學習習慣,再到小升初考試,數學的重要不言而喻。  ② 該題目的解題突破點是什麼?  ③ 解題時用了哪些方法?  ④ 之前是否做過類似的題目,兩者在解題方法、解題路上有什麼異同點?  ⑤ 除此之外本題還有沒有其他解法?其中哪一種最好?哪種解法是特殊技巧?  通過上述的方法,孩子的做題的應變能力將會得到很大的提升,做題的思維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的鍛鍊。
  • 小學數學解題實用招數之一:利用線段圖法解決小學數學應用題
    在最近幾年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我總是感覺有很多學生都存在一個比較大的弱點,那就是不喜歡動手畫圖。實際上,有些看似稍難的題目,只要學生把線段圖畫出來,那就變得簡單很多。我經常會說:「如果你把線段圖畫出來,想做錯也不容易。」
  • 只會教方程?小學低年級家長如何科學輔導孩子應用題?方法要對路
    很多家長認為低年級數學簡單,家長輔導沒問題,但方法是否符合孩子認知階段特點?小朋友們能否理解並運用你的方法?直接決定了輔導的效果。輔導意為輔以引導,並不是你講怎麼做題,而是要引導孩子們去經歷思考過程,從中感悟數學思維,我是王老師,專注於小學數學,分享解題策略,推廣趣味數學,提供家庭輔導建議,歡迎大家的關注。
  • 數學 | 小學數學應用題解題策略歸納(純乾貨)
    「心頭大患」,因為它既要綜合應用小學數學中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數量關係和解題方法等最基本的知識,還要具有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的能力。140+12=152(人)運用圖示法解析應用題,是培養孩子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圖示法不僅可以形象地、直觀地反映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啟發孩子的解題思路,幫助孩子找到解題的途徑,而且通過畫圖的訓練,可以調動孩子思維的積極性,提高孩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解答應用題時,可以先把應用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的問題用圖表示出來,然後通過圖去尋找解答應用題的方法。
  • 小學數學解題錦囊之推理法
    小學數學解題錦囊之推理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讓學生說理,養成學生推理有據的好習慣。語言是思維的外殼,組織數學語言的過程,也是教給學生如何判斷的推理過程,而與語言最密不可分的是演繹推理,小學生解題時大多是不自覺地運用了演繹推理,因此教學中教師必須追問為什麼,要求學生會想、會說推理依據,養成推理有據的習慣。例如:學習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時,不要急於告訴孩子計算公式,而是通過孩子親自操作、計算,得出一種比較簡單的計算辦法。
  • 數學無用論不知道毀了多少孩子?這些解題技巧老師教過你嗎?
    近些年,出現了「數學無用論」的說法,而且,很多家長所推崇,家長理由也很簡單,學好數學有什麼用呢,買菜不用微積分,然而,這些家長並不知道如今科技的高速發展離不開代又一代數學人的努力,數學無用論不知道毀了多少孩子?
  • 小學數學1-6年級看圖、畫圖、作圖綜合練習
    在數學學習中,有很多題都需要我們去藉助畫圖或實物圖把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還原本來的面目,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圖中一下子就可以找到答案,而且通過畫圖也能很快找到自己的錯誤。下面老師整理了小學數學1—6年級常見的看圖、畫圖、作圖題,假期可以給孩子列印出來練習,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