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能達萬戶侯——你也能有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的男人情懷

2020-12-20 時代高分貝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唐·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

一個家道衰落的皇室後裔

作為一個充滿正義和擁有一顆愛國情懷的男兒何不穿上盔甲帶上武器,去收復我們失去的關山五十州。

請您到掛滿開國功臣的凌煙閣上去看一看,古往今來有哪個柔軟書生能食食邑萬戶的列侯?

詩人李賀,約791年-約817年,字長吉,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

李賀出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三鄉)一個破落貴族之家,遠祖是唐高祖李淵的叔父李亮(大鄭王),屬於唐宗室的遠支,曾經的皇室後裔。

但是,武則天執政時大量殺戮高祖子孫,到李賀父親李晉肅時,早已世遠名微,家道中落,隱淪昌谷。李賀對自己有李唐宗室高貴血統這一點十分自豪,在他的詩裡一再提起:「唐諸王孫李長吉」、「宗孫不調為誰憐」、「為謁皇孫請曹植」。但實際上,他這個「宗室王孫」家道早就衰落了,也沒有人真把他這個身份當回事了。

813年,詩人辭官回昌谷後。昌谷有南北二園,南園為李賀讀書處。這首詩是南園十三首中的第五首,應是他回到闊別了多年的讀書處有感之作。

當時正值安史之亂,藩鎮割據的氣焰非常囂張。朝廷年年徵討,投身幕府的文人也往往能夠為朝廷效力,儘管當時形成了輕文尚武的風氣。面對當時黃河南北五十州中央管制的分裂局面,詩人感到焦慮不安,渴望自己也能參加削藩平叛的戰鬥,建功立業,名留青史。

一個滿懷報國之志的書生

《南園十三首·其五》由兩個設問句組成,頓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暢地表達出來了。

詩人一下筆就是反問,其實也是在自問,含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豪情。「男兒何不帶吳鉤」,起句峻急,緊連次句「收取關山五十州」,猶如懸流飛瀑,從高處跌落而下,顯得氣勢磅礴。「帶吳鉤」指從軍的行動,身佩軍刀,奔赴疆場,那氣概多麼豪邁!「收復關山」是從軍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詩人怎甘蟄居鄉間,無所作為呢?因而他嚮往建功立業,報效國家。

無論是前兩句,還是後兩句,都能看得出來,詩人筆下生風,一氣呵成,節奏明快,與詩人那昂揚的意緒和緊迫的心情十分契合。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詩人問道:封侯拜相,繪像凌煙閣的,哪有一個是書生出身?這裡詩人又不用陳述句而用反問句,牢騷的意味顯得更加濃鬱。看起來,詩人是從反面襯託投筆從戎的必要性,實際上是進一步抒發了報國無門的憤激情懷。

李賀是個書生,雖然早就詩名遠揚,但上陣殺敵似乎輪不到他。他原本可以自己的才學進入仕途,但這條進身之路被「避父諱」這一封建禮教無情地堵死了,使他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能。「何不」一語,表示實在出於無奈。次句一個「取」字,舉重若輕,有破竹之勢,生動地表達了詩人急切的救國心願。

然而,作為一個書生,「收取關山五十州」談何容易?書生意氣,自然成就不了收復關山的大業,而要想擺脫眼前悲涼的處境,又非經歷戎馬生涯,殺敵建功不可。這一矛盾,突出表現了詩人憤激不平之情。

一種默默堅持的業餘寫作情懷

「2017,驕傲與遺憾,都已成過去;2018,我將繼續,用創作證明自己。」

把今日頭條發布的「我的2017頭條號創作成績單」從頭看到尾,最後出現了上面這一行文字。在我看來,這既是肯定我2017年的創作成績,更重要的是激勵我2018年的創作激情。

我是一個善於聯想的人,很快就聯想到李賀的《南園十三首·其五》這首詩——鏗鏘有力,豪邁正氣,讀來朗朗上口,感受男人情懷!

讀著李賀的詩,也似乎回想起自己這一年來,寫寫停停,卻毫無建樹。雖然最高閱讀量的一篇文章超過10萬,但跟其他高手相比,其差距簡直是天上地下。更重要的是,我在頭條號分文未得。

也許,能力有限;也許,方法不對;也許,經驗不足;也許,留待2018,一併收取。

不過,我不是專業寫作,而是利用業餘時間寫點東西。但能夠把原創堅持下來,自己覺得也很不易。也許,這就是一個業餘寫作者的男人情懷!如果也有寫作情懷的話。

既然一千多年前的李賀,作為一介書生,尚且有上陣殺敵、收取關山五十州的強烈願望,今日的我,還有什麼理由退卻!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詩人問道:封侯拜相,繪像凌煙閣的,哪有一個是書生出身?這裡詩人不用陳述句而用設問句,牢騷的意味顯得更加濃鬱。

我既不是書生,也不是士兵,更沒有詩人李賀那樣有點含蓄的牢騷。但是,2018年的我,未必不能在頭條號廣闊的天地裡佔據一席之地。

相關焦點

  • 唐朝李賀詩選21:激勵自己建功立業的《南園十三首·其五》賞析
    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也文武雙全,他曾率領過一個僅有五十人的小隊勇闖有五萬士兵的敵營,並且成功將叛軍首領斬首。事實上,大部分詩人文人的內心都有著豪情壯志,想要徵戰沙場,建功立業的。唐朝詩人李賀也是其中一個,雖然他自小身體羸弱,武力值也沒有上述兩位高,但他依然有著報效祖國的一腔熱血,從下面我們要說的這首《南園十三首·其五》就可以看出來了。
  • 品讀《南園十三首其五》,若個書生萬戶侯?別自欺欺人了
    尤其是以詩詞聞名於世的文豪們,而且這樣的吐槽還不分年齡大小,凡是不得志,就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即便是才華橫溢,聲名顯赫的「詩鬼」李賀,也是如此,但是在他的《南園十三首》中,最為出名的第五首裡,我讀到了些不一樣的東西。
  • 李賀最有氣勢的一首詩,表達了遠大的理想,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另外他也有著遠大的理想,希望自己可以建功立業,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只是很可惜他並沒有這樣的機會來實現他的人生理想,這也使得他常常把這種理想寫進自己的詩作,從而也使得他的詩作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種霸氣,而且也是極為有氣勢,譬如他的這首《南園十三首·其五》,那就是一首很有霸氣的詩作,讀來也是令人熱血沸騰。
  • 李賀的這首詩霸氣外露,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李賀的很多詩,那都是描寫的極為優美,也非常的憂愁,特別是他的那一系列的「鬼詩」,每一首看似不著邊際,但同樣的充滿了高遠的意境。那他除了「鬼詩」之外,其它的一些詩作,同樣的非常值得一讀,譬如他的這首《南園十三首·其五》,也是一首很獨特的作品,詩人描寫的很是霸氣,讀來更是讓人熱血沸騰。
  • 李賀辭官回家閒居,憑空寄慨,用兩個設問句寫下一首詩,千古流傳
    儘管當時的韓愈為其辯解,但人言可畏,李賀不得不憤離試院。後來經宗人推薦考核,李賀入長安謀得一個九品芝麻官,一做就是三年,眼看遷調無望,加上妻子病卒,他告病回到昌谷南園休養。閒居期間,李賀孤憤難抒,憂鬱病篤,時常感傷身世,寫下《南園十三首》一組雜詩,或嘆韶華易逝,也抒壯志難酬的悵惘,詩情雋永,耐人尋味。
  • 李賀這首詩表現手法高超,每一句由設問句組成,通篇寫得氣勢磅礴
    總之一句話,那就是要有拼搏進取的精神,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自己充滿朝氣,對於人生才會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古人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無數的詩人都在抒發情感,把自己的理想融入進作品中,寫下了很多充滿哲理,同時又讓人很感動的優美名篇;那麼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中唐詩人李賀的這首《南園十三首·其五》,這首詩也是膾炙人口,而且還是李賀比較重要的作品之一,通篇情感細膩,而且在表現手法上也是極為高明,每一句都是由設問句組成,詩人把自己對於人生的看法,還有對理想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
  • 李賀只活了27年,卻寫一首千古名詩,短短4句,被後人流傳千年
    李賀只活了27年,卻寫一首千古名詩,短短4句,被後人流傳千年在他的詩詞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這首:《南園十三首·其五》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此句中「何不」二字極為傳神,詩人急切的報國之思如急瀑般撲面而來,又有反躬自問、勢在必行之意,暗示出詩人之憂慮與國家之危急。「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三四聯亦為反詰,卻將詩人的激憤與不平襯託得更加濃鬱:看看凌煙閣中封侯拜相的,哪有一個是書生出身的?
  •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哪一句詩能讓你瞬間熱血澎湃?
    縱觀中國歷史,那些文人墨客,多是愛國家,有抱負的有志之士。所以,他們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豪邁詩作,往往一句,便能直擊人心靈深處,讓你瞬間熱血澎湃!但你卻能從其中有股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你就是在在荒涼的沙漠裡,身經百戰的將士,連身上的鐵盔鐵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邊患還沒有肅清,就決不解甲還鄉。特別是"不破樓蘭終不還"這七個字,擲地有聲、鏗鏘有力!這是報效國家最為堅定、深沉的誓言,這就是軍人應有的愛國情懷!
  • 李賀最豪邁的一首詩,構思精巧,由兩個設問句組成!
    當時河南府的其它考生妒忌李賀的才華,放出流言,說李賀父名「晉肅」,與「進士」同音,為避諱父名,李賀不可參加進士考試,若是執意參加,那就是冒犯了律法。儘管當時大文豪韓愈為李賀寫了一篇《諱辯》,指斥避諱陋習之律法荒謬可笑:「若父為仁,則子不得為人乎?」 但是依然沒能堵住大眾之口。最終,無可奈何的李賀不得不離開長安,回到老家昌谷。
  • 李賀最有氣勢的一首詩,一開頭便讓人熱血沸騰,震古爍今!
    李賀,字長吉,「長吉體」詩歌的開創者。有「詩鬼」之稱,和「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其詩歌作品,雖然大多數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及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但卻寫得氣勢雄渾、境界開闊,在古代詩壇別具特色。
  • 28字唐詩卻有兩個問句,這首古詩可謂豪情之至
    有的用來表達愛情,有的用來表達友情;有的表達離別之時的惆悵滿懷,有的則表達對於有情人的一往情深。而且,這些古詩的語調也並不都是四平八穩的,有一些詩歌當中,會直接採用問句的形式,增強詩歌的氣勢。比如今天所要說到的這首唐詩: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 (夜讀唐詩)李賀南園十三首,收取關山五十州,文章不必哭秋風
    李賀的《南園十三首》創作於唐憲宗元和八年到十一年間(公元813到816年),當時他才23歲,因嫌棄奉禮郎的官職太卑微,故辭官回福昌昌谷老家閒居,南園是指其故居以南的一大片田園。南園十三首既有描寫田園生活的,也有抱怨壯志難酬的,其中的其五和其六是抒發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其五是期待建功立業,其六則鬱悶文才不為世用。李賀的《南園十三首》其五、其六原詩如下:其五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 李賀最膾炙人口的一首詩,其中兩句寫出了男子漢大丈夫應有的抱負
    李賀的《南園》組詩共有十三首,其中下面兩首膾炙人口,廣為流傳,而且寫的慷慨悲壯,酣暢淋漓。南園 其五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南園 其六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這兩首中,又以前一首更振奮人心,為更多的有志男兒所喜歡。這一首詩,也是小編最為鍾愛的詩詞之一。
  • 讓孩子愛上古詩詞:「詩鬼」李賀的傳奇一生
    有人專門作了統計,在李賀 240 多首詩作中,提及天神的有 40 篇,寫到鬼魂的有 27篇。長吉插上想像的翅膀,以奔放熱烈的浪漫主義情懷,描摹神仙境界,王母娘娘、嫦娥 等神話人物,銀河、月宮等天國風光,出現在《天上謠》《夢天》等名作中,極盡奇麗譎幻之觀。
  • 「詩鬼」李賀很雄渾的一首詩,僅28字卻有2個反問,氣勢冠絕今古
    李白是詩仙,與之對應的,有詩佛王維,詩聖杜甫,剩下一個,就是詩鬼李賀,這也就是三李中的最後一李。李賀何以能得此殊榮?一方面,他是明顯的浪漫主義詩人,其浪漫學於李白,又不同於李白,其風格學於韓孟詩派,又有著自己獨特的創造,讀過李賀詩歌的人應該有感覺,他所用意象的險怪奇崛,色彩的瑰麗夢幻已經達到了一個極致,很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後人甚至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我們現在誇人說鬼才,或許就是出自李賀呢?
  • 天若有情天亦老:原來這句詩出自李賀筆下!真不愧能與李白齊名!
    那麼如果我問你,你知道「詩鬼」是誰嗎?你肯定不知道吧,他就是唐代著名詩人李賀!李賀是中唐時期的浪漫主義詩人,他與李白、李商隱被稱為「唐代三李」,與杜甫、李白和王維齊名。由於他的詩作非常富有想像力,且才華橫溢,所以被世人稱為「詩鬼」、「鬼才」,他也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另一位享譽盛名的浪漫主義詩人。
  • 《唐詩三百首》沒有「詩鬼」李賀的詩?且看《南園》第五首
    曾經有人疑問,《唐詩三百首》為什麼沒有「詩鬼」李賀的詩,難道孫洙對李賀有想法?我不知道這些人是真沒讀過《唐詩三百首》,還是故意找話題?李賀的《南園》第五首就被收錄其中。南園男兒何不帶吳鉤 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 若個書生萬戶候做為男子大丈夫,應該手持利劍上陣殺敵,去收復被藩鎮割劇的關山五十州,實現國家統一,你看那凌煙閣中,有哪個是因為文弱書生而被封為食邑萬戶侯爵的?
  • 經典勵志詩句,有觸動人內心的力量,適合做書籤和座右銘
    這句詩,這句詩中顯現出了一往直前勇氣和一定要成功的志氣,在一些時候很能表達出內心對於某些事的堅定之情。這首詩的大意是:從邊塞孤城上遠遠望去,青海湖經連祁山到玉門關的這一道邊境防線上,密布陰雲,烽煙滾滾,連銀光皚皚的雪山都顯得黯淡無光(將戰場上的緊張和蒼涼悲壯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