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唐詩)李賀南園十三首,收取關山五十州,文章不必哭秋風

2020-12-20 六甲番人

李賀的《南園十三首》創作於唐憲宗元和八年到十一年間(公元813到816年),當時他才23歲,因嫌棄奉禮郎的官職太卑微,故辭官回福昌昌谷老家閒居,南園是指其故居以南的一大片田園。南園十三首既有描寫田園生活的,也有抱怨壯志難酬的,其中的其五和其六是抒發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其五是期待建功立業,其六則鬱悶文才不為世用。

李賀的《南園十三首》其五、其六原詩如下:

其五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其六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

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

其五由兩個問句組成,慷慨激越,一氣呵成,可見當時心情之急切,白話譯文如下:

大丈夫為何不帶上刀鉤,去收復被割據的關山五十州?請您到陳列功臣畫像的凌煙閣,裡面哪位萬戶侯是書生的?

其六則比較含蓄深沉,若有所指,若即若離,和其五一樣都是發牢騷,風格卻完全不同,白話譯文如下:

只會在書中尋找典故和佳句來創作詩文,終老於雕蟲一般的生活,今晚又是讀書寫作到拂曉,只見那殘月如弓正掛在簾前。難道您沒想到遼海的戰事麼?書生的你又該到哪裡去對著秋風哭泣?

這兩首詩中,其五的「何不」、「收取」,其六的「老」、「哭」,都是用詞極為精妙,「何不」和「收取」有迫不及待之意,富有表現力,「老」是動詞,「哭」則詩意盡出,千年之後仍可想像當年那文弱書生的悲痛。

李賀是天才詩人,整個唐朝,也就只有李白和他二人是為了作詩而下凡到唐朝的,李白活了六十一年,除了寫詩其他事情都是一團糟,而李賀更悲催,他只活了二十七年,如果他能活到六十歲,或許執唐詩牛耳的就是「李杜李」了。

李白和李賀都期待建功立業,都不願意當個無用的書生,或許也正因為有這樣的不切實際的理想,才有那些瑰麗多彩的詩作留傳到現在吧。

(我是六甲番人,更多精彩,請您關注我的百家號。)

相關焦點

  • 李賀的這首詩霸氣外露,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那他除了「鬼詩」之外,其它的一些詩作,同樣的非常值得一讀,譬如他的這首《南園十三首·其五》,也是一首很獨特的作品,詩人描寫的很是霸氣,讀來更是讓人熱血沸騰。《南園十三首·其五》唐代:李賀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 唐詩閒讀:「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
    在辭去奉禮郎「歸臥」時,李賀曾經寫過一組詩,叫《南園十三首》,這組詩為了解、研究李賀的思想和生活提供了一手資料,因此,我們特別重視這組詩,之前也挑其中的第五首賞析過,今天再讀一首,是第六首,全詩如下: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這首詩氣象與第五首大不相同,「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的豪氣,在這首詩裡完全沒了影子,代之而來的是對讀書無用,懷才見棄的慨嘆。
  • 男兒何不帶吳鉤, 收取關山五十州.
    這首詩由兩個設問句組成,頓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暢地表達出來了。第一個設問是泛問,也是自問,含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豪情。「男兒何不帶吳鉤」,起句峻急,緊連次句「收取關山五十州」,猶如懸流飛瀑,從高處跌落而下,顯得氣勢磅礴。「帶吳鉤」指從軍的行動,身佩軍刀,奔赴疆場,那氣概多麼豪邁!
  • 李賀7大千古名句: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3、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這一句出自《南園十三首·其五》,「男兒何不帶吳鉤」,起句峻急,緊連次句「收取關山五十州」,猶如懸流飛瀑,從高處跌落而下,顯得氣勢磅礴。這十四字一氣呵成,節奏明快,與詩人那昂揚的意緒和緊迫的心情十分契合。
  • 《唐詩三百首》沒有「詩鬼」李賀的詩?且看《南園》第五首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謅」,《唐詩三百首》由清代蘅塘退士孫洙結合唐詩各個時期各個流派的代表作彙編而成,其體裁和題材非常廣泛,包括自然現象、政治動態、勞動、社會生活等等,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唐詩了全貌,能夠幫助讀者體會唐詩的深層內涵。
  • 28字唐詩卻有兩個問句,這首古詩可謂豪情之至
    比如今天所要說到的這首唐詩: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這首古詩的題目是《南園十三首·其五》,作者是唐代三李之一的李賀(其餘兩位是李白和李商隱)。這首古詩是李賀的代表詩作之一,最大的特點是這首古詩當中有兩個問句,其中一個還是反問,增強了詩歌的氣勢,表達出了作者的豪情壯志。我們今天讀李賀的詩歌,是很容易能夠感知他的才華的。雖然這個詩人的壽命很短,但是他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 書生能達萬戶侯——你也能有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的男人情懷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這首詩是南園十三首中的第五首,應是他回到闊別了多年的讀書處有感之作。當時正值安史之亂,藩鎮割據的氣焰非常囂張。朝廷年年徵討,投身幕府的文人也往往能夠為朝廷效力,儘管當時形成了輕文尚武的風氣。面對當時黃河南北五十州中央管制的分裂局面,詩人感到焦慮不安,渴望自己也能參加削藩平叛的戰鬥,建功立業,名留青史。
  • 唐朝李賀詩選21:激勵自己建功立業的《南園十三首·其五》賞析
    一說到文人或詩人,大家眼前浮起的第一印象大多是:雖有滿腹文章,亦能舌戰群儒,但是卻文弱蒼白,手無縛雞之力。這實是一個誤解:須知古往今來,有不少文人都文武雙全。比如唐朝時期的「詩仙」李白,劍術就很高明,武力值很高,常開懷暢飲後於月下起興舞劍,讓人恍惚以為真是謫仙下凡。
  • 品讀《南園十三首其五》,若個書生萬戶侯?別自欺欺人了
    尤其是以詩詞聞名於世的文豪們,而且這樣的吐槽還不分年齡大小,凡是不得志,就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即便是才華橫溢,聲名顯赫的「詩鬼」李賀,也是如此,但是在他的《南園十三首》中,最為出名的第五首裡,我讀到了些不一樣的東西。
  • 《唐詩三百首》裡為什麼沒有李賀的詩?孫洙:我怕他教壞小朋友
    文/藍夢島主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李賀是誰?答:一位可以媲美李白的天才詩人。《南園十三首》中,李賀用一句「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寫出了有志青年的胸懷大志和理想抱負。《雁門太守行》中,李賀用一句「黑雲壓城城欲摧」寫出了戰事的緊急與戰爭的殘酷,又用一句「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寫出了忠君報國的渴望。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一句妙絕千古,卻落選《唐詩三百首》
    在返回洛陽的途中,他有感而發,寫下了生平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一句妙絕千古,卻落選《唐詩三百首》。這首詩名為《金銅仙人辭漢歌》。2.他渴望建功立業,「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可惜的是卻屢遭挫折,多年奔走也不過是混了個九品的奉禮郎,他的心中怎能不悲憤?歷史背景加上唐朝時局,以及李賀自身的遭遇,便有了這首交織著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悲的《金銅仙人辭漢歌》,字裡行間洋溢著詩人濃濃的悲憤和哀愁之情,讀來令人淚目。
  • 詩鬼李賀,經典詩詞,你知道幾首?
    1、《南園十三首·其五》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2、《李憑箜篌引》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白凝雲頹不流。
  • 李賀這首詩表現手法高超,每一句由設問句組成,通篇寫得氣勢磅礴
    古人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無數的詩人都在抒發情感,把自己的理想融入進作品中,寫下了很多充滿哲理,同時又讓人很感動的優美名篇;那麼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中唐詩人李賀的這首《南園十三首·其五》,這首詩也是膾炙人口,而且還是李賀比較重要的作品之一,通篇情感細膩,而且在表現手法上也是極為高明,每一句都是由設問句組成,詩人把自己對於人生的看法,還有對理想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