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李賀是誰?答:一位可以媲美李白的天才詩人。
李賀,字長吉,河南府福昌縣昌谷鄉(今河南省宜陽縣)人,故又稱李長吉、李昌谷。他是李唐皇室後裔,常以「唐諸王孫李長吉」自居,他天賦異稟,詩才冠絕一時,得到了文壇領袖韓愈的無上讚譽。但是,他有如此出身,又有如此才華,卻因父親名曰「李晉肅」,「晉肅」的「晉」與「進士」的「進」同音,犯了嫌名,無緣科舉,仕途失意。
空有一腔抱負的李賀,只能把心中的怨憤和不甘傾注在文學創作上,他的詩歌,想像力極為豐富,善用鬼神託古寓今,遂有「詩鬼」之稱,與「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齊名,躋身唐朝最偉大的詩人之列。
(李賀)
李賀的詩有多好?答:震古爍今。
《致酒行》中,李賀用一句「雄雞一聲天下白」寫出了天才少年的壯志凌雲與傲骨雄姿。
《南園十三首》中,李賀用一句「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寫出了有志青年的胸懷大志和理想抱負。
《雁門太守行》中,李賀用一句「黑雲壓城城欲摧」寫出了戰事的緊急與戰爭的殘酷,又用一句「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寫出了忠君報國的渴望。
《金銅仙人辭漢歌》中,李賀更是用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寫出了自然法則冷酷無情。沒錯,這句千古名言乃是「詩鬼」李賀的原創,後世諸輩,均為引用。
(「詩鬼」李賀)
李賀的才華是史上公認的、毋庸置疑的,甚至有不少學者認為,李賀若不是27歲英年早逝,他足以與李白競爭唐詩界的第一把交椅。
但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唐詩三百首》中收錄了77家詩,共311首,其中李白詩29首,但李賀詩竟然一首也沒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註:《唐詩三百首》中李白詩數量有27首和29首兩種說法,其區別只是《清平調三首》當作一首詩來算還是當作三首詩來算,特此說明。)
世人想不通《唐詩三百首》中為什麼沒有李賀的詩,往往源於想當然地認為《唐詩三百首》的編選標準是誰寫得好誰上。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清人孫洙編選《唐詩三百首》的初衷是為孩童提供啟蒙讀物,他在五萬多首唐詩中精選出了311首(160選1),最基本的原則就是通俗易懂,便於初學兒童閱讀和理解,與此同時,還要正面積極,有利於孩子價值觀的養成。而李賀的詩,絕則絕矣,妙則妙矣,恰恰不符合這兩點最基本的要求。
(《唐詩三百首》)
張表臣在《珊瑚鉤詩話》中說李賀之詩「牛鬼蛇神太甚」。也就是說,李賀的詩,充斥著牛鬼蛇神,風格詭異空靈,意境悲苦悽冷,既不容易理解,也不利於孩子心理健康。
什麼「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什麼「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松花」,什麼「桂葉刷風桂墜子,青狸哭血寒狐死」、什麼「百年老鴞成木魅,笑聲碧火巢中起」、什麼「海神山鬼來座中,紙錢窸窣鳴旋風」、什麼「呼星召鬼歆杯盤,山魅食時人森寒」、什麼「蟲棲雁病蘆筍紅,迴風送客吹陰火」……這又是墳頭、又是鬼怪、又是紙錢、又陰火、又是狐狸哭、又是貓頭鷹笑,平心而論,確實容易嚇到小朋友。
另外,李賀的思想也比較反動、偏激,不符合主流價值觀,編書人也怕他帶壞小朋友。舉例說明。
(李賀像)
《唐詩三百首》裡收錄了鄭畋的一首七絕《馬嵬坡》,詩曰:
玄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
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什麼意思呢?大致是說唐玄宗在馬嵬坡處死楊貴妃,是舍小家為大家,唐朝因此得以重新振興,否則的話,就會步了李後主的亡國後塵。總之,就是誇唐玄宗英明!
唐詩中寫安史之亂的數不勝數,其中不乏佳作,孫洙為什麼偏偏選擇了不知名詩人鄭畋的這首《馬嵬坡》呢?對此,孫洙在這首詩後是有明確批註的:「唐人馬嵬詩極多,惟此首得溫柔敦厚之意,故錄之。」
這下懂了吧,鄭畋的這首《馬嵬坡》「溫柔敦厚」,把昏君唐玄宗吹捧成聖明天子,符合主流價值觀,所以就收錄了。
(河南宜陽縣李賀廣場)
再看看李賀在《過華清宮》一詩中是怎麼寫安史之亂的,詩曰:
春月夜啼鴉,宮簾隔御花。
雲生朱絡暗,石斷紫錢斜。
玉碗盛殘露,銀燈點舊紗。
蜀王無近信,泉上有芹芽。
又是什麼意思呢?大致是說李賀經過當年唐玄宗與楊貴妃尋歡作樂的華清宮,那裡如今已經是一片廢墟,直指唐玄宗荒淫無道,導致了安史之亂,是歷史的罪人。而且,李賀還稱唐玄宗為「蜀王」,暗諷他當年懦弱怕死,撇下江山逃到四川,不配皇帝稱號。
兩詩對比不難看出,李賀詩雖然深刻又客觀,但僅在政治正確這一點上就被摁得死死的,不被《唐詩三百首》選錄也就不足為怪了。
也許各位讀者會說,李賀也不是所有的詩都寫鬼神,都反動叛逆,選錄其他小清新、正能量的詩就好了呀!但問題是,李賀寫得好的詩,大多涉及這兩大致命問題。
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學習一首詩的時候,很難完全脫離作者,通常情況下,我們會結合作者的經歷、思想、性格去解讀詩歌。喜歡一首詩,就會喜歡它的作者,進而喜歡該作者的其他詩作。換言之,詩歌也是有人格的,孩子很容易被作者的價值觀影響。
綜上,李賀的詩雖然好,但不被《唐詩三百首》選錄也是有其合理性的。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