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的減壓?這四點就夠了……
文/七媽2020
你是否每次下班,回到家就只想做一件事-----「葛優躺」?你是否最近寢食難安,甚至睡覺了腦海還在翻滾著?你是否總是隱隱為工作、孩子、家庭擔心著?如果你有這些問題,那你就是壓力太大,受情緒困擾,需要自我的重建了。
最近生活有點忙亂,壓力滿滿。但是最近也非常幸運,獲得一本好書《自我的重建》,講述的是如何進行壓力與情緒管理,達到自我內在平衡。一看到標題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了,迫不及待打開看起來。
本書的作者是安德烈斯·馬丁·阿蘇埃羅是西班牙正念的第一人,減壓經驗豐富。獲得巴塞隆納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並在麻薩諸塞大學擔任講師,傳授正念減壓相關課程;減壓效果良好,受到各行業人的喜歡。
全書內容分為兩個部分:第1個部分是理論建設篇,旨在給我們普及關於壓力、情緒、應急等相關的概念,是為後面的實踐奠定良好的基礎;那第2個部分是實踐指導篇,旨在用前面學習的理論,以及作者給我們的原則,進行相關的練習,從而能達到減輕壓力,達到自我的重建。書籍語言簡單明了,措施簡單可操作,內容樸實但是很有指導意義。
如何進行壓力管理,進行自我的重建?通過本書的學習,我得到4個秘訣:
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去改變現狀,是因為我們沒有意識到當前的情況。這就是你的命運」。這句話給我很深的感觸,今天看完這本書,再次讓心理學家榮格曾經說過一句話:「當你的潛意識沒有進到意識的時候,覺得覺察自己非常重要。
覺察自己就包括從自身的身體感受,內心的情緒,自己的想法,等方面去覺察自己當下的狀態,從而調整自己。
覺察自己是自我重建的開始!
心理學上有一個非常有名的理論:情緒 ABC理論中:A表示誘發性事件,B表示個體針對此誘發性事件產生的一些信念,即對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釋。C表示自己產生的情緒和行為的結果。通常人們會認為誘發事件A直接導致了人的情緒和行為結果C,發生了什麼事就引起了什麼情緒體驗。然而,你有沒有發現同樣一件事,對不同的人,會引起不同的情緒體驗。 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們產生情緒困擾。如果這些不合理的信念久而久之,還會引起情緒障礙呢。
所以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更多的進行一些正念練習,了解到當下我們的情緒認知,從而讓我們對事情做出正確的反饋。
凌亂的生活狀態,一定會讓你自己整個的心情不好。比如說當你想完成一件重要的事情,但是因為你們要進行時間管理,導致很多繁瑣的事情影響這件事情的發生,但是未完成的事情一直佔據著你的大腦內存,就像電腦的潛在運行的程序一樣,這會極大的損耗你的精力和注意力,由此產生壓力。
所以,我們可以根據四象限法則進行時間管理,讓生活井然有序,避免額外壓力的產生。
你為什麼想進行自我重建?那是因為我們想過上更有幸福感的生活,很多時候人們都認為幸福是一種狀態,但其實幸福是一種能力,是可以鍛鍊的。其中減輕壓力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項。那我們如何能夠釋放壓力,達到自我的平衡,獲得更好的幸福感?有人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如果我們只是一味輸出沒有輸入,那你的身體將被掏空,我們應該在自己的身體帳戶裡面,不斷的去輸入新的東西。比如說,進行閱讀、冥想、學習課程、進行瑜伽等,都是比較好的方法。
在生物學上,生物會對外界刺激會作出反應。壓力是刺激,面對壓力,我們應該追根溯源,尋找好的方法,釋放壓力。讓身體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從而更加健康!
如果此時的你,正在被工作、生活、人際關係等所困擾,產生了不良情緒,那麼我想你需要靜下來。打開這本書,從中尋找到自我重建的方法,從而獲得一個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