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億再融資獲批,中信證券在打什麼牌?去年券商公司債發行規模近...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作為資金驅動型行業,金融機構多渠道"補血"均為拓展業務以提升自身競爭力。

中信證券於近日獲批800億元的公司債額度。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可能是中信證券提高財務槓桿以提高淨資產回報率的有效舉措。

券商中國記者據Wind梳理,去年,在貨幣寬鬆、利率下行的大環境下,證券行業發行的公司債規模達到8752.81億元。其中,中信證券去年發行公司債的規模達726億元,其中逾百億元將於今年內到期。

中信證券獲批發行800億元公司債

1月5日晚間,中信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於日前收到中國證監會《關於同意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註冊的批覆》。據此批覆,公司可以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總額不超過800億元公司債券。

800億規模的公司債非常驚人。據中信證券2020年三季報,至當年三季度末,中信證券歸母所有者權益規模為1797.46億元。《證券法》規定,公開發行公司債,累計債券餘額不超過公司淨資產的40%。

不過這800億規模的公司債並非一次性發行完畢。中信證券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公司債券分期發行,首期發行自同意註冊之日起12個月內完成;其餘各期債券發行,自同意註冊之日起24個月內完成。也就是說,中信證券在明年1月份前完成首批發行,在兩年內發行完畢即可。

券商中國記者獲悉,中信證券發行這筆公司債,主要用於補充營運資金及償還到期債務。

去年全行業發行公司債規模近9000億元

去年,在貨幣寬鬆、利率下行的大環境下,很多公司抓住窗口期大規模發。券商中國記者據wind統計,2020年,證券行業發行的公司債規模達到8752.81億元,其中華泰證券在7月份和3月份分別發行了100億和80億規模的公司債,單筆規模為業內最高。

Wind數據顯示,近年來,公司發行單筆公司債規模超過百億的一共有4筆,最大的一筆公司債是2019年4月份,恆大地產發行了一筆150億元的公司債;2020年11月份,貴州茅臺酒廠發行了一筆130億元的公司債;2016年9月份,中石化發行了一筆130億元的公司債;2016年3月份,中石油發行了一筆127億元的公司債。

券商中國記者梳理發現,去年一整年,中信證券共發行了25筆合計規模達726億元的公司債,期限從1年到5年不等,粗略統計發現,去年發行的公司債中,今年到期規模就逾百億。

有中型券商財務資金部負責人向記者分析,中信證券大規模公司債券的批覆發行可能是為了提升財務槓桿,以擴大槓桿倍數,此舉帶來的好處是提升淨利潤和淨資產回報率。

「目前中信證券的財務杆杆率接近5倍,國內證券業看確實偏高,但相對國際投行還處於偏低水平。國內券商提升財務槓桿率是大趨勢。」該人士表示。

中信證券去年三季度業績公告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419.95億元,同比增長28.13%;歸母淨利潤126.61億元,同比增長20.32%。

相關焦點

  • 800億再融資獲批 中信證券在打什麼牌?
    來源:券商中國作為資金驅動型行業,金融機構多渠道「補血」均為拓展業務以提升自身競爭力。中信證券於近日獲批800億元的公司債額度。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可能是中信證券提高財務槓桿以提高淨資產回報率的有效舉措。
  • 800億公司債獲批:中信證券有新動作?年內面臨近400億到期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800億公司債獲批,中信證券有新動作?年內面臨近400億到期 1月5日晚,券商界「一哥」中信證券宣布其規模達到800億元的公司債獲證監會批准。這是2021年伊始獲批的第一個巨額再融資申請。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信證券將有15隻公司債到期,涉及金額382億元,其中9隻集中在下半年。
  • 中信證券獲批發行公司債 券商「加槓桿」跡象凸顯
    本周,2021年證券業第一筆超大額度公司債「亮相」,中信證券獲批發行不超800億元公司債,引發業內關注。在金融業對外開放以及證券業「馬太效應」的發展背景下,券商需要快速提升資本實力與競爭力,融資意願更加迫切。
  • 券商年內發債融資規模突破1.6萬億元 年內兩家上市券商發行可轉債...
    12月10日,財通證券發行38億元的可轉債,這是年內第二隻由券商發行的可轉債。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券商通過發行證券公司債、證券公司次級債、短期融資券及可轉債的形式,已累計募資16101.31億元,同比增長90.65%。對於券商年內密集發債「補血」,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員趙亞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利率較低,正是發債的好時機。
  • 又見券商投行價格戰 百億公司債承銷費率低至0.0001%
    近日,某大型央企為即將發行的百億規模公司債進行承銷招標,有券商報出了1萬元的承銷費,承銷費率僅為0.0001%,一時引發市場熱議。上述券商給出的IPO承銷保薦收費標準與記者打聽到的行業約定俗成的收費標準相差甚遠。又如今年1月10日,華夏銀行完成了一筆募資292.32億元的非公開發行。這樣一筆巨額募資,5家保薦、承銷機構總共分得的保薦承銷費只有41.89萬元,相關費率低至十萬分之一。不過,券商也不會做「賠本的買賣」。
  • 兩融額度再告急 興業證券暫停中信平安融資買入
    記者查詢興業證券官網發現,其當天發布的公告稱,根據興業證券融資融券證券管理規則,為控制單一證券融資規模集中度風險,即日起暫停中信證券、中國平安融資買入。待融資集中度風險平緩後,公司將恢復其融資買入功能。
  • 證券股票配資開戶公司真牛所股票配資在線炒股平臺:平倉後剩下的...
    在真牛所配資公司看來,相比公司債,發行短期融資券具備發行門檻低、周期短、能快速補充公司運營資金等特點,因此短融券也成為券商補充資本金的重要渠道之一。 不過,臨近年底,短融券的成本也出現了短線上升的態勢。數據顯示,從今年6月後,證券公司短融的利率已經從2%上升到2.49%的水平。
  • 螞蟻借唄100億計劃獲批 多個項目密集推進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今年11月份來,包括螞蟻集團在內的多家平臺機構的多單消費信貸類ABS項目密集披露了新進展;兩家消費金融公司近期連續獲批ABS業務資格,也意味著實現了主體不斷擴容。不過,儘管不少市場主體通過發行ABS(資產證券化)產品融資,但從操作層面來看,持牌金融機構發行ABS有較嚴格的門檻。
  • 火速啟動8家券商大調查,多家頭部券商低費率承銷央企債...
    來源:財聯社8家券商因地板價承銷央企債事件,如此迅速迎來了監管的大調查。中證協在7月19日發布的通告中稱,國泰君安、海通證券、中金公司、平安證券、申萬宏源承銷保薦、天風證券、中信證券、中信建投等8家公司在中核融資租賃公司債券發行招標過程中,存在承銷費報價偏低的情況,引發市場質疑。
  • 驚動A股:中信證券也要清倉減持!100億賣掉中信建投一股不留 中信建...
    中信證券在收購廣發無望的情況下,將目標鎖定華夏證券,雙方一拍即合。  中信與華夏的談判進行了很多輪,最終方案一直沒定,中信證券「拉來了」建銀投資作為戰略投資者,有效地促成了重組談判,並統一意見,在剝離證券類資產的基礎上,將成立一家新的證券公司,新公司名為中信建銀證券有限公司,將獲批成為具有綜合類業務資格的券商,整合華夏證券業務的主體。
  • 47家上市券商半年淨賺782億,前十佔整體淨利66%,中信海通國君華泰...
    1月23日,證監會發布《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計算標準規定》(以下簡稱為《計算標準》),對證券公司投資政策性金融債、指數基金、成分股等適度「鬆綁」。政策二:再融資新規利好券商板塊,投行收入或增厚3%。2月17日,證監會對《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的部分條文進行了修改,發布了《發行監管問答-關於引導規範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監管要求》,規範上市公司再融資。政策三:券商並表監管試點啟動,倒逼中小券商積極轉型和優化。
  • 中信證券穩坐券商「鐵王座」
    數據顯示,其「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合計133億(2016年為86億),同比增長55%。不過,中信證券的「龍頭」地位已經受到後來者的挑戰,從淨利潤同比增速的角度來看,華泰證券的「快速」成長已經改變了行業5強的座次,並逐步逼近第一的寶座。
  • 2020IPO募資大爆發創10年新高:中信建投募資奪得行業第一,中信證券...
    細數2020年證券公司承銷的股、債融資規模,已較去年同比增長了近25%。12月初,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發表署名文章稱,截至2020年9月末,直接融資存量達到79.8萬億元,約佔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29%。僅「十三五」時期,新增直接融資38.9萬億元,佔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32%。無論是股權融資還是債權融資均是提升直接融資的重要路徑。
  • 2020年投行放榜:浙商、平安等9家爆發式提升,中信、中信建投、中金...
    財聯社(北京,記者陳靖)訊,隨著註冊制、再融資等制度的推行,券商投行迎來大增長的一年。轉眼2020年即將結束,各券商投行座次也已見雛形。收入排名來看,2020年中信證券投行收入29.05億元,高居榜首;中信建投27.45億元排在次席;第三位是中金公司,投行收入為22.38億元。
  • 14家券商新增借款超2000億 加槓桿拼重資產業務
    除華泰證券外,中信證券、海通證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等多家大型券商榜上有名。此前,為解決短期非銀資金困局、緩解行業流動性,多家頭部券商利用短期融資工具補充資金。在獲得大量資金補血的同時,券商重資產化的趨勢也愈加明顯。在當前的資本風險監管體系下,如何在平衡槓桿及收益率的同時提升ROE,將是券商下一階段的重點。
  • 2019券商十大事件:打造航母級券商 零佣金還有多遠?
    證監會在答覆中表示,為推動打造航母級證券公司,將鼓勵和引導證券公司充實資本、豐富服務功能、優化激勵約束機制、加大技術和創新投入、完善國際化布局、加強合規風險管控,積極支持各類國有資本通過認購優先股、普通股、可轉債、次級債等方式注資證券公司,推動證券行業做大做強。
  • 東北證券:再融資新規利好券商 預期承做規模有所恢復
    新華財經長春2月24日電(記者王曉林)證監會近日發布《關於修改<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的決定》《關於修改<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的決定》《關於修改<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的決定》,標誌A股再融資新規正式落地。
  • 十年復盤:中信證券引爆牛市可能性有多大?本輪券商股行情有多高?
    中信證券強勢漲停,全日成交199億元,佔據兩市成交額第一名,整個券商板塊成交近1400億元,板塊內山西證券、本輪行情的大背景是國內經濟仍有下行壓力,貨幣政策持續寬鬆,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推進; 從資金數據看,近期支撐股市流動性改善的最主要因素在於新發基金規模的持續上升以及北上資金的持續流入。截至7月2日,北上資金淨流入1353億,近期有加速之勢,今年偏股混合型基金髮行7138億,大超去年全年4765億規模,仍有1000多億等待建倉。往前看,資金對行情的支撐作用短期依然存在。
  • 定增、配股、可轉債 券商大手筆再融資競逐重資本業務
    隨著國內證券業務競爭趨於激烈,券商對於補充資本金的需求更為迫切。 定增、配股和可轉債一直是上市券商補充資本金的三大主要途徑。此前,有三家上市券商相繼發布了與再融資相關的公告。業內人士指出,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上市券商正抓緊調整和完善業務布局,並競相推進再融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