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一套顛覆常識的學習方法

2020-09-15 曉春沐陽

有人問:什麼是真正的學習呢?

簡單說,跳出舒適區、進入學習區就是真正的學習,這樣說大家一定不會滿意,真正的學習一定是有著系統的方法論的。

學習行為發生的條件是先有危機感,現有的知識體系已經無法應對遇到的問題,這才是學習的開端。

開始真正的學習要有兩項準備:

第一項是心態上的準備:承認、接受自己的淺陋。

通過危機感和挫敗感承認自己知識結構的不足,就不要把注意力放到無知的焦慮中了,其實焦慮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內心承認不足就能將精力聚焦在我們能控制、能把握的學習行動中去。

第二項是確立明確、具體的目標:

確立的目標必須可行、具體,比如說:我要學習銷售的技巧、我要學會PPT的製作、我要學習社群的運營方法等等,千萬不要確立一些大而空的目標:我要學習商業運作,我要成為電腦高手,我要掌握網際網路的社群技巧等。

目標明確、具體我們可以按部就班的拆解出學習計劃,讓我們的真正學習變得可能,否則,我們還會徘徊在旅遊式的偽學習中。


下面正式進入學習步驟。

第一:根據目標搜集整理相關的知識或信息

在網際網路如此發達的今天,想獲得某方面的知識或信息太容易了,獲得的渠道也很多,這裡不再贅述,正因為得到的太容易,質量也肯定是良莠不齊,這時,選擇就變得相當重要。

如何選擇對我們最有用的東西呢?我的方法有三點:

一是找這個行業有影響力的精神領袖,出自他手或是他推薦的,相對靠譜;

二是成系統的專業知識,知識必須系統化,碎片化的知識只能是補充,對建立知識體系意義不大。

三是找到好書,將自己感興趣或有價值的點延展開來,作主體閱讀和專題研究。

第二:內化信息

找到知識,只是有了學習素材,這些知識和信息都是死的,並且還不是自己的。想據為已有,分三個步驟:

一是理解:根據自身原有知識體系,對感觸深的多做外延,與原有體系點點相連,將它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是記憶:記憶是學習最原始的方法,當然不是死記,但最起碼的關鍵詞和關鍵理論是必須要記住的。

三是應用:光學了,沒用過就不算學過。輸入-內化-輸出是最好的學習方法。涉入新知識,大腦內化,輸出求反饋,根據反饋再有計劃的輸入,大腦內化後再輸出,如此循環。輸出的方法可以是筆記、分享稿、主題演講稿等等。


最近看了《如何學習》這本書,《如何學習》是《紐約時報》科學記著尼迪克·特凱裡的作品,。書裡的一些觀點和方法顛覆了我們原有的認知,書中提出的學習方法和觀念我們可以借鑑。

分心反而有助於學習,打個盹兒也有助於學習,在某門課程將要學完之前半途而廢,其實並不是壞事。


因為這些快要完成的事情好額已經徹底完成的事情相比,停留在人類記憶中的時間更久,還有在學習新東西之前做個考試,會讓你接下來的學習效果更好。

怎麼感覺都是相反的,在我的認知裡,都是先學習後考試,這裡怎麼就變成反著來了?

我們的大腦有些古怪,它更加看重有意義的事情,討厭無聊、無趣、機械重複的東西。而且它存儲信息不會按照先後順序進行。

你可能在考試的前一周複習了某個考點,等你進了考場拿起筆看到這道題的時候,你突然發現,這該死題自己明明背過,怎麼就是想不起來?這個時候腦子裡竟然浮現了《慶餘年》昨天27集的內容,還有《奇葩說》最新一期關於要不要冷凍起來的話題,情不自禁的在試卷上寫下了自己的論點。

還有你還堅持認為」安靜的學習環境「會讓你學習效率更高嗎?科學家們發現,經常頻繁的更換學習的場所,學習效率反而更高,自習室、咖啡店、書店、圖書館、地鐵上、辦公室。

還有我們傳統的觀念裡,學習一項技能需要抽出整塊時間,就一個內容進行多次反覆的練習效果才是最好的,結果科學家說:你又錯了!好吧,事實上他們發現如果給大腦一整塊的知識讓它吸收,反而不如各種各樣互相關聯在一起的小塊知識,更加高效輕鬆的被大腦吸收。

過去我們一直認為是打擾學習的最惡毒的敵人,包括懶惰、漠視、分心,其實也能成為幫助我們學習的好幫手。

這也和我們的大腦有些古怪是分不開的,合理的掌握這些小技巧,對於學習來說幫助會更大。

還有潛意識學習法,號稱「不用動腦就能學會」,裡面涉及的東西比較複雜,更多的是調動感官讓我們的大腦主動的去攝取知識,這樣的效果比被動式的學習更高效。

一些使用的小技巧

●如何利用遺忘讓我們記得更牢:

在我們的認知中,遺忘絕對是學習的敵人,相信大家都對「遺忘」都有恐懼和焦慮,然而,本書作者本尼迪克特·凱裡指出,適當的「忘記」可以提高記憶。記憶有兩個能力,分別是儲存能力和提取能力。

儲存能力是學到的東西存儲在大腦中。儲存越多能力越強,永遠不會減弱。從生物學角度看大腦能儲存量級是幾萬TB級的;而提取能力,是指某項信息被提取到意識中的難易程度,光是存儲不行,需要用的時候,還得能馬上拿出來。

和儲存能力相比,提取的記憶容量很小。感覺到自己記住的東西,是能提取出來的東西。越用記得越牢。總是用不到的,得不到強化,也就越難提取,就是被認為是遺忘的記憶。

科學家對腦行為研究得出:遺忘有兩大正面意義。遺忘可以承擔「垃圾信息過濾器」的功能,在不同環境中,遺忘還能幫大腦發揮一種類似肌肉鍛鍊的作用,先損耗,後增長。

大腦雖然總會「遺忘」一些內容,特別是經歷一段時間後,經歷一番困難重新回憶起這些記憶後,大腦會建立一個更穩固的記憶迴路,讓下一次提取記憶的速度更快。

●可以適當的給自己進行一些測試

自測可以說是功效最好的學習方法之一,測試可以迫使你從幾個可能的答案中選中正確的答案,並且讓你馬上就知道自己選對還是選錯。

而且自測可以大大的延長我們的記憶時間、加深我們對於知識的理解。你可以對著同時或者鏡子背誦你之前記憶的一篇英語文章,或者嘗試把學到的知識講述給你的朋友和家人,這裡和費曼學習法很像,可以結合在一起。


你可以在學習某一本書或者某一個章節之前,可以給自己做一個小測試,不會也不要緊,做完之後,你會對帶著錯誤去學習,效果會更好,目的性也更強。

●如何用考試理論增強學習效果:

考試的作用,大家都明白:一個是衡量,另一個是選拔。學生時代的產物,成人學習若不是為了拿證是不需要也很反感考試的。考試會給人帶來一種壓力感。然而,作者提出,考試其實是一種特別高效的學習方法,考試能讓學習和工作的效率事半功倍。

為什麼考試會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呢?考試的本質就是強迫你的大腦,從記憶中提取已經學過的知識或技能,這要求你付出的努力遠比直接重讀一遍要多得多。

更重要的是,記憶被提取的時候還會有額外的附加作用。心理學家勒迪革指出,把信息從腦海裡「提取」出的過程中,這些信息還會被複製一份再儲存起來,也會在神經網絡中增加新的信息聯結點。這樣一來,這份額外的努力就加強了這些信息的儲存和提取能力。所以說,心理學家把「考試」稱作是「記憶提取練習」,它會讓知識和技能掌握得更加牢固。

●「被打斷」反而能更高效地完成任務:

在學習和工作中,被人打斷會非常惱火,然而處理複雜問題時,被打斷可以增加更多創造力、工作效率會更高。原來,當一個人在全神貫注地完成某項工作時,一旦被打斷,他會對此留下深刻的印象,內心還會產生完成這項工作的強烈渴望。

心理學家們進一步研究發現,在強烈渴望的驅使下,大腦的感知力會充分調動感知、思維甚至心態,去關注身邊的一切,以期完成最初的目標任務,腦海中會捕捉到各種與任務相關的信息。

就像上學時語文老師教我們的:拿到試卷先看看作文再從頭開始做,等到寫作文時,大腦在潛意識裡已經構思好久了,是不是也算(故意)被打斷。


●交替練習要優於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一直被提升到專業學習的高度,「10000小時定律「就是「刻意練習」的佐證。大家一直認為,刻意練習提倡的是更直接、更專精、更頻繁的訓練,更有助於人們掌握一項技能。

但本尼迪克特·凱裡卻提出不同的觀點,不論是在掌握運動技巧,還是認知訓練上,採用隨機交替的練習方式,都能讓大腦更好地做出面對意外挑戰的準備,總體的應變能力大大提高。



●睡眠也可以幫助學習

睡眠有幾個不同的階段,每一階段都會以不同的方式篩選並鞏固存入腦中的信息。深度睡眠期」(主要集中於前半夜的睡眠)對鞏固數據信息類的記憶非常重要,包括名稱、日期、公式、概念等。如果你要迎接一項注重記憶的考試,比如外語單詞、人名與時間、化學結構等,那麼備考前夜你最好能按照平時的時間上床睡覺,以充分保證前半夜的深度睡眠,然後早早起來再快速瀏覽一遍備考材料。


●複習時不要光看

一字一字地看一遍對你的學習不會有多少加深作用。給書上的公式或者文字劃上螢光線也沒多大作用。這兩種做法都屬於被動式學習,都容易使你產生科學家所說的「熟練度錯覺」。反過來,你在看過一遍螢光筆划過的內容之後,合上筆記,再把它們默寫出來,則能讓你的記憶系統運轉得更加費力,因此你的複習效果也就強多了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如何加深記憶?顛覆認知,不一樣的學習方法
    那麼如何加深記憶,如何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也需要去了解我們是如何學習的,需要知道大腦是如何工作的。人的大腦中,平均有1000億個神經元,也就是神經細胞。這些神經元大多與其他腦細胞相互連接,組成了一張龐大的密網。比作網際網路的話,這張密網相當於存儲和傳導著上千TB的無聲信息。
  • 職場中如何高效學習?這個學習法則,可能會顛覆你對學習的認知
    作為職場新人的堂妹,前幾天問我:「如何在職場中高效學習呢?離開學校後,發現原來在學校的那一套學習方法不是很有效果了。」首先我們要澄清職場學習的目的,那就是學習知識轉換為能力,實現我們的價值,從而讓我們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職場學習是帶有「功利性」的。
  • 這種顛覆傳統的學習方法,讓孩子的英語學習事半功倍
    跨文化視野:不止對語言的掌握要有廣度與深度,還要能夠理解語言背後的文化,關心世界上其他人是如何生活的顛覆傳統的外語教學方法——CLIL怎樣幫助孩子真正學好並且用好英語?怎樣讓孩子的英語水平足夠支撐他們進入這個全球化的世界,並如魚得水、卓爾不群?下面這種方法或許就是答案。
  • 星幹線藝考:在學習編導專業中,如何正確學習文藝常識?
    「編導」專業全稱為廣播電視編導,想要學習編導專業的同學都了解,其考查「文藝常識、故事(散文)寫作、電影評論(影評)、面試」四門課程,其中文藝常識是首當其衝,可以說「文常」是步入編導專業的敲門磚、墊腳石那麼在編導專業中的文藝常識應如何正確地進行準備與學習?
  • 學習學習學習方法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老師說:「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覺得這篇文章很好,它是關於學習方法的,題目叫《學習學習學習方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學習學習方法……」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十五六年,那天老師讀的文章的內容早已忘記,但是標題卻牢牢地記住了——《學習學習學習方法》。
  • 撕掉單詞語法書,顛覆你的傳統英語學習 英語學習的好資源!
    撕掉單詞語法書,顛覆你的傳統英語學習▎課程是如何更新的?
  • 如何學習:揭秘大腦學習原理,探尋記憶存儲真相
    >10種顛覆常識的學習方法告訴你何時學、在哪學、怎麼學,才能輕鬆又高效!本書作者本尼迪克特o凱裡是享有殊榮的《紐約時報》科學專題記者,在《如何學習》一書中,他匯集了從神經科學和認知心理學數十年科研成果中篩選出的精品,讓你看到大腦汲取知識的真正途徑,讓你了解這臺奇妙學習機器的運作原理,以及學習科學領域最前沿的科學學習方法,從大腦的學習機制講起,一路探尋記憶的真相、環境的影響、靈感和頓悟的產生以及潛意識的奧秘,提煉出10種顛覆常識的學習方法,告訴你何時學、在哪學
  • 顛覆10萬+人的英語學習方法,助你打破學習瓶頸,學會流利表達
    馬方旭英語金牌講師英語流利說全國演講比賽特約嘉賓兩岸四地魔術交流大會特約翻譯全球多語言注音系統專利獲得者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教授助理我所發明的英語學習方法我認真研究過中國學習者「記單詞難」的問題,結合我長期以來的單詞記憶方法和國外的英語單詞記憶秘訣,我終於鑽研出一套非常適合中國學生的英語單詞記憶法
  • 顛覆「硬學習」,這家公司如何建立短視頻英語學習的護城河?
    顛覆「硬學習」,通過AI技術實現教學互動「我從小就開始學英語,但真的到可以流利地說出口的程度,都是之後在母語環境下被訓練出來的。」BlaBla創始人黃凱誠告訴芥末堆:「不管多早開始學第二語言,沒有母語環境是一個很大的痛點。」常年工作於矽谷,黃凱誠深刻感受到英語口語水平對於一份工作來說的重要性。
  • 顛覆「硬學習」,這家公司如何建立短視頻英語學習的護城河?
    顛覆「硬學習」,通過AI技術實現教學互動「我從小就開始學英語,但真的到可以流利地說出口的程度,都是之後在母語環境下被訓練出來的。」BlaBla創始人黃凱誠告訴芥末堆:「不管多早開始學第二語言,沒有母語環境是一個很大的痛點。」常年工作於矽谷,黃凱誠深刻感受到英語口語水平對於一份工作來說的重要性。
  • 如何高效學習——總結學霸給初一學生的基礎學習方法(建議收藏)
    初一相對來說,基礎知識比較多,重視概念的學習,作為準初中生來說,最好能在今年的暑假,對初一的教材進行預習。數學學習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可怕。如何規劃才能學好數學?2點就夠了!1、把基礎知識學紮實,把基本概念弄清楚,初中會有很多抽象的基礎概念,要學會用形象的方法理解抽象的概念,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影像化學習法。
  • 送給不甘平庸的GMP諮詢師,一套免費英語學習資料(價值1699)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位老朋友Wendy,她通過自學讀了1300本英文原著,總結出一套獨到的英語學習方法並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學習能有幫助。絞盡腦汁背單詞,但是放下書就忘了?或許你認為,免費課堂學不到東西但這次,將徹底顛覆你的想法因為上課老師的實力是這樣的!
  • 《高效學習7堂課》——人人都應該掌握的學習方法
    可是如何學習才會能更有效率的把知識裝進自己的腦海中?在學校裡,有大部分學生為了敷衍學業,為了應付考試,為了拿到最後的畢業證書,在每次的期末考試的臨近幾周的時間突擊背誦知識點,看似都背會了,考試也過關了,但考完試就把知識點都還給老師了。還有英語學習,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可還是有很多人學習了很多年都學不會,真的很讓人頭疼。那麼,如何才是有效率的學習呢?
  • 行動學習僅僅是一套學習工具嗎?
    行動學習不僅是一套團隊學習工具,更是一種個人和組織發展的方法論,甚至被稱為是一種思想體系。 著名的企業家寧高寧就特別強調團隊學習和行動學習,他曾掌舵的集團(包括華潤,中糧、中化)的企業大學都是發展得比較有特色的。為什麼?
  • 如何學會學習—高效學習方法
    今天的線上分享,是我們學習小組的一次年中總結,也是我自己從4月份開始的校園生活的回顧。我把自己4月以來的在「居家線上」的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總結經驗,並分享了自己的應對方法和學習感悟。今天的活動流程如下,一共兩個小時的時間,大家先是自我介紹,互相熟悉之後,我開始了我的主題分享。接著,結合主題分享的內容,大家一起進行討論,最後還有自由交流的時間。
  • 青少年走進"紅門"消防隊 使用滅火器學習消防常識
    &nbsp&nbsp&nbsp&nbsp未來網(www.k618.cn中央新聞網站)北京6月12日電(記者 謝青)做好青少年消防安全宣傳和教育工作,提高青少年的消防安全意識和逃生自救能力,記者了解到,北京市豐臺區玉林小學師生於昨日走進豐臺消防支隊右安門中隊,學習消防安全常識,零距離感受消防。
  • 顛覆!集項目學習、跨學科學習、小班學習和包班制於一體,這所農村...
    導讀   有人說,這是一所可能顛覆傳統認知的學校;也有人說,這所學校充分體現了「世界即教材,學習即生活,他人即教師」的教育樣態。它究竟如何運作?它的經驗是否可以複製?請看本報記者褚清源發自一線的採訪報導。
  • 你必須知道的英語學習常識
    有很多家長很困惑,想提高孩子英語成績,又想從根本上提高孩子英語水平,但是看了我之前寫的幾個誤區,覺得這也不能做,那也不敢做,究竟怎麼學習呢,今天我們就來專題聊一聊。一、為什麼學英語?二、英語學習的出發點是什麼?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和我們的漢語一樣,學習的動力是表達。我們不妨想一下,嬰兒的呀呀囈語是家長灌輸式的教學起到效果嗎?不,完全不是!這是咱們人類社會屬性在起作用,嬰兒也有表達的渴望。所以,想要孩子有興趣,就讓Ta有主動表達的渴望。如何培養英語的表達渴望?答案因人而異,小T覺得在生活時不時的來一句,是很好的方法。
  • 如何在大學學習英語的方法
    今天為大家帶來是如何在大學裡面輕鬆愉快的學習英語的方法,有許多的同學度過了高中的三年之後,就是對於英語這個東西,說喜歡就真喜歡,說不喜歡就是真的很反感這種功課,但是怎麼說呢?英語對於我們來講也是另一種語法語言,我們需要去學習,他與外界交流來充實自己,方便與人溝通,這些都是非常棒的。同時,這些英語對我們以後的工作也會有非常大的幫助,那今天正經來給大家介紹的幾種方法,大概是四種。
  • 英語學習四大階段的王牌素材和學習方法
    在英語學習不分階段,你就找不著北一文中,妙面爸給出了測試任何一位學習者當前學習階段的方法,並給出了入門階段(1年)、 基礎階段(1年)、 中級階段(1-2年)和 高級階段(1-2年)四個科學分階。現在毫無保留地給出英語學習四個階段的王牌素材和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