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學習學習方法是最好的學習方法!」當我還在上初中時,一次數學老師拿著書走進了教室。他手中除了拿著數學教科書,還握著一份報紙。上課了,當值日生喊:「起立,向老師敬禮!」……#語文學習#
開始上課了,可是這堂課老師卻並沒有講數學課,而是講了一節「學習方法課」。老師說:「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覺得這篇文章很好,它是關於學習方法的,題目叫《學習學習學習方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學習學習方法……」
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十五六年,那天老師讀的文章的內容早已忘記,但是標題卻牢牢地記住了——《學習學習學習方法》。當然學習的方法千百種,但是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多看看別人的學習方法,也不必生搬硬套,可以適當地取捨,有值得借鑑的地方,同時也是適合自身學習情況的就儘管拿來用。
就好比背誦方法,隨便去網上一搜索,就會列出成百上千條方法,不同類型的背誦方法、不同學科的背誦方法、多如牛毛,數也數不過來,而面對如此多的方法,其背後的理論也是一套一套的,我們的同學又怎麼能辨其優劣呢?於是乎,依舊回歸到最原始的方法——溫故而知新。
01大道至簡
別人的方法一定不是完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例如某人告訴你說「三次記憶法」很好用,又有人對你說「五次反覆法」知識才能記得更牢,還有人說「提綱挈領」和「理解記憶法」才是「王道」,那麼你又當作何決策呢?
每個個體的記憶能力是存在差異的,有的人記憶力很好,能夠做到「過目不忘」,而還有的人卻反覆背誦了數十遍,依舊還是只能背誦一個大概,不是這裡出錯,就是那裡掉鏈子。
我們首先要明確:方法只是讓我們提高學習效率的手段,它並不等於有了方法就可以偷懶。如果以為有了方法就是「可以偷懶」,那麼這種想法只會害了自己。就好比武林童話中某位高手只學了招式,而沒有學習心法,這樣他是打不過既學習了心法,又練習了招式的人的。同樣,只學了心法,而沒練習招式的,只能像王語嫣那樣淪為輔助。
02我們該如何做?
及早嘗試不同的方法,總結出適合自身特點的學習方法。
在小學階段,要背誦的內容也不少,只是不論用什麼方法,都可以背誦下來。於是一些同學就不願意去找尋最適合自己的背誦方法,背不住就再多讀多背就行了,哪裡還需要什麼方法呢?
可是到了初中,需要背誦的內容就更多了,無論是語文科目的古詩、文言文、新體詩或現代散文的背誦,或者是英語單詞、語法、句式的記憶,甚至化學反應式、物理公式、數學定理,一樁樁一件件都馬虎不得!
經常會出現的情況是:前面記住了的,過了不久又給忘記了。這就是大腦的記憶-遺忘曲線,在剛記完時是100%記住的,20分鐘後還有不到60%的內容能記住,而一天之後大概就只有三分之一的還能記住了。
所以,明白了這一點就不要再去羨慕那些「過目不忘」的人了,他們也逃不過「記憶-遺忘曲線」,而他們之所以能夠過目不忘,只是下來多用了一點時間去複習、去鞏固,讓那些知識更牢固地儲存在腦袋裡罷了。
破解了「過目不忘」的「不忘」的原因,那麼「過目不忘」的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記憶東西非常快,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其實這也只是他們對自己要求嚴格而已!何以出此言?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好比給你一個普通的手機號碼,你是將電話號碼存在電話本上,還是存到手機通信錄?如果一個不是很重要的電話號碼,相信大家根本都不會去記它,就更不必說記住它了。但是如是你父母或者爺爺奶奶的電話號碼呢?你是不是就會努力地將那一串毫無規律的號碼記住?比如我,十年前的手機號碼還能記住,二十年前的座機號碼也還沒忘,儘管早已不用那些號碼了!
當你用心去記憶了,想忘記掉都難!
更多精彩推薦:
中學生提高學習成績,關鍵在於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
數學學習方法,一個讓你省下時間去玩的學習方法
孩子不會做筆記?掌握這3點方法,筆記做得又快又好!
上網課,寫作業,掌握這三點學習方法,不怕孩子成績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