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節讀書筆記之二: 讀嚴長壽先生《教育應該不一樣》兼讀《大學與博雅教育》(上)

2021-02-17 勇於探索

       前段時間去臺灣學習,有幸當面聆聽了嚴長壽先生的教導。

       

        可能有人不是很熟悉他,先介紹一下嚴長壽先生的情況: 

       

        公開資料顯示:臺灣知名企業家,嚴先生1947年出生於上海,一歲時跟隨家人到臺灣。自軍中退伍後一度面臨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二十三歲進入美國運通擔任傳達小弟,從此對服務業的觀感有了自身的體會。二十八歲因服務態度出眾內升為美國運通臺灣區總經理。三十二歲應美國運通辦公室房東周志榮先生之邀跨入飯店觀光業,成為亞都麗致飯店總裁。

       曾任世界傑出旅館系統(The Leading Hotels Of The World)亞洲主席、青年總裁協會世界大會主席、圓山飯店總經理、臺北旅展主任委員、觀光協會會長等職。被社會譽為「飯店教父」的嚴長壽,長期關心臺灣的發展,也參與多次臺灣地區的重要規劃、國際觀光事務,是臺灣觀光旅遊的領航人。

        從未上過大學,只有高中學歷的嚴長壽,自認是個非常平凡的人,但是他很早就找到人生的方向,而且認識自己、用心學習是他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的主要原因。從基層做起的他,對每一階層的酸甜苦辣體會點滴在心,也因此,他特別重視第一線服務人員的心裡感受並強調溝通的重要。靠著自身不斷的努力與用不完的熱忱,從小弟當上總裁,並鼓舞了許多年輕人積極奮發向上,至今謂為佳話。

       「人無完人 」「首先每個人要認清自己的優缺點,然後要了解環境,最後能尋找和發揮自我優勢」這是嚴長壽總結的職場成功要素。這個被稱之為「臺灣飯店業教父」的人,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從送信員開始的,他只有中學學歷,沒有任何家族背景。

       他的個人傳記《總裁獅子心》暢銷50萬冊,鼓勵了許多和他一樣沒有背景、沒有高學歷、並非最聰明、運氣也不是最好的人們。

       學習人生:1947年嚴長壽出生在上海,祖上算是富裕,當時在上海還有些家產,到嚴長壽這一代已所剩無幾。1948年,才1歲的嚴長壽隨家人來到臺灣,當時的家境並不好,也因如此他高中畢業後便沒有再深造。當了3年兵後,嚴長壽開始工作。

       「當時是在一個同學的介紹下,進入了全球知名的旅遊企業美國運通工作,不過職位很低,是傳達小弟,也就是送信員,因為那時只有這個職位是不需要大專以上學歷的。」

       然而進入公司後,嚴長壽開始痛苦,因為和自己年紀差不多的同事、同學都是坐辦公室的白領文員,而自己則從打掃、收廢紙到送水都要做,心理難免有落差。

       嚴長壽開始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他開始以不恥下問的方式向所有的同事請教,沒日沒夜地學習英語。此後,嚴長壽注意到,簡單學習英語知識還不夠。「這些同事都會,而且比我優秀,我要學習別人不會去學的東西。」於是,嚴長壽開始花更多的時間在傳真、電報等業務機器操作方面,有時一個人操作管理幾臺,甚至到周末休假日,嚴長壽都會回到辦公室收發文件。

       由於他的不斷學習,半年後運通將其升為機場代表負責接送客人,儘管不是很高的職位,但這對年輕的嚴長壽來講是莫大的鼓勵,於是他加倍努力學習各類知識。此後他每半年被升職一次。4年後,美國運通在臺灣地區的發展遭遇瓶頸,因為其全球策略是在各地開設分公司,而這招在臺灣地區遭遇水土不服。

       「我給了公司一個建議,就是放棄傳統的策略,由零售商轉型為批發商,不開分公司,這些業務給籤約旅行社執行我們做上遊業務。」這個計劃一出立即使公司轉虧為盈,嚴長壽也就此升任美國運通臺灣地區總經理。

       正當嚴長壽在美國運通一帆風順時,影響他後半生職場生涯的轉折點出現了。

       上世紀70年代後期,美國運通所租借的辦公樓業主老闆周志榮投身酒店業,但周志榮並沒有業界經驗,而且當時的臺灣旅遊業正迅速增長,良好的市場勢頭使得不少資本都進入酒店業淘金,競爭相當激烈。那時周志榮投建的亞都飯店地理位置並不佳,還缺乏專業管理團隊,於是他想到了當時已經頗有名氣的嚴長壽。

       「其實內心掙扎過,美國運通很器重我,還準備送我到美國接受培訓。」嚴長壽笑言,當時「狡猾」的周志榮動用了親情策略,到嚴長壽家拜訪了其母親和哥哥,終於在家人的影響下,加之嚴長壽自己也想接受挑戰,做一份中國人自己的事業,於是他離開了美國運通。

       但剛剛加入亞都飯店時,業務真的很難做。由於酒店地理位置和市場競爭等因素,生意欠佳。嚴長壽冷靜下來觀察市場,他發現當時很多對手採用的都是價格戰策略,即以低價招攬客人,一些比較大眾化、對價格敏感的客人往往會被吸引到這些酒店入住。

       「於是我就想不要和他們做同類競爭,市場客源分為很多種,我們就把價格抬高,只接高端客,打出品牌。」於是,嚴長壽堅持在入住率並不高的情況下,不亂收中低端客源,而且不降價,雖然短期內失去了不少客人,但一段時間後亞都飯店在市場上博得了名聲,高端客戶接踵而來。此外在上世紀70年代末,電腦網路使用並不普及,但嚴長壽認為商務酒店的發展是未來的趨勢,市場上那麼多酒店,亞都飯店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於是他在臺灣率先推出了酒店內設置商務中心概念。

       嚴長壽與眾不同的策略使亞都成為當時口碑最好的酒店之一。

       1992年,嚴長壽成立了麗致管理集團,如今麗致是「亞洲酒店聯盟(AHA)」的發起人之一,旗下所管理的亞都麗致大酒店為「世界優秀酒店(Leading Hotel Of The World)」,並有豪華五星級品牌「麗致」和精品酒店品牌「亞致」,共11家酒店。

       奮鬥履歷:

       1971年進入美國運通公司

       1975年擔任美國運通臺灣區總經理

       1979年應美國運通辦公室房東周志榮先生之邀主持亞都飯店

       1992年成立麗致國際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應辜振甫先生之邀擔任圓山飯店總經理 

       現職:亞都麗致大飯店總裁;麗致管理顧問董事長;公益平臺基金會董事長。 

       出版著作:

       1997年出版《總裁獅子心,》成為出版史上「最暢銷的管理勵志類叢書」,以及金石堂書店「一九九七年最具影響力」、「蟬聯暢銷書排行榜最久」的書,獲得「一九九九年金書獎」,本人更獲得「一九九九年度菁鑽大章」。

       2002年出版《御風而上---嚴長壽談視野與溝通》獲得經濟部「二○○三年金書獎」、金石堂書店「二○○二年最具影響力」的書。

       2008年出版《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我所看見的未來》榮獲二○○九年臺北國際書展大獎,更獲選臺灣國家文官培訓所二○○九年公務人員指定閱讀書籍暨心得寫作競賽專書。

       2010年出版《你可以不一樣-嚴長壽與亞都的故事》

2011年出版《教育應該不一樣》

       以上為網絡公開顯示的資料。

       事實上在2016年元月13日下午,我們聽到嚴先生的演講也大致如此,只不過現場親耳朵聆聽,會更加精彩。我當時就覺得這本身就是一系列的包括企業員工的職業培訓課程、子女教育課程,以及企業家社會責任與道德教育課程,十分珍貴。晚上回到酒店便立即開始根據自己的現場錄音,連夜轉換成文字記錄稿,天明才睡了個囫圇覺,以至於第二天再聽一位前立法院副院長講話時居然睡著了。立法院離我太遠,嚴長壽離我實在太近,一天又沒有28小時給我支配,魚和熊掌就只能要一個了。

       同伴之間還有了一段爭論。緣起有當地臺灣朋友說——嚴先生都不代表普通臺灣人啦,他是早就發了的人啦…。大陸來的朋友義憤填膺:嚴先生只是一個普通的高中畢業生,大學都沒上,白手起家能夠在職業生涯中達到如此高度又如此積極的投入公益事業,憑什麼不代表臺灣人?這種說法簡直無恥!

        我悄悄把幾位同學拉到一旁,悄聲向他們講了昨晚我再了解到的,關於另外一個嚴長壽先生的情況...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2016春節讀書筆記之四: 讀嚴長壽先生《教育應該不一樣》兼讀《大學與博雅教育》(下)
    ——「我家孩子在你這個學校學不到本事,成績不好將來怎麼考大學?考不上大學,他將來出來怎麼找工作?!」夠義正辭嚴了吧?教育者還能夠搞什麼博雅教育呢?生源都沒了。這叫站著說話不腰疼。        其實,不僅僅是大陸,臺灣也一樣,嚴長壽先生告訴我們說:「…真正的問題是臺灣的教育和全世界的教育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在過去的五年之前我寫了一本書叫做《教育應該不一樣》,我發現這個問題是世界的教育已經不再是一個老師講知識讓其他人再吸收的時代。
  • 嚴長壽:臺灣三分之二的大學不值得去讀(圖)
    嚴長壽:臺灣三分之二的大學不值得去讀(圖) 2013年06月14日 09:22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中山大學博雅學院:走一條大學教育的新路
    閱讀提示  北京大學的「元培學院」、南京大學的「匡亞明學院」等都在嘗試大學教育改革。旨在培養「學問家」的中山大學博雅學院成立之初因其課程設置「小眾」和培養目標「高端」,一度引來種種質疑。  隨著新一屆學子入學,已升入大二的博雅人在這一年收穫了什麼?與其他同齡人相比,他們的大學生涯又有何不同?
  • 品好書 嚴長壽:教育應該不一樣
    即使教改進行了許多年,對大多數家長來說,鼓勵孩子讀書、拼命擠進明星高中,然後考進國立大學,仍然是最讓安心的一條道路。  這種教育體制,除了分數、名次,其餘的天賦能力全都退居其次。臺灣教育對於分數的執迷,已經到了瘋狂的境地,所有關乎升學的重點科目,對於分數更是錙銖必較,太多家長每天斤斤計較班上名次、全校排名。
  • 在美國「高露潔」大學感受博雅教育
    文理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這一名詞起源於拉丁文,指的是「適合具有自由思想之人的學科」。在中世紀的歐洲大學裡,這些學科共分為「七藝」,包括文法,邏輯,修辭,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在文藝復興時期,這種類型的教育的含義變得更加廣泛,通常用於和職業及專業教育區分。雖然這類教育的範疇不斷變化,但名字卻沿用至今。
  • 博雅教育:博專融合的回歸之道
    未來世界多元發展、縱深複雜,未來的人才如何在「刺蝟式」的一技之長之基礎上,也擁有「狐狸式」的具有轉移性的通用能力,既能適者生存,也能更勝一籌?日前,以「博雅教育:理念與實踐」為主題的第三屆博雅教育國際研討會於復旦大學召開,在國際坐標上,博雅教育「中西合璧」,點燃不一樣的「煙火」。
  • 讀書筆記大全:教育教學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教育教學讀書筆記 2013-08-22 11:53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博雅教育好在哪裡
    《為博雅教育辯護:當人文課熄燈,大學正讓青年世代失去遠大未來》 (美)法理德·札卡瑞亞 著 劉怡女 譯 臺灣大寫出版公司 2016年1月版 ●彭以夤(圖書館職員,香港) 西方世界自羅馬中世紀時代迄今,「博雅教育」成為了學院教育的重要一環,「博雅教育」英文稱為liberal
  • 最好的教育是博雅教育
    我們今天講中國夢,中國夢在我看來,歸根到底就是教育夢。科技實力要提升,教育是根本。教育如何提升呢?我想,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就是博雅教育。文匯報:博雅教育是指本科生教育嗎?楊福家:博雅教育不是從大學才開始的,小學就應該開始了。
  • 「心靈的思維」: 博雅教育的目標
    臺灣的同學大多是大學畢業,當完兵後到研究所念碩博士學位。所以可以說在博雅學院內幾乎找不到臺灣的同學。這也是在某種程度上,在今天台灣高等教育學界對美國博雅學院有隔靴搔癢之感。來自香港的同學大多是中學畢業的學生,所以就分布到美國各大學,包括博雅學院 (Liberal Arts College)。有不少就如我一樣來到了小型的博雅學院。今天許多非常有成就的華人是來自香港的學生。
  • 博雅教育為何重要?聽聽美國衛斯理大學校長怎麼說
    5月13日,美國衛斯理大學校長麥可·羅斯(Michael Roth)教授在復旦大學作了題為「大學之外:博雅教育何以重要」的演講,介紹了美國的「實用主義博雅教育」。下文為其演講實錄,有刪節。Michael Roth       博雅教育何以重要?
  • 中山大學博雅學院招生不設專業被指貴族教育
    有質疑的聲音說,現在大學生就業不容易,連專業都沒有的博雅生靠什麼就業?讀大學不考慮就業,這恐怕只是貴族式教育,農村的孩子讀不起!但在今年第二期博雅學院28名新生產生的時候,我們看到,有好幾位是來自農村的,並且還有家庭較為貧困的。對此博雅學院院長甘陽特別指出,家裡有沒有錢、是否來自農村,不是博雅學院的選人標準,只要符合條件,農村孩子同樣可以錄取。」
  • 哈佛大學的博雅教育到底是什麼?知識分子的良心,不是說著玩的!| 博雅教育系列
    此事一出,網上頗有些指責學校小題大作的聲音,但哈佛大學歷史系博士魏陽卻認為,考慮到哈佛的教育基礎——「博雅教育」,因不當言論而被學校拒收乃是必然。那麼問題來了:博雅教育到底是什麼?▲美國大學與學院聯合會對博雅教育的宣言。根據這個宣言,博雅教育是多數美國大學的基本教學方針。
  • 教育專家告訴孩子:停課不停學,怎樣在家做好讀書筆記,學習知識
    錢鍾書先生的博聞強識在文學界有著「移動圖書館」的美譽,國外一些媒體甚至稱讚他為「照相機式記憶」,看過的東西可以像照相一樣記在大腦中一字不差。對此,錢鍾書的夫人楊絳解釋「他只是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不僅讀一遍兩遍,還會讀三遍四遍,筆記上不斷地添補。所以他讀的書雖然很多,也不易遺忘。」
  • 日本大學研究發現藤野先生曾細改魯迅課堂筆記
    日本大學研究發現藤野先生曾細改魯迅課堂筆記  因為魯迅的一篇文章,藤野先生的名字在中國家喻戶曉。日本東北大學魯迅研究課題組15日透露,對魯迅在日本仙臺醫學專門學校留學期間時課堂筆記的分析顯示,他的老師藤野嚴九郎曾對筆記的日語用法作出了修改。
  • 教育應該不一樣
    小編語:無論現行教育有多麼糟糕,它依然是社會無法迴避的話題,教育到底需要標準化,一條龍?還是個性化的,不一樣的教育服務?答案似乎脫口而出,但平靜下來,你真的知道不一樣的教育是什麼嗎?我們聽一聽這一位對教育不一樣的思考和解讀!或許你有新的啟發。
  • 博雅教育理念下的校本課程建設與實踐
    博雅教育的理念在西方古希臘時期的是適合自由人即公民的教育。其目的是培養具有廣博知識和優雅氣質的人,讓學生擺脫庸俗、喚醒卓越。也可稱之為精英教育。義大利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家韋傑裡烏斯在《論紳士風度和博雅教育》一書中提出,要實施符合自由民的價值的教育,使受教育者獲得身心的良好發展。在我國儒家經典在《論語》第二篇《為政》中,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子曰:『君子不器。』」
  • 近代博雅通識教育先行者:上海聖約翰大學
    翻開這些塵封的記憶,讓我們一起重溫這些歷史,感受那些在教育合作背後,充滿溫情,超越國界、種族、文化的情感。上海聖約翰大學,中國首個全英語授課的大學,有「外交人才養成所」之雅稱,創下了中國近代教育的多項第一,也是在華辦學時間最長的一所教會學校。
  • 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首屆「對話教育的未來」博雅教育研討會圓滿...
    他提到應對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沿襲了半個多世紀的蘇聯式的細分專業教育已經不再合乎時宜;大學教育不應該止步於專業技能教育,而應該追求它的本然價值,著眼於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自成立以來即以創新教育為內核,以成立遠景學院為試點,實施博雅教育,培養完整的人;並以點帶面,循序漸進在全校範圍內推行通識教育。
  • 資深教育專家彭斌先生受邀擔任北大博雅創業導師
    資深教育專家彭斌先生繼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聘為特約研究員之後,2020年7月2日又被北大博雅教育研究院聘任為AI教育與OMO連鎖運營方向創業導師,並成功入選北大博雅創業智庫專家、北大博雅創業導師團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