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排:扶持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坑明德醒獅團「再出發」

2020-12-22 東莞陽光網

  東莞陽光網訊 最近,石排中坑村的文化中心每晚9點左右都有熱鬧的鑼鼓聲響起,周邊的村民非但沒有覺得嘈吵,反而覺得是一件好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這是石排中坑明德醒獅團為橋頭政府的演出邀請,時隔一年多的重聚排練。據了解,1995年成立的中坑明德醒獅隊作為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此前已經多次參加國內外演出,獲得過「群星獎」唯一特別大獎等多項榮譽。但團長告訴記者,之前由於資金等原因,明德醒獅遭遇到了傳承和發展困境,雖然貴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還是沒有擺脫難以生存的現實和無奈。

  明德醒師團團長王荏滔:「為了橋頭的表演醒獅隊,目前排練了一個禮拜左右,還是以前的原班人馬再加多4名新學員。醒獅隊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主要的困難就是一個經濟來源,因為這班人都有自己的家庭,第二就是沒有新的人員可以把醒獅文化傳承下去,就是招生難的問題。」

  今年,石排鎮委鎮政府在了解了中坑明德醒獅團的發展難題後,為推進醒獅團「再出發」工作,做好「東莞獅舞」的傳承和發展,特成了立領導小組。並給予40萬元的扶持資金作為醒獅團日常排演、設備購置、指導經費、獎勵資金。在解決了資金難題後王團長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報名參與,讓這一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可以傳承下去。

  明德醒師團團長王荏滔:「對於政府這次的支持我們首先感到非常感謝,因為有了這筆經濟的支持,我們可以保持到原班人馬的經濟,第二也希望招生一批新人回來,可以補助一些晚上的加班費給他們。當他們訓練了一定時間,或者我們要出去表演或者參加各種比賽,我們將近那兩個禮拜或一個月就需要每晚下來這裡訓練。直接來這個文德文化中心報名就可以了,或者到中坑村委會報名也可以。」

  醒師團新學員王惠聲:「平時自己身體不是很好,下來訓練鍛鍊下身體,還有自己也很喜歡這個項目,從小就開始看他們舞獅了,還可以充實課餘其它的時間,強身健體,還有不會讓這個傳統醒獅項目失傳。」(記者 王珏 李鉅全)

版權聲明:

1、凡註明來源為「東莞陽光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東莞陽光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在摘編網上作品時,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其作者並與作者取得聯繫。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繫,商洽處理。

聯繫郵箱:tougao0769@qq.com

相關焦點

  • 東莞石排中坑明德醒獅團勇奪「獅王」稱號!
    文、圖/羊城派記者 王紅虹 通訊員 石排宣記者10日從東莞石排鎮了解到,6月5日,「新凱廣場杯」嶺南獅王爭霸賽在佛山市南海區新凱廣場隆重舉行,來自中山、江門、佛山、東莞等地的醒獅團參加了此次比賽東莞石排明德醒獅團勇奪「獅王」稱號。在此次的賽事中,石排中坑明德醒獅團的比賽節目是「攀山越嶺展雄風」;憑藉著硬實力,石排明德醒獅團最終以8.85分的成績榮獲本次比賽的「獅王」稱號!
  • 嶺南獅王爭霸賽,石排中坑明德醒獅團獲「獅王」稱號
    南海「新凱廣場杯」嶺南獅王爭霸賽現場 石排宣供圖  起跳、迴旋、飛樁、採青……憑藉著完成一系列驚險刺激的高難度動作,石排中坑明德醒獅團在南海「新凱廣場杯」嶺南獅王爭霸賽中脫穎而出,勇奪「獅王」稱號。
  • 東莞石排中坑明德醒獅亮相新中國成立70周年聯歡活動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當晚的活動中,剛勁威猛的南獅表演得到了觀眾們的喜愛。石排在今年6月底接到這次表演任務,鎮委、鎮政府高度重視,1天內組織了中坑明德醒獅團的10名隊員,第二天就啟程赴南海先集中培訓一個月,然後再赴北京集中訓練。
  • 東莞市石排鎮中坑明德醒獅團獲「國賽」一等獎
    繼2019年在「黃飛鴻」杯世界華人舞龍舞獅大賽暨水上雙獅挑戰賽中獲得水上雙獅挑戰賽金獎後,東莞市石排鎮中坑明德醒獅團再傳捷報!在昨日結束的浙江省寧波市「寧波宇傑杯」2019年全國青少年舞龍舞獅錦標賽中,明德醒獅團獲得甲組競速南獅一等獎、甲組南獅高樁自選套路二等獎、甲組傳統南獅二等獎、以及南獅總分第三名共四個獎項的優異成績。
  • 市文廣新局《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和《關於加強對非物質文化...
    近年來,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指導方針,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對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有效保護,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已經列入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項目分別為:國家級11個,省級42個,市級215個,縣級426個。
  • 生產性保護:鼓勵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生產中傳承
    87萬項非遺資源,121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1488位國家級非遺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36項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和「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些數據有力展示了我國「十一五」時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成就。
  • 石排加快推進美麗幸福村居特色連片示範區建設
    會議提出,今年石排將加快推進總面積6.8平方公裡、涵蓋8個村的美麗幸福村居特色連片示範區建設,打造生態振興、產業振興、文化振興、組織振興和人才振興「五大振興」,重點推進總投入約3.1億元的21宗「生態振興」項目。
  • 聚焦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 共探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科建設之路
    王立軍向線上及線下的國內外專家介紹了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以及民間文學和民俗學專業悠久的歷史傳統以及相關學者在國內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中所起到的重要推動作用。王立軍闡發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多樣性和傳承性的理解,並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科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展望與希冀。
  • 影像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法研究
    既要保留完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髓,又要具有觀賞性,因此,對於採用影像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法,便非常值得研究。 一、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讀解 在過去一年多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影像記錄的實際工作中,發現許多電視工作者其實並不如想像中了解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比較概括的稱呼,是相對於物質文化遺產提出來的。
  • 常州大學共青團新媒體中心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梳篦」研究實踐活動
    中國江蘇網9月10日常州訊(記者 趙家瑋) 為弘揚常州民族文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常州大學藝術學院團委組織下,該校新媒體中心「龍城一方」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實踐團發起「以梳簪發,青絲成雪」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 中區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承項目及傳承人授牌
    本報訊(記者 燕卓)作為西寧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區域之一,城中區非遺項目蘊含著獨特的文化魅力。近日,城中區文化館為城中區2020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授牌。
  • 晉江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建議名錄公示
    關於晉江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建議名錄的公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關於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相關規定,我市開展了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評選工作。
  • 關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梁遠雄和他的《盤江小調》
    近年來,關嶺自治縣相關部門積極用活用好有關政策,充分挖掘傳承弘揚民族文化,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助推關嶺脫貧攻堅。 記者來到新鋪鎮藏龍村,遠遠就聽到《盤江小調》悅耳動聽的奏唱聲。
  • 常德市七中:戲曲進校園 經典共傳承|皮影戲|戲曲|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保護、傳承與發展「湖南皮影戲」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學生深厚的民族情感。12月11日,受常德市委宣傳部等有關部門委派,來自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的皮影展演團走進市七中校園,為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的皮影戲視聽盛宴。
  • 實用英語:「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實用英語:「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7-03-08 20:03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 作者:
  • ...雲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傳承人|團茶|刺繡|非遺|建水紫陶
    彝族服飾彝族刺繡、建水紫陶、白族扎染、鶴慶銀器、普洱團茶、麗江水酥餅、南澗火腿……6月13日開幕的雲南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線下非遺購物節上,來自9個州市的38項非遺項目的62個展位在楚雄開發區市民廣場集中亮相,吸引了市民、遊客競相購買,不少非遺好物更是補貨不停。
  • 藏醫藥浴法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藏醫藥浴法列入代表作名錄,有助於從整體上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見度,並提高對其重要意義的認知,促進不同民族關於生命健康和尊重自然的對話,也體現出國際社會對保護傳統知識與實踐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何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確定而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遺產項目。
  • 唐山樂亭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精彩紛呈
    ……樂亭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在唐山市樂亭縣文化中心禮堂火爆開場,精彩節目輪番上演。據了解,本次演出由樂亭縣新春文化活動辦公室主辦,演出劇目涵蓋樂亭大鼓、樂亭皮影戲、樂亭地秧歌、樂亭民歌等,在給群眾帶來一場鄉土文化盛宴之餘,也展示了樂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和保護成果。主持人在精彩節目輪番上演的同時,向現場觀眾介紹樂亭的國家級、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人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讓更多了解家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 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商會成立
  • 【魁閣學社】邁向批判性遺產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知識困惑與範式轉型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批判性遺產研究;權威化;遺產話語;語境一、引言:民俗學與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知識困惑    自2004年中國政府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來,以行政主導、廣泛的社會動員和明確的制度建構目標為特徵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運動在中國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