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最讓人可恨之處,是為不公平利益「保駕護航」

2020-12-12 萍閱峰景

法律,是維護一個國家穩定和發展的根基,也是一個國家經濟發達程度的直接反應。離開了法律,一個國家將是混亂不堪的。

法律的功能,在於預防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以及對於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懲罰和制裁。對潛在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人有著極大的威懾力和對罪犯巨大的打擊與制裁。

法律的產生和發展,給了我們安全感和幸福感,我們不用再懼怕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暴力侵害,也不用隨時隨地防範別人剝奪我們的利益。

法律法規的完善與齊全,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暴力犯罪分子也越來越少,因為當下的法律主張的是平等原則,核心就是為人民服務。相對封建社會的人治,法治之下的我們都得到了尊重。

總之說起法律,大家都是肅然起敬,對於違法犯罪行為自覺的避而遠之,也指導著人們的生活生產心態和秩序向著積極方面發展,所以法律是讓人可敬又可怕的。

因為法律可以保障社會的公平和公正,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因為法律對於違法犯罪行為是零容忍,全面打擊違法犯罪行為。遵紀守法的人尊敬法律,違法亂紀的人則是懼怕法律。

但是法治發展進步,也給社會大眾帶來了負面的影響。不僅浪費了司法資源,也使得本是公平公正的法律變得模凌兩可。有人利用法律的公正性,來獲取非法利益的大有人在,也就是鑽法律的空子。

律法覆蓋面越來越廣,法律的管轄範圍幾乎涉及社會的每個角落。人們也開始變得非常脆弱和敏感。因此,法律為無辜受害者伸張正義的同時,也為「非法受害者」保駕護航。本該制止和懲罰心術不正的法律,卻成了別有用心者敲詐勒索的工具。

不公平利益,通俗的說法就是沒有付出對等成本而獲取同價商品和利益,是不被市場交易規律所認可和支持的一種利益獲取方式。因為它打破了市場經濟的平衡和穩定,給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帶來了阻礙。

更為可悲的一點就是,這是別有用心者利用合法方式來從事非法目的而法律卻為其「保駕護航」。別有用心者,利用法律為其獲取非法利益,這是對司法權威的踐踏和不尊重。但除了心術不正者自私自利外,法律條文本身或者司法機制是不是出現了偏差?

有人說這是法律太過於完善和人性造成的。我們都知道法律的制裁和懲罰功能的實現,決定於法律的具體應用程式即審判階段,而在案件進入司法審判階段之前還有一個「潛規則」,那就是審前調解。

在處理一般的民事案件時,調解方式的應用是較為科學合理的。因為調解可以節省成本,降低司法資源浪費度,提高司法機關的工作效率,這是調解的優勢,但是調解除了能儘快結案外還有一個缺點,就是調解結果沒有法律效力。

而且調解中,一般至少要一方做出讓步才能順利進行,有些當事人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或者息事寧人,而選擇了掩忍破財免災。而另一方覺得反正事態不嚴重,也做出了讓步從而雙方經過調解結束了爭議。

這是一般的民事糾紛爭議案件調解過程。而如果別有用心者,藉故利用調解的漏洞或者被告人一般情況下都會選擇方息事寧人的心態來獲取利益,這時的法律如果支持別有用心者主張而調解,就是「為虎作倀」。

比如,前不久一位大媽逛超市時不小心摔倒,而且摔倒的地點並不是超市管轄範圍,而是在一樓上去超市的大廳,超市負責人說那是物業的管轄範圍,而大媽卻選擇向超市維權無果後又向物業維權,最終驚動了記者介入事件。

且不說大媽是不是在超市範圍摔倒受傷,一樓大廳的管理方,如果在建設、維護和管理公共設施中沒有重大的失誤和過錯,當事者是否有權申訴賠償?當事者摔倒是否應該承擔自我責任都是關鍵。按理說,如果物業和超市沒有比較嚴重的過錯失誤和懈怠,當事者的主張是不能被法律支持的。

但是像這位大媽一樣自己摔倒而申訴賠償的大有人在,為什麼這樣卻值得我們深思。是不是法律太完善和太人性了?還是司法過程中充滿了人情以被心術不正的人搭了順風車鑽了空子?法律發展完善是沒有壞處的,這跟法律沒有關係,是道德教育的不徹底和失敗。

相關焦點

  • 民法典—為美好生活保駕護航
    民法典姓「民」,反映的是人民的利益訴求,保障的是人民的民生權利。民法典草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突出了保護的概念。保護個人隱私權、建立反性騷擾制度防線、明確住宅70年產權自動續期……民法典草案就像一部百科全書,為護佑我們的生活提供更完善的法律遵循,謀求人民利益最大化。民法典草案,回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需求。經常收到垃圾簡訊怎麼辦?遭遇性騷擾,公司、學校該不該管?
  • 五一勞動節,需要有法律的保駕護航
    五一勞動節,需要有法律的保駕護航 2020-05-03 02: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讓專業法律服務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我省有關黨政機關、農業農村部門、文旅部門、司法部門、法學院校、工商企業、行業商會、律師等共200餘人齊聚一堂,共同為民法典的貫徹實施,推進我省鄉村振興的進一步發展貢獻力量!研討會在省法學會秘書長秦偉的宣布中開幕,省委政法委副書記鄧彩彪致辭表示,民法典是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凝聚的集體智慧結晶,是我國新時代法治建設的裡程碑。「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決策部署。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有一個老師曾經做過一個很有名的測試:在白紙上用鋼筆點了一個點,然後問學生看到了什麼。所有的學生異口同聲地說:黑點。老師的臉變嚴肅了:「只是一個黑點嗎?你們沒看到這麼大的一張白紙?」
  • 候鳥遷徙引心痛:「圍網捕鳥」成利益鏈條,該如何為之保駕護航?
    這本來是大自然的規律,但是因為人類的貪婪,每年候鳥遷徙的季節卻十分引人心痛,「圍網捕鳥」甚至成為了一條十分扭曲的利益鏈條。「圍網捕鳥」成利益鏈條早先,「養秋膘」成了時下養生人群的一種說辭,也就是說,在秋冬季節是最適合進補的。
  • 為群眾利益保駕護航,這幾位「寶藏」工作者必須誇一誇
    為群眾利益保駕護航,這幾位「寶藏」工作者必須誇一誇 2020-12-15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那什麼是可恨之人?
    魯迅與孔乙己那些「可憐可恨」之事說起俗語,我最先想到的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但這句話出自哪卻無從考證,不過魯迅在《孔乙己》中有說過這句話,「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魯迅借孔乙己諷刺了那些四肢不勤的「封建遺老」,如果孔乙己生活在今天,那就是個手高眼低的人,總覺得自己很在行,實則幹啥啥不行,出不起飯的時候,還看不起身邊「碌碌無為」的人。這樣的人什麼時候都有,可能出身和自身條件都不錯,但因為過於孤高自傲,總覺得別人不如自己。所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憐與可恨,既是事物的一體兩面,又有著前因後果的關係。
  • 餘紅藝調研市公安局:為爭當「重要窗口」模範生保駕護航
    15日上午,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餘紅藝在市公安局調研時強調,全市公安系統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以構建現代警務模式為主線
  • 潘集法律援助為未成年人維權保駕護航
    安徽網淮南消息 關心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是法律援助機構義不容辭的責任。潘集區法律援助中心始終把未成年人維權工作作為法援的一項重要內容,健全完善未成年人維權機制,為未成年人維權保駕護航。
  • 古人講「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那可恨之人呢?蘊含人性的弱點
    那麼「可恨之人」,又當作如何解釋?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單純從字面意思去理解「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未免有些太過「武斷」。武斷的另一種解釋就是片面,顯然此處的「可憐之人」只是一小部分人,於是乎整句話,便可理解為是揭示生活哲學問題,和對少部分人的批判。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其實還有下一句
    現在我們也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意思就是,一個人看著可憐,過得很不如意,其實大多都是自己咎由自取,背後有讓人可恨的地方,不值得可憐,這句話說透了人性,其實這句話還有個下句,也很現實,那就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
  • 可憐之人真的必有可恨之處?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事實真的如此嗎?何為可憐之人,無家可歸之人,孤寡殘疾之人,生活貧苦之人,眾叛親離之人,身傷苦病之人,這些人都是可憐之人。這些人都有可恨之處?萬事沒有絕對,相信他們之中絕對有一部分人是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不斷地作,才把自己作到可憐地步的。可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卻給天下所有的可憐人都定了性,讓他們都成了可恨之人。而且還有許多人視這句話為真理。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那什麼是可恨之人?看看魯迅怎麼說
    魯迅與孔乙己那些「可憐可恨」之事說起俗語,我最先想到的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但這句話出自哪卻無從考證,不過魯迅在《孔乙己》中有說過這句話,「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確實如魯迅所言,孔乙己是個可憐之人,他的可憐有環境的原因,也有個人原因導致的。
  • 酒泉市肅北:《民法典》進校園 法律保駕護航
    11月4日,肅北縣城小學特邀肅北縣法院法制輔導員為五年級學生進行了《民法典》進校園,法律保駕護航」的法治教育講座。她通過生動易懂的生活事例為學生們講解《民法典》涉及未成年人的相關內容和法律,以及青少年如何運用《民法典》來保護自身權益。此次專題講座,使同學們對《民法典》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豐富了同學們的法律知識,提高了同學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識,讓法律為未成年人的成長保駕護航。(馬佔海)
  • 營造無線電安全環境 為我市高考保駕護航
    今年的高考與往年不同,在經歷了新冠疫情肆虐,高考延期的特殊時期,給高考學子帶來不小的壓力,也給高考保障工作帶來了嚴峻考驗。在高考保障隊伍中有一支隊伍並不為人所熟知,卻默默地為高考保駕護航,這就是無線電安全保障工作。
  • 守護美麗家園 | 依法審理旅遊糾紛 為旅遊發展保駕護航
    依法審理旅遊糾紛,為旅遊發展保駕護航鞏留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副院長 王濤 目前,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最緊迫的就是旅遊產業發展,針對旅遊糾紛案件的審理,旅遊法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楓橋經驗」最寶貴的成果就是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我們將這一成果轉化為「楓橋法庭」,充分利用庭前調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爭取在雙方利益最大化的情況下調解好案件,避免雙方因在法庭上見面將矛盾焦灼化,以中國人情社會為背景,勸誡雙方當事人以「不打不相識」的基調「化敵為友」,力爭各方「皆大歡喜」圓滿收場。
  • 小快克感冒藥功效強,為寶寶健康保駕護航
    說到寶寶感冒生病,其中最揪心的莫過於各位爸媽啦,看著寶寶可憐的樣子,家長們恨不得這場病生在自己身上。為了讓寶寶的病儘快好起來,很多家長們會毫不猶豫地給寶寶服用小快克感冒藥。經過驗證,小快克感冒藥藥效強,為寶寶的健康保駕護航。
  • 「兩證一卡」為消費者保駕護航
    「兩證一卡」為消費者保駕護航   2002年11月29日08:05  華商報   本報訊 (記者王湮)目前,對廣大裝修戶而言,最擔心的莫過於家裝質量得不到保證
  • 徵地拆遷中,補償的給予上需是公平、公正之處,不得有損百姓利益
    ,也毫無意外的讓一部分人窮了過去。由於徵收拆遷本身涉及的利益巨大,而人在本性上又具有一定的逐利性。有人甘心做利益的奴隸,心思被利益侵佔,行為被利益驅使,這樣就無法避免在進行拆遷工作時有愧於百姓。從以往的徵地拆遷案例中可以看出,不少的拆遷方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犧牲群眾的利益,他們刻意降低被拆遷人本應獲取的補償,使出渾身解數在各個環節、以多種手段。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的」你怎麼看?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的」對此你怎麼看?個人贊同這個觀點。「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出自魯迅先生筆下,是說來評價所著小說人物孔乙己的,孔乙己受封建理教荼毒至深,在讓人同情可憐的同時又讓人憤恨!社會是現實的,一個可憐人的諸多不如意,確實有些是自己咎由自取造成的,有些人明知自己錯了卻不知道悔改,再次遇到同樣的事還會犯同樣的錯,這確實是無法讓人同情憐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