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大企業陸續復工,怎麼讓員工吃上安全、放心的飯菜成為困擾企業的問題。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北京華天飲食集團旗下200多家餐廳、聚德華天旗下30多家直營老字號以及眉州東坡酒樓、唐宮、西貝等餐廳推出送餐服務,為企業排憂解難。
餐廳變身推出便民菜站
春節期間,華天餐飲集團所屬各企業、聚德華天旗下鴻賓樓、烤肉宛、烤肉季、峨嵋酒家、又一順、曲園酒樓、柳泉居、砂鍋居、長椿街馬凱餐廳等老字號,以及眉州東坡酒樓、旺順閣,先後推出了「便民菜攤」,助力首都蔬菜供應。
2月12日上午,北青報記者在眉州東坡亞運村店門前看到,這裡的菜攤已經悄然升級為小型平價菜站,16種果蔬中包括5種自四川空運的特色蔬菜,菜站還有十餘種主食、半成品及調料。市民除了現場購買的方式,也可以通過掃碼快遞到家的方式,享受東坡「菜籃子」服務。
「這個菜站小程序上線後,每天有幾百份訂單,近兩天銷售額達到10萬元,雖然錢不多,但是非常鼓舞每位員工的士氣。」眉州董事長王剛介紹,本著在逆境中鍛鍊隊伍,不退縮,直面面對的精神,他們的管理團隊帶著員工給當地一線醫護人員、幹警、社區工作者免費提供送餐服務。各店員工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推出平價菜站,無接觸外賣,尤其是近期將企業原有的供應鏈、中央廚房全面整合進行打通,與其他零售業企業跨界合作,目前接到了每日優鮮、物美超市來料加工的業務訂單,創出了新的經營模式,也開闢了餐飲企業全景化服務的新模式。
餐廳外賣服務成為主流
目前眉州80%的業務來自外賣業務,而從大年初一開始,聚德華天旗下30多家直營老字號已經開始由店內員工組成隊伍,對周邊居民免費配送點餐,安排預訂外賣的顧客分時段取餐,同時與餓了麼、美團等外賣平臺合作,儘量減少顧客出行,為疫情防控做好服務工作。聚德華天旗下玉華臺、砂鍋居、柳泉居、鴻賓樓、烤肉宛、又一順、曲園酒樓、峨嵋酒家等老字號了解到,這些知名的京城老字號繼續升級網絡平臺銷售,先後開通了網絡點餐。
北青報記者2月12日在砂鍋居看到,這裡的出攤銷售食品十分受歡迎,一會兒就聚集了五、六名顧客前來購買。「請您保持至少1米的購買距離,謝謝。」砂鍋居安全員牛影影用擴音器疏導著購買隊伍。她說不僅要對顧客隊伍保持安排距離進行負責,還要提醒顧客戴好口罩、儘量用行動支付,少用現金。
正在砂鍋居門口購買外賣的韓先生說:「這種便民服務很不錯,室外通風好,讓人覺得放心。」砂鍋居的外賣品種中,不僅有百姓愛吃的豆包、花卷、饅頭等生活主食,還根據周圍居民的顧客添上了棒骨、酸菜丸子、四喜丸子等快捷的外賣品種,全部外賣都採用獨立預包裝。
一位老大爺一口氣在砂鍋居買了600多元的外賣,砂鍋居工作人員告訴他天天都供應可以少買點,大爺說家住在菜市口,聽到你們這裡有出攤的外賣,就趕過來。在砂鍋居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教會老大爺使用網絡點餐和閃送。
老字號餐廳搭建社區送餐網絡
此外,北青報記者從峨嵋酒家獲悉,這家老字號與社區聯動,已為超過20個社區建立送餐網絡。曲園酒樓、又一順、砂鍋居、峨嵋酒家等聚德華天旗下30多家直營老字號門店,還優先為孤寡老人、行動不便的顧客開闢綠色通道。
聚德華天相關負責人介紹:「疫情防控期間的服務要實打實的從點滴做起,倡導大家通過網絡點餐、享受我們提供的送餐服務就餐。對老年人對網絡點餐不太熟悉,我們要求工作人員一對一溝通,做好服務工作,讓大家開心、健康的飲食。」
另據了解,目前華天旗下同春園、惠豐餃子樓、慶豐包子鋪、惠豐門丁肉餅、惠豐涮肉館、香妃烤雞等多家餐廳都提供豐富多樣的員工餐。以同和居為例,推出的員工套餐包括宮保雞丁、生態菌、洋蔥木耳等,主食上則選擇粗細糧搭配,比如烤饅頭、菜糰子等,以確保上班族適量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地安門馬凱餐廳推出了麻辣子雞、魚香肉絲、紅燒排骨、毛氏紅燒肉等多款套餐、每款套餐葷素搭配,營養豐富。
據北京華天相關負責人透露,這些菜品是華天旗下老字號企業中國烹飪大師聯合營養專家推出的健康菜品,已被多個疫情防控醫學觀察點選定為一線醫護人員日常餐品。企事業可通過網絡外賣平臺、店內訂餐電話、華天集團公眾號等多種渠道了解菜品信息,部分餐廳提供送餐上門服務,到店自取的還可享受一定程度的優惠。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