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儘快融入集體生活

2020-12-16 搜狐網

  孩子不愛去幼兒園的因素很多,但是這都不能也應該成為孩子不去幼兒的藉口,父母面對這種情況也應該有所準備,儘快的幫孩子融入集體的生活。其實幼兒園可以說是一些小型的團體,為孩子正式上學打下基礎。

  幼兒不願上幼兒園的三個原因:

  1、情感上的依戀性。

  大部分幼兒在剛離開自己的父母時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分離焦慮」,產生情感上的恐懼與不安,這與幼兒的依戀性有關。

  2、習慣上的不適應。

  幼兒在家庭中自由散漫慣了,各有各的生活習慣和作息規律,到了幼兒園,要遵守統一的規則紀律,這種習慣上的衝擊使幼兒感到極大的不適應,從而產生不願上幼兒園的牴觸情緒。

  3、能力上的壓力感。

  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對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不會自己吃飯,要解便不會告訴老師,不知怎樣與同伴玩,這種能力上的欠缺都會使幼兒產生心理壓力而害怕上幼兒園。

  適應集體生活四步驟

  第一步:做好準備,逐步過渡。

  在幼兒入園前,家長就要有意識地幫助幼兒逐步做好心理上、生活習慣上和能力上的準備工作。比如帶幼兒去參觀幼兒園的環境,用積極的語言介紹幼兒園的生活;不要拿老師或幼兒園作為做規矩的「殺手鐧」,說一些「再不聽話就告訴老師」、「再不乖就送你去幼兒園」等之類的話;逐漸改變幼兒不良的生活習慣,形成良好的作息規律;注意自理能力和獨立生活的培養,讓孩子從小就儘可能地與更多人接觸,而不是事事都依戀家裡的某一個人。

  第二步:正確認識,冷靜對待。

  幼兒初上幼兒園,難免有哭鬧、情緒波動,這是正常的現象。有些家長卻感到特別心疼,一看到孩子大哭大鬧就不由自主地跑過去安慰,即便勉強離開了也放心不下,老想著去看一眼,其實這是不必要的。父母越捨不得,孩子焦慮感便越強,越不容易適應。父母首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冷靜地對待孩子的暫時哭鬧,要相信在幼兒園老師的教育照料之下會一點點好起來的。

  第三步,細緻交流,遊戲促進。

  幼兒在幼兒園接觸新的環境、新的同伴,每天都會有許多新的感受,家長要比平時更加細緻地關注幼兒的表現和體驗,加強親子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可以引導幼兒講講幼兒園的生活、說說有趣的事,認識了哪些新朋友等。這種交流要儘可能地積極化、遊戲化、趣味化,比如讓孩子告訴心愛的玩具小兔,他今天上幼兒園有沒有哭等,也可吸引孩子把幼兒園學的東西教給父母,還可以讓孩子和父母一起表演幼兒園的各種遊戲。用這種遊戲化的語言,遊戲化的形式來促進幼兒的入園適應。

  第四步:主動配合,持之以恆。

  幼兒能否順利適應集體生活,家園一致配合教育是關鍵。家長多向老師介紹自己孩子的各方面狀況,以便於教師儘快掌握孩子的特點,做到因材施教;對於孩子不適應集體生活的一些習慣反應,要儘可能地向幼兒園的要求靠攏,而不是希望老師網開一面給予特殊照顧。另外,還要多參與幼兒園的各種活動,增進對幼兒園教育的了解,保持與幼兒園教育步調的一致。

  微信掃一掃,免費關注」幼兒教育育兒知識大全」微信平臺.

  如何關注: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幼兒教育育兒知識大全><ertong99>(長按複製)

  點擊→領取微賀卡.2015年給新老朋友們送去微祝福。

  (PS關注後可在微信中製作賀卡)

  

相關焦點

  • 孩子為什麼不合群?教父母這5個方法,讓孩子輕鬆融入集體生活
    3.因自理能力差而導致的不合群在集體生活中,老師無法照顧到每位小朋友,這時對於一些生活能力差的孩子而言,就會產生困難。比如小朋友們一起吃飯,大家都很快就吃完了,而一些能力差的孩子卻只吃了幾口,總也吃不飽的話他就會厭棄這種生活;小朋友能夠自己上廁所,而自己因為能力差,每次上廁所都要老師幫忙,要不選擇忍著。孩子因為自理能力差,又不想麻煩別人,又會因為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這也會導致孩子不喜歡這種集體生活,想要逃離這個集體。
  • 家長在育兒過程中,怎樣幫助孩子儘快適應集體生活?
    倩倩由原來在姥姥身邊,每時每刻都離不開老人無微不至的照顧,突然離開老人,到幾十名陌生的同齡孩子中過集體生活這不能不說倩倩的父母是犯了「急躁病」。因為,從兒童心理的發展來看,環境的變化是需要給孩子一個過渡期準備的。否則就會造成孩子由於不習慣而痛苦,以至於與父母對立,從而發展為任性。
  • 讓孩子融入集體,在集體中獲得快樂
    所以許多家長們都會擔心,孩子的社交能力不好,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社會生活。但是造成孩子不合群的原因有很多,要幫助孩子快速的融入集體,就必須先了解具體的原因在哪。1、孩子自我意識過強,幼兒階段的孩子的心智發育都不夠成熟,自我意識的過於強大會讓孩子變得比較自我,不懂得換位思考,也不懂得與他人分享。
  • 孩子太自我,不能融入集體?家長試試這幾個方法,讓孩子融入集體
    孩子為什麼不能融入集體?內心恐懼,有社交恐懼症很多成年人有社交恐懼症,其實很多孩子也有。他們不喜歡群體生活,喜歡一個人獨處,在群體中感覺不自在,內心十分的排斥。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大,如果這種自卑感依舊不能克服的話,會導致他們難以融入集體。這些過度自卑的孩子,雖然對集體很嚮往,很想成為群體中受歡迎的人,但是自卑感讓他們害怕邁出第一步。那麼如何讓孩子更好融入集體呢?
  • 孩子不合群,教你幾種方法,讓孩子融入集體生活,塑造開朗性格
    每個人,都要學會和別人怎麼相處,在現實生活中,往往很多事情都是一個人解決不了,往往都要讓別人幫助自己,而且當你開始融入集體的時候,你才不會覺得孤獨,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知識,互相幫助,互相溝通,兩個人才能同時學到很多知識。
  • 孩子不融入集體,可能是太自我,良好的方式可引導孩子融入集體
    文/小熊育兒日記人本身就是群居生物,他們必然會融入到一個集體當中。但是有很多孩子不願意融入到集體當中,這也讓很多父母表示好奇,是不是這些孩子比較孤僻呢?趙先生就發現孩子的身上有一個較大的隱患,那就是孩子不容易融入集體當中。因為趙先生住在學區樓裡,這片小區裡面的孩子有很多。
  • 孩子如何更好融入班集體?
    近日來,不斷有家長抱怨:自己眼中挺好的孩子卻被老師視為「問題學生」。老師為了幫助孩子更好地融入班集體,還不斷地請家長到學校商量對策。這些家長疑惑了:同樣一個孩子,在學校和在家庭的表現差異咋就那麼大?   ◎個案故事◎   我的孩子怎麼了   童童是一個 9歲的小男孩,正在上小學3年級。在父母眼中,他是一個健康、活潑、可愛的好孩子。爸爸童先生說:「他能準時完成作業,生活基本能做到自理,我們一家人生活的很和諧。」
  • 這種集體課,可以幫助特殊兒童快速融入集體
    「我們孩子不需要集體課,幼兒園都有,他只上個訓就可以了。」初次見面,部分家長抱著這樣的想法。 不過,事實真的如此嗎?特殊兒童在幼兒園的集體課真的能幫助到他們嗎?圖片來源網絡 通過以上能力的訓練,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們去適應集體活動,為孩子們將來成功融入幼兒園和小學集體生活,打下堅實基礎。
  • 腳鬥娃:孩子性格內向、慢熱、怕生,無法融入集體怎麼辦?
    要上幼兒園,大部分家長比較擔心孩子內向怕生,怕孩子融入不了集體。在這個階段,孩子的人際交往還很缺乏,不適應與人交際,這也能夠導致孩子融不進集體。首先不管是有沒有入讀幼兒園的孩子,家長都要注意要多帶孩子到外面玩耍,讓孩子多認識新的朋友,培養集體意識。如果孩子有1、教會孩子與人交往的技巧有時候,孩子不是不願意去融入集體,只是不懂得如何去與同學們交往。
  • 父母不知如何幫助孩子快速融入集體?這7個小妙招請收好!
    最近我們在公眾號後臺收到很多家長的留言: 自己孩子有些膽小,尤其在陌生環境,更不敢說話; 有時帶孩子去公園,看到別的小朋友在玩,想要參與卻不知道如何與小朋友打招呼; 看到別的小朋友在玩,想加入但不敢主動上前;
  • 父母不知如何幫助孩子快速融入集體?這7個小妙招請收好
    最近我們在公眾號後臺收到很多家長的留言:✔自己孩子有些膽小,尤其在陌生環境,更不敢說話;✔有時帶孩子去公園,看到別的小朋友在玩,想要參與卻不知道如何與小朋友打招呼;✔看到別的小朋友在玩,想加入但不敢主動上前;✔和小朋友一起時,不願意和同伴分享玩具……這種情況家長該怎麼辦呢?
  • 小學也會出現自閉和抑鬱,家長該如何讓孩子更好融入集體生活?
    如果孩子在學校無法跟同學友好的相處,將會影響孩子融入集體生活,進而也會讓孩子的校園生活日漸焦慮和不安。他們想融入集體,放學後也想跟同學們一起玩,但是卻不知道如何融入其中。有的孩子在跟一個同學玩的時候,情況還算好,但是當有三個、四個或以上的同學一起玩的時候,他就慢慢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時常就會變得寡言少語,慢慢往後退了。
  • 孩子適應力差怎麼辦?學會讓他融入到集體,變得更加優秀
    孩子離開父母第一次融入到集體裡,有的孩子適應性強,有的孩子額則比較適應性差,適用性強的孩子家長自然不用擔心,但是適用差的孩子,家長心裏面無比苦惱,如何才能夠讓自己家的孩子更快地融入到集體裡,畢竟學校的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特別重要的環節。
  • 大學生如何融入集體生活
    9月開學季,不少新生懷揣著對大學生活的憧憬開始學習、生活。然而,當這些「90後」獨生子女第一次離開父母,面對來自五湖四海的同齡人時,不禁為如何協調彼此的個性和不同生活習慣犯起愁來。
  • 專家教你幫孩子更好融入集體生活
    「以前總想著要讓他讀好書,考取好成績,現在想想培養出好的性格才能真正受益一生」……上周五,第二期「溝通無界」欄目如期和讀者見面,郭燕老師選取了幾個關於孩子性格培養的問題,和家長朋友們作交流。同時,她還通過自身家庭教育的一件事情,向家長們強調孩子性格培養的重要性。    本期欄目,我們將目光從家庭轉向學校,講一講孩子融入集體生活的方面。
  • 孩子不合群怎麼辦?別再讓孩子特立獨行,融入集體很重要
    可沒想到孩子卻非常堅決的說道:「我才不願意交朋友呢,那樣多浪費時間啊!」劉先生聽到孩子的話之後,十分的不理解,為什麼孩子會表現出一副不合群的樣子呢?其實生活中關於這樣的事情還是比較多的,因為有很多孩子所展現出來的樣子,就是不合群的。也有很多父母表示好奇,為什麼孩子會變成這個樣子呢?難道是他們的心理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嗎?
  • 孩子難以融入集體,家長該怎麼辦
    那麼你有沒有想過讓孩子邀請同學、朋友來到家中一起玩呢?這樣做可以讓孩子跟學校的同學加深友情,更好相處。如果孩子在學校無法跟同學友好的相處,將會影響孩子融入集體生活,進而也會讓孩子的校園生活日漸焦慮和不安。
  • 如何讓一二年級孩子儘快適應學校?你家孩子融入小社會了嗎?
    上一篇文章,說到孩子進入小學一二年級就是進入了一個小社會,誠然,真的是如此。昨天恰恰剛上教師節,學校裡面發生什麼的事情了呢?上班媽媽,只有通過孩子才能知道。小朋友的眼睛都看到了,回家一問,孩子還鼻子有眼的和我說的很清楚。我很清楚我的孩子是什麼樣子。他說的必然是真的,這一點我從不懷疑。大人的議論,相比他也是聽見了。
  • 孩子很難融入集體?家長正確引導,才能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文/小熊育兒日記對帶孩子交朋友這件事,有一些家長會感到非常的為難,雖然現在很多家長都鼓勵孩子交朋友,但是奈何一些小朋友的性格膽小,永遠沒有辦法融入集體,這也讓一些家長為孩子感到擔憂。袁女士最近總是能接到老師打來的電話,而每一次老師和自己溝通的問題都是孩子在學校當中無法融入集體。
  • 如何快速融入住校的集體生活
    昨天朋友吐槽,兒子上高一開始住校,適應學校生活的生活怎麼這麼難。說起來,朋友的兒子算不上嬌慣,因一直在父母身邊被照顧,而學校生活節奏太快,總是顧此失彼。每個人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都難免會不適應。這裡有幾條小經驗分享一下:1.善意的謊言幫助孩子緩解情緒女兒初一開始住校,開始每到周末說的最多的是不想回校。我說給自己一學期時間適應,若真不行就看下能否轉學或回家住。這個善意謊言猶如一顆定心丸,讓她不再有前方路漫漫的感覺。實際上,一學期過後她自己都承認住校的學習的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