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在影視作品中或者是實際生活裡看到過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與爸爸媽媽不忍分離的場面。一部分爸爸媽媽選擇佛系對待,認為孩子上學接觸新事物是遲早的事,不用太惆悵。但是我想,更多的爸爸媽媽對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充滿了焦慮。
就像朋友一樣,孩子明年才上幼兒園,現在就已經開始給孩子規劃上了。天天告訴孩子到幼兒園了要注意什麼什麼,還託朋友親戚打聽明年是哪個老師帶孩子,能不能分到一個好一點的班級裡邊。結果孩子天天也擔憂,朋友自己也整晚整晚愁得睡不著覺。
其實,朋友的這種焦慮完全是沒必要的。因為無端的焦慮並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反而會把這種焦慮帶到家中,帶到生活中,讓孩子也變得和自己一樣焦慮。為什麼這麼說呢?
01 爸爸媽媽為什麼會感到焦慮
在回答剛才那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焦慮的爸爸媽媽他們內心的真實活動吧!爸爸媽媽之所以焦慮,無非下邊這兩種原因。
第一是爸爸媽媽分不清關心和焦慮的區別。
爸爸媽媽從孩子出生的時候起就為孩子規劃未來,對孩子更是關愛有加。從孩子的奶粉、尿不溼到大了之後的衣服、玩具等等,爸爸媽媽們都花了不少的心思。關心孩子是人之常情,每個爸爸媽媽都會這樣。但是明智的家長是明白什麼時候應該關心,什麼時候不應該關心的。
就拿上幼兒園這件事情來說,有些爸爸媽媽則認為上幼兒園是對孩子的一種鍛鍊,包括語言溝通能力以及自理能力等等。如果爸爸媽媽過分關心,反而不利於孩子這些能力的發展。因此,這些爸爸媽媽就選擇用佛系的態度對待。
但是那些總是焦慮的爸爸媽媽則認為自己的焦慮是對孩子的一種關心,認為關心的越多,孩子越可以健康成長。但是實際情況卻是恰恰相反。
第二就是爸爸媽媽控制欲過強。
就像是《中毒的父母》這本書裡寫到的,爸爸媽媽們所有的安全感其實都來自於對自己孩子的絕對控制。因為孩子小的時候需要爸爸媽媽們的呵護和關愛,沒有父母的幫助根本無法生存。這就強化了爸爸媽媽的控制欲,讓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永遠需要自己的。
這種控制欲到了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體現得尤為強烈。因為之前孩子每天都在家裡,都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爸爸媽媽可以看得到。不過等到上了幼兒園以後,爸爸媽媽沒辦法時時刻刻的都像原來一樣「監視」自己的孩子。
這個時候,爸爸媽媽的控制欲就讓他們不得不胡思亂想,不得不開始為孩子擔憂。久而久之,這種擔憂就變成了焦慮。
02 父母焦慮,危害多多
爸爸媽媽焦慮是正常狀況,因為畢竟上幼兒園是孩子離開自己的第一步。但是,爸爸媽媽過分的焦慮卻是有很大的危害的。
一方面,就是孩子很有可能受到爸爸媽媽的影響,在上幼兒園的時候產生入園焦慮。
所謂入園焦慮,就是孩子剛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不想和爸爸媽媽分開而產生的一種心理。這種心理表現在外在多半就是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大哭大叫,甚至是拒絕踏入幼兒園的大門。其實入園焦慮是正常現象,基本上每個孩子多多少少又會有。
但是,爸爸媽媽如果過分的焦慮,會在潛移默化中把焦慮傳遞給孩子。這時候,孩子入園焦慮的時間可能會更加長,甚至達到半個學期或者一個學期之久。這給不少爸爸媽媽都帶來了很多的不便。
另一方面,就是孩子越來越不獨立。
這些焦慮的爸爸媽媽在焦慮心的驅使下,多半會把孩子保護得越來越好。每天都越俎代庖地幫孩子解決很多問題,生怕孩子在幼兒園裡受了傷害。之前有一位媽媽,孩子還沒上學,就已經和幼兒園校長聊上了入學的話題,希望能給孩子找一個男生很少的班,因為怕自己的女兒早戀。
想想這種行為確實有一些好笑。先不說孩子這麼小會不會早戀。這麼小的孩子,媽媽就已經開始給孩子鋪路了,孩子總是活在爸爸媽媽的庇護之下,也缺少了很多獨立的機會和能力。未來,孩子很有可能根本沒辦法自己解決問題,遇到困難首先就會想到自己的爸爸媽媽。這樣的孩子怎麼能稱得上是獨立自主呢?
03 爸爸媽媽應該如何擺脫焦慮?
我們發現,爸爸媽媽的過分焦慮並不是一件好事。那麼,到底怎樣才能解決焦慮這個問題呢?爸爸媽媽不妨試試下邊這三種辦法。
1、正確看待焦慮
爸爸媽媽應該首先轉變觀念,認識到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能總被保護。爸爸媽媽要認識到孩子上幼兒園是獨立的第一步,這是孩子在努力變成更好地自己。如果爸爸媽媽實在是無法轉變觀念,那也可以多想想那些啃老孩子的故事吧。如果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變成巨嬰,爸爸媽媽就應該學會放手。
2、做家務緩解壓力
研究表明,做家務是緩解壓力的最好辦法。做家務的過程中,大腦會分泌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物質,而這種物質就可以刺激大腦皮層,讓大腦產生興奮。做完家務後,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和乾淨整潔的家,爸爸媽媽們的心情一定會變得非常好。
3、經常和老師溝通
現在都強調家園共育,也就是發揮學校和家庭教育合力,讓孩子更好成長。爸爸媽媽如果總是焦慮,可以和老師進行溝通,多了解一些孩子的情況。知道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相信爸爸媽媽的焦慮也就能夠緩解一部分了。
那麼,對於如何緩解爸爸媽媽們的過分焦慮,大家還有什麼好的意見和建議麼?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和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