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百年經典,培養傳統美德

2020-12-04 童馨


中國,浩浩蕩蕩,氣勢磅礴,乃五千年文明古國。中國,淵遠流長,博大精深,乃禮儀之邦。

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為人類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卓越貢獻。

中華民族之所以能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是因為我們一代又一代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繼承了流傳至今的優秀道德遺產——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到底什麼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指中國五千年歷史流傳下來,具有影響,可以繼承,並得到不斷創新發展,有益於下代的優秀道德遺產:中華民族組織優秀的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習慣的總和。

可在21世紀的今天,該怎樣讓我們的孩子們繼承這些傳統的美德?除了父母師長言傳身教,耳濡目染,以身作則,躬親示範,閱讀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中國篇》是一套八冊的中國民間故事繪本,由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精心改編,既保留了故事的精髓,還原了原汁原味的內容,並略過一些不適合孩子看的情節。讓孩子們從故事中體驗閱讀的樂趣與意義,體會人生百態,並分辨真善美與假惡醜。


內容生動有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中華傳統文化思想深邃圓融,內容廣博,不僅有流傳千年的詩詞歌賦,還包括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等。其實口耳相傳、流傳至今的中國民間童話故事也是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

中國地大物博,神州大地處處都有精彩的民間故事。《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中國篇》精心挑選了八個最具代表性的民間故事,除了家喻戶曉的《十二生肖的故事》,《人參娃娃》來源於我國北方地區,《通獸草》是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茲別克族民間故事改編,《虎姑婆》、《李田螺》、《白賊七》、《好鼻師》和《賣香屁》最早流傳於我國東南沿海地區。

八個故事,篇篇經典。不用說我八歲的兒子看得捧腹大笑,就連我也忍俊不禁。別不信,隨便翻開一本,都讓你重回童年,尋找到最質樸的快樂。

每一個初生兒童都會經歷一段肛欲敏感期,屎尿屁成為他們最感興趣的話題。如果此時爸爸媽媽能拿出這冊《賣香屁》的兒童繪本,加之繪聲繪色地演繹,平時再不愛閱讀的小可愛也會屁顛屁顛地撲在你懷裡,撲閃撲閃著眼睛,細心聆聽。原來還有人把臭不可聞的屁變成香屁,拿去賣錢呢!弟弟淳樸善良,懂得感恩,吃黃豆能放響香屁賣錢;而歹毒自私的哥哥吃黃豆放的卻是臭氣燻天的屁。讀了故事,低幼兒童也能明白做人要行善積德,好人有好報。

好看好玩地故事才能讓孩子愛不釋手!所以當孩子不愛閱讀,可能僅僅只是因為書的內容並不能引起他的興趣吧。

民間故事——有趣的內容,生動的文字,深刻的寓意,讓孩子邊看邊學,把不著痕跡的教化變作心底深處的嫩芽,慢慢長成善良智慧的蒼天大樹。

插圖豐富多樣——傳統藝術是最好的審美教育

一本優秀的繪本應該是圖文並茂的。《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中國篇》的文字富於美感和韻律,插圖也盡顯中國傳統藝術。皮影戲、紙雕、剪紙、水墨畫等多種傳統藝術形式構成了其繪本獨有的風格,讓孩子感受到祖國傳統藝術的無窮魅力。毋庸置疑,當傑出的插畫家、藝術家用富有特色的中國繪畫藝術、民間技藝精心繪製插圖,恰到好處地展現出與繪本內容相呼應的民間風貌,不僅激發出孩子無窮的想像力,更是孩子們一次印象深刻的審美體驗。

打開這本《虎姑婆》,我的目光立馬就被栩栩如生的老虎精和天真可愛的小姑娘阿香吸引了。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繪本以紙雕的形式構成插圖。臺灣著名兒童文學繪本作家李漢文別出心裁地把紙雕的傳統技藝運用到繪本中,為故事的呈現增色不少。傳統紙雕是以紙為素材,使用刀具塑形的傳統工藝。它結合了繪畫及雕塑之美,相較平面的插畫,多了立體發展的空間產生了有趣的光影變化。紙塑的人物造型誇張優美、形象生動活潑,色彩鮮明、對比強烈 。無論是變化多端的老虎精、天真無邪的阿香,還是花鳥蟲獸,都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同樣,皮影戲等中國風的插畫也各顯神通,讓孩子們身臨其境,暢遊於童話世界中。當繪本已有不俗的內容文字,恰如其分的插圖就更是錦上添花了。

故事蘊含哲理——孩子的傳統美德這樣養成

生動有趣的故事不但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還蘊含著簡單樸素的哲理與智慧。 當孩子反覆誦讀這些優美動人的文字,潛移默化中就養成了美好的品格,這便是「潤物細無聲」的好處。

《人參娃娃》: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一位少年小小年紀就失去了父母,被親戚賣到胡員外家做苦力。

小小年紀的他並沒有得到胡員外的同情,被安排做各種繁雜的活兒:挑水、掃地、劈柴、推磨、餵豬、挑糞...從早到晚,少年沒有一刻能休息,大家就叫他小活。

一天,善良的小活在挑水時遇見了兩個口渴的胖娃娃。好心的小活從此每天早上都打上一桶井水讓他們喝個痛快。

原來這兩個胖娃娃可不是普通孩子,是人參娃娃。人參娃娃知恩圖報,送給小活兩顆大人參。黑心腸的胡員外知曉了人參娃娃的存在,逼迫著小活透露他們的行蹤。

善良的小活怎麼會出賣人參娃娃呢?在他被趕出家門,痛聲大哭時,重遇了人參娃娃。最後,神通的人善娃娃想出妙招懲戒了胡員外,讓小活兒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我們不經意間做出小小的善舉,在不知不覺間也會回饋到自己身上。讀繪本,養品德,讓孩子從小就明白,心存善念,懷有善意,這個世界會更美好。

結語

多讀書,讀好書,好的書籍能立德樹人,能培根鑄魂,能啟智增慧。更多的故事,更多的智慧,盡在《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中國篇》。這一篇篇關於勤勞善良、勇敢機智、知恩圖報、誠信友善的故事,就像一顆顆播撒在孩子心田上的種子,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相關焦點

  • 海澱全民閱讀:傳承經典文化,弘揚傳統美德
    全民閱讀是傳承創新優秀文化傳統、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全民素質、建立民眾信仰最重要的途徑和方式之一。海澱區2020年「書香海澱進萬家·小康路上E起讀」全民閱讀系列活動通過重讀博大精深的國學經典,遍覽人類共同的優秀文化成果,幫助培養崇高志向、自強人格和誠信品質,提高國民的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增強文化與道德力量,養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進而代代相傳中華文化,從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積蓄廣博豐富的人文精神與綿延不斷的智慧源泉。
  • 中華傳統美德(經典)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孩子們的民族精神,是新時期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2、中華傳統美德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以孔子為代表的傳統美德思想發展到現在已2500多年,其間經歷了幾次摧毀性的衝擊,但結果是打而不倒,批而不臭,這足以說明它有著強大的生命力,有著巨大的歷史價值,有著指導和推進社會發展與進步的現實意義。儒學是經典,美德是國粹,拋棄它社會就動亂,弘揚它社會就穩定發展。因此,弘揚儒學文化,承傳中華美德,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我們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 @中小學生,「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活動等你來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開展2018年「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系列教育活動的通知》(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2018年「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系列教育活動包括「小小百家講壇」「墨香書法展示」「尋訪紅色足跡」「小小傳承人」「我的家風故事」「英雄在我心中」。
  • 這套百年經典童話繪本,讓孩子在閱讀中感受傳統文化之美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這樣一套專門為中國孩子量身定製的中國童話繪本——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中國篇。剛看到這套繪本時,很難不被它的顏值所吸引,套裝封面採用了漸變橘紅色的背景,很符合我國的傳統特色。傳統美術形式塑造精美細膩的插圖閱讀這套童話繪本,最讓人驚豔的無異於其精美細膩的插圖。繪本中所有的插圖均來自我國著名畫家、藝術家之手,富有中國的傳統特色。這些插畫風格包含形象立體、栩栩如生的紙雕,如《十二生肖的故事》《虎姑婆》,每個畫面都顯得鮮活靈動。
  • 中華傳統美德的魅力
    「十思」體現了中華傳統美德,也體現了歷代中國人對中華傳統美德的堅守。那麼,中華傳統美德為何具有經久不衰的魅力?當前應怎樣堅守中華傳統美德?  中華傳統美德立足於現實的人、立足於你我他組成的社會。中國人從來相信,每個人都要講道德,道德跟每個人有關;天道與人道從根本上說是一致的,人能夠「與天地合其德」。例如,孝是「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 創新德育模式,提高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實效
    這些經典文化正是對中小學生傳統美德教育的有效載體,對青少年的道德修養、行為習慣、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等都將產生重大影響。我們應該以傳統美德教育為抓手,探索德育新模式。 為了進一步了解中小學生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傳播中華民族的經典文化的現狀,瓦房店市開展了一次大規模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內容和傳統美德教育方式方法的調查研究,通過對5000名中小學生的問卷調查、座談、個別訪談等,發現中小學生對中華民族經典文化還處於無選擇的、機械記憶狀態,雖然在學習傳播的方式、方法上呈現多樣化,但大多處於掛在黑板上、貼在牆上、誦讀在嘴上、死記硬背的現狀,中小學生缺乏對經典文化濃厚的興趣和理解
  • 傳統美德教育進幼兒園 外國娃也會誦讀「三字經」
    「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根本,天地恩情永難忘,心中紮下根……」稚嫩的童聲念起這首《中華孝道》,讓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少年兒童身上代代相傳。28日,兩江新區藍湖郡幼兒園的國慶節展演中,主題是宏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老師和孩子們表演了中華鑼鼓、詩詞朗誦、武術等,外國娃也加入表演誦讀起了「三字經」。
  • 美文傳經典 朗讀頌美德 | 青島一中2016級舉行「最美朗讀者」中華傳統美德英文朗讀大賽
    2017年10月24日,青島一中2016級在學術報告廳舉辦了中華傳統美德英文誦讀大賽。
  • 怎樣幫助孩子閱讀中國傳統經典
    要有整體孩子制定一個閱讀規劃,保證閱讀的質量。不能蜻蜓點水,斷章取義。孩子的課餘時間有限,閱讀要把握重點。要有選擇的閱讀,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家長可以多和孩子聊聊經典的內容,聽孩子談談閱讀心得。高年級要結合經典的特點來閱讀。比如:《論語》和《孟子》是有區別的,跟作者的思想性格有關,也跟特定的時代有關。《論語》的諄諄善誘,誨人不倦,《孟子》的正氣浩然,雄辯滔滔,個性和語言特點也很鮮明。《壽康寶鑑》中涉及男女之間的交往,有時代局限的案例較多,可以讓孩子自行辨析。
  • 會澤法院舉辦「弘揚傳統美德 厲行勤儉節約」主題道德講堂
    會澤法院舉辦「弘揚傳統美德 厲行勤儉節約」主題道德講堂 2020-12-14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弘揚中華傳統勤勞美德
    勤勞是華夏子孫的傳統美德。中國人的勞動精神一代代傳承,離不開對中國傳統勞動觀念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對人類社會勞動的認知和熱愛,在中國古代經典著作中多有論及。《大戴禮·武王踐祚·履屢銘》中寫道:「慎之勞,則富。」強調的是財富和勞動的關係。自古以來,對勞動的肯定和讚美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尚書·周官》中寫道:「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古今藥石·續自警篇》中寫道:「民生在勤,勤則不匱,是勤可以免饑寒也。」意思是人們的生計在於勤勞,勤勞就不會缺乏衣服與食物,勤勞能夠讓人避免飢餓與寒冷。
  • 傳承家風家訓 弘揚傳統美德:「經典家風、家訓、家書」 雲誦讀
    傳承家風家訓 弘揚傳統美德 「經典家風、家訓、家書」 雲誦讀(三)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家風家訓,弘揚傳統美德,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傳承中華美德手抄報模板合集,弘揚傳統美德,提高道德修養
    --《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18、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19、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20、有志者事竟成。
  • 《好一個格仁》:新時代少年故事,中華傳統美德傳承的開始
    在教育部印發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中,特別強調「感悟傳統美德與時俱進的品質,自覺以中華傳統美德律己修身。」《好一個格仁》日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這部新書以此為主題,講述了一個關於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新時代少年故事,由兒童文學暢銷作家「陽光姐姐」伍美珍傾情推薦。
  • 傳統文化經典教學理念
    秉承南師懷瑾先生的文化教育精神和傳統漢學教育體系,接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斷層,培養經世濟民之才,正如清儒龔定庵所云:「但開風氣不為師」。(一)蒙學(小學)教學簡介:古人云:「童蒙養正,聖功也」以兒童年齡最佳時機,導入最優秀的聖賢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將來勢必為最幸福的人生。
  •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淄博市第七屆「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電視大賽舉行
    ……走近國學,誦讀經典。為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引導廣大青少年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8月28日下午,由淄博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團市委、市婦聯、市廣播電視臺聯合舉辦的淄博市第七屆「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電視大賽決賽在張店區祥瑞園小學舉行,部分中小學校老師、學生和家長代表近200人參加活動。
  • 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培養幼兒愛糧節糧習慣
    本報訊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進一步培養幼兒愛惜糧食、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近日,天全縣第二幼兒園組織開展了「光碟行動 你我同行」系列活動。活動包括「光碟主題教育」「光碟亮燈行動」和「大手牽小手,你我同監督」等內容。
  • 閱讀經典 學做君子 ——寧夏關工委宣講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宣講稿
    這9本書是中華文化、儒家學說的經典著作。同學們如果喜歡閱讀儒家經典的話,我再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孝經》。這十本書是很有必要閱讀的,能讓大家打牢儒家思想的基本框架。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報告時提出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 秉承和發揚傳統美德的好老師
    為了秉承傳統美德,傳承和發揚優秀家風,共建美好校園,學校成立了傳統美德教育領導小組,校長為組長,同時學校任命葛老師的為傳統美德教育課題研究小組組長的重任,他所任教的學科班級成為最基層的傳統美德教育研究實踐基地。
  • 弘揚傳統家庭美德 加強家庭文明建設
    在新時期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傳統家庭美德、加強家庭文明建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託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服民以道德,漸民以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