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奧秘》曾仕強,陰陽一體兩面,如影隨形

2020-12-13 大鵬讀書分享匯

陰陽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我們最古老的智慧精華《易經的奧秘》,內容主要來自《百家講壇》,作者國學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的曾仕強。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是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易經》精華,其中的太極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陰陽。伏羲八卦告訴我們一個宇宙最基本的秘密,即陰陽是構成宇宙萬事萬物的最基本元素。白天是陽,晚上是陰;天是陽,地是陰。天底下的變化就是一個陰一個陽。網際網路中的0和1是不是就是這個道理呢。

陰陽是分不開的

總結一句話,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我們國人都講究陰陽調和,太陽不行,太陰也不行。現在的我們都知道月亮會引動潮汐,但是古人可不知道啊,說到月圓必須看我們的陰曆,陰曆十五的那天月亮一定是圓的,陽曆完全做不到。一年有12個十五,在12個月亮裡最圓的要數八月十五,那天它好像能牽動我們的情感,這一天被認定為中秋節,這就是我們古人向自然學習的非常了不起的一步。白天是陽,晚上是陰,所以一個人,白天你要精神好,要陽氣足才能把事情做好,到了晚上,你慢慢要陰起來,要讓它冷靜,這樣才能睡好覺。我們國人做事情究竟合一,我們想事情總是合起來想,不像外國人總是分開來看,尤其是教育,我們學習西方將知識一再細分不同學科,到最後就只有知識而喪失了智慧,以至於後來我們高舉科技整合,就是要陰陽協調。

陰陽是相對的

如果沒有相對性,你就不知道哪個是陰,哪個是陽。同時,陰陽是會變動的,陰的會變陽,陽的也會變陰。你伸出手來,知道你手心是陽,還是手背是陽嗎?手心是陽,手背是陰,手心手背都是肉就表示它是歸一的嘛,你說我不要手背,那手心有什麼用,光要手心,手背也沒用,這正是手心和手背是相對同時存在才有意義。我們有句古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還有兩句古話,「不以成敗論英雄」與「成者為王,敗者為寇」,這樣的話還有很多,這也正說明其相對性,懂得《易經》才能完全了解中國人,到今天我們都沒有改變,儘管我們學了很多西方的語言,講了很多西方的話,都不能改變我們,因為我們的心,我們的源頭是不變的。

追求圓滿

你看圓的東西就不容易傷人,我們人也是一樣,一個有稜有角的人就經常吵架。我們追求圓滿可不是圓滑,而是圓通,雖然僅僅一字之差,但是意義卻大相逕庭。有好人就有壞人,你千萬不要嫉惡如仇,壞人是殺不完的。慢慢你會發現,陽他是代表一種理想,人生有理想就會充滿活力,陰即使腳踏實地,一定要一步一步地去把它兌現,去把它實現。還有就是我們鍛鍊身體,從來不會像西方人那樣滿身肌肉,我們都是練內功,要修煉內臟進而外柔內剛。「中」就是我們要守住的「中道」,中國人不管長成什麼樣子、什麼血統,我們只在乎自己腦海裡又沒有這個「中」字。河南人到現在還說「中不中」,「中中中」,可見不愧為中華文化的發源地。

讀書分享需要毅力,感謝有你

相關焦點

  • 曾仕強:易經到底在講什麼?讀懂這5句話,你就掌握了易經的精髓
    事實上,易經的核心就是陰陽之間的相互轉換,而中華兒女的思維方式,也離不開陰陽辯證法。外行人讀易經,總是用易經來佔卜預測,而真正讀懂易經的人,往往都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對未來事物的發展做進一步的準備,這才是學習易經的最終目標。
  • 臺灣著名國學大師曾仕強去世,曾在《百家講壇》主講易經、胡雪巖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於11日19點54分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11月11日21時39分,微博官方認證帳號@曾仕強-教授 發布了該消息。12日,曾仕強個人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訃告,並回顧了曾仕強的生平事跡。
  •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111)鼎卦上 革故鼎新​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一百一十一)鼎卦上 革故鼎新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坤卦上 陽極成陰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十五) 夬卦上 決其當決
  • 《易經的奧秘》第六集——易有三義
    《易經的奧秘》第六集——易有三義 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 大型專題節目《易經的奧秘》
  •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127)旅卦上 行旅之道​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一百二十七)旅卦上行旅之道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坤卦上 陽極成陰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十五) 夬卦上 決其當決
  • 90 曾仕強:《易經的智慧》90集-二合為一
    這古老的智慧其實是來自於<易經>.因為《易經》的六十四卦就是相互關聯、彼此轉換的。因此,當我們對《易經》有了初步了解之後,就不能簡單地來看待每一卦,而是要一對一對的看卦與卦之間的關聯。那麼,當我們以這樣的思維來看待<易經>的時候,又能得到怎樣的啟示呢?
  • 曾仕強:《易經》不只是算命看風水,我直到身體出現問題才懂得
    說起《易經》,你最開始會想起曾經搖頭晃腦的算命先生。好像陰陽調和、64個卦象只是一種迷信與騙術。實際上,《易經》並不只是「算命指南」!他往往用最樸實的智慧,傳遞的更深邃。曾仕強肺腑之言:是《易經》救了我,不然我可能早就「沒命」了!著名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曾多次在演講中說過:是《易經》救了我的命!在曾仕強39歲那年,突然發現自己全身乏力,做事也沒有精神,身體非常虛弱,像是風燭殘年的老人一樣。
  • 曾仕強高分作品推薦,你看過幾本?
    》、《易經的奧秘》、《家庭教育》、《孫子兵法與人力自動化》等。《道德經的奧秘》豆瓣評分:8.4作品簡介:《道德經的奧秘》中曾仕強教授指出《道德經》主要講述道與德。道法自然,道就是自然,德是道在人身上的表現,道是本體,德是用體。同時,曾教授對無為、知道、無中生有、無知無欲、智慧與陰謀、柔弱與剛強也做了獨到而深刻的解讀。
  • 臺灣教授曾仕強離世 享年84歲
    11日晚,管理大師曾仕強在臺灣三軍總醫院安詳辭世,享年84歲,此前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中講解《易經的奧秘》等多系列作品。曾仕強先生是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學歷是英國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學士。曾仕強先生一生著作頗豐,有《胡雪巖的啟示》、《易經的奧秘》、《家庭教育》、《孫子兵法與人力自動化》等。2010年曾仕強以780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中國富豪作家榜第五名。
  • 沉痛悼念敬愛的曾仕強教授
    曾仕強教授生於福建,長於臺灣,國學功底深厚,後遊學歐美等國,先後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學士、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英國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歷任臺灣交通大學教授、臺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臺灣智慧大學校長、羅浮山國學院院長等職務,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易經的智慧》
  • 曾仕強:我一直以為易經就是算命看風水,直到身體出問題才懂得
    說到《易經》,便不能不提著名的國學大師曾仕強,他曾經多次在演講中提到過,多虧《周易經》救了我,不然可能早就沒命了!曾仕強:我一直以為易經就是算命看風水,直到身體出問題才懂得曾仕強在39歲的時候,突然的感受到自己的身子無力,不管做啥事情都沒有精神,就像一個老人一樣,他非常的恐慌,明明自己才39歲,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
  • 「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去世,曾多次登《百家講壇》演講
    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走了。11月12日,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的微信公眾號發布訃告,稱曾仕強已於11月11日19時54分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其微博11日晚間發布訃告:「11月11日19:54,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先生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曾仕強享有「中國式管理之父」尊譽,他一生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等。而最讓大家熟悉的是他在《百家講壇》中的演講,講課生動有趣,讓人受益匪淺。
  • 臺灣國學大師曾仕強雙11去世,他留下的11句經典語錄暗含深意!
    曾仕強先生一生為弘揚中華國學不遺餘力,將《易經》《道德經》等古代哲學與現代管理思想相結合,開創了中國式管理,被稱為中國管理之父。曾在百家講壇講述《易經的奧秘》,語言詼諧風趣,發人深省,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小編搜集了曾老說過的11句經典語錄,以此緬懷逝去的曾仕強先生。
  • 臺灣學者曾仕強去世 患癌後依舊「快快樂樂面對」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12日電 (記者 宋宇晟)11日晚,有媒體爆料稱,臺灣學者曾仕強去世。12日,名為「曾仕強」的加V微信公眾號發布訃告證實,曾仕強已於11日19時54分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微信公眾號「曾仕強」截圖。
  • 國學泰鬥曾仕強逝世,兩周前曾發文悼摯友金庸「俠義永存」
    大白新聞(微信ID:dabaixinwen)注意到,曾教授被譽為「中國式管理之父」,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等作品。而最讓大家熟悉的,則是他在《百家講壇》中的演講。11月7日,曾教授曾在微博發布關於情緒的感悟,10月31日早上,他曾在其微博上悼念金庸稱:「武俠小說泰鬥,一代大師金庸去世,江湖已遠,俠義永存!先生走好!
  • 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曾教授一路走好
    11月11日19:54分,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又一巨星隕落。曾仕強享有「中國式管理大師」尊譽,他一生致力於弘揚傳播中國傳統文化,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等經典作品。
  • 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去世 享年84歲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11月12日,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的微信公眾號發布訃告,稱曾仕強已於11日晚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曾教授被譽為「中國式管理之父」,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等作品。
  • 曾仕強先生這樣解讀---- 無三不成禮
    我最早接觸曾仕強先生是讀了他的一本著作《易經的奧秘》。
  • 零基礎如何自學大道之源《易經》?這5本書你一定不能錯過
    《易經》是我國古老的書籍,如今的人們將《易經》普遍認為是周文王所著的《周易》。此書被人們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因其具有佔卜之能,所以從《易經》當中也衍生出了一門學問,那就是玄學。我國古人十分重視玄學一說,將其分為五個部分:山、醫、命、卜、相。
  • 「中國式管理大師」曾仕強離世,享年84歲!又一顆巨星隕落了
    「中國式管理大師」曾仕強離世,享年84歲!又一顆巨星隕落了。11月11日,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曾仕強這個名字可能不太關注傳統文化的觀眾感覺很陌生,曾仕強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 ,曾任臺灣智慧大學校長,臺灣交通大學教授,臺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