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大講堂:如何應對職場壓力——情緒與情緒管理

2020-09-22 深圳市康寧醫院

對於我們上班族來說,生活中的壓力很普遍,既有來自於工作上的,也有來自人際關係的,還有家庭及其他的一些因素。壓力多種多樣,絕對的輕鬆是不存在的,而適當的壓力能夠幫助我們以更積極的姿態完成工作,自我提升。

工作上的職場壓力是屬於壓力的一種,是工作本身、人際關係、環境因素等諸多因素給我們造成的一種緊張感。壓力過大或者這種緊張感過於持久則會出現焦慮煩躁,抑鬱不安等心理障礙,乃至心理疾病,嚴重者可導致精神問題。

職場壓力從何而來?

· 超負荷工作

如果長期工作12小時以上,就對人體產生壓力。

· 情緒失落

由失落感所衍生的情緒反應,會使人產生悲觀、失望、沒有信心,甚至憤世嫉俗的心態。事業的壓力對白領危害最大,經受不住這種壓力,往往會有失落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灰色」心理。

· 高壓環境

長期處在白熱化競爭的氣氛中,會使人們心理極度緊張、苦悶和失望,致使情緒跌宕。當不堪忍受這種超負荷的精神壓力時,自己往往就不能把握自己而失去自控力。致使自己終日鬱鬱寡歡、悶悶不樂,有時又心情焦躁、心煩意亂。

· 欲望過高

如果對金錢、財富之類心存過高欲望,那就是貪心,使你輕鬆的大腦神經長期緊張,正常的心腦運動加快,產生一種與正常生理機能不協調的節拍,就會傷腦、傷心神、傷體。

本期《幸福人生大講堂》邀請到深圳市康寧醫院的醫學博士王曼醫生為我們專業解讀「如何應對職場壓力——情緒與情緒管理」。

▲掃描圖中二維碼,準時在線看直播



本文來源於深圳市愛心與共幸福促進中心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相關焦點

  • 在職場中該如何做到緩解壓力、情緒管理?
    由於當今社會的迅速發展,很多企業在人才的管理上不斷升華,人們的物質文化水平也在不斷提升,那麼我們所面臨的工作、家庭和社會交往等各方面的壓力當然也就越來越大。沉重的工作壓力和不良情緒長期伴隨著我們,如果得不到緩解和調整,那將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身心健康。
  • 【職場】工作壓力大怎麼辦?教您幾招減壓策略,輕鬆應對壞情緒
    在職場中,如果我們對自己的內心訴求和情緒管理不到位,當壓力源作用於個體時,就容易產生壓力感。例如,有些人過於憂慮個人技能不足、人脈資源缺乏,在工作中持續感受到壓力;有些人工作繁忙,難以照顧家庭而倍感焦慮等。
  • 如何應對消極情緒和壓力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常見的問題:當我們感到壓力或受傷時,我們應該如何應對不斷出現的負面情緒?我們是否應該把憤怒和沮喪發洩出來,假裝它不存在,這樣我們就能把這些情緒的影響降到最低?還是說錯話或做錯事會讓事情變得更糟?事實證明,「填充情緒」絕對不是最健康的選擇,而且有一些簡單的技巧,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 10大情緒密碼解鎖幸福人生
    作為90後辣媽和職場女強人,晴天媽媽是如何玩轉生活和職場的呢?晴天媽媽自有她的一套秘訣,那就是情緒管理。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生氣、悲傷、焦慮、緊張、恐懼、不安、猜疑、憂鬱等情緒問題時時困擾著現代都市人。
  • 情緒,壓力和應對方法
    但周遭環境的壓力,父母的催促,和生育的壓力使得一部分人用「湊合」的方式走入婚姻,基礎不牢靠,後期也是問題重重,婚姻出現變故對雙方乃至家庭都帶來較為長期的困難。在人生重大時間生活變化單位表中前四位分別是:配偶死亡,離異,家人死亡,夫妻分居。都是關乎婚姻家庭的,這些對人情緒的影響是最重要的部分,婚姻的經營不好,帶給人長期的困擾與壓力。5,周圍人的比較。人生活在社會中很難不和其他人比較。
  • 壓力與情緒管理
    壓力與情緒管理不僅是一門課程,更是一門人生的必修課。張莉教授用一個生動的例子打開了本堂講座的篇章,將壓力與情緒管理分為六大模塊:壓力認知、壓力來源、壓力評估、壓力與行為、壓力管理、情緒管理。21世紀是一個「壓力時代」,張莉教授講到:我們想學好壓力與情緒管理這堂人生的必修課,就必須先進行壓力認知,理解壓力是一種心理感受,明白壓力是環境要求你做出選擇或改變時的個人感受。其次,要了解壓力來源有工作壓力、家庭壓力、自我壓力、社會壓力等。
  • 如何應對壓力帶來的負面情緒
    我們知道過度的壓力會帶來負面反應,出現消極情緒。如何來應對生活中的壓力呢?當遇到壓力時我們需要找到自我調節的方法,用積極的角度看問題,從壓力中找到生機,化壓力為動力。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來應對生活中的壓力所帶來的負面情緒呢?
  • 如何應對職場情緒暴力
    也許該反思的並不是「我是不是能力不行」,而是「我是不是在遭受職場情緒暴力?」職場情緒暴力有哪些影響?職場施暴者往往第一步是貶低受虐者,並讓所屬團隊確認這一點,等貶低成為事實之後,即可理直氣壯的殘酷對待受虐者,其他成員也會認為對方罪有應得。
  • 這本書用實用的方法告訴你:如何對壓力與情緒管理獲得人生自主權
    "人生就是你無論怎樣計劃,不同的時候仍然會出現不同的問題,或一致,或偏離。因此,沒必要事事都計劃好。「《人間值得》中有這樣一句話。是啊,人生無論這樣計劃,怎麼準備,總會有些意外的事情出現,總有它的不確定性在。如果面對不知哪裡會出現的壓力,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是一直困擾人們的咽不下吐不出是糾結。
  • 職場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MBA中國網訊】職場中最能獲益的心得是什麼?我會回答:情緒管理。這個話題對職場新人,特別是職場女性來說,應該是進入到職場的第一門必修課。 這項軟實力究竟怎麼影響我們的職場路徑,又該如何管理?
  • 幸福人生大講堂:為什麼我會得抑鬱症?
    抑鬱症是心境障礙的一種類型,以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及精力減退為典型症狀。如何科學的「看」抑鬱症? *抑鬱症是不是遺傳病? *什麼性格的人容易得抑鬱症? *抑鬱症是不是都是壓力大導致的?如何科學的「待」抑鬱症?
  • 如何紓解職場壓力
    生活中處處有壓力,尤其是在職場之中。應該如何應對壓力呢?壓力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的?家庭、社會、情感等問題會導致不同的壓力,面對壓力,我們的身體有一套應對機制,包括身體應對、情緒應對、認知應對、社會關係應對等。在身體應對層面,大腦是應對壓力的核心資源。祝卓宏提到,大腦中的大腦皮層負責管理我們的認知、思維、判斷、邏輯。當我們遇到壓力時,大腦皮層會根據目前的境況,啟動認知系統,幫助我們做出應對壓力的決策。
  • 關注壓力給身體的「信號」 中科院心理專家教你如何紓解壓力
    新華網北京4月29日電(王坤朔 孫慧 肖寒 張馨心)生活中處處有壓力,尤其是在職場之中。應該如何應對壓力呢?近日,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祝卓宏教授來到新華網「健康大講堂」,解讀職場心理健康,提供應對職場壓力的科學思路,並為紓解壓力開出四個實用「處方」。
  • 好的情緒管理是獲得幸福和成功的核心力量
    在這本書中,有著多年情緒管理經驗的大師將告訴我們如何有效地、以更健康的方式管自己的情緒,從生理和認知層面幫助我們重新認識情緒,並從性別差異的角度探索情緒的觸發因素和反應等方面的不同。如何在家庭生活和職場環境中,避免自己爆發壞情緒,出現喊叫和不尊重人的訓斥的現象,做到更為積極有效的溝通呢?朱莉·卡塔拉諾的這本《情緒管理》為我們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議和具體的措施應對。
  • 《自我的重建》:如何進行壓力與情緒管理,這七個原則很有效
    《自我的重建》原書再版22次,卡巴金、賈伯斯、科比信奉的壓力與情緒管理理念;西班 牙正念宗師的壓力與情緒管理課,還原深受追捧的幸福法門,重建心理反應模式,跳出思維陷阱。現代社會中,要說人人都有的東西,壓力便是一樣東西,似乎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
  • 《自我的重建》:如何進行壓力與情緒管理,這七個原則很有效
    《自我的重建》原書再版22次,卡巴金、賈伯斯、科比信奉的壓力與情緒管理理念;西班 牙正念宗師的壓力與情緒管理課,還原深受追捧的幸福法門,重建心理反應模式,跳出思維陷阱。現代社會中,要說人人都有的東西,壓力便是一樣東西,似乎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
  • 如何獲得幸福?用教育的力量點亮人生,美國心理學博士:情緒管理
    ,才有可能在教育過程中點亮學生的人生;網友二:點亮是讓人發現自我,激勵和激發他們的靈魂和心智,雖無法直接改變生活,但是可以讓人更自信,更勇敢;網友三:口號很響,但是天賦潛能在幼小的階段已經被毀了,如何激發潛能,如何點亮人生……網友這些評論體現了對於教育各層面的理解,這樣的討論顯然有助於推動教育變革利益更多的人群,那麼教育的「點亮」是否可能?
  • 壓力管理,讓你輕鬆應對人生的各種壓力
    通俗地講,壓力就是一個人覺得自己無法應對環境要求時產生的負性感受和消極信念。●壓力的三種形式一、急性壓力,就是當某一時刻生活突然發生改變,我們的身體和情緒被迫離開了原有的軌道,而變化之後就是急性壓力。不管是內部還是外部壓力,如何認識事情以及事情對身體和情緒的影響,才是引起體內化學變化的真正原因。●壓力與身心健康生活中,我們總會受到不同方面的壓力,適度的壓力對我們是有益的,但是持續且過度的壓力則會對我們的身心造成巨大的傷害。首先是對身體的影響。
  • 什麼才是消極情緒產生的真正原因?職場人必看的情緒管理法則
    工作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消極情緒。諸如工作量大,領導施壓,同事關係緊張,薪資和預期不相符等因素,都會導致消極情緒的產生,影響到職場人工作的積極性和工作效率。針對工作中的消極情緒,職場人應學會自我調節,隨時以最積極的態度面對工作,這樣才能在職場上做到遊刃有餘。針對工作中的消極情緒,可以嘗試運用情緒ABC理論來解決。
  • 不懂情緒管理?牢記這幾點,管理好情緒,才能在職場走得更遠!
    老闆聽到此消息後,說小謝不應該在公眾場合散布負面情緒。連續兩次批評使小謝顏面無存,在衝動下,他要求離開。最初只是對同事的一個隨意抱怨,「我不想再做了」,終於變成了事實。原因是小謝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不良情緒,並且無論何時何地,他都在自由抱怨和宣洩不良情緒。在工作場所,由於各種原因,我們會有一些不良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