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夜搶救8小時全身換血2整遍,瀕死嬰兒終得救

2020-12-18 浙報融媒體

2017-12-26 15:46 | 掌上衢州

12月26日凌晨,當大多數人都在熟睡的時候,衢州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裡卻氣氛緊張。門外是心急如焚的父母,門內是醫護人員緊張的搶救。該院兒科執行主任、浙大兒院新生兒科專家潘佳容帶領團隊正在對一名瀕死的新生兒進行搶救。保暖、吸氧、強光療、抗感染、輸液、換血……不間斷搶救8小時、全身換血2遍後,新生兒的病情終於漸趨平穩。

全身冰冷,體溫只有31度的小嬰兒

「孩子昨天夜裡7點不到送到婦保院急診,醫生一看就叫我們趕緊到新生兒科來。」患兒爸爸說,孩子才出生8天,之前都好好的,難以想像差點就挺不過來了。

據了解,12月25日傍晚,患兒出現了不吃奶的情況,來家裡回訪的醫生看孩子臉色蠟黃,就建議家長立即帶孩子去醫院。晚上6點半,患兒到市婦保院時已經全身冰冷,體溫只有31度,黃疸指標高達500多(正常值不超過250)。

浙大兒院常駐衢州市婦保院新生兒科專家潘佳容,接到電話後立即從住處趕到醫院,儘管在省兒保接診過許多類似病例,他還是對這個體溫只有31度的患兒情況不樂觀。「正常人體溫降到30度以下就死亡了,500多的黃疸指標也足足超了正常值1倍多。除了進行換血治療別無他法。」潘佳容初步判斷,患兒是因為細菌嚴重感染而導致的膽紅素升高,檢查完患兒的情況後他立即和患兒家屬進行溝通。

「必須換血。」聽到「換血」這麼恐怖的字眼,患兒父親著實嚇了一跳,「有別的替代辦法嗎?能不能轉到浙大兒院?」潘佳容憑經驗判斷,患兒撐不到杭州,他解釋道:「現在患兒的情況十分危急,要轉診肯定來不及,換血治療是目前唯一的辦法,這還得建立在生命體徵平穩的基礎上。」

換血480毫升,相當於2個新生兒血量

讓瀕死狀態的患兒平穩生命體徵是眼下的首要任務。衢州市婦保院新生兒科搶救團隊立即為患兒進行了一系列保暖、吸氧、強光療、抗感染、輸液治療。從晚上7點持續到凌晨2點,患兒的體溫回升至35度,生命體徵終於平穩了下來。 為保證換血治療的順利進行,新生兒科已提前通知血站備好血。患兒的體徵平穩後,換血治療立即開始。一根管子輸血,一根管子放血,持續一個小時後,患兒換血總計480毫升。「480毫升是兩個新生兒的血量,相當於把患兒體內的血換了兩遍。」潘佳容說。

換血結束後,患兒又繼續接受光療和輸液治療,黃疸指數已降至正常範圍,病情漸趨平穩。

「如果患兒不進行換血,只接受保守治療的話,即使維持住了生命,也極有可能有神經系統的後遺症。換血治療為患兒最大程度得避免了神經系統的損傷。」潘佳容說。

據了解,這也是衢州市首例新生兒換血治療。依託浙大衢州婦幼醫聯體,浙大兒院的專家又為衢州填補了一項技術空白。

(原標題《連夜搶救8小時全身換血2整遍,瀕死嬰兒終得救》,原作者 臘莎 姚有睿 。編輯葉曉倩 於山)

相關焦點

  • 新生兒全身換4遍「熊貓血」,竟因孩子與母親血型不合
    孩子稚嫩的身軀,承受了4次全身換血。這一切,源於對新生兒溶血病的無知。出生半個小時,溶血症狀出現「叮鈴鈴……」11月14日晚,浙大一院新生兒科值班室,傳來一陣嘈雜的電話鈴聲,是產科醫生的求助電話。一位剛出生半個小時的男寶,出現膚色蒼白、呼吸急促等症狀。
  • 罕見「熊貓血」溶血新生兒被救治 2天全身換血4次
    罕見「熊貓血」溶血新生兒被救治 2天全身換血4次 2017-12-  「和ABO溶血相比,Rh新生兒溶血要兇險得多,進程也快,稍一搶救不當,患兒就很可能因心衰夭折;有時即使救回來了,患兒也會留下膽紅素腦病等後遺症。」 王春林主任說,「我們科室開科到現在,重度Rh溶血的,這是第二例。」
  • 產婦用掉百人獻血 相當於全身換兩次血(圖)
    溧陽產婦用空的血袋。   近日,我省有幾例羊水栓塞的產婦,在生產時出現了大出血的症狀,為了搶救產婦,需要用大量血,有一個產婦用血量接近100人的獻血量,等於產婦全身的血換了兩遍。「如果能挽救人的生命,用1000人的獻血量也是值得」,不過,目前我省A型血的庫存已跌破警戒線,部分手術已被推遲,「這讓人憂心」。
  • 產婦產後一小時發生大出血 全身血液換了一遍
    喜慶時刻起波瀾——33歲產婦突發產後大出血 今年33歲的朱女士,7月初在開封市一家醫院自然分娩產下一嬰兒。可剛生下寶寶一個多小時,還正沉浸在初為人母的喜悅之中的朱女士,突然陰道流血不止,繼而意識喪失,經診斷為產後大出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失血性休克、失血性貧血,生命危在旦夕。 面對突發病情,當地醫院立即採取止血措施,並給予輸血、冷沉澱等支持治療,但出血仍然不止。該院緊急聯繫開封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金曉燁前來會診,同時行子宮切除術,陰道填塞術。
  • 狂奔千裡,全身換血2遍,罕見「熊貓血」溶血寶寶在深獲救
    好在,經過全身大換血,終於保住了孩子性命。危急:新生男嬰全身發黃,危在旦夕"我們醫院有個新生兒,可能出現了溶血,現在情況危急,請求『支援』",日前,深圳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接到一個緊急轉診電話。這個轉診電話來自陸豐市人民醫院。
  • 東莞二胎媽媽產後大出血,經歷「生死劫」,相當於全身換了一次血
    經過14名醫護人員3個小時的搶救、輸血4700毫升,最終轉為為安。36歲的陳女士住在石龍鎮,今年年初喜懷二胎,臨盆在即,全家人沉浸在喜悅中,到醫院後才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順利。12月17日上午8點30分,在進行了充分的術前準備後,陳女士被送進了手術室,實施剖腹產,14名醫護人員參與。
  • 生死搶救6小時 產婦脫險「鬼門關」
    原標題:69個血袋,見證生死搶救 8月17日晚6時,江蘇省淮安市婦幼保健院一名產婦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突發羊水栓塞。醫護人員歷經6小時搶救,先後輸血近萬毫升,終於將產婦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36歲的於女士17日下午5點25分在淮安市婦幼保健院順產一名男嬰,就在醫務人員即將進行切口縫合時,突發大出血!
  • 產婦宮內感染羊水栓塞 醫生連夜奮戰保母子平安
    附屬二院產科、重症醫學科等多學科專家團隊連夜奮戰,盡全力救回她和寶寶的性命。昨日,小唐健康出院了,抱著健康的孩子,她和家人一再對附屬二院的醫護人員表示感謝。此次搶救,進一步體現了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在危重症患者搶救方面有著極佳的綜合急救能力。
  • 「熊貓血」溶血症寶寶 全身換血3遍獲新生
    「熊貓血」溶血症寶寶 全身換血3遍獲新生 大字 日期:2020-12-09 來源:南昌新聞網 醫生檢查後發現寶寶需要全身換血。而這個女寶寶還是個稀有血型——「熊貓血」寶寶。目前,經過全省「尋血」、市民「高鐵送血」等暖心的善舉,3次成功換血治療後,寶寶的各項生命體徵平穩。
  • 全身換血兩遍,結果……
    經檢查,血清總膽紅素達566.8微摩爾/升,比正常數值足足高出了一倍多!加之,她還患有蠶豆病,僅照藍光退黃疸效果不佳,需要立即換血!完善準備後,醫護人員開啟動靜脈雙管同步換血術,兩個小時換血量達300毫升。這相當於,將珊珊體內的血液更換了兩遍!
  • 熊貓血患者得救 熊貓血輸血注意六事項
    熊貓血患者得救:當巨大嗜鉻細胞瘤患者恰巧又是熊貓血,而且熊貓血的比例佔有又很低,手術風險可想而知。近日,江蘇省人民醫院多學科專家攜手,在江蘇省血液中心調集5000毫升熊貓血備用的支持下,醫護人員為這位患者取出了直徑約20釐米橄欖球狀巨型腫瘤,7小時手術終獲成功。
  • 8小時生死爭奪,宜春人在搶救一個生命!
    數十人齊心奮戰8小時! 一場長達8小時的手術 從12月7日下午至8日凌晨 上高縣人民醫院 產科、介入科、心內科、ICU、檢驗科、 醫務科、手術麻醉科等 近十個科室 醫生、護士
  • 「熊貓血」中的「熊貓血」「黃金寶寶」大換血
    揚州醫護奔赴寶應轉運剛出生寶寶10月12日下午3點左右,蘇北人民醫院新生兒科接到一個緊急求助電話。「是寶應縣人民醫院聯繫我們,說有一個剛出生10小時重度黃疸的寶寶,需要緊急轉運!」蘇北醫院新生兒科護士長劉豔林告訴記者,當時情況緊急,兒科副主任舒桂華立即安排呂媛醫生及高年資主管護師蹤靜婷一起前往寶應轉運,同時安排科裡相關人員並聯繫輸血科做好換血等準備工作。
  • 男子無償獻血17年 相當於全身「換」20多遍血(圖)
    獻血近10萬毫升相當於全身換了20多遍血張學東身材高大,氣色紅潤,他健康的膚色讓辦公室女同事看著都羨慕。昨日,剛一落座的張學東,掏出了一摞摞獻血證和榮譽證書,再次震撼了在場的人。總共多少本?張學東根本不用數,都在腦子裡記著,獻血總計112次,其中全血7次,成分血105次,累計獻血量有94400多毫升,相當於成人身體裡的血換了20多遍。最近一次獻血是在本月19日,張學東伸開胳膊,兩隻胳膊肘內獻血扎針留下的針疤,一個摞一個,「獻血本來不疼,但是如果扎在疤痕上就疼了」。由于堅持獻血,張學東今年獲得無償獻血先進個人稱號,此前也是榮譽眾多。
  • 現實版「外科風雲」 老人心臟三個破洞醫生連夜補好
    幸運的是,三位主任醫師上陣,與死神搶時間,找出漏洞連夜「補心」,才將他從死亡線上拉回。「當時沒有外傷,我們還以為他驚嚇過度暈厥了,沒想到傷勢這麼嚴重。如果沒有及時送醫,可能就沒命了。」昨天中午,王老伯的妻子心有餘悸地說。4月2日晚6時許,73歲的王老伯和老伴過馬路時遭遇車禍。被車子拖行了數米的王老伯胸部受到嚴重擠壓,當即失去了意識。
  • 33歲產婦順產後突發羊水栓塞,搶救5小時轉危為安
    幸運的是,產科醫生及時預判和處理,10餘名醫護人員連夜奮力搶救,不僅挽救了其生命,還幫她保住了子宮。近日,李女士和寶寶已順利出院。參與搶救的產科醫生彭丹丹在朋友圈有感而發,20餘年工作服口袋裡一直放著羊水栓塞搶救用藥的筆記,為了這萬分之一的發生概率時刻準備著,將搶救流程和用藥銘記於心,但我和同事打心裡希望一輩子都用不上這些知識。
  • 武漢一33歲產婦順產後突發羊水栓塞 搶救5小時轉危為安
    原標題:33歲產婦順產後突發羊水栓塞,搶救5小時轉危為安幸運的是,產科醫生及時預判和處理,10餘名醫護人員連夜奮力搶救,不僅挽救了其生命,還幫她保住了子宮。近日,李女士和寶寶已順利出院。參與搶救的產科醫生彭丹丹在朋友圈有感而發,20餘年工作服口袋裡一直放著羊水栓塞搶救用藥的筆記,為了這萬分之一的發生概率時刻準備著,將搶救流程和用藥銘記於心,但我和同事打心裡希望一輩子都用不上這些知識。
  • 7年無償獻血
    42400毫升
    相當於全身血液
    換8遍
    一個成年人全身的血液大約有4000至5000毫升,董松洲的獻血量相當於將身上的血換了8遍。  昨天,在花園路巡防中隊,記者見到了這位鄭州的「無償獻血狀元」。面對榮譽稱號,39歲的董松洲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這都不算什麼。」
  • 產婦羊水栓塞、全身換血7遍,看醫生們怎麼拯救她
    手術進行了近8個小時。 術中出血量5000ml! 輸血!輸血!輸血! 截止到此時,為王女士輸入的血製品量已經達到了15000ml。
  • 「手掌嬰兒」出生僅有2斤重 搶救61天闖過「鬼門關」奇蹟成活
    出生時,她僅1060g重,餵養一段時間後,其體重甚至下降到只有780克,幸運的是,在醫院經過61天的搶救後,「手掌嬰兒」寶寶體重達到2595g,各項指標達標,順利出院。戰勝無數難關 寶寶成功增重出院高滲性脫水、休克、高膽紅素血症、貧血、低血糖、呼吸暫停、宮外生長發育遲緩……經過全面檢查,寶寶幾乎全身「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