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堅守中報主線 存優去劣優化配置

2020-12-18 網易財經

(原標題:公募堅守中報主線 優化配置結構)

上周A股維持區間震蕩態勢,Wind數據顯示,北向資金上周淨流入66.65億元,結束了此前連續四周的淨流出。公募基金普遍認為,當前經濟持續復甦,中報業績是後續行情的重要驅動因素。短期內,可根據中報情況優化配置結構,與新基建和科技創新周期相關的成長板塊,依然是長線配置的重要參考部分。

中報是重要驅動因素

「指數維持區間震蕩的同時,上周前期強勢板塊有所回調,低估值板塊則出現補漲,預計後市仍將以區間震蕩與結構性行情為主。」前海聯合基金表示,從7月金融與經濟數據來看,經濟依然在持續復甦,消費物價總體上保持平穩。隨著經濟轉型升級持續推進,經濟發展質量有望持續提升,對外依存度有望下降。

招商基金指出,近期來看,受到外部因素的擾動影響,A股市場的整體賺錢效應有所弱化。短期內,預計市場仍將處於區間震蕩格局,部分前期漲幅較高的板塊有一定獲利回吐壓力。但國內流動性並未明顯收緊,金融、地產等權重股估值仍在低位,股指大幅調整的空間相對有限。

基金經理認為,中報業績是影響接下來市場行情的重要因素。以科技板塊為例,創金合信科技成長股票基金經理周志敏對記者表示,科技板塊在7月初漲勢靠前,之後因外部環境影響,走勢有所減弱。短期來看,隨著中報陸續披露,業績仍是科技股行情的主要驅動因素。從目前政策來看,以5G、數據中心、基礎軟體為代表的新基建確定性較強,節奏和幅度都有可能超預期,相關公司業績相對確定。根據建設進度和業績結算周期推算,相關產業鏈的公司業績下半年有望扭轉頹勢並進入釋放階段,行情有望從左側轉入右側。

存優去劣優化配置

前海聯合基金表示,截至上周五收盤,滬深兩市動態市盈率為21.03倍,整體處於歷史中樞附近,仍有提升空間。短期內,可根據中報情況優化配置結構,增配受益經濟復甦的銀行股、受益直接融資趨勢提升的券商股、受益美元弱周期並存在價格彈性的周期股。

招商基金則認為,當前市場已開始出現板塊間的高低位切換,後市可繼續關注安全邊際相對較高的地產後周期消費板塊、低估值的金融和建築板塊等;對於醫藥和科技板塊,則繼續存優去劣。

周志敏表示,從產業周期的角度來看,隨著5G、雲計算、物聯網、信創等行業的持續發展,科技行業會迎來新一輪成長周期,業內相關公司的業績有望從預期走向落地,而目前上述板塊都還處於產業周期的初期階段。基於此,接下來繼續看好5G設備商、傳輸網、雲計算、信創產業和新能源車的政策驅動機會,以及物聯網板塊的個股機會(包括車聯網、產業網際網路、新型硬體等)。其中,半導體行業作為上述新興產業的底層支撐,未來有望持續發展,多點開花。

前海聯合基金指出,在長期配置思路上,建議關注以下板塊:一是受益新基建、科技創新周期帶來的優質龍頭公司,如5G應用、雲計算、網絡安全、自主可控、半導體設備、工業網際網路、硬體創新等板塊;二是產業長期發展空間較大的內需行業核心資產龍頭,如消費、醫藥等板塊;三是高端製造行業龍頭,如新能源、高端裝備板塊;四是估值具備安全邊際、受益穩增長政策的周期行業龍頭,如建材、機械等板塊。

本文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任暉_NBJ9607

相關焦點

  • 公募存優去劣 布局科技核心資產
    摘要 【公募存優去劣 布局科技核心資產】周一A股科技成長等前期熱門板塊再受追捧,細分行業中的第三代半導體板塊大漲,成為市場焦點。部分公募指出,半導體板塊作為科技產業的底層支撐,有望多點開花。
  • 千隻基金中報重倉圖:空調白酒當家 周期轉佳
    原標題:千隻基金中報重倉圖:枯藤老樹昏鴉,空調白酒當家,騎上騰訊白馬,周期轉佳,還躺Al沙發…… 摘要 【千隻基金中報重倉圖:空調白酒當家 周期轉佳】31家基金公司披露了旗下
  • MOM:公募新寵偏愛「混搭」
    2020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基金市場又迎來新品種加盟,首批5隻公募管理人中管理人(MOM)基金集體獲批。MOM基金是海外市場發展非常成熟的一類資產管理產品,管理人將部分或全部資產委託給不同的資產管理機構進行管理,或由其提供投資建議。
  • 首批公募MOM來啦!這三類投資者可「上車」
    建信基金表示,建信基金高度重視MOM業務的發展,公募MOM業務的推出為投資者提供了又一類資產配置新選擇,MOM業務一方面有利於充分發揮各機構投資優勢,管理多種資產,實現多元配置;另一方面MOM業務在實現資產分散的同時,也有利於提升投資收益。
  • 券商策略:指數有望向更高級別反彈區間邁進 把握3條投資主線
    配置上,新舊基建和科技白馬依然是貫穿全年的主線,近期建議重點關注風險擾動期和中報披露季享受高確定性溢價的醫藥和消費龍頭,包括免稅、白酒、零售、醫療設備、診斷試劑等。國盛策略:科創板牛市有望開啟 行情將再度回歸科技主線科創板牛市有望三季度開啟。
  • A股帶旺公募基金髮行熱情 「靈活配置」頻繁出現
    在典型震蕩市下,公募基金髮行思路頗具逆向思維——當主題投資出現「相對估值溢價」時,基金公司選擇主攻更能體現預判價值的靈活配置產品。從數據可以看出,10月份以來,更符合當下市況的靈活配置產品佔據發行主力,該產品股票投資倉位配置空間在0至95%。  國慶前後,A股市場一波七連陽行情帶旺公募基金髮行熱情,而在偏股基金髮行中「靈活配置」成為出現最頻繁的關鍵字。
  • 首批基金經理淡出公募 10年以上老將僅剩14名
    記者注意到,當下基金業人員流動加劇的背景下,仍有14名已奮戰10年之久的「老將」堅守在投研一線。  徐智麟、王亞偉投身私募  作為「中國第一位公募基金經理」,徐智麟如今已躋身私募基金隊伍,上海鈞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是他現在的身份。不同於其他「奔私」基金經理,徐智麟在各種場合依舊樂於談及自己早期的公募基金生涯。
  • 中報放大鏡:私人銀行梯隊分化 頭部機構著力差異化服務、中小機構...
    隨著疫情對個人客戶信用及財產管理帶來挑戰,客戶資產配置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商業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務發展加速。而作為財富管理金字塔頂尖的「明珠」,私人銀行業務更是各大銀行爭相佔領的高地。9月6日,據北京商報記者根據2020年度中報及業績說明會披露情況不完全統計,已有6家商業銀行私行業務管理的資產規模破萬億。
  • 首批兩隻公募MOM上報,管理人能力成關注點
    記者從證監會官方網站了解到,招商基金和創金合信基金均上報了公募MOM,當前審批進度顯示已接收材料。據了解,MOM投資的核心在於大類資產配置、行業風格輪動以及投資顧問的篩選方面,不僅對公募基金行業發展、資本市場中長期資金資產配置等具有重要意義,使中小投資者能夠享受到過去專屬於機構投資者的資產管理服務。
  • 公募一季度持倉情況透露了什麼?
    近期,公募基金一季度持倉情況陸續披露。公募基金是市場資金中不可忽視的一股重要力量。研究公募基金的動向對於我們把握市場脈搏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將為大家解讀公募基金一季度動向,深層次剖析背後原因,並對二季度的動向作一簡單預判。
  • 首批5隻公募MOM正式落地資產配置迎來新工具
    2020年最後一天,公募基金行業迎來 「新年大禮包」。管理人中管理人(MOM)產品正式落地,華夏、招商、鵬華、建信、創金合信5家基金公司旗下MOM於2020年12月31日正式獲批,這也是國內首批公募MOM產品。
  • 陽光終將照耀奮鬥者 公募掌門人寄語金豬年
    辭別意義非凡的行業20周年的紀念之年,公募基金迎來新起點。站在金豬年的起點,上海證券報邀請了十餘位公募基金的掌門人,寄語新年。作為公募掌門人,他們正以更積極的創新和創業精神,步入下一個20年。他們相信,時間終將丈量價值,陽光終將照耀奮鬥者。
  • 公募2020展望:性價比成關鍵詞 看好低估值與景氣反轉
    然而進入11月以來,前期強勢板塊顯現出回落態勢,而綜合市場觀點來看,2020年公募基金的配置思路雖仍然落腳「核心」、「科技」等主線,但選股上更注重低估值、性價比等因素。2020年選股難度增大,更強調估值和盈利匹配度「2019年是流動性變化、中美貿易摩擦和MSCI帶動的估值重構的綜合結果。」
  • 正確理解公募MOM產品的投資價值
    FOF產品我們已經很熟悉了,是一種專門去配置基金產品的基金,跟現在很多大V做的基金組合差不多意思,由FOF的基金經理自主挑選並配置各類基金產品。說白了,FOF產品就是一攬子基金的集合,這一攬子基金又合成了一隻新的基金。那現在又獲批的MOM基金,又是什麼樣的產品,這產品怎麼運作?
  • 成長股一騎絕塵,價值型基金還在堅守
    在國內公募基金界也同樣如此,只不過A股市場價值風格和成長風格股票經常交錯表現,因此價值型基金經理和成長性基金經理往往各領風騷。 近兩年市場也呈現出類似的特點,只不過這次它們兩者出現的分化之大在A股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價值股黯淡到谷底,成長股則一時風光無倆。價值股和成長股表現可謂冰火兩重天。
  • 券商資管激戰公募軍團!93隻產品完成改造 規模近1500億!
    在轉型的過程中券商資管公募化的「長徵路」上,其實包含著兩條主線: 第一,是機構主線。券商主體或資管子公司取得公募牌照,參照公募基金公司來開展公募業務。第二,是產品主線,沒有公募牌照的券商資管,可以參照《證券公司大集合資產管理業務適用「資管新規」操作指引》,把存量大集合產品對照公募基金的標準,進行「公募化」的規範化改造。
  • 滬市中報時間表出爐九華旅遊打頭陣
    6月28日晚間,滬市2018年中報預披露時間表出爐,昭示著2018年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即將拉開序幕。根據安排,九華旅遊(603199)拔得滬市預披露半年報上市公司的頭籌。不過,財報披露時間靠前的公司業績也存在著不確定性,九華旅遊就和投資者打起了「啞謎」,公司並未對今年的中報成績進行提前預告。據了解,九華旅遊於2015年登陸A股市場,公司主要業務包括酒店、索道纜車、客運、旅行社業務。
  • 林毅夫委員:「去產能」應創造汰劣存優的市場機制
    林毅夫委員:「去產能」應創造汰劣存優的市場機制 原標題: 從2010年以後,不少學者都認為是我國國內經濟的體制、機制、增長模式出了問題——如佔比很大的國有經濟效率低下,市場在資源配置上的決定性作用還不完全,以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不可持續等因素導致了我國經濟增長的下滑。  林毅夫分析認為,一方面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肯定存在著自身問題,但是這種下滑並不完全是我們自身出了問題。
  • 興業證券2018年中期策略:「大創新」是主線 關注五大板塊龍頭
    對於國內金融市場,王涵稱,今年以來,經濟如期放緩,疊加波動率上行,股市整體表現較差,公募基金加倉醫藥等防禦性板塊。同時,經濟放緩疊加政策結構性去槓桿,債市走牛。兩者均指向短期避「坎兒」。  汪涵指出,從中長期視角看,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在融資、財稅等方面推進新經濟相關的一些優惠政策,新經濟相關的一些優質標的可能成為心念「遠方」的投資方向。
  • 中信證券:順周期依然是主線,A股跨年...
    年末激烈的機構博弈跨年後將迅速緩和,建議堅持順周期主線的同時,在快速輪動中強化跨年後高景氣品種的配置。首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消除了市場對政策節奏的分歧。預計明年國內政策整體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溫和回歸常態,不急轉彎。其中財政政策保持積極,預計2021年赤字率約為3.2~3.3%;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明年重在穩槓桿而非去槓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