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死因排名出爐,第一竟不是癌症!誘因就在你身邊…

2020-12-20 騰訊網

 

本文專家:王緒國, 海軍軍醫大學臨床藥學博士

肺癌、肝癌、乳腺癌、宮頸癌...光聽名字就已經很令人害怕了。

因為癌症的治癒率目前比較低,到晚期時候更讓人心痛。

圖片來源網絡

在很多人的頭腦中,癌症等同於絕症,似乎一沾上癌症這個詞,就相當於判了死刑......

但近日,《柳葉刀》在對我國居民1990年-2017年死亡原因進行分析後發現,死亡率第一的竟然不是癌症,而癌症中的肺癌僅排第三。

微博截圖

相信很多人會問了,那前兩位疾病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影響國民健康的主要是哪些疾病。

生活中還有哪些"隱形殺手"?

1990年,影響國民健康的主要因素是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和新生兒疾病。

而2017年,人類的主要疾病負擔來源於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排名第一的竟然是「中風」。

此外,前十名疾病還包括:缺血性心肌病、呼吸道癌(氣管、支氣管、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癌、道路交通傷害、胃癌、阿爾茲海默症、新生兒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等。

圖片由作者提供

各種主要疾病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中風、缺血性心臟病

首先,中風、缺血性心臟病主要和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肥胖以及抽菸、喝酒等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

對於中風患者而言,建議平時注意控制好血壓。

因缺血性心臟病和血管狹窄關聯較強,因此,對於血脂、血壓的控制更為關鍵。

肺癌、慢肺阻

對於肺癌,它的主要誘發原因之一就是吸菸,同樣它也是慢肺阻的重要發病因素。

因此,抽菸人群一定要儘早戒斷,此外,二手菸的危害更甚於一手煙,需引起注意。

肝癌

肝癌的發病主要與病毒感染、黴變食物(黃麴黴素)、酗酒以及肥胖等相關。

肝癌一般發現時大都已是中晚期,因此,建議應該定期進行肝部CT平掃檢查,特別是有病毒性肝炎及重度脂肪肝人群。

腎癌

腎癌一般認為和吸菸、肥胖及高血壓等因素有關,但目前腎癌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

在預防方面,主要提倡戒菸戒酒,控制體重等,此外,加強鍛鍊,增強免疫力是降低腎癌發病的關鍵。

高血壓性心臟病

高血壓性心臟病主要是由高血壓引起的以心臟肥厚為代表的疾病,高血壓還會引起其他疾病,比如中風等,因此高血壓患者要按時吃藥控制。

圖片來源網絡

排在首位的中風是什麼?

我國已成為中風的重災區,目前,居民中風的風險率已高達39.3%,其中,男性風險率超過40%,是世界唯一男性發病率超過女性的國家。

那為什麼我國的中風發病率這麼高呢?

其實,關鍵還是在於不良的生活習慣。

首先,吃鹽太多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人每天食鹽攝入不應超過6克,但實際上有很大一部分人日均攝入大於12.5克,超出建議量的兩倍多。

圖片來源網絡

過高的食鹽攝入不僅會增加高血壓及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而高血壓同時也是引發中風的最危險因素之一。

其次,抽更多的煙

菸草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它會破壞血管壁、使血液粘度增高等,容易增加中風發病的風險。

最後,大量地飲酒

酒精會引發血管的強烈反應,造成血壓較大波動甚至造成腦血管破裂,此外,酒精也會促使心率加快,引發心律失常等,這也是中風的誘因之一。

因此,應對中風,最好的方法就是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一說起癌症,很多人都把它當成「死亡」的代名詞!因此,在這談癌色變的時代,我們千方百計的想要逃開癌細胞的攻擊……

然而,萬萬沒想到,「健康殺手」排行榜中,癌症僅排第三!

致死率比癌症還高的「二大殺手」究竟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遠離呢?

1

兩大「殺手」的殺傷力

據國際權威期刊《柳葉刀》發布的《1990-2017年中國及其各省的死亡率、發病率和危險因素》報告顯示:中國人目前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是中風,第二是缺血性心臟病,第三才是我們極為恐懼的癌症——呼吸系統(氣管、支氣管、肺)癌症。

1

頭號殺手——「中風」

中風又名腦卒中,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病,因顱內血管破裂或堵塞,引起腦組織損傷,進而產生一系列症狀,包括腦溢血、腦梗死。

我國40歲及以上人群腦卒中現患人數達1242萬,而且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平均每7秒就有1人發生中風,每21秒就有1人死於中風!

2

慢性殺手——缺血性心臟病

在缺血性心臟病中,最常見的誘因是冠狀動脈硬化引起的冠狀動脈狹窄和梗塞,約佔總發生率的90%。

從死亡數據變化看來,缺血性心臟病增長了約40.1%,其死亡率佔總死亡的17.8%!

腦卒中和缺血性心臟病都屬於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其誘因有著一定的相似性,而在這些誘因中,除了不可控的年齡、遺傳、性別外,其它都屬於可控的,要學會與之「對抗」!

2

5大可控的高危因素

1

高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獨立疾病,同時也是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

長期的高血壓,會造成心肌肥厚,引起心室的擴大,進而導致心功能不全、心衰;另外,血壓升高,血流對血管的衝擊力增大,動脈血管內皮功能遭受損傷,會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誘發心梗、腦梗、動脈出血等。

//

降壓三步走

//

正確用藥,定期監測:

在醫生指導下根據個人情況服用降壓藥物,不能擅自停藥或者更改用量;

降壓的目標值根據人群的不同也有差異:

* 一般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目標值:

* 老年高血壓患者(≥65歲)的血壓目標值:

* 伴有其他疾病的一些患者的血壓目標值: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脈壓差應該維持在30~40mmHg左右,如果數值超過60mmHg,則稱為脈壓差增大,更危險。

少油少鹽,適當補鉀:我國居民食鹽、食用油的日均攝入普遍超標,食用油應控制在20-30g/天,並限制高糖、高油、高膽固醇等食物的攝入;食鹽攝入為3-5g/天,攝入過多,心血管病變風險更大。

日常可適當補充紫菜、銀耳、香菇等含鉀食物,促進鈉的排出。

2

糖尿病

據調查數據分析,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的發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的2-4倍,2/3以上的2型糖尿病人最終死於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但其併發症可達到100多種,其中包括造成主動脈、腦動脈粥樣硬化;小血管內皮增生;毛細血管基膜增厚並升高血壓,導致一系列的心腦血管疾病。

提示:空腹(8~10小時未進食)血糖是3.9~6.1mmol/L,餐後2小時在7.8mmol/L以下,為正常情況。

//

控糖二寶

//

糖尿病患者除了日常科學用藥,生活幹預也不必可少。

運動:運動能減少人體多餘的脂肪,幫助恢復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另外,通過運動增加肌肉含量,能讓胰島素更好的發揮作用,因此建議每周至少保持3次30分鐘以上的運動量

需要注意的是運動應在血糖控制在安全範圍內進行,並遵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的原則。

舒心:長期處於緊張、焦慮、抑鬱的情緒中,在大腦調控下,腎上腺素會釋放過多,抑制胰島素分泌,增高血糖。

3

肥胖

肥胖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是普通人的2-3倍。

肥胖者大多出現身體代謝異常,血脂、血糖都不能充分被利用,易沉積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壁變窄、阻塞;另外,肥胖者血液總量增高,心臟每分鐘排入血管的血量增多,加重了心臟負荷,更易誘發病變。

自測肥胖:BMI=體重(kg)÷[身高(m)]²

正常值:18.5-24.99;>25即超重;>28為肥胖。

另外,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可能預示腹型肥胖。

4

血脂異常

據研究證明,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C)或總膽固醇升高為特點的血脂異常,是引發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壞膽固醇過多時,會附著在血管壁上,逐漸形成並聚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一旦脫落或是破裂,很可能引發心梗、肺栓塞、猝死等疾病,危及生命。

研究顯示,壞膽固醇每降低1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減少12%,全因死亡率可降低12%!

提示:普通人群血脂中總膽固醇<5mmol/L;有一項基礎疾病人群應<4mmol/L;合併多項疾病的極高危人群需降至3mmol/L。

5

吸菸

菸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會通過呼吸進入血液,幹擾血液中的脂肪代謝,降低血管彈性,影響血流,損傷血管。

而被動吸二手菸的傷害也是同樣的,而且在家裡抽菸,地毯、衣服、沙發等都會殘留「三手煙」。

日常生活中不僅要做到不吸菸,還要儘量遠離二手菸。

除了控制這些高危因素,「殺手」來臨的一些預警信號也要學會早辨識,以降低其危險性。

3

危險來臨,有跡可循

1

警惕六大中風先兆

突然的、劇烈的頭痛,並逐漸加重

突然視物模糊或眼前蒙黑,並有重影

身體一側突然麻木、無力

口角向一側外斜,還流口水

舌根發硬,說不清甚至說不出話

喝水、進食過程會出現莫名嗆咳

出現這些信號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特別是有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患者。

2

缺血性心臟病信號

勞累、運動後或情緒激動時會出現突發性的胸痛,還伴有乏力、頭暈、噁心等症狀

夜間睡覺時,若枕頭過低,會出現胸悶憋氣的狀態,高枕臥位方感舒適者

出現進行性加重的耳鳴,並伴有不明原因的心跳紊亂

出現這些信號時,可能預示缺血性心臟病,要提高警惕。

如何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合理膳食

杜絕暴飲暴食、按時吃飯,並且注意控制三高,少食紅肉、少吃油炸食品以及控制糖的攝入量。

2.適宜運動

合理安排運動的時間以及頻率,每周安排兩到三次,每次運動45分鐘左右。

圖片來源網絡

3.戒菸戒酒

吸菸及過量的飲酒對身體是有害無益的,建議遠離菸酒,越早越好。

4.健康積極的心態

培養良好健康的心態,學會做情緒的主人,學會合理的排解方式。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從點滴做起

向健康出發

感想請留言 感動請轉發 感謝您點在看

相關焦點

  • 我國居民死因排名出爐,第一竟不是癌症!誘因就在你身邊…
    因為癌症的治癒率目前比較低,到晚期時候更讓人心痛。圖片來源網絡在很多人的頭腦中,癌症等同於絕症,似乎一沾上癌症這個詞,就相當於判了死刑......但近日,《柳葉刀》在對我國居民1990年-2017年死亡原因進行分析後發現,死亡率第一的竟然不是癌症,而癌症中的肺癌僅排第三。
  • 《柳葉刀》:中國人30年來疾病死因排名第一是它!
    排名第一的不是癌症,而是中風。 而且,報告說,近30年中,頸部疼痛、糖尿病、肺癌的排名在中國大幅度上升,成為國人的主要死因。
  • 中風為什麼成為中國人十大死因之首?
    這些變化歸根到底源自經濟發展帶來的生活習慣改變,知名雜誌《柳葉刀》就曾總結過從1990年到2017年中國主要死因變化,在經濟不發達的年代,排名前十的主要死因中還可以見到不少傳染病和感染病症,甚至三十年前(上世紀90年代),我國疾病負擔最大的仍是下呼吸道感染和新生兒疾病。而到了2017年導致我國居民早死的前五名死因全部是慢性病,分別為腦卒中、缺血性心臟病、肺癌、慢阻肺和肝癌。
  • 中國人十大死因揭曉,癌症其實只能排第三
    癌症,因為治癒率較低,人們對它的恐懼往往遠超其他疾病。在這個談癌色變的時代,預防癌症成了很多人的日常:吃這個可以防癌、那個多吃了會得癌症…… 然而,被千防萬防的癌症,其實並非中國居民的頭號殺手。
  • 2016年廈門市居民死因分析出爐 慢性病比重最大
    海西晨報訊(記者 曾昊然)日前,記者從廈門市疾控中心獲悉,2016年廈門市居民死因分析報告「出爐」。報告指出,廈門三大類疾病中慢性病導致的死亡比重最大。同時,在前十位死因順位中,惡性腫瘤仍然排名死亡率首位。
  • 李詠死因不是癌症?高曉松揭露真實死因?本人發12字憤怒回應
    癌症奪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同時也奪走了李詠,身為法圖麥的爸爸和哈文的丈夫,李詠就這樣滿懷遺憾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如今距離李詠離開我們已經2年多時間,本已經逝者安息,但是前段時間竟然在朋友圈瘋狂轉載一篇文章,文章的標題是: 「高曉松:李詠的真正死因不是癌症
  • 全國「癌症地圖」出爐,內蒙古人的高發癌症是……
    國家癌症中心發布了最新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14年全國惡性腫瘤估計新發病例數380.4萬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有7個人被確診為癌症。 其中,肺癌、胃癌、肝癌成為發病與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而腸癌、宮頸癌使女性健康受到威脅,這些高發癌症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
  • 統計顯示:2016年10大死因 癌症連續35年居冠
    華夏經緯網6月2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衛生福利部」19日公布2016年10大死因,惡性腫瘤排名第一,已連續35年居冠,每年奪走4.7萬條寶貴性命。    此外,癌症仍高居10大死因之首,至今蟬聯35年,去年光是因癌症死亡人數就有47760人,佔死亡人數27.7%。
  • 癌症會傳染?哪些癌症能做到傳染身邊人?一文說清楚
    癌症的發病率不斷增加,人們也開始發現那些癌症患者有一些會出現家庭聚集性,或者在一個群體中比較常見。這些家庭中出現的夫妻共同患癌,母女共同患癌等因素難道是癌症會傳染嗎?如果癌症會傳染,那接觸癌症患者會不會也引發癌症?一文說清楚。
  • 最值錢專業排名出爐!排名第一的竟不是商科
    RBC《最有價值專業排名》出爐,氣哭一票商科生…RBC出排名啦!沒錯,RBC就是號稱加拿大五大行之首的皇家銀行!成立於1869年的加拿大皇家銀行,是加拿大五大行中業務能力最強、市值最大的銀行。RBC是《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五大行中排名最高的銀行,還有世界排名第11的投資銀行,擁有與德意志銀行這樣的投行大佬平起平坐的實力。除了公司業務能力受到全世界的認可,RBC對待自己的員工福利也相當不錯, 連續多年入圍了加國最優僱主榜單。可以說進入RBC工作,就是進入了加拿大職場食物鏈的頂端!而今年皇家銀行出了一個名為《十大最有價值的專業》的排名。
  • 中國人的「頭號殺手」不是癌症,是它!
    本文來源:庫叔說瞭望智庫說到中國人死亡的第一元兇,大家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癌症,但事實上,癌症並非中國人的「頭號殺手」,另外一種疾病腦卒中(又稱「卒中」)才是,它的俗稱可能更為人所知——「中風」。圖源:《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8)》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今年6月分析了1990年到2017年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居民的死亡原因,得出中國人目前第一大死亡原因,就是中風!後面才是缺血性心臟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 人體癌症地圖 十二器官易感
    研究發現,人體中12個部位格外受癌症青睞,這幾個部位的腫瘤佔據了所有腫瘤類型的80%以上。   日前,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2030年最常見死因預測報告,稱在未來一百年裡,癌症將繼續位居人類「奪命殺手榜」首位。癌細胞最喜歡在人體的哪些部位「搗亂」?我們是否能有重點地進行預防?為此,國內權威腫瘤專家為我們繪出了一幅人體「癌症地圖」。
  • 專家揭秘:為什麼中國人患「癌症率」是日本2倍?其實原因很簡單
    我們大家都知道,即使現在我們的科學這麼的發達了,但是世界上對於癌症卻沒有任何辦法,每一年世界上死於這種病因的人數也是不計其數,癌症始終是我們人類最懼怕的一種病,而世界對於癌症的治療也在每時每刻為之研究實驗著。
  • 2017日本大學排名出爐 東京大學綜合排名第一!不愧是東大!
    最新日本大學世界排名新鮮出爐,國立大學們今年非常給力哦~,幾乎包場前十。看看這裡有木有你心儀的大學呢?
  • 如何降低癌症發病率?三大誘因,五種預防方法要牢記
    現在,全世界患有癌症的病人有1000萬之多,死於癌症的病人則達到800萬之多。癌症有幾大誘因?第一,環境汙染;第二,不良生活習慣;由不良生活習慣引起的癌症佔四到五成,比如吸菸、飲酒、吃過多的動物脂肪等;第三,遺傳。
  • 越來越多人得癌症,誘因離不開衣食住行,看看你中招幾個?
    根據2019年全國最新癌症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在我國,惡性腫瘤導致的死亡已經佔比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 其中,排名前十位的惡性腫瘤和發病率分別為:肺癌(20.03%)、胃癌(10.26%)、結直腸癌(9.88%)、肝癌(9.42%)、乳腺癌(7.74%)、食管癌(6.26%)、甲狀腺癌(5.12%)、子宮內膜癌(2.83%)、腦癌(2.7%)、胰腺癌(2.42%)。 惡性腫瘤防治形勢依然嚴峻。
  • AS穩居第一 CSGO戰隊世界最新排名出爐
    (原標題:AS穩居第一 CSGO戰隊世界最新排名出爐)
  • 圍棋最新世界排名出爐:中國大包大攬,前20名僅4人非中國人
    而最近,新一期的圍棋手世界排名也是及時地出爐了。這樣的榜單,關注度還是蠻高的。畢竟,此前的柯潔,關注度就很高。2014年,柯潔在世界圍棋等級分排名中首次排名第一,截至2017年12月,連續四十個月排名人類圍棋世界第一。這樣的柯潔,的確是一名現象級的圍棋選手。而最終,柯潔也因為自己的出色被保送清華大學,成為該校2019級大一新生。
  • 2018年國際足聯最終排名出爐,世界盃冠軍法國不是第一,國足下滑
    2018年國際足聯最終排名出爐,世界盃冠軍法國不是第一,國足下滑 2018-12-23 12:39  solo小超超
  • 湖北高校排名「新出爐」,湖北大學竟無緣前五!農業大學位居第三
    而今年在湖北武漢的65所高校排名中,也是終於迎來了「新出爐」。不僅武漢理工無緣前三!甚至居然也農業大學躋身前五,很是讓人意想不到!第一名:華中科技大學在眾多的985高校中,華中科技大算是比較名列前茅的存在了,雖然成立時間比較短,但不論是教學方式還是說教學水平,都是在我們認知範圍內首屈一指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