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月月
作為一個不愛看書的媽媽,為了培養小小月的閱讀習慣真是煞費苦心,在小小月小月齡的時候研讀了《蒙臺梭利的早教方案》,入手了《起跑線》一整套書籍,我整個學生時代都沒有這麼認真讀過書,收穫頗多,也研究了很多繪本。小小月五六個月開始就開始給她讀繪本,小小月是非常喜歡的,親子共讀於她於我都是非常享受的時光。
著名心理專家郝濱老師認為:「如果家長能有意識地選擇一些優秀的繪本和孩子們一起閱讀,既有助於幫助孩子建構精神世界,促進心智化發展,又有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善加使用,可以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
培養寶寶的閱讀習慣究竟有什麼好處呢?
促進寶寶語言發展
在寶寶不會說話的時候就可以開始給寶寶讀繪本,寶寶說話是要建立大量的聽力基礎之上,研究表明寶寶在進行9-13個月的語言輸入之後才能開口講話,讀繪本恰恰是最好的語言輸入的方法。
培養寶寶審美能力
繪本是被視為藝術的一種,繪本用圖畫講故事的方式,把原本屬於高雅層次、僅供少數人欣賞的繪畫藝術帶到了大眾面前,尤其是孩子們的面前,即使不去看畫展我們依然能夠對寶寶進行藝術薰陶,繪本恰恰作為這種媒介。
提高寶寶認知能力
繪本的種類多樣,寶寶可以從繪本當中認識大千世界,各種各樣的故事可以給到寶寶很好的教育。而且還有習慣養成類的繪本,情緒管理類的繪本,給寶寶讀一讀都是有極大好處的。
增進親子關係
繪本作為一個載體,在陪寶寶讀繪本的過程中是全身心陪伴的過程,我們每天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處理,和寶寶相處的時間可能一會兒就要看看手機,一會兒要回回消息,每天固定一個時間段進行親子共讀,無疑是最好的一個陪伴過程。
如何給寶寶讀繪本呢?
了解繪本
每入手一本繪本我們都要提前了解一下這本繪本,才能更好的演繹出來,比如經典繪本《我爸爸》,有沒有注意到裡面的爸爸貼身穿著的時候病號服,這是作者安東尼布朗為紀念自己的父親而作的畫。裡面還有很多細節,在爸爸指著大灰狼的那一頁,樹後面還躲著三隻小豬和小紅帽,又映射出了另外兩個童話故事。
聲情並茂
在給寶寶讀繪本的時候要全身心地投入,聲音要有抑揚頓挫,我給小小月讀《親愛的動物園》繪本的時候,讀到獅子很兇猛的時候我會表現得很誇張,小小月考到會咯咯地笑,每次翻到這一頁她都等著我嚇她。
適時提問
可以適時地提問,在給小小月讀《寶寶的肚臍眼在哪裡》的時候,每一頁的寶寶我都會對小小月提問,「寶寶的眼睛在哪裡?」「寶寶的耳朵在哪裡?」「寶寶的小腳在哪裡?」等,能夠提高小小月對身體部位的認知,即使她現在還不會說話,但是我在對她進行提問的時候可以指認。
共同演繹
很多繪本的都可以聯想到兒歌,有韻律的兒歌童謠會大大引起寶寶的興趣,我在給小小月讀《躲貓貓》這本繪本的時候,讀到row這個單詞的時候,我會拉著小小月的小手唱row row row your boat 這首兒歌,小小月每次翻到這裡都會伸出小手等我拉著她唱歌。
小寶寶的閱讀一定是培養興趣為主要目的,切不可為了閱讀而閱讀,選擇寶寶狀態比較好的時候進行閱讀,只要寶寶喜歡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始,如果寶寶累了,應當立即停止。你是什麼時候給寶寶讀繪本的呢?效果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