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鳯亦凰受到各地茶師和茶友熱烈品鑑,圍繞其品鑑引發的熱議層出不窮,隨之誕生了一批高質量的、專業的品鑑體驗,每一篇品鑑,都專業、獨到、有態度、有觀點,看頭十足。
我心中的鳯亦凰是怎樣的?不同的茶師/茶友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心境,不同的衝泡不同的口感不同的風味,隨著鳯亦凰逐漸被更多人品飲,TA還能被解鎖出更多可能,這就是這款茶給予我們每一位愛茶人生命中難得的樂趣。
我們將分期刊登出這些優秀的作品,以下為鳯亦凰專業品鑑文章第二期。
這是一段寫在卷首的題外話:請問你們喝過用新疆高山雪菊乾花泡的水嗎?或加冰糖枸杞衝泡或直接開水衝泡清飲的那種?
喝過嗎?如果沒喝過,你們不一定能體會到我從鳯亦凰幹茶中聞到的清新花草香是怎樣的感覺。
10月9日傍晚,茶樣剛到,因為拆氣泡膜的時候有一縷若隱若現的草本植物清香徐徐縈繞,我忍不住隔著包裹茶樣的棉紙嗅了一下,腦海馬上啪的跳出了新疆高山雪菊花的畫面。
於是鳯亦凰成功的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當機立斷說撬就撬,給它安排進VIP藏養位,靜養了三天。
在等待它適應當地水土的時間裡,我認真地查看了瀾滄古茶體系內各家茶師爭先發表的習茶感悟。鑑於這次官方指導的投茶量是10g,在大家的習茶報告中,投茶量的區間均以9.5-10.5為主,甚至湛江的春億公主居然還泡了一道12.5g。是重口王本王無疑了。
我決定做個叛徒,從8.5g開始玩起。
室內溼度:47%
室內溫度:26.9℃
天 氣:陰有陣雨
備 具:瀾滄古茶和字中蓋碗
備 水:農夫山泉
投 茶 量:8.5g(塊狀散狀各佔一半)
衝泡流程
1、沸水溫杯潔具
2、幹茶入碗幹蒸1分鐘
3、沸水煮沸,中粗水柱沿碗邊低衝注水,水流帶動碗中幹茶翻滾,流水式醒茶, 全程約1分鐘
4、低中粗水柱沿邊輕柔注水後適時出湯(後續手法因茶制宜,不贅述)
品飲小結
在標準樣還沒完全確定下來的時候,通過窺屏瀾滄古茶集團總裁王鈞女士和有幸品鑑這款年度壓軸大作的同事們的朋友圈,我大膽預測了一下,鳯亦凰應該是一款「霸道」風的熟茶。
待我親身喝過後的感受是,鳯亦凰比我想像中的還要有過之而無不及。
感官審評的體驗一向都是個性化的。一千個人一千種感受。不同地域的人,不同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以及在感官上個體敏銳度的不一致,造就了不一樣的品鑑觀感。
第一道茶湯初入口時,我體會到的第一感受是苦,特別提神的苦,瞬間就將我的注意力收束歸攏到茶的身上。然而,將這口茶湯咽下去之後,舌尖和舌底開始出現了猛烈的回甘與生津,這種迅猛的回甘生津一般在熟茶中是很難被感受得到的。恍惚間,我甚至以為自己在喝的真的是霸道了。
從第二道開始,湯的潤度開始顯現。在8.5g這個小克數的投茶量下,它還是體現出了應有的細膩和順滑。苦的出現不再突兀,和甜縈繞在一起,始終是有苦的,也始終是有甜的,細細密密的,回甘生津和舌尖上的點點薄荷清涼,無一不在向你顯示它的與眾不同。
我又要問一個題外話了:請問大家吃過鮮百合芡實甜湯嗎?隨便你們放不放冰糖一起煮。對於我來說,8.5g的鳯亦凰差不多就是這個滋味了。
但最讓我驚訝的是它的杯香。
熱嗅公道杯的時候,它是比較正常的瀾滄味熟茶的香氣,一小點冰島熟的紅糖甜香,一小點糯香。但過後嗅聞冷杯香的時候,它竟然變成了類似生茶才會出現的冷杯香,是那種帶有清新冰糖香的木本植物的氣息。
綜上所述,除了用Fantasy去概括它,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描述心中的感想了。
明明醒著卻仿佛置身於夢中。
好der,夢醒時分來理性地看一看它的優勢在哪裡。
鳯亦凰的血統中囊括了普洱茶三大核心茶區中28個經典古樹茶產區純古樹分批發酵後的原料,經過茶媽媽和厂部制茶匠人歷盡千辛萬苦,嘗試了不知多少個拼配方案才得以誕生。這一片鳯亦凰,一款茶約等於一部縮略拼配版的江山貢和7028(熟茶)。
說它是茶媽媽在制茶生涯當中的又一裡程碑,也實在不為過了。
到這裡,我突然詞窮了,因為鳯亦凰的過分Fantasy,讓我非常期待它在未來會有怎樣的轉化。
今天就言盡於此吧,歡迎大家相約來飲,我們可以一起從8.5g喝到12.5g,解鎖更多與眾不同的鳯亦凰。
我心中的鳯亦凰,在茶師們的茶盞中,變幻多端;在茶師們的筆下,千姿百態,讓我們充分地感受到這款茶帶給我們的酣暢淋漓,以及探索普洱茶世界更多可能的無窮樂趣。為此,我們將為這些優秀作品的作者送上2020鳯亦凰小餅(125g)一餅。
2020鳯亦凰小餅(125g),
與鳯亦凰大餅同一原料、同一工藝。
單片獨立小盒,
125g/片/盒,2.5kg/件。
想一試鳯亦凰的口感滋味,
卻又捨不得拆開一整提或一整件大餅,
那麼,鳯亦凰小餅就是品鑑的最佳選擇。
第一時間獲取瀾滄古茶動態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