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文化傳統 臺北國光劇團舉行梨園「祖師爺」安座大典

2021-01-09 閩南網

­  新落成的臺灣戲曲中心將於10月3日正式開幕啟用。12日,該中心駐館團隊——國光劇團舉行傳統儀式「梨園祖師爺安座大典」,將劇團供奉的行業神「祖師爺」正式移駕,安座於戲曲中心大表演廳後臺。

­  9月12日,臺灣戲曲中心駐館團隊——國光劇團在臺北舉行傳統儀式「梨園祖師爺安座大典」,將劇團供奉的行業神「祖師爺」正式移駕,安座於戲曲中心大表演廳後臺。新落成的臺灣戲曲中心將於10月3日正式開幕啟用。中新社記者 邢利宇 攝

­  「祖師爺」是京劇界的行業神,相傳為創建宮廷音樂組織「梨園」的唐明皇。

­  主辦方介紹,國光劇團自1995年成立後,就迎請「祖師爺」安座於臺北木柵的國光劇團後臺,成為梨園子弟共同的心靈依歸。隨著臺灣戲曲中心的興建落成,「祖師爺」與國光劇團去年進駐。今年9月12日,才舉行「祖師爺」正式安座大典。

­  「我們中華民族就是不忘本,要守住傳統梨園的根。」精研戲曲的臺灣「中研院」院士曾永義在儀式上致辭。他說,今天的大典,意義非常重大。它不僅是一個儀式,其中還含有我們慎終追遠,在守住戲曲藝術優秀傳統品質方面所做的努力。「這才是重要的。雖然我們身處現代化劇場,但現代和傳統是可以融合的。」

­  臺灣傳統藝術界敬奉行業神,如工藝界祭祀魯班公,北管、歌仔戲、布袋戲界信奉西秦王爺、田都元帥,南管界信奉孟府郎君等。主辦方表示,國光劇團敬奉梨園「祖師爺」,是一項深厚且珍貴的文化傳統。

­  圖為安座儀式現場,到場嘉賓向「祖師爺」敬香。中新社記者 邢利宇 攝

­  臺灣傳統藝術中心主任吳榮順表示,梨園「祖師爺」進駐劇場,不僅顯現臺灣對傳統文化的尊重,更可藉此展示戲曲在臺灣的當代美學精神以及獨特的人文風貌。

­  「演盡離合悲歡事,古往今來一身擔。人情練達皆成戲,胭脂水袖萬載傳。」當日的安座大典,首先鳴放鞭炮,將「祖師爺」由二樓迎接至大表演廳主舞臺。隨後國光劇團京劇天后魏海敏、當家老生唐文華、京昆小生溫宇航以及著名青衣劉海苑與國光劇團全體團員登臺,奉獻了《鍾馗除煞》《群仙祝賀》《麻姑上壽》等精彩演出。(記者 邢利宇 蔣雪林)

責任編輯:蘇仕穎

相關焦點

  • 臺灣戲曲中心將啟用 「國光」劇團為「祖師爺」安座
    9月12日,該中心駐館團隊——「國光」京劇團舉行傳統儀式「梨園祖師爺安座大典」,將劇團供奉的行業神「祖師爺」正式移駕,安座於戲曲中心大表演廳後臺。「祖師爺」是京劇界的行業神,相傳為創建宮廷音樂組織「梨園」的唐明皇。主辦方介紹,「國光」劇團自1995年成立後,就迎請「祖師爺」安座於臺北木柵的「國光」劇團後臺,成為梨園子弟共同的心靈依歸。
  • 臺灣:傳統戲曲 別樣演繹
    臺灣傳統藝術中心「國光」劇團於1月30日大年初六,在臺灣戲曲中心熱熱鬧鬧地舉行了開箱儀式,演出《群仙伏妖》《五福靈官》《財神進寶》《加官晉爵》等吉祥戲。臺灣民眾紛紛到場免費求票觀賞,一同分享新春喜氣。臺灣豫劇團同樣在今春獻演好戲,《一樹紅梅》《紅娘》兩部劇名都帶「紅」字,寓意「紅紅火火」,喜慶農曆金鼠年。
  • 宜蘭傳統藝術中心帶您一探梨園傳統文化
    位於臺灣宜蘭的傳統藝術中心在即將推出系列傳統藝術走春行程。初六開工,讓國光劇團舉行之新春開箱儀式,帶您一探梨園文化傳統。2月1日至2日,白天「金鼠開箱——紙藝體驗進行式」藝術工作坊,手打年曆及相框。晚上九天民俗技藝團策劃演出《年味復興陣頭狂響》,將傳統陣頭融合創新元素,和您熱鬧迎新春!國光劇團「金鼠新春開箱儀式」。
  • 臺灣國光劇團:又一次成功的「勾引」之後
    但弔詭的是,全中國碩果僅存的福建省梨園戲劇團出了一位天才般的旦角演員曾靜萍,而臺灣國光劇團有一個打通傳統和當代的魏海敏。這似乎在印證:表演藝術人才的成才沒有規律。而另一方面,也無奈地折射出一個現實:天才不可複製,也不可多得。那麼天才之後的這個劇團,當如何自處呢?
  • 《梨園雅集 兩岸京劇名家演唱會》開啟臺灣演出行程
    10日晚,《梨園雅集 兩岸京劇名家演唱會》系列活動首場演出在臺北市政府親子劇場拉開帷幕。這是北京京劇院時隔四年再度來臺演出。此次活動由北京京劇院與《中華之聲》聯合主辦,將於9月10日、11日在臺北,9月12日於臺中中興堂舉行三場演唱會。
  • 國光劇團跨界再創新新作融合京劇、南管與現代舞
    國光劇團再次挑戰創新與傳統,結合京劇、南管再加上現代舞,最新作品《費特兒Phaedra》將在明(29)日首演,此次首度與新加坡耕耘南管藝術逾80年的湘靈音樂社合作,由國光劇團當家花旦朱勝麗主演,重新詮釋東方版希臘神話、17世紀法國劇作家拉辛名作《Phaedra》,藉著不同音樂律動,
  • 把傳統戲曲做出標識度,臺灣國光劇團是怎麼做的?
    上周末,臺灣國光劇團在上海大劇院一連帶來兩場實驗京昆文學劇場《天上人間李後主》和《十八羅漢圖》,全新的呈現方式讓不少觀眾感嘆顛覆了傳統戲曲的觀劇體驗。昨天,國光劇團又在大劇院開了研討會,聽取大陸專家對國光的建議和意見。
  • 「梨園雅集——兩岸京劇名家演唱會」在臺舉辦
    新華社臺北9月10日電(記者陳君 查文曄)「梨園雅集——兩岸京劇名家演唱會」首場演出10日晚在臺北親子劇場拉開帷幕。  此次活動由北京京劇院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華之聲聯合主辦,將於10日至13日在臺北、臺中舉行三場演唱會和兩次戲曲交流活動。
  • 山西關帝分靈神像安座嘉義鎮天宮 蕭萬長參大典
    中國臺灣網10月25日消息 重達3噸半、以樟木雕刻的山西運城解州祖廟關聖帝君分靈神像,昨天傍晚從日月潭文武廟迎駕至嘉義市鎮天宮,並舉行盛大安座大典。國民黨2008副參選人蕭萬長全程參與,典禮莊嚴肅穆。
  • 山西關聖帝分靈安座嘉義鎮天宮 蕭萬長參加大典
    中新社發 劉舒凌 攝  中新網10月24日電 重達三噸半、以樟木雕刻的山西運城解州祖廟關聖帝君分靈,今天傍晚從日月潭文武廟迎駕至嘉義市鎮天宮,並舉行盛大安座大典,國民黨2008副手參選人蕭萬長全程參與,典禮莊嚴肅穆。
  • 臺北孔廟隆重舉行祭孔大典
    臺北孔廟隆重舉行祭孔大典 2017-09-28 18:11:419月28日電 (記者 蔣雪林 邢利宇)9月28日清晨,臺北孔廟隆重舉行祭孔大典。
  • 臺北孔廟舉行祭孔大典展現中華文化傳承
    新華社臺北9月28日電(記者劉歡 吳濟海)晨光微亮,鼓擂鐘鳴。28日清晨6時起,臺北孔廟舉行隆重的釋奠典禮,紀念孔子誕辰2569周年,緬懷這位受到中華民族世代尊崇的「至聖先師」。  臺北市民劉冠毅凌晨4點半就從家裡出發,5點半前趕到了孔廟。「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祭孔大典,很是震撼。」
  • 兩岸文化頻共鳴 北京才聽交響樂臺北又聞古琴聲
    當臺灣長榮交響樂團在北京演繹《梁祝》時,同一時間,大陸古琴藝術家王鵬和他的團隊正在臺北彈奏「高山流水」覓知音。  這種文化間互訪共鳴的景象正在兩岸頻頻上演。  26日正在舉行的「2014兩岸城市文化互訪系列——北京周」活動,無論在北部的臺北、新北,還是在南部的高雄、臺南,都可欣賞到京派文化。該活動正是2006年北京和臺北之間文化共鳴的結晶。
  • 臺灣國光劇團攜兩部新劇開拓京昆未來式
    精美的服飾,嚴謹的文學,精緻的舞臺呈現,闊別上海兩年多的臺灣國光劇團又一次帶著他們追求當代審美的新作品來到上海。崑劇表演藝術家蔡正仁和京劇表演藝術家史依弘也都趕來助陣,兩人長期關注國光劇團的創作,也對國光一以貫之的藝術態度表達了各自的欣賞和欽佩。「京劇、崑曲不是過去式,也不是完成式,我們要開拓其未來性」。帶著「京昆·未來式」的演出主題,這兩部作品也昭示著這個劇團的創作雄心。
  • 臺灣劇團在瓊參加閩南語系劇種研討活動
    臺灣劇團在瓊參加閩南語系劇種研討活動 2011年11月30日 17: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京劇能否在臺延續"美好時代"(傳統戲曲在臺灣③)
    軍中劇團同時設立劇校,民間亦有「票友界的梅蘭芳」王振祖創辦的復興劇校(今臺灣戲曲學院),京劇貴為「國劇」,梨園香火不絕。然而盛景難常,隨著外省官兵凋零,社會多元娛樂興起,京劇遭遇「門前冷落車馬稀」的尷尬。   臺灣「當代傳奇劇場」藝術總監、導演、主演吳興國向記者說起一段往事:與位列「臺灣四大老生」的師父周正榮去勞軍,有些老長官愛看名角兒的戲,過來撐場面的年輕阿兵哥們卻不買帳。
  • 京劇能否在臺延續「美好時代」(傳統戲曲在臺灣③)
    軍中劇團同時設立劇校,民間亦有「票友界的梅蘭芳」王振祖創辦的復興劇校(今臺灣戲曲學院),京劇貴為「國劇」,梨園香火不絕。然而盛景難常,隨著外省官兵凋零,社會多元娛樂興起,京劇遭遇「門前冷落車馬稀」的尷尬。  臺灣「當代傳奇劇場」藝術總監、導演、主演吳興國向記者說起一段往事:與位列「臺灣四大老生」的師父周正榮去勞軍,有些老長官愛看名角兒的戲,過來撐場面的年輕阿兵哥們卻不買帳。
  • 臺北上演客家文化嘉年華 馬英九出席義民祭祀大典
    臺北上演客家文化嘉年華 馬英九出席義民祭祀大典 2014-10-26 19:33:4410月26日電 (記者 朱曉穎 陳立宇)26日,在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內,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作為「正獻官」參與臺北客家義民祭最隆重場景——「主祭大典」。
  • 臺北故宮藏62冊《永樂大典》高仿本授權籤約(圖)
    (資料圖片)    第10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於17日至19日在臺北世貿中心展演一館展覽舉行,隨後分別在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和屏東縣設立兩岸圖書展銷分會場,展覽時間為18日至24日。共有200餘家大陸出版社、圖書館和100餘家臺灣出版機構參展。  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於2005年在廈門創辦,是一項由兩岸出版業界共同主辦、在廈門和臺北每年輪換舉辦的兩岸出版交流專業展會。
  • 臺北: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新華網臺北11月17日電(記者何自力範麗青)昨夜,一場藝術酬神戲《慶神醮》拉開了第四屆臺北藝術節「神遊臺北」的帷幕。孫悟空、媽祖、哪吒、財神爺大型偶像在喧天的鑼鼓聲中,吸引著成千上萬市民好奇的目光;戲臺上鴻勝醒獅團的《夜遊龍宮》、露天電影院放映的《梁山伯祝英臺》令人叫絕……  「文化是可長可久、靜水流深」。在人山人海中臺北市文化局長龍應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