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不理髮?這個正月裡關於理髮的感人故事……

2020-12-17 臘月薔薇

在我國,有很多地方民間都流傳著正月不理髮的風俗,理髮民間俗稱剃頭,有「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的說法。

事實上這種說法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是一種誤傳,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呢,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誤傳呢?

這種習俗起源於1644年清朝政府頒布剃髮令的前後。當時清朝入關,進入中原,命令所有人必須剪掉長發,有人為懷念明朝,就在正月裡不剪髮以表示「思舊」,但是又不能公開與清朝政府對抗,於是就有了「正月剪頭死舅舅」的說法,所以這種說法就從明末清初一直流傳到至今。

正月裡,一般理髮店很少開門,即使開門,也很少人去理髮,大家都熱衷於擁到二月二去理髮。

為什麼要「二月二」理髮呢?這與一個傳說故事有關,傳說二月二是天上的龍抬頭的日子,這天民間一直有「理髮去舊」的說法。

為家裡的小孩子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的吉時,保佑孩子平安健康成長;大人理髮,叫「剃龍頭」,辭舊迎新,希望帶來一年的好運。

二月二理髮,還有民諺為證:「二月二,龍抬頭,孩子大人要剃頭。」

其實不管什麼時候理髮都是可以的,現代的人們很多人沒那麼多講究,想理就理,覺得頭髮長了,不舒服了就理。覺得髮型需要換換了隨時可以理。

但是今天的正月,有很多人扎堆去理髮,她們理髮是為了更好地工作,為了能節省時間投入到工作中,最近因為疫情的爆發,很多醫護人員都衝在一線。

防護服、口罩、護目鏡等都戴上,為了更好地服務病人,也得保護好自己,一些長發飄飄的醫護人員為了工作需要,忍痛剪掉長發,甚至有的還剪成光頭。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90後護士單霞為了更好地工作,毅然減掉了自己的長髮,她說為了避免交叉感染,也為了節約穿脫防護衣帽的時間。

單霞剪髮前後

武漢市四醫院幾名護士集體剪短了頭髮,護士長說,脫下防護服要洗髮吹發很耽誤時間,為方便工作,她們一商量就把長頭髮剪都掉了。

「挺捨不得的,都是漂亮小姑娘,但她們說很快就長出來了」。四醫院是定點醫院,大家開始也有點害怕,但是工作起來卻從不推諉。

還有更多的醫護工作者投入戰鬥之前紛紛集體剪髮,有的長髮甚至留了十年,說不捨得是真的,但是為了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為了輕裝上陣,她們都剪去了一頭秀髮,長發剪成短髮,短髮恨不得更短。

看到這裡,由衷地讚嘆她們的勇氣,這個正月裡,有太多太多關於剪髮的感人故事,為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她們已經顧不得愛美,捨棄了自己的長髮。她們是最美的白衣天使,無論長發短髮,你們都是最美的,保護好自己,早日凱旋!

希望這些白衣天使們都能夠平安,你們是最美的!

相關焦點

  • 正月理髮死舅舅?西安市正月裡理髮的人並不少
    西安市正月裡理髮的人並不少   正月裡理髮的人並不少  (首席記者 姬娜實習生劉嘉穎楊青)我國大多數地方流傳著「正月裡不理髮」的習俗,理由是「正月裡理髮死舅舅」。
  • 正月不理髮,理髮死舅舅?實為「思舊」
    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說法,正月不理髮,理髮死舅舅。人們大多會在年前把頭髮剪短,避開正月這段時間,從二月二龍抬頭開始,再進入新一輪的理髮高峰期。對於這個說法,有人不當回事一笑了之,但也有人把它當作一種禁忌,嚴格遵守。
  • 你會在正月裡理髮嗎?
    理髮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頭髮長了找個理髮館理髮後會顯得很有精神,給人留下一種好的印象。可是這本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在正月裡卻是另有說法。相信大家都聽過,正月裡不能理髮。有的說是正月裡理髮會死舅,更有甚者說是沒有舅的會死大伯。
  • 民俗解密:正月裡為何不能理髮?
    眾所周知,我國大多數地方都有「正月不理髮」的習俗,說起來理由非常簡單,那就是「正月理髮死舅舅」。頭髮和娘舅,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為什麼就有了聯繫呢?雖然筆者對此從來不信,但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直到昨日網上閒逛,看到了一些關於「正月不理髮」習俗的故事,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一種典型的誤傳,完全是口耳相傳發錯了音。
  • 正月為什麼不能理髮?真相是這樣的!
    我國很多地方,都有這個民間習俗:正月不能理髮。 究其原因,流傳最廣的說法就是正月理髮對舅舅不好,大家一定都聽過「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頭髮和舅舅,風馬牛不相及,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呢?正月剃頭死舅舅? 「正月裡不理髮」的一個說法,源於清軍入關後。
  • 正月理髮死舅舅? 這種迷信說法是誰規定的
    到正月就要頂著日漸長長的頭髮熬過整整一個月。要不然可能就會出現媒體曾報導過的這個情況:長春一市民正月剪頭被舅舅發現,兩人差點鬧僵。自己腦袋上的頭髮跟舅舅的生死真的會有科學上的關聯?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那麼為什么正月要有這麼一個莫名其妙的禁忌?這究竟是誰規定的呢?這要從一些歷史資料說起。
  • 正月為什麼不能理髮,非要等到二月二才能理髮?
    而二月二日這一天理髮會使人在新的一年中好運連連,福星高照。小孩子在這一天理髮會保佑孩子健康成長,大人理髮被稱為剃龍頭,寓意新年新氣象,好運到到到。在北方,正月裡剪髮被認為不吉利,過了正月才能理髮。還有一種說法是正月剪頭死舅舅,所以大家都在二月二剪頭。
  • 民俗解讀:正月裡不理髮的禁忌是個誤會?
    作者:劉宏宇都說正月裡不能理髮,否則犯忌。犯什麼忌呢?會有人具體告訴你——對舅舅不好。所謂「正月理髮妨舅」。如果您自己就是當舅舅的,那直接就「妨」了自己。所以,正月裡,舅舅們的相關警惕性,會很高。但這個完全是誤傳!
  • 正月理髮死舅舅,二月二龍抬頭理髮」習俗考
    「正月理髮死舅舅,二月二龍抬頭理髮」習俗考文:枯木舊俗「正月不剪頭,理頭死舅舅」,所以很多人在正月裡是不理髮的,一直到二月二龍抬頭,人們才會去理髮部(現在叫美發廳)剪頭理髮,覺得寓意很好,龍出頭,大展宏圖,也意味著新的開始。那麼,這些習俗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古人基本上是不剪髮的。
  • 趣談理髮:「正月不剃頭」,啥意思?「思舊」被訛傳為「死舅」!
    作為一名從業三十年的老牌理髮師,每到正月這個話題就在耳邊響起,「正月不理髮,理髮死舅舅」這種說法背後到底有怎樣的典故,今天成老師就給大家聊一聊這種傳說背後的故事,也聊一聊與理髮有關的一些奇聞趣事,為這個不走親訪友不聚會的春節增加一些有趣的話題。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是為何?老祖宗這話有何講究?
    在他救母的這個過程中,最大阻力便是自己的親舅舅二郎神,所以有網友在討論沉香應該如何迅速救母成功的時候,熱度最高的回覆是「只要沉香在正月裡去理髮就可以了」。為何說「沉香在正月裡理髮,就可以成功救母」呢?「正月理髮死舅舅」的整句是「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在民間的流傳範圍非常廣,直到現在依然有老人偶爾會提起,算是古時候人們生活的兩個忌諱。之所以要「正月不理髮」,人們的解釋說是如果理髮了就會「死舅舅」,其實一開始是「正月不理髮為思舊」,也就是為了懷念過去,這又與一段歷史事件相關。
  • 農村習俗正月不剃頭,為什么正月不能理髮?跟舅舅又有什麼關係?
    想必大家都聽過,"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這句農村俗語,為什么正月不能剪頭髮呢?還有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這種說法又是從什麼時候流傳下來的呢?跟舅舅又有什麼關係呢?正月是一年的開始,之所以一開始有正月不理髮這個說法,原義是新的一年一開始不要忘了去年的辛苦和經驗,是思舊的意思。其實古時候的人比較封建迷信,禁忌也比較多,在中庸思想的影響下,不太願意打破常規,而且又對開端比較看重,所以就有正月不剪頭的說法。類似的還有初一不扔垃圾的習俗,都反映的是同一層意思。
  • 為什么正月裡不讓理髮,其實並不是死舅,主要是還有這一層意思
    生活中總是說正月裡不能理髮,其原因竟然是思舊(死舅)。有的地方從古至今,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說法。特別是農村下,老一輩的人。正月裡總是千叮囑,萬囑咐。叫自己的子孫們正月裡千萬不要理髮。不然家裡就會死舅舅這一說法。
  • 正月剪頭髮不吉利會怎樣 正月理髮死舅舅臨沂人怎麼看
    過年了許多小夥伴準備換個新髮型,從頭開始嗎,但是家裡人一聽說要剪頭髮就開始反對,說正月剃頭不吉利,原因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就來說一說。   正月理髮不吉利的來源   清軍入關,大清統治者為了「消平四周,留守中原」,便推行了一種奇怪的髮式:將頭髮從前部到腦頂的部分統統剃掉,再把四周的髮際全部剃光,只留下集中的一塊頭髮,將這些頭髮擰成一根長長的大辮子,這就是我們平時在電視劇裡看到的清朝典型的髮式。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老祖宗這話啥道理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你聽說過嗎?其中有何深意。現在也有非常多的人遵守這個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那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究竟有沒有道理呢?一、正月不理髮首先我們先來說「正月不理髮」,說這個習慣其實是從清朝就流傳下來的,當時清軍入關逼迫著人們剃頭留辮子,但是有一些人誓死抵抗,所以在會有正月不剪頭的說法。相傳當年清軍入關的時候頒布的剃髮詔書就是在一月,那時候的明朝雖然已經滅亡了。
  • 農村老話說:「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啥意思?是何道理?
    引言:村裡小鄭,就因為正月理髮,被他舅舅撞上了,一巴掌呼過去,把小王都打蒙了。小鄭不服,就找母親理論。他母親告訴他說:「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他犯了忌諱,這是老講究,雖然沒有嚴謹的科學性,但是要入鄉隨俗,要不然被人笑話不懂事!
  • 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農村的老話兒,都有什麼講究
    像「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該怎麼去理解呢?臘月不搬家:從古至今,搬家並不是小事,特別是以前,但凡搬家的,多數是出於躲避戰.亂、瘟.疫、飢餓等等,反正肯定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那種狀態,如果選擇臘月搬家,到處都是食物缺乏,豈不是得挨餓?
  • 中國民間習俗,「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你今天去理髮了嗎?
    ,「正月不能理髮,會死舅舅」,至於真假,就不得而知了,大家生怕出錯,也沒人敢犯這個先例,互相遵守,理髮店幾乎沒生意。說到民間習俗,我算見識到了,從大年三十開始,一直到正月裡,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習俗,和一些不成文的規矩,只讓人哭笑不得,但是,祖宗傳下來的習俗,咱也不能弄丟了,也得遵守,就拿理髮來說,怎麼還和舅舅扯上了關係?很多人都說不清楚,在查閱了大量資料以後,我終於知道了答案,感興趣的小夥伴,不妨看一看。
  • 農村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農村為什麼會講究這個?
    農村裡面有很多約定俗成的東西,也有很多延續到了今天,雖說很多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但農村裡面的人還是會遵守,也算是農村的一種特有文化吧,而這句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講述的就是農村的一種風俗習慣,不知道你們知道這裡面的講究嗎?
  • 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農村的這些講究你知道多少?
    ,特別是咱們北方的農民家庭,已經開是殺年豬,蒸饅頭等準備過年的食物了,在老人們的眼裡,過年的忌諱和講究也是特別的多,就像是今天這句「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可能一些年輕的朋友們也不太清楚這些講究,今天咱們就一塊來了解一下,學一學,免得老人們再說咱們不懂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