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有很多地方民間都流傳著正月不理髮的風俗,理髮民間俗稱剃頭,有「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的說法。
事實上這種說法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是一種誤傳,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呢,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誤傳呢?
這種習俗起源於1644年清朝政府頒布剃髮令的前後。當時清朝入關,進入中原,命令所有人必須剪掉長發,有人為懷念明朝,就在正月裡不剪髮以表示「思舊」,但是又不能公開與清朝政府對抗,於是就有了「正月剪頭死舅舅」的說法,所以這種說法就從明末清初一直流傳到至今。
正月裡,一般理髮店很少開門,即使開門,也很少人去理髮,大家都熱衷於擁到二月二去理髮。
為什麼要「二月二」理髮呢?這與一個傳說故事有關,傳說二月二是天上的龍抬頭的日子,這天民間一直有「理髮去舊」的說法。
為家裡的小孩子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的吉時,保佑孩子平安健康成長;大人理髮,叫「剃龍頭」,辭舊迎新,希望帶來一年的好運。
二月二理髮,還有民諺為證:「二月二,龍抬頭,孩子大人要剃頭。」
其實不管什麼時候理髮都是可以的,現代的人們很多人沒那麼多講究,想理就理,覺得頭髮長了,不舒服了就理。覺得髮型需要換換了隨時可以理。
但是今天的正月,有很多人扎堆去理髮,她們理髮是為了更好地工作,為了能節省時間投入到工作中,最近因為疫情的爆發,很多醫護人員都衝在一線。
防護服、口罩、護目鏡等都戴上,為了更好地服務病人,也得保護好自己,一些長發飄飄的醫護人員為了工作需要,忍痛剪掉長發,甚至有的還剪成光頭。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90後護士單霞為了更好地工作,毅然減掉了自己的長髮,她說為了避免交叉感染,也為了節約穿脫防護衣帽的時間。
武漢市四醫院幾名護士集體剪短了頭髮,護士長說,脫下防護服要洗髮吹發很耽誤時間,為方便工作,她們一商量就把長頭髮剪都掉了。
「挺捨不得的,都是漂亮小姑娘,但她們說很快就長出來了」。四醫院是定點醫院,大家開始也有點害怕,但是工作起來卻從不推諉。
還有更多的醫護工作者投入戰鬥之前紛紛集體剪髮,有的長髮甚至留了十年,說不捨得是真的,但是為了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為了輕裝上陣,她們都剪去了一頭秀髮,長發剪成短髮,短髮恨不得更短。
看到這裡,由衷地讚嘆她們的勇氣,這個正月裡,有太多太多關於剪髮的感人故事,為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她們已經顧不得愛美,捨棄了自己的長髮。她們是最美的白衣天使,無論長發短髮,你們都是最美的,保護好自己,早日凱旋!
希望這些白衣天使們都能夠平安,你們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