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二寶後,大寶總是發脾氣找茬?教你2招,幫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2020-08-27 幼兒養育說

文|豆媽Echo

對我們來說,沒有什麼能比一家人和和睦睦更重要的了。尤其有了二寶,我們更希望能做到「一碗水端平」,能夠同時顧及到兩個孩子。可事實上,因為兩個孩子的年齡和自身的成長發育差距,我們無法也不可能「平等對待」。

「如何平衡在兩個孩子之間的關注」也就成了「要不要二胎」的一個阻力。

01傾聽和認可

當我們有了二寶,會不自覺的把關注度放在這個小生命上,正如大寶來到這個世界上時,我們給他足夠的關注度一樣。

可對大寶來說,他不記得自己那時候的感覺,他只知道現在,家人的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一個小小的只會哭的小傢伙身上,他內心開始沒有安全感了,他擔心屬於自己的愛會被搶走。

這時我們要密切注意孩子的變化,重要的是,對大寶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傾聽,去表達認可。

比如,當二寶過生日的時候收到了生日禮物,大寶會不高興。作為父母,我們可能會直接告訴大寶「你生日的時候也會收到一份禮物」。本來這話就沒錯。可對大寶來說,他會更生氣。

我們會想,小孩子怎麼動不動就生氣?大寶心裡會想「弟弟/妹妹有禮物,我沒有。你們不但不安慰我,還怪我?」他就會在心裡得出結論「你們更愛弟弟/妹妹,不愛我」。

看吧,對大寶來說,他在乎的不是禮物,而是父母的安慰和認可。他的試探,結果得出了父母更愛弟弟/妹妹的結論,能不生氣麼?

那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可以換個說法:「看到弟弟/妹妹收到禮物,你沒有,你心裡特別不舒服對嗎?」情況會好很多。

不過,豆媽還是建議像郭晶晶霍啟剛他們那樣,為每一個孩子都準備一份禮物,這樣能直接讓大寶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注和愛。

霍啟剛和他兒子

02 給孩子貼上「情緒標籤」

我們不得不承認,有時我們都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當我們面前的小人兒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時候,「和他分享我們的平靜」比「加入他的不安情緒」更重要。

有個朋友跟我們分享了她的經驗:

二寶出生時,大寶剛三歲。當時她注意到大寶出現了一些行為倒退。比如,吃飯時間不再乖乖坐在餐椅上;睡覺時間非要玩玩具;出去玩的時候也不愛找小朋友了……

有一次,二寶拉到紙尿褲裡一大泡,她正忙著給二寶擦屁屁,換紙尿褲,結果大寶趴在床邊突然說了句「媽媽,我也要拉屎」。她手忙腳亂的給大寶拿小馬桶,結果聞到一股臭味……果然,大寶屁股上鼓出一個大包,毫無疑問,拉到褲子裡了。這突然增大的「工作量」讓她怒不可遏。

她忍住了,一直深呼吸,停頓了幾秒,保持住理智,蹲下抱了抱大寶:你為什麼不坐在小馬桶上再拉呢?

大寶紅著眼有點恐懼。

她繼續說:你是不是看到媽媽幫妹妹,你也想讓媽媽這樣幫你收拾?

大寶怯怯的點了點頭。

她又抱了抱大寶,說:你像妹妹這樣小的時候,媽媽也是這樣幫你收拾的,後來你慢慢長大了,可以自己上廁所了,現在又能自己穿衣服脫衣服,你一直在努力成長,媽媽很為你驕傲!(傾聽與認可)

看著大寶高興起來,她又繼續說:你會拉在小馬桶裡了,為什麼還要拉在褲子裡?

大寶說想讓媽媽抱。

她說:你是不是看著媽媽抱妹妹,你心裡難受?(情緒標籤)

大寶點了點頭。

她抱著大寶,說「那你以後再難受想要媽媽抱的時候怎麼辦呢?怎麼讓媽媽知道呢?」(引導解決方法)

大寶說:我告訴媽媽吧!

知道了解決辦法,後來大寶也沒再出現行為倒退了。

給孩子貼上「情緒標籤」,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認識自己的情緒,才能知道該如何解決自己的問題。

豆媽寄語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當大寶發脾氣時,我們要學會平和的接納他的壞情緒,學會換位思考。

家有兩寶,確實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只要我們學會低姿態傾聽孩子的想法,肯定孩子,引導孩子找到解決辦法,矛盾就會少很多,也能實現孩子們彼此友愛、開心快樂的成長!


我是,家有萌寶,關注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父母自我成長。和我一起,解鎖更多育兒知識,期待並感謝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生完二寶後大寶總是嫉妒?家長試試這3點,幫助孩子如何控制情緒
    生完二寶後大寶總是嫉妒?家長試試這3點,幫助孩子如何控制情緒相信很多生了二胎的家長都知道,生完二寶後家長把關注重點放在了二寶身上,關心大寶的次數少了,不再像只有大寶一個時那樣,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他一個人身上,因為小寶的到來,忽然一下子父母的關心轉移了,大寶就會妒忌小寶。
  • 二胎時代,四招教你處理大寶與二寶之間的關係
    小新媽媽最近很頭疼,小新最近總是會莫名其妙地發脾氣,可以前,小新明明是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在媽媽的追問下,小新終於說出了原因,原來自從媽媽生了弟弟後,感覺爸爸媽媽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弟弟,自己總是被要求要讓著弟弟,覺得十分委屈,所以才會採取發脾氣這種方式,希望媽媽能來哄哄自己,多多關心自己。小新問媽媽:「媽媽,你到底什麼時候才能陪完弟弟?」
  • 寶媽的困惑,尿床、吃奶、發脾氣!二寶出生後,大寶怎麼了呢?
    其實二寶出生之後,大寶的變化主要可以歸類為以下的三類,第一類我們稱之為退行行為,有一部分的大寶有可能會重新尿床,重新想吃媽媽的母乳,或者不願意和媽媽分床睡覺。第二類我們稱之為情緒變化,這一類的大寶他們有可能會變的情緒暴躁,也有可能會突然變得內向,不愛說話了,或者會變得情緒起伏不定,經常哭鬧。第三類我們稱之為行為變化。有一部分的大寶他們可能開始打人開始講粗話,甚至在學校裡面出現成績下降的現象。
  • 家裡有二寶的家庭,我們怎麼安撫大寶的情緒?
    我們家就是有了二寶以後,大寶就非常的不開心,他的情緒也變化無常。因為家裡的大人把注意力都放在了二寶的身上,我們家的二寶進到我們家以後,全家人都歡心喜悅,然後大家都非常的開心,都覺得二寶比較小是那麼的可愛,所以大人都是在逗二寶,大寶他就受到了冷漠,然後大寶他就為了引起我們的注意,他就經常的哭鬧發脾氣啊,還做出了不能讓人理解的反常的一些動作。
  • 生二寶後,大寶經常找茬,質疑媽媽不會帶孩子:妹妹被拐跑怎麼辦
    每次和大寶出門接二寶的時候,他總是問我:妹妹被拐跑怎麼辦?都說二胎家庭矛盾多,因為大寶和二寶年齡差距比較少,興趣愛好都相投,所以會經常爭搶一些小玩具。但是在我們家裡,卻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只要是買了新玩具,一定是大寶讓著二寶。也有很多鄰居問我:你用了什麼妙招,把大寶調教的那麼乖巧的?
  • 大寶打二寶,父母怎麼做,才能讓二孩親上加親呢?
    二寶出生前,我經常對大寶說有小寶的好,有人陪她玩,還會讓她摸摸鼓起的大肚子。一切顯得那麼和諧。可二寶出生後,風雲突變。當抱著二寶時,大寶哭鬧著也要抱。而且我發現,大寶時不時會打二寶,甚至咬二寶的手指和腳。像多數媽媽一樣,我希望我的兩個寶貝相親相愛,未來一起好好相處,互相幫助。
  • 二胎家庭,大寶總是「嫉恨」二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現在的年輕父母都知道,家有兩個孩子要想家庭幸福和平相處,生了二寶不能忽略大寶。於是當二寶降臨的時候,媽媽寧願自己辛苦,也想方設法對大寶好。餵二寶的時候,給大寶買好吃的;給二寶買衣服的時候,也同樣有大寶的份你,媽媽認為這樣就是一碗水端平了。其實真正的一碗水端平,不是在物質上,而是在精神和心理感受上要一碗水端平。比如,當二寶和大寶同時要媽媽的時候,媽媽總是把大寶扔在一邊,去抱二寶,這時候媽媽的感情天平就偏向了二寶,大寶就會感到失落,認為媽媽只愛二寶不愛他。
  • 孩子總是發脾氣?3招應對,幫孩子提高情緒管理能力
    ,是父母的必修課情緒就像一枚雙面的硬幣,有了正向積極的情緒體驗,就必然有負面情緒的存在。他堅持讓孩子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比如,利用電影《頭腦特工隊》中五個小人物,樂樂,怒怒,憂憂,怕怕,厭厭,對應著快樂、生氣、難過、害怕、厭惡五種情緒。讓孩子去描述自己的情緒:「剛才是生氣了嗎?生氣你是什麼樣的感受?剛才是怒怒跳出來了嗎?」
  • 二寶出生後,大寶這句話讓媽媽哭了一宿
    ● 介紹老大認識有兄弟姐妹的孩子們,讓他親眼看到別人家的兄弟姐妹是如何相處的。● 給老大買個娃娃玩具,教他「撫養」的方法。這樣,當你在照顧老二的時候,他可以在旁邊照顧自己的「娃娃」。當然,最終,過了3個月後,多諾終於克服了自己,或者說,他的小妹妹終於贏得了他的心。」【要二胎,注意安撫大寶情緒】在二寶出生之前,大寶是家裡的獨生子女,從生下來就被「4+2」包圍著,習慣了所有人以自己為中心。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精心照顧,爸爸媽媽體貼關懷。
  • 生了二寶,我忽視了大寶
    我有兩個女寶,大寶十歲,二寶三歲。大寶乖巧懂事,二寶活潑可愛,帶著一對姐妹花出門,總能吸引大家羨慕的目光,人們都誇我命好有兩個貼心的小棉襖,在外人眼裡我們母慈女孝,其實在家裡有時卻是雞飛狗跳。尤其是我和大寶的關係一度很僵,我整天看逆反的大寶不順眼,搞得我都懷疑把她生下來是否是個錯誤。
  • 如果孩子發脾氣,你可以用這個工具教會她處理情緒
    我有些自責,這段時間總是埋怨她不抓緊時間,催她完成各項作業,卻忽略了她的內心感受和需求。我來到臥室,坐到她身邊,輕輕撫摸她的頭。18個月的二寶也跟進來,費勁地爬上床。先是奇怪地看著姐姐,然後居然開心大笑,同時把手放在大寶腿上,大寶厲聲呵斥拿開。我趕緊移開二寶的手,告訴她:姐姐很傷心,在哭呢。二寶似乎聽不懂,依然大笑,嘴裡還咿咿啊啊的。
  • 孩子發脾氣總是打人?十個技巧教孩子管理憤怒情緒
    當脆弱和不安的情緒逐漸消退時,ta 就不再需要用「憤怒」進行防禦,之後的那些「憤怒行為」也就消失了。相反,如果我們不能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去感受那些潛在的情緒,他們只會不斷地發脾氣,因為他們並沒有學到其他任何方法來處理內心的煩惱。這會讓他們看起來總是心裡有根刺,滿懷怨恨,感覺到生活總在針對他們——結果就是他們總處於憤怒的狀態下。
  • 家有二寶,不是要讓大寶讓著二寶,而是多尊重大寶
    ,「你是姐姐,讓弟弟玩一下怎麼了?」「不許拿我的鉛筆。」,「你是姐姐,讓他玩一下又不會被弄壞。」「為什麼我什麼都要讓著他。」,「因為,你是姐姐,當然要讓著弟弟。」 我家也有二寶,兩個孩子帶給家庭不只有幸福,更有衝擊,本應是手足情深的二寶,經常會演變成了你掐我打打,互不相讓。
  • 大寶二寶「掐架」?試試這些增進感情的小遊戲
    「我家大寶老說想做回小嬰兒,為什麼呢?」,「我家老大總是趁我們不注意的時候打二寶,怎麼辦?」「我家老大和老二怎麼老『掐架』?」……「二寶」出生以後,即使提前做好了心理準備,父母仍然要面對很多新挑戰,面對如何平衡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關係問題,時常會不知所措或充滿困惑。
  • 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3招,教你當好孩子的「情緒訓練師」
    壓抑型父母認為,眼淚是孩子操控家長的手段,或者是孩子性格不好的表現,所以很難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他們會因為孩子出現消極情緒而予以批評和指責。比如孩子因為與同伴不和而哭起來,父母可能會說,「有什麼好哭的?好孩子不許哭!」再或者,孩子亂發脾氣,父母就嚇唬他說,「再鬧我就揍你!」壓抑型父母還會認為,情緒背後的原因有好壞之分。
  • ​有了二寶,別忽略了大寶,二胎的家長請守護好孩子那顆敏感的心
    她接著說:「本來哥哥就覺得生了弟弟後,他就失龐了,現在這些員工又在他面前跟他說這樣的話,他就更加不開心了,所以這段時間會對弟弟發脾氣。」後來哥哥也不願去工廠了,爸媽覺得不去也好,省得聽員工們亂說話,怕教壞孩子。
  • 家有二寶,手足情深不容易?也許你需要和大寶一起讀讀這些書
    「媽媽,我在你肚子裡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我是怎麼長大的?」孩子總是會提一些讓你覺得很撓頭的問題。標準答案來了,不僅能形象回答這個問題,讓孩子對自己這個生命體自豪感滿滿,而且更妙的是,如果你要給家裡添個二寶時,也不用擔心大寶接受不良,上演奪愛大戰了!
  • 二寶相爭,如何做到既不忽略大寶,又不傷害二寶?你做對了嗎?
    上期發布後,收到圈裡很多朋友的留言:「露媽,能分享一下你為什麼想要生老二麼,我和老公正糾正要不要再生一個!「。隨著時間一個月一個月地流逝,大寶可能會有退化的表現,變得更加孩子氣,如果他已經學會了走路,他反而會去爬行,並重新開始使用安撫奶嘴或奶瓶,重新出現違拗症或開始發脾氣;如果他已經學會了上廁所,他卻可能會重新尿溼褲子。他可能會明顯地表現出不高興的跡象,心情低落,過度依賴父母,或是經常毫無原因地哭泣。
  • 8種方法教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而這些都是我們大人正常的情緒反應,但是如果總是用家長的情緒去管教孩子,這不是好辦法。總這樣說,孩子會覺得他應該對大人的情緒負責。他會忘記遵守規則的本來的意義,也容易有很多不必要的自責和內疚。正確的方法是,讓孩子看到他不好的行為會有怎樣的不好的結果,讓他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對家長的情緒負責。 教給孩子,對自己的行為和情緒負責。
  • 孩子犯錯父母就發火?情緒變成「炸彈」,父母該學會3招管理情緒
    文丨茜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許多父母在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都很難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又打又罵,其實並非孩子做得有多麼的不好,而是因為父母在與孩子的相處時間一旦長了,情緒上容易會出現崩潰的情況,一點事情就會讓父母忍不住要發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