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2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太陽南行的極致,這天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冬至是太陽南行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南回歸線(23°26′S)向北移動,北半球(我國位於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增長。
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冬至日的白晝雖短,但是冬至日的溫度並不是最低;冬至之前不會很冷,因地表尚有"積熱",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後;由於我國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這天文意義上的氣候特點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時至冬至,標誌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民諺:「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
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還應說著遠行人。
【賞析】全詩語言質樸無華而韻味含蓄,構思精巧別致,運用想像等手法,表現出淡淡的思鄉之愁以及濃濃的懷親之意。
冬至宿楊梅館
【白居易】
十一月中長至夜,
三千裡外遠行人。
若為獨宿楊梅館,
冷枕單床一病身。
【賞析】那一年的冬至,詩人無法跟家人團聚,一個人在外孤單地度過,身邊連可以把酒言歡、推杯換盞的朋友都沒有。詩人用「獨」「冷」「單」「病」四個字,寫出了他宦遊在外的孤獨寂寞之情。
冬至
【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
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
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
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
路迷何處見三秦。
【賞析】詩的首聯和頷聯寫眼前之景,言詩人旅居冬至的情形;頸聯和尾聯寫詩人由冬至而回憶起長安的冬至日情形。全詩由詩人一己的漂泊流浪聯想到朝廷,集中體現了杜甫憂國憂民的思想。八句皆對,律對嚴整,感情深摯,具有杜詩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
小至
【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
吹葭六琯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
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
教兒且覆掌中杯。
【賞析】詩聖杜甫《小至》詩中的「小至」,是指冬至日的第二天(一說前一天)。此詩描寫了冬至前後的時令變化,不僅用刺繡添線寫出了白晝增長,還用河邊柳樹即將泛綠、山上梅花衝寒欲放生動地寫出了冬天裡孕育著春天的景象。詩的末二句寫眼前景物喚起了他對故鄉的回憶。雖然身處異鄉,但云物不殊,所以詩人教兒斟酒,舉杯痛飲。這舉動和詩中寫冬天裡孕育著春天氣氛的基調是一致的,都反映出詩人難得的舒適心情。
冬至後招於秀才
【王建】
日近山紅暖氣新,
一陽先入御溝春。
聞閒立馬重來此,
沐浴明年稱意身。
【賞析】功成名就、美好的心願都成為現實。恰巧佳節又逢大喜,表達了作者希望明年會更好的美好心願。
冬至日獨遊吉祥寺
【蘇軾】
井底微陽回未回,
蕭蕭寒雨溼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
不是花時肯獨來。
【賞析】此詩主要描寫了作者冬至日獨遊吉祥寺的所見所聞,表達出作者「哪怕不是花開之時,又有誰願意像我一樣獨自前來」之感。
冬至感懷
【梅堯臣】
銜泣想慈顏,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隨新陽生。
稟命異草木,彼將羨勾萌。
人實嗣其世,一衰復一榮。
【賞析】一起一落才是人生。榮辱盛衰,往復循環,那又何必感傷冬季萬物的凋零?它們隨著新陽總會重現生機,映射出作者不會被一時的失意和落魄所打倒的堅韌氣質。
辛酉冬至
【陸遊】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賞析】整首詩以質樸而深沉的語言寫出了家中冬至日的日常活動。結尾的夢境拓展了詩意,也符合冬至到,陽氣始生,春將歸的自然規律,也包含詩人的人生感觸。
西江月·丙午冬至
【吳文英】
添線繡床人倦,翻香羅幕煙斜。五更簫鼓貴人家。門外曉寒嘶馬。
帽壓半簷朝雪,鏡開千靨春霞。小簾沽酒看梅花。夢到林逋山下。
【賞析】上闕為貧富對比,「添線繡床人倦」「五更簫鼓貴人家」寫出貧寒之家冬至夜仍需通宵幹活,婦女坐在繡床前漏夜刺繡,而富貴人家徹夜簫鼓不絕以示慶賀,反映出當時社會上的不平等。下闕述己過冬至夜的情景,詞人舒適地在簾內飲酒賞花,醉夢中好象到了孤山下遊賞梅花一樣,這說明詞人雖屬「寒士」,終是有酒度歲。這首詞以對比來抒情,兼有自嘲之意在裡面。
冬至吟
【邵 雍】
何者謂之幾,天根理極微。
今年初盡處,明日未來時。
此際易得意,其間難下辭。
人能知此意,何事不能知。
【賞析】何必為了今年將盡而悲傷,這不正是明年的開始嗎?凡事都能辯證看待,還有什麼不能想明白的呢?此詩表達出詩人豁達的心態與胸懷。
本文源於北京考試報、一天一首古詩詞
點個讚再走吧
原標題:《每周一書(三)| 冬至已至,與君共賞美好詩詞》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